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切实增强多校区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的思考——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1
作者 张奕 史文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89,共3页
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对增强多校区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多校区大学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在"三个坚守"上下功夫,即坚守思想建设高地,永不言弃;坚守精神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坚守一... 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对增强多校区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多校区大学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在"三个坚守"上下功夫,即坚守思想建设高地,永不言弃;坚守精神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坚守一切为了师生,服务中心。最终梳理出多校区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四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
2
作者 吴巧慧 赵辉 吴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90,共4页
数字经济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导型产业,其强劲发展为大学生传统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提供了大量新就业形态岗位,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就业机会。但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 数字经济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导型产业,其强劲发展为大学生传统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提供了大量新就业形态岗位,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就业机会。但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优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在深化认识新时代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将“大数据技术”与“就业工作”相融合、“AI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相融合、“企业实习”与“校内实践”相融合,不断优化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以高科技赋能就业育人工作,实现“个性+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创新“线上+线下”就业课程教学模式、搭建“校内+校外”数字技能提升平台,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价值意蕴 现实挑战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授治学”的困境与“大学章程”的破解之道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文杰 张莉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教授治学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教授治学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作为高校"宪章",大学章程是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要... 教授治学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教授治学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作为高校"宪章",大学章程是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要厘清大学与政府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教授治学创造前提条件;要厘清高校内部治理各权力的边界,去行政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舞;要回归学术本位,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及学术权力的实施有切实的平台和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治学 困境 大学章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志成 韩强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北京实际,发挥首都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亲切关怀、市委正确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北京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北京实际,发挥首都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障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性起点上,全面回顾北京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党的建设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人机协同教学路径探究
5
作者 孙妍 孔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79,共4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融入高校课堂,思政课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价值引领功能及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正面临冲击。在技术全面介入但规...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融入高校课堂,思政课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价值引领功能及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正面临冲击。在技术全面介入但规范体系尚未完全跟进的特殊阶段,如何以合理路径引导技术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教师主导—技术协同”为基本立场,构建涵盖“备—讲—互—评—研”五个教学环节的人机协同嵌入模型,并配套边界治理机制与平台支撑体系,有助于在保障课堂价值导向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人机协同的有机融合。推动教师从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机制的构建者,以流程清晰、权责明确和价值稳定为支点,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政课教学 人机协同 教师主导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德煌 陈红升 张毅翔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为出发点,对当前人们的客观存在方式、特点规律等进行理论反思。当前,数字信息环境是“现实的人”存在发展的主要实践空间,其时空维度的非线性拓展加剧了...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为出发点,对当前人们的客观存在方式、特点规律等进行理论反思。当前,数字信息环境是“现实的人”存在发展的主要实践空间,其时空维度的非线性拓展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发展须适应信息时代的环境变迁,在价值引领、内容甄别、规律探索、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发挥其在信息虚拟空间领域的“生命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数字信息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办公室团队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宝祥 荣芳倩 李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6,共3页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党政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参谋、协调、服务的中枢和喉舌。本文分析了高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和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加强高校办公室团队建设的两个有力支撑点: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党政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参谋、协调、服务的中枢和喉舌。本文分析了高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和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加强高校办公室团队建设的两个有力支撑点: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办公室为主要内容提升业务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办公室 职能 素质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治校”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文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专家治校"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和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完善我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专家治校"要求处于学校管理核心地位的校长职业化,成为教育家;"专家治校"要... "专家治校"是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和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完善我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专家治校"要求处于学校管理核心地位的校长职业化,成为教育家;"专家治校"要求处于学校管理中坚地位的中层管理者专业化,成为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治校 高等教育管理者 职业化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精英教育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志成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0,共3页
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有必要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精英性的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开展精英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公平,因为各得其所和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公平。精英教育的价值在于... 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有必要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精英性的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开展精英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公平,因为各得其所和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公平。精英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具有精英潜质的人的精英性,前提则是把能够探求深奥知识的、具有精英潜质的人选拔到精英教育机构。精英教育的机构应是以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为主体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对象为经过严格选拔的具有精英潜质的学生,教育模式为精致化的"问题—生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精英教育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席文启 仲计水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探讨,对于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
11
作者 席文启 仲计水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吸收借鉴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制度和机制,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章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吸收借鉴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制度和机制,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章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五个方面分析这种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世界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合作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家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产学合作 产业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才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教师党员在师生党支部共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巧慧 廖琪丽 周志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23,共3页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主要指在师生党支部之间携手开展党建活动,形成师生党员之间有机互联互动的组织活动模式。在高校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中,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形成了组织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二者角色定位不同。教师党员不仅应起到引领者...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主要指在师生党支部之间携手开展党建活动,形成师生党员之间有机互联互动的组织活动模式。在高校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中,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形成了组织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二者角色定位不同。教师党员不仅应起到引领者、示范者和主导者的作用,更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格局,从政治引领、价值示范和责任意识三个维度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政治保障和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党员 师生共建 角色定位 功能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