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灌区多泥沙明渠测流设备比测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永鑫 李林 +2 位作者 王立成 宁聪毅 邓小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6-1043,共8页
为探究新疆塔里木灌区含沙水流对测流设备精度的影响,选取灌区测流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明渠水流为研究对象,以电磁流量计为基准,在室内明渠水槽测试了时差法超声流量计、旋桨式流速仪、多普勒流速仪,在不同含沙量(最大含沙量55 kg/m^... 为探究新疆塔里木灌区含沙水流对测流设备精度的影响,选取灌区测流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明渠水流为研究对象,以电磁流量计为基准,在室内明渠水槽测试了时差法超声流量计、旋桨式流速仪、多普勒流速仪,在不同含沙量(最大含沙量55 kg/m^(3),塔里木灌区明渠天然沙,中值粒径0.034 mm)下的测流精度.结果表明:在含沙量范围内测流平均意义上,时差法超声流量计在含沙量S≤33 kg/m^(3)下测流误差为-0.66%~7.92%,符合明渠量水误差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塔里木灌区最高含沙量(29 kg/m^(3))下的量水精度;旋桨式流速仪在低流速下测量结果偏低,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其测量结果逐渐偏大,误差最大达93%;多普勒流速仪在低含沙量下测量结果比清水条件下更精准,但高含沙量下测量误差较高,达140%~190%.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灌区明渠测流设备选用提供借鉴,继而促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测流 泥沙 塔里木灌区 时差法超声流量计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蕾期和花铃期不同灌水下限对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俊杰 付秋萍 +1 位作者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力米提 马英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探究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灌溉预警线,2017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开展了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55%(仅蕾期)、65%和75%田间持水量(θf)及其不同组合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及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灌水下限的提升对株高... 为探究棉花生长关键时期灌溉预警线,2017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开展了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55%(仅蕾期)、65%和75%田间持水量(θf)及其不同组合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及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灌水下限的提升对株高和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蕾期灌水下限从55%θf增至75θf,棉花株高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0.18~0.19 cm·d-1和11.58~20.44 g;在花铃期灌水下限从65%θf增至75θf,棉花株高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0.04~0.10 cm·d-1和3.47~4.04 g;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65%θf和75%θf时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分别为5.58 g和7.79个·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均为75%θf时耗水量最大,为517.05 mm;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55%θf和65%θf时籽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65%θf和75%θf时与均为75%θf时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棉花蕾期和花铃期灌水下限分别为65%θf和75%θf为适宜的灌溉预警线。以播后天数为自变量,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棉花的株高和生物量,以耗水量和株高为自变量预测棉花生物量变化情况的模型可为滴灌棉花灌水量及生长状况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下限 棉花 滴灌 蕾期 花铃期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测流误差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博 何新林 +3 位作者 陈金水 赵丽 邓小来 辛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2-378,共7页
为提高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非淹没出流条件下的测流量精度,加强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明渠量测水中的适应性,进而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在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前后加设水力收缩段,并引入水力学公式辅助测流,最后与三角堰进行流量误差对... 为提高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非淹没出流条件下的测流量精度,加强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明渠量测水中的适应性,进而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在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前后加设水力收缩段,并引入水力学公式辅助测流,最后与三角堰进行流量误差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收缩段的方形量水槽在淹没出流条件下测流误差低于8%;有收缩段方形量水槽在流量大于0.1 m^(3)/s时测流误差低于8%;流量小于0.1 m^(3)/s时收缩段流量公式计算误差小于5%.收缩段和水力学公式辅助测流的方法有效改善了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非淹没出流条件下的测流精度,提高了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明渠量水中的适用性,为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实际量水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保障.这种精度高,适应性强,测流简便的新型量水槽节约了明渠量水所需的人力物力,推动了灌区量水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流精度 超声波方形量水槽 收缩段 三角堰 测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自动化棉田地温探究与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潘俊杰 阿不都卡依木 +1 位作者 付秋萍 马英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为探究自动化膜下滴灌棉田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地温与气象因子、植株覆盖度、土壤含水率、降雨和灌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地温在灌溉期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太阳辐射、大气压强、相对湿度... 为探究自动化膜下滴灌棉田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地温与气象因子、植株覆盖度、土壤含水率、降雨和灌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地温在灌溉期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太阳辐射、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与地温要素的相关性显著,且建立的最小二乘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日均地温变化情况。在空间上,地温单日变化都可用正弦曲线进行拟合。土壤含水率和覆盖度的增加,能够抑制棉田地温的变化。降雨和灌溉主要通过增加土壤含水率来改变地温。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气象因子与日均地温的回归方程和不同土层地温与时间的正弦函数能较好的模拟各土层地温,为根区构造适宜的水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气象因子 土壤含水率 降雨和灌溉 冠层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电双控平台的地下水流场动态监测与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霞 周龙 +3 位作者 杨鹏年 严晓军 辛博 王环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4,177,共8页
[目的]基于灌区已建成“井电双控”平台的优势,提出利用抽水井水位来获取开采期地下水流场的动态变化,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模拟得出研究区的仿真流场,以此作为抽水井水位... [目的]基于灌区已建成“井电双控”平台的优势,提出利用抽水井水位来获取开采期地下水流场的动态变化,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模拟得出研究区的仿真流场,以此作为抽水井水位确定流场的判别标准,并对该方法下流场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价与改进。[结果]直接使用抽水井水位得出的流场较仿真流场整体偏小;使用抽水井降深修正后的水位得出的流场与仿真流场拟合效果较好,但实际中需要结合模型计算;在部分抽水井内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基础上增加专用监测井,其得到的动态流场与仿真流场接近且易于实现,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区流场的动态监测。[结论]基于“井电双控”系统下,将抽水井作为监测井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监测站网密度低、信息传输时效性差等造成对地下水管理存在偏差的问题,对加强地下水位—水量的双控管理及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电双控 地下水流场 动态变化 监测站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县膜下滴灌棉花灌水时间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力米提 马英杰 张佳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以大田不同滴灌管铺设方式下的滴灌棉花为对象,研究其最佳灌水时间。试验在同一灌区内不同滴灌管铺设模式下,通过滴头正下方开挖坡面,观察湿润锋的趋势及其随灌水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大田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平湿润锋基本呈... 以大田不同滴灌管铺设方式下的滴灌棉花为对象,研究其最佳灌水时间。试验在同一灌区内不同滴灌管铺设模式下,通过滴头正下方开挖坡面,观察湿润锋的趋势及其随灌水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大田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平湿润锋基本呈圆形分布;在一定灌水量和滴头流量条件下,土壤垂直湿润锋明显地大于水平湿润锋,且随着灌水时间的增大呈二项式关系,拟合公式R^2均大于0.98;由此可以确定该地区滴灌棉花一膜两管方式的滴灌棉花灌水时间8h为合理,一膜三管方式滴灌棉花灌水时间6h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水时间 一膜两管 一膜三管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智能滴灌棉花适宜的小流量范围与灌溉制度研究
7
作者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力米提 马道坤 阿依古丽·艾科拜尔 《节水灌溉》 2025年第9期74-78,共5页
为促进新疆小流量高频次智能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确定棉花滴灌带适宜的滴头流量范围和灌水量,于2022-2024年在新疆昌吉棉花地滴灌系统基础上配套应用智能计量与管控装备,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将棉花田分等面积4块试验区,在相同的首部条... 为促进新疆小流量高频次智能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确定棉花滴灌带适宜的滴头流量范围和灌水量,于2022-2024年在新疆昌吉棉花地滴灌系统基础上配套应用智能计量与管控装备,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将棉花田分等面积4块试验区,在相同的首部条件、灌溉水源、施肥量、农艺管理和统一智能管控条件下,选用滴头流量分别为0.8、1.4、1.8和2.2 L/h等4种滴灌带,监测与分析各试验区灌水量、灌水次数、灌水均匀度与产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滴灌系统配套使用智能管控装备情况下,采用以上4种不同滴头的小流量滴灌带进行灌溉时,灌水量平均为195.0、225.0、270.0和330.0 m^(3)/hm^(2),灌溉定额分别为3 985.5、3 955.5、3 955.5和4 015.5 m^(3)/hm^(2),灌水均匀度为93.27%、92.86%、92.55%和90.08%,产量分别为6 645、7 455、7 380和7 155 kg/hm^(2)。经综合分析,建议昌吉州智能滴灌棉花栽培管理的最佳滴灌带滴头流量为1.4 L/h,对应灌水频次为17次、灌水周期为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量滴灌带 智能滴灌 滴头流量 灌水频次 灌水均匀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