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普及睡眠医学知识研究
1
作者 张轶 张佳丽 +3 位作者 余苹 关博元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在带教过程中的知识传播重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在读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50人,开展轮转睡眠中心前后的睡眠医学知识问卷调查并比较轮转前后的差... 目的了解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在带教过程中的知识传播重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在读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50人,开展轮转睡眠中心前后的睡眠医学知识问卷调查并比较轮转前后的差异。结果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在轮转睡眠中心前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式、评估方法、指南等专业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其中对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失眠、睡眠时间与卒中风险的曲线关系这两方面知晓程度最低,分别为2%和10%。经过1个月的轮转学习后,研究生对睡眠障碍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显著提升,与轮转前相比,除音乐和芳香疗法的知晓程度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知识点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短期的临床教学即可弥补其睡眠医学知识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神经病学 睡眠 卒中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干预卒中后抑郁症状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丽君 张宁 +1 位作者 陈琦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干预改善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BMJ、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月20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正念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 目的评价正念训练干预改善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BMJ、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月20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正念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或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研究,5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06,95%CI-4.70~-3.42,P<0.00001]及SDS评分(WMD-6.32,95%CI-7.75~-4.90,P<0.00001)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正念训练结合常规护理及治疗更有利于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正念 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视频教学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君 陈琦 +1 位作者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索手机视频教学模式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28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教学过程中使... 目的探索手机视频教学模式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28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教学法,而实验组使用手机视频教学法。实习4周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手机视频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平均考试成绩为(92±3)分,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为(80±7)分,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手机视频能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有效激发实习医师学习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视频 教学方法 卒中后抑郁 临床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