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东城区有价值历史建筑的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赵子旭 顾军 陈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北京是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优秀历史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优秀的历史建筑对于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反映社会发展历史、营造城市的独特意象都有着十分... 北京是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优秀历史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优秀的历史建筑对于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反映社会发展历史、营造城市的独特意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东城区现存有价值历史建筑的实地走访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东城区辖区内现存有价值历史建筑的整体数量、分布情况、保存现状、文化价值、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总体评价其生存状态,从中挖掘出这些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历史建筑 文化遗产 保存现状 历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以《成府村志》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扬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旗人社会的研究是近来明清史学界的一大热点。文章藉助民国年间金勋所著《成府村志》,从社会生活、风俗礼仪的满汉差异以及庙宇与香会等角度入手,揭示成府村所体现的北京旗人聚落的变迁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旗人社会尤其是旗人聚落的研究。
关键词 清代 北京 旗人社会 成府村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百年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同 左芙蓉 胡清榆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2期1-22,151,152,共24页
从1921年9月16日北平协和医学院所属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算起,以中国现代医院社会服务为载体的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走过100多年历程。回眸百年历史,中国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发展分别有10条经验和教训。10条经验:... 从1921年9月16日北平协和医学院所属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算起,以中国现代医院社会服务为载体的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走过100多年历程。回眸百年历史,中国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发展分别有10条经验和教训。10条经验:社会福利政治学是最重要社会制度理论视角;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务灵魂;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实务基础;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和机构专业领导力至关重要;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是专业化服务的“火车头”与主要领域;研究性实务与实务性研究是现代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特征;全国专业委员会和学会型专业共同体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最好组织途径;个人和个人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服务主要目标、对象和内容;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是个人社会服务基础、主体与主题;全球专业性互动、竞争、交流合作是国家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10条教训:社会福利性质是决定性的;国家社会福利责任承诺是关键性的;健康、社会福利财政是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整合一体是制度基础;社会工作实务目标是满足案主个人需要,而非实现社会工作自身需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工作教育主干课程设置至关重要,社会工作专业能力本质是制度化思维和制度化能力;社会化、一体化和正式制度化建设模式最关键;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和专业质量,重于社会工作数量规模,质量重于数量;个案、直接、微观社会工作实务重要,政策、间接、宏观社会工作实务更重要;社会工作专业理解,专业主体,专业自觉和理论自觉是社会工作能力核心。本研究结论是,21世纪既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阶段,又是全球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新形态;中国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具有世界意义,丰富全球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对于建设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至关重要;国家社会化与社会国家化实质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两个基本着力点;现代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既具社会正义,又具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研究 健康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 历史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博物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子迎 周华 《艺术科技》 2016年第2期5-6,10,共3页
数字博物馆是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集中体现的载体,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方向。然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需文博、传播、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数字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 数字博物馆是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集中体现的载体,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方向。然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需文博、传播、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数字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现代高等教育博物馆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认为组建博物馆数字化课程群,加强课内实践和课外以项目形式的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博物馆数字化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大学生数字博物馆创新创业基地的实践和摸索,加强行业的对接性,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 人才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苑利 顾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第1期20-25,共6页
如果从2006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这一学科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现有学科又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有关。需要我们在发现存在问题的... 如果从2006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这一学科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现有学科又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有关。需要我们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找出与原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与视野,构建起独特而完整的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里头-二里冈时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建业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6期5-12,共8页
约公元前1800年以后,由于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向外强势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再次交融联系成更大范围的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其空间结构自内而外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中原腹地伟大复兴,达到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王国阶段,文... 约公元前1800年以后,由于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向外强势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文化再次交融联系成更大范围的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其空间结构自内而外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中原腹地伟大复兴,达到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王国阶段,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在空间范围和统一性方面得到显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二里冈文化 早期中国 文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7
作者 吕红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46-48,共3页
秦汉时期,官吏的考课制度初步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时期官吏的考课制度对于当世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学界从汉代考课制度的历史地位、时间、方式、考课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体来讲,学界对于西汉官吏考课制度的研... 秦汉时期,官吏的考课制度初步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时期官吏的考课制度对于当世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学界从汉代考课制度的历史地位、时间、方式、考课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体来讲,学界对于西汉官吏考课制度的研究多于东汉,客观研究多于现代借鉴,而研究汉代官吏考课制度,正是为了古为今用,因而其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其现实意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官吏 考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寺院壁画中的佛衣样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悦新 《美术大观》 2022年第9期75-81,共7页
山西唐宋至明清时期寺院壁画中的佛衣样式,流行覆肩袒右式和中衣搭肘式。覆肩袒右式佛衣承唐代余绪,变化不大。中衣搭肘式佛衣,在宋辽金时期南北分途,外层上衣的披覆细节上,南北各有不同特点,北方以山西寺院和陕北石窟的佛衣为例,南方... 山西唐宋至明清时期寺院壁画中的佛衣样式,流行覆肩袒右式和中衣搭肘式。覆肩袒右式佛衣承唐代余绪,变化不大。中衣搭肘式佛衣,在宋辽金时期南北分途,外层上衣的披覆细节上,南北各有不同特点,北方以山西寺院和陕北石窟的佛衣为例,南方以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的佛衣为例;同时,南北方的菩萨也都披覆上了这种形式略有差异的佛衣。明代以北方中衣搭肘式佛衣的披覆形式为统一标准,北方如北京法海寺,南方如四川剑阁觉苑寺和新津观音寺的佛衣和菩萨衣。至此,中衣搭肘式佛衣的定型,标志着印度佛衣样式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寺院 壁画 佛衣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子兵法》的文学致用——从《<孙子兵法>经世致用研究》说起
9
作者 吕红梅 《孙子研究》 201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孙子兵法>经世致用研究》一书,着眼于经世致用,对《孙子兵法》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多维审视。本书对文学视野下的《孙子兵法》传播研究独具特色,揭示了经典的文学致用,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兵法的影响与价值,进而理解《孙子兵... 《<孙子兵法>经世致用研究》一书,着眼于经世致用,对《孙子兵法》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多维审视。本书对文学视野下的《孙子兵法》传播研究独具特色,揭示了经典的文学致用,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兵法的影响与价值,进而理解《孙子兵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孙子兵法》进行经世致用的研讨,既深化了学术研究,也对古代文献的新时代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经世致用 文学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