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尹冬青 黄芳 +6 位作者 赵安全 王群松 马雁冰 陈进东 李宝君 都弘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1-827,共7页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诊信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 10%的四诊信息条目,利用因子分...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四诊信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 10%的四诊信息条目,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中医证候要素和四诊信息条目,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条目筛选和确定条目权重系数,不同四诊信息权重系数不同,对302例患者进行重新打分,以专家辨证所得的证候要素为状态变量(Y),以重新打分所获得的证候要素分值作为检测变量(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各证候要素的诊断阈值。结果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包含病位类证候要素6项,分别为:火热、气虚、气滞/气郁、阴虚、血瘀和阳虚,病位类的证候要素4项,分别为:心、肝、脾、胆,每一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总分为100分,诊断域值为60分。结论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将促进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证候要素 诊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阴性与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速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虹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 face recognition,SFR)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阳性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异常。方法应用自我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对21例阳性症状、21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被试进行行为学研...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self face recognition,SFR)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阳性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异常。方法应用自我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对21例阳性症状、21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被试进行行为学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正常被试对自我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P<0.05);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我图片的识别(P<0.05);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不同图片的反应速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被试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存在着异常,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异常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我 自我面孔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病高危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哲 周福春 +3 位作者 何凡 杨宁波 张梁 王传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精神病一级亲属(31例)、健康人群(27例),采用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持续操作测验(CPT)、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四组人群在连线测验(F=11.45,P<0.001)、符号编码(F=11.69,P<0.001)、HVLT-R(F=5.34,P<0.05)、Stroop单字(F=2.79,P<0.05)、Stroop单色(F=3.73,P<0.05)、Stroop色词(F=3.83,P<0.05)及CPT测验(F=13.62,P<0.05)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一级亲属和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介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且患者一级亲属要好于超高危人群(Ps<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级亲属、超高危个体以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依次加重,提示认知损害的程度与患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患者一级亲属 超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辉 刘珊珊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未治疗时间(duration of unmedicted psychosis,DUP)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不同年份(1994、2004和2014年)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DU...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未治疗时间(duration of unmedicted psychosis,DUP)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不同年份(1994、2004和2014年)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DUP的变化。结果不同年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的患者中,2014年就诊患者的DUP显著小于1994年和2004年,但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UP与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减分率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疾病未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其中学生、未婚和高学历群体的比例呈增加趋势,显示了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未治疗时间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与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冰洁 谢嘉恒 +12 位作者 蒲城城 郭慧凝 杨磊 韩雪 程章 原岩波 赵靖平 王传跃 陆峥 杨甫德 邓红 石川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入组54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2例符合早发型(EOS,起病年龄<18岁),175例符合成人型(AOS...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入组54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2例符合早发型(EOS,起病年龄<18岁),175例符合成人型(AOS,起病年龄≥25岁)。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其症状和社会功能,使用成套神经认知测查比较其认知功能差异。结果:EOS患者的精细运动-PEGDOM T分(26±12)vs.(30±11),P<0.01]、工作记忆-PASAT和WMSSP均分[(34±12)vs.(38±10),P<0.05]和执行功能(抑制)-Stroop色词T分[(35±12)vs.(39±10),P<0.05]分数低于AOS,两组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视觉学习和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抑制)比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起病年龄 神经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红 周福春 王传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9-733,共5页
目的:了解缺陷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特征以及神经软体征与认知缺陷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2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缺陷综合征诊断标准(SDS)分为缺陷型(32例)及非缺陷型(30例),使用剑桥神... 目的:了解缺陷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特征以及神经软体征与认知缺陷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2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根据缺陷综合征诊断标准(SDS)分为缺陷型(32例)及非缺陷型(30例),使用剑桥神经系统量表(CNI)评估神经软体征(NSS),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Simpson-Angus锥体外系量表(SAS)及异常非随意运动(AIMS)评估锥体外系反应。结果:缺陷型比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高的NSS总分和NSS感觉整合量表分(均P<0.05)。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CNI总分与MCCB总分呈负相关(r=-0.63,P<0.001)。结论:缺陷型较非缺陷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重的神经软体征,主要表现为感觉整合障碍,且软体征越重认知功能缺陷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缺陷综合征 神经软体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前脉冲抑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玉 杨宁波 +2 位作者 田晴 朱秀强 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两者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健康成人(健康组)和7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人组)进行了PPI测试和认知测试。认知测试采用重复神经心理测...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两者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健康成人(健康组)和7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人组)进行了PPI测试和认知测试。认知测试采用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和Stroop色词测验,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病人精神症状。结果 1)与健康组相比,病人组PPI抑制率降低(9.4%±29.3%vs 31.7%±26.2%,P<0.001);病人组RBANS总分及其5因子分数、Stroop颜色和词语干扰时间[(370.0±48.5),(55.5±15.5),(79.7±15.8),(77.9±12.3),(91.8±12.2),(65.3±18.3),(7.6±6.9)s,(24.5±12.9)s]与健康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人群PPI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组性别(P<0.05)、吸烟量(r=0.29,P<0.05)、RBANS总分(r=0.30,P<0.05)、注意因子得分(r=0.29,P<0.05)对PPI抑制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岭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组岭参数k=2.95模型稳定,R^2=0.33,PPI抑制率受到性别、吸烟量、RBANS总分、注意因子分的影响(P<0.05)。3)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组吸烟量(r=0.23,P<0.05)、复发次数(>3次vs≤3次,P<0.05)对PPI抑制率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岭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组岭参数k=2.58模型稳定,R^2=0.26,PPI抑制率受到性别、吸烟量和复发次数的影响(P<0.05)。结论 PPI抑制率是反映感觉门控功能的指标,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女性、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感觉门控的保护性因素,而发病次数过多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感觉门控功能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前脉冲抑制 认知功能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解体障碍病人的自我面孔识别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蕊 杨敬铭 +2 位作者 朱虹 刘珊珊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运用自我面孔识别认知心理学范式,探讨人格解体障碍病人是否存在自我加工过程的异常。方法对17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人格解体... 目的运用自我面孔识别认知心理学范式,探讨人格解体障碍病人是否存在自我加工过程的异常。方法对17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人格解体障碍病人以及17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自我面孔识别的测查。实验要求被试分别通过右手按键混合了任意两种面孔特征的合成面孔(自我-名人,名人-陌生人,自我-陌生人)中其中一种面孔身份及马赛克图片进行识别,记录被试对"自我"图片和"他人"图片的反应速度,取平均值作为被试对该面孔的反应时间(ms),以每个实验条件下被试对马赛克图片的识别时间为基准计算反应时间比。结果重复方差分析显示,被试分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P=0.001),不同图片任务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31),被试组别与图片类型之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5,P=0.001)。人格解体障碍病人对名人图片的识别速度慢于陌生人图片[(1.21±0.42)vs(1.06±0.21),P=0.001],对自我图片和名人图片的识别速度慢于正常被试[(1.12±0.30)vs(0.99±0.09),P=0.000;(1.21±0.42)vs(1.01±0.06),P=0.000],对陌生图片的识别速度与正常被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人格解体障碍病人对名人图片的反应时间比与剑桥人格解体量表总分(r=0.516,P=0.034)和熟悉性条目分数(r=0.498,P=0.042)呈正相关。结论人格解体障碍病人对熟悉性面孔的识别速度减慢并且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其熟悉性加工可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解体障碍 自我面孔识别 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气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1 位作者 蔡华艳 杨承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27-2830,共4页
目的:探讨肾气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18例和健康受试者17例分别进行临床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和连续操作测验(CPT)测验,评估其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结果:(1)肾气虚... 目的:探讨肾气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18例和健康受试者17例分别进行临床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和连续操作测验(CPT)测验,评估其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结果:(1)肾气虚组的记忆商(MQ)(P=0.000)、指向记忆(P=0.000)、联想学习(P=0.002)、图像自由回忆(P=0.005)、无意义图像再认(P=0.009)和人像特点联想记忆(P=0.00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2)WCST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在总应答时间(P=0.000)、总应答数(P=0.000)、错误应答数(P=0.000)和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P=0.016)四个方面存在差异;(3)CPT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在2位数上的错误反应数(P=0.046)、正确反应数(P=0.001),3位数上的正确反应数(P=0.002)、平均反应时(P=0.000)、反应时变化(P=0.005),4位数上的正确反应数(P=0.000)、平均反应时(P=0.007)上存在差异。结论:肾气虚证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在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和注意力上低于对照组,补肾或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虚证 认知功能 记忆商 执行功能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熟悉性特征识别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竑晓 周勇 朱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本文综述了人类熟悉性特征识别障碍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包括:1面孔失认症在涉及到面孔识别过程中出现的解剖结构和认知功能的障碍。2声音失认症患者声音识别障碍涉及到的神经机制。3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声音被同时处理时两者之间存在的... 本文综述了人类熟悉性特征识别障碍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包括:1面孔失认症在涉及到面孔识别过程中出现的解剖结构和认知功能的障碍。2声音失认症患者声音识别障碍涉及到的神经机制。3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声音被同时处理时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4在识别熟悉人中左侧或右侧大脑损伤的两种不同模型及其影响。5颞叶前部损伤在识别熟悉人障碍中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悉人识别 面孔 声音 名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庄红艳 毕葳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中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组)分进行了概述整理。中药有效成(组)分在神经保护机制上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在神经损伤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 中药 神经保护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性障碍患者对自我和名人面孔识别速度异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敬铭 刘珊珊 +3 位作者 贾竑晓 朱虹 尹梦雅 刘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OCD)患者自我加工及熟悉性加工的特点。方法:选取14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OCD患者及14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利用设置恒定的数码相机拍摄被试中性表情的正... 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OCD)患者自我加工及熟悉性加工的特点。方法:选取14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OCD患者及14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利用设置恒定的数码相机拍摄被试中性表情的正面像,然后分别利用Photoshop软件及Morph软件进行面孔标准化处理和不同类型面孔之间的合成。实验要求被试分别通过左右手按键识别混合了任意两种面孔特征的合成面孔(自我-名人,名人-陌生人,自我-陌生人)中其中一种面孔身份及打乱面孔(打乱的面孔拼凑而成的简图)。计算机分别记录被试对"自我"图片和"他人"图片的反应速度,取平均值作为被试对该面孔的反应时间(s),以每个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打乱图片的识别时间为基准计算反应时间比(校正后的反应时间,无单位)。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CD患者用右手按键对自我[(1.14±0.11)vs.(1.05±0.08)]和名人[(1.09±0.07)vs.(1.12±0.07)]面孔的识别反应时间比均大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OCD患者对自我面孔和熟悉性面孔的识别速度可能降低,提示其自我加工和熟悉性加工可能有所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性障碍 自我面孔识别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比 实验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象思维在构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五神藏辨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床过程均是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新的辨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此为指导,为此文章从象思维的角度探讨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的建立方法,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模式 五神辨治 精神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相关精神障碍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福春 黄晶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81-982,共2页
卒中除涉及运动、语言等功能损害以外,精神障碍也是其常见伴发症状之一,卒中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20%~70%。国外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是患者功能预后不良和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危险因素[1]。提高授课教师对此内容的... 卒中除涉及运动、语言等功能损害以外,精神障碍也是其常见伴发症状之一,卒中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20%~70%。国外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是患者功能预后不良和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危险因素[1]。提高授课教师对此内容的教学意识,培养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置脑血管病相关精神障碍的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精神障碍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峰 薄奇静 +2 位作者 赵燕 刘辉 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评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诊断的92例成人重性... 目的评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诊断的92例成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及80例健康对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评估。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对病人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与HAMD-17、HAMA评分呈负相关,与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1)。性别与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领域呈负相关(P<0.05),而病程与WHOQOL-BREF的环境领域呈负相关(P<0.05)。对病人组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与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P<0.05);SSRS的主观支持评分与WHOQOL-BREF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呈正相关(P<0.05);SSRS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收入等级与WHOQOL-BREF的心理领域也有影响(P<0.0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并且症状越重、病程越长及社会支持度越差,生活质量越差。而男性病人可能具有更差的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配偶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