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毛智勇 赵林惠 张建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59-161,共3页
随着我国制造业从传统粗放型向智能制造型转变,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电类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制造业从传统粗放型向智能制造型转变,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电类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契合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遵循教育部"卓越计划"中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结合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多年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研究与探索,论述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季红益 毛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5,共2页
文章通过应用型大学的竞争力要素分析,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学生能力特点,从教、学、管几方面探讨了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就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机电一体化思维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子义 季红益 杨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86-187,共2页
文章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思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那种只熟悉自己专业的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 文章论述了机电一体化思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那种只熟悉自己专业的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同时对于创新来说也是一种羁绊。机电一体化的思维方式应该从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时开始培养。授课中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机电一体化思维,使学生以全新的、现代的思维方式面对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机电一体化 联想思维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华 唐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4-75,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就业形势的严峻,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就业优势受到了冲击,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文章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出现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摆脱就业依赖、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就业 困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新战略到应用型大学的创新素质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宗泽 许翰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63-164,共2页
我国的创新战略不仅具有思想性,是政治宣言,而且具有指导性,是行动纲领。它要求应用型大学的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在这样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寻求突破与发展,明确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观念前提、根本途径、目标取向,以“时刻准备着”的姿... 我国的创新战略不仅具有思想性,是政治宣言,而且具有指导性,是行动纲领。它要求应用型大学的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在这样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寻求突破与发展,明确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观念前提、根本途径、目标取向,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融入社会建设潮流,为实现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战略 创新素质教育 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定向精播种粒形态与品质动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长青 陈兵旗 +2 位作者 张新会 王侨 杨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4,共8页
为满足玉米定向精播对种子外形和品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玉米种子精选装置,并研究了玉米种粒动态检测算法。经过脱粒并筛除杂质的种粒投入玉米种子精选装置,分两列两层传输,完成玉米种粒的动态检测。通过计算种子胚根尖端的方向,排除了... 为满足玉米定向精播对种子外形和品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玉米种子精选装置,并研究了玉米种粒动态检测算法。经过脱粒并筛除杂质的种粒投入玉米种子精选装置,分两列两层传输,完成玉米种粒的动态检测。通过计算种子胚根尖端的方向,排除了种粒的重复检测现象;以人工选取的100粒标准种粒外形参数为基础建立合格种粒特征参数库,实现对种粒外形的检测;依据合格种粒和重度霉变种粒表皮亮度差异较大的特点,基于图像饱和度分量对重度霉变种粒加以检测;依据轻度霉变种粒表皮呈现块斑的特点,利用种粒的R、G、B颜色平均值检测轻度黑色霉变;以种粒黄色区域补洞后对应原种粒(B-R)的值,判断种粒的轻度白色霉变和轻度破损;对于外形和霉变检测合格的种粒,通过分析种粒区域中白色区域的大小,进行玉米种粒胚芽朝向的判断,为后续种粒定向包装和定向播种提供了依据。对280粒各品种玉米种子进行实时检测,每粒种子的平均检测时间约为14 ms,重复种粒判断准确率为95%,种粒合格性检测准确率为96.1%,胚芽朝向判断准确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播种 种粒 精选 图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层析成像灵敏度矩阵实验测试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泽 薛芳其 +2 位作者 杨国银 邢哲 孙秀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82-1988,共7页
灵敏度矩阵是电磁层析成像系统图像重建的先验信息,它反映了电磁层析成像系统在重建截面内微小测试单元逐个放入扰动物质后检测输出值的变化。为实现较为精细的图像重建效果,通常将截面剖分成数量较多的微小单元,用于灵敏度计算和重建... 灵敏度矩阵是电磁层析成像系统图像重建的先验信息,它反映了电磁层析成像系统在重建截面内微小测试单元逐个放入扰动物质后检测输出值的变化。为实现较为精细的图像重建效果,通常将截面剖分成数量较多的微小单元,用于灵敏度计算和重建结果表达,所以电磁层析成像灵敏度矩阵一般依靠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计算正问题的方法获得。但有限元仿真的正问题模型难以与实际模型完全一致,导致图像重建的先验信息不准,从而影响重建效果。区别于传统研究方法,设计了灵敏度矩阵的实验测试方法,应用精密电动平移台驱动测试试样,使试样按照有限元软件对截面剖分的单元坐标自动逐个测试,最后应用测试结果合成重建所需灵敏度矩阵,图像重建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层析成像 灵敏度矩阵 图像重建 正问题 电磁场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叶片故障预测的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保钦 雷保珍 +2 位作者 赵林惠 李世刚 郑业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风机工作中连续受到空气动力、惯性力等交变载荷的冲击,使得风轮桨叶产生不规则摆动和扭曲变形,异常振动和急剧变形将造成风机灾难性损毁,因此实时检测风机叶片整体运行状况显得尤其重要.提出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网络模型数据融合的风... 风机工作中连续受到空气动力、惯性力等交变载荷的冲击,使得风轮桨叶产生不规则摆动和扭曲变形,异常振动和急剧变形将造成风机灾难性损毁,因此实时检测风机叶片整体运行状况显得尤其重要.提出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网络模型数据融合的风机叶片故障预测方法,通过对三维矢量分解、转换及提取技术反映风机整体运行模态,设计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振动监控系统,对振幅超限的低频或超低频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识别出了风机在4 ~ 30 Hz低频区域振动引起的故障率最高,并成功实现了风机叶片机械故障发生率75%的提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故障预测 加速度传感器网络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整排蔬菜嫁接机嫁接夹输送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军 张铁中 +3 位作者 褚佳 张立博 张文波 尹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了提高蔬菜嫁接机的工作效率,对穴盘苗全自动整排嫁接机加以研究,基于嫁接夹固定嫁接苗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整排苗同时嫁接的嫁接夹输送机构。该机构由嫁接夹自动排序供夹机构、嫁接夹输送台、直线运动机构3部分组成,可在一个工作循... 为了提高蔬菜嫁接机的工作效率,对穴盘苗全自动整排嫁接机加以研究,基于嫁接夹固定嫁接苗的方法,设计了适用于整排苗同时嫁接的嫁接夹输送机构。该机构由嫁接夹自动排序供夹机构、嫁接夹输送台、直线运动机构3部分组成,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输送5个嫁接夹以及同时固定一排嫁接苗。整个机构通过振动盘完成嫁接夹的自动定向排序;由气缸驱动实现自动供夹;利用步进电动机驱动的直线机构完成嫁接夹的自动输送;应用气缸和气爪驱动控制嫁接夹的夹口状态,并完成5株嫁接苗的同步固定。对机构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其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夹输送机构一个工作循环用时约12.5 s,供夹成功率达到94.7%,嫁接苗切口固定成功率为92%,可以满足整排嫁接技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嫁接机 振动盘 嫁接夹 输送机构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蔬菜嫁接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杨丽 刘长青 张铁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5-181,共7页
为提高2JSZ-600型单臂蔬菜嫁接机的嫁接速度和嫁接苗的成活率,在其基本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组砧、穗木搬运机械手和优化切削机构几何参数,设计出一种双臂蔬菜嫁接机。通过机构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研究发现当切刀的... 为提高2JSZ-600型单臂蔬菜嫁接机的嫁接速度和嫁接苗的成活率,在其基本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组砧、穗木搬运机械手和优化切削机构几何参数,设计出一种双臂蔬菜嫁接机。通过机构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研究发现当切刀的旋转速度为210 r/min时,砧、穗木的切削效果均能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与单臂嫁接机相比,该机在保持相同嫁接成功率和嫁接苗个体差异适应性水平条件下,嫁接速度达到854株/h、嫁接苗成活率为93.3%,分别提高了42.3%和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嫁接机 双臂 高速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1 位作者 刘菊银 夏齐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9-675,共7页
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及泵流量特性进行了模拟及试验研究。采用CFX软件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泵腔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工作时泵腔内的压强变化很小,涡旋... 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及泵流量特性进行了模拟及试验研究。采用CFX软件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泵腔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工作时泵腔内的压强变化很小,涡旋对流体传输活体细胞及长链大分子基本无影响。实际制作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通过改变"Y"形流管的几何尺寸,研究了压电泵进出口端压差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压差随支管夹角增大而减小,并且当两支管宽的和接近主管宽时,压差值达到最小,当支管夹角为5°,宽为1.2 mm时,压差达到最大725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流管 压电泵 无阀泵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振动分析及泵流量计算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1 位作者 夏齐霄 路计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9,共8页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弯曲振动理论对压电振子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讨论了泵及其流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泵流量方程。最后,基于有限元法对流管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正反流压强变化规律及正反流流阻。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泵流量与实验泵流量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最小相对误差为12%,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流阻'Y'形流管 振动分析 流量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轮电驱动铰接式自卸车操纵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学艳 张文明 +1 位作者 罗维东 黄夏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7-1333,1344,共8页
为一辆60t六轮电驱动铰接式自卸车建立考虑侧倾自由度的整车转向运动数学模型,以研究其稳定行驶的条件,分析车体质心位置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建立了整车ADAMS/AMESim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稳态回转试验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的仿真,... 为一辆60t六轮电驱动铰接式自卸车建立考虑侧倾自由度的整车转向运动数学模型,以研究其稳定行驶的条件,分析车体质心位置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建立了整车ADAMS/AMESim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稳态回转试验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的仿真,以观察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并分析后车体质心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自卸车 稳定性 质心位置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 被引量:34
14
作者 夏齐霄 张建辉 李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这种泵巧妙地利用了泵腔内部的空间,将泵腔底部沿吸入口和排出口方向设计成非对称坡面形状,非对称坡面腔底与压电振子之间形成非对称交替排列的一组锥形流道。当泵工作时,使流体产生单向流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这种泵巧妙地利用了泵腔内部的空间,将泵腔底部沿吸入口和排出口方向设计成非对称坡面形状,非对称坡面腔底与压电振子之间形成非对称交替排列的一组锥形流道。当泵工作时,使流体产生单向流动,从而可以不再需要传统的锥形流管;建立了这种泵关于平均值的流阻系数与泵流量关系的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泵的工作原理;最后制作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利用试验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试验用泵采用的工作电压为220 V,工作频率为50 Hz,压电振子有效直径为30 mm,当非对称坡面的倾角差为70°,工作介质为水时,泵产生了4.67 mm水柱的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流阻 非对称坡面腔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识别单元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全达 孙秀芳 +2 位作者 王缅 康浩 杨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5,93,共5页
将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联系数(Connection Number,CN)与故障树理论相结合,分析信函分拣系统的识别模块故障的设备原因和人为因素,将系统或部件常介于故障与非故障之间的状态体现出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信函分拣系统的... 将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SPA)、联系数(Connection Number,CN)与故障树理论相结合,分析信函分拣系统的识别模块故障的设备原因和人为因素,将系统或部件常介于故障与非故障之间的状态体现出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信函分拣系统的识别单元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改进和维护方案。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高可靠、易于重构的优化信函分拣系统提供改进依据,为现阶段使用的设备维护、维修提供方便快捷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函分拣系统 集对分析 联系数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参数的图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长青 陈兵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8,共8页
在玉米育种和品质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玉米的果穗长度、果穗宽度、穗行数、穗粒数等参数进行测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参数图像测量方法。使用PC摄像头连续采集旋转台上的玉米果穗图像,经过图像处理,获得玉米穗的图... 在玉米育种和品质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玉米的果穗长度、果穗宽度、穗行数、穗粒数等参数进行测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参数图像测量方法。使用PC摄像头连续采集旋转台上的玉米果穗图像,经过图像处理,获得玉米穗的图像区域,进而得到玉米果穗的穗长和穗宽参数;通过对玉米果穗局部区域的x方向和y方向累计像素值曲线进行分析,提取出玉米穗行,获得每一穗行的穗粒数和穗行宽度;通过图像匹配,获得玉米果穗的穗行数。试验表明,使用该研究方法对玉米果穗的长度、宽度和穗行数的参数测量准确率可达98%以上,对穗行宽及总穗粒数测量准确率达95%以上,整穗的平均检测时间约102 s/穗。该研究实现了玉米果穗参数快速有效的自动检测,相对于目前采用的人工检测,大大提供检测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应用于玉米千粒质量检测、产量预测、育种和品质分析等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粮食 玉米果穗 参数测量 累计像素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定向播种的玉米种穗图像精选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侨 陈兵旗 +1 位作者 杨曦 刘长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玉米定向播种,要求籽粒形状扁平、具有方向性。为了减少玉米粒精选的工作量,该文以玉米种穗为对象,研究适合定向播种的玉米种穗图像精选方法。设计玉米种穗精选传输装置,实现了对玉米种穗的动态图像采集和精选。根据种穗的外形特征判断... 玉米定向播种,要求籽粒形状扁平、具有方向性。为了减少玉米粒精选的工作量,该文以玉米种穗为对象,研究适合定向播种的玉米种穗图像精选方法。设计玉米种穗精选传输装置,实现了对玉米种穗的动态图像采集和精选。根据种穗的外形特征判断小种穗;利用R+G-2B方法加强黄色籽粒区域,根据黄色籽粒区域与整个种穗的面积比判断缺粒及霉变种穗;利用种穗图像的横向和纵向像素值累计分布特征,追踪中间穗行的籽粒轮廓,并通过其端面矩形度,判断籽粒合格的种穗。随机抽检50个种穗样本,结果表明:外形特征的检测准确率为100%,缺粒及霉变的检测准确率为96%,穗上籽粒端面矩形度的检测准确率为98%,总体检测准确率为94%。该文为定向播种用玉米籽粒精选前期的种穗精选提供了一种图像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粮食 玉米种穗 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接筋结构的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站柱 乔爱科 付文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不同连接筋结构的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后的血流动力学效果,以期为支架的设计以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方法采用Pro/Engineer建立带有狭窄的椎动脉模型和3种不同连接筋的支架模型(根据连接筋形状分别称为L-支架、V-... 目的研究具有不同连接筋结构的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后的血流动力学效果,以期为支架的设计以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方法采用Pro/Engineer建立带有狭窄的椎动脉模型和3种不同连接筋的支架模型(根据连接筋形状分别称为L-支架、V-支架和S-支架);在模拟这些支架在狭窄椎动脉中扩张后的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3种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后的流场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CFX对3个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与V型和S型连接筋相比,L型连接筋造成了较小的低壁面切应力分布面积及较少的血流停滞区。结论 L型连接筋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潜在地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支架选择、支架设计和手术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 数值模拟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矩的室内喷雾机器人自动对靶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栋杰 张宾 +2 位作者 王学雷 郭洪红 徐松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9,共8页
针对间距较大作物的精准喷雾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矩的喷雾机器人自动对靶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目场景/单目(多目)手眼混合视觉结构。场景相机用于作物目标的预定位,研究了基于其图像的作物形心三维定位算法。手眼相机用于目... 针对间距较大作物的精准喷雾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矩的喷雾机器人自动对靶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目场景/单目(多目)手眼混合视觉结构。场景相机用于作物目标的预定位,研究了基于其图像的作物形心三维定位算法。手眼相机用于目标的跟踪对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矩的视觉跟踪方法,并就矩特征组选取、图像雅可比矩阵计算以及目标深度实时估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视觉跟踪方法能够完成对靶任务,且可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为进一步验证所提自动对靶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具有一个喷雾机械臂的简化样机并进行了室内对靶实验,实验测得样机移动速度在150~200mm/s时,喷头x、Y、Z向定位误差均小于等于6.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机器人 图像矩 自动对靶 视觉伺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流场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毅 成伟 +2 位作者 张建辉 夏齐霄 胡笑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无阀压电泵需要外接用于产生单向流动流管,阻碍了压电泵的微小型化,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该压电泵将用于产生单向流动的部件——非对称坡面集成于泵腔的底部。对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基于... 无阀压电泵需要外接用于产生单向流动流管,阻碍了压电泵的微小型化,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该压电泵将用于产生单向流动的部件——非对称坡面集成于泵腔的底部。对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基于商用Fluent12软件运用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s,简称UDF)对压电振子运动形式进行了模拟;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瞬态N-S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泵腔内流场;得出了从20°到70°不同坡面角度下的平均流量,在坡面角为20°时,可以得到最大平均流量为0.864 ml/min,并通过流量测量试验测得该泵的最大流量达到了8.6 ml/min。从仿真和试验的角度验证了该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坡面 压电泵 用户自定义函数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