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性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4
1
作者 秦朝晖 陈彪 +7 位作者 张丽燕 樊文辉 孙菲 刘宏军 方向华 丁晖 孟琛 Caroline Tanner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性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39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性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39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FSS)、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一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便秘量表(CSS)评价其抑郁、睡眠障碍、疲劳、认知障碍和便秘程度,简化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SF-36)评价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391例患者中,抑郁、睡眠障碍、疲劳、记忆障碍和便秘者分别占37.34%(146/391)、54.73%(214/391)、40.15%(157/391)、34.78%(136/391)和46.55%(182/391)。抑郁症状者与无抑郁症状者(t=18.469,P=0.000)、睡眠障碍者与无睡眠障碍者(t=7.411,P=0.000)、疲劳者与无疲劳者(t=3.992,P=0.000)比较,SF-36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记忆障碍者与无记忆障碍者(t=1.234,P=0.221)、便秘者与无便秘者(t=2.032,P=0.051)比较,SF-36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CES—D评分、PSQI评分和FSS评分引入回归方程,雕值由0.277增至0.649,提示SF-36总评分可被预测的部分由27.70%增至64.90%;CES.D评分不仅对SF-36总评分有预测价值,而且对8个维度评分均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非运动性症状,其中抑郁、睡眠障碍、疲劳是导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抑郁全面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恶化的最强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睡眠障碍 疲劳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 神经心理学测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CG基因多态性扫描及其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万良 王荫华 陈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寻找蛋白激酶Cγ(PKCγ)基因PRKCG的变异位点 ,探讨其与帕金森病 (PD)发病的关系。方法取P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DNA ,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DHPLC)做PRKCG全编码区 18个外显子和外显子 内含子交界区扫描 ,比较变异位点上早发PD、晚... 目的寻找蛋白激酶Cγ(PKCγ)基因PRKCG的变异位点 ,探讨其与帕金森病 (PD)发病的关系。方法取P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DNA ,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DHPLC)做PRKCG全编码区 18个外显子和外显子 内含子交界区扫描 ,比较变异位点上早发PD、晚发PD和正常对照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结果共扫描到 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和 1个重复序列。其中有 5个多态性位点属首次发现。 8个位点中有 3个变异位点 (IVS11+ 2 6G ,IVS13 + 76C ,14 97C)完全连锁。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位点与散发性PD之间没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PRKCG基因可能不是散发PD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CG基因 帕金森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性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黑质神经元衰老性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3
作者 宣琪 徐胜利 +2 位作者 周明 崔叶青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理及相应分析系统进行计数,观察老化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规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总数和黑色素性神经元均减少(P<0.05),其中以酪氨酸羟化酶阳性且带有神经黑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较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黑色素(NM)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衰老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和丢失,这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线直径和硬度对大鼠线栓法脑缺血模型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关云谦 陈彪 +2 位作者 周茗 邹春林 张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尼龙线 线栓法 脑缺血 大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多巴诱导大鼠黑质的持续胶质细胞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徐胜利 周明 +4 位作者 刘平 张丽艳 徐艳玲 张愚 陈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后12周,损伤侧黑质仍然存在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此外,小胶质小结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存在提示在注射后12周的注射侧黑质内依然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结论: 6 -羟多巴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急性损伤可以通过胶质细胞反应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多巴 大鼠 黑质 PARKINSON病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胶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永静 蒋雷 +3 位作者 李红霞 黎健 胡亚军 衣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株GLC-82细胞生长的作用,确立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构建了野生型p53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应用生化染色方法确定了重组体的转染效率,以免疫组化法及PCR... 为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株GLC-82细胞生长的作用,确立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构建了野生型p53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应用生化染色方法确定了重组体的转染效率,以免疫组化法及PCR技术分别确定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染GLC-82细胞后p53蛋白和p53 cDNA的表达情况;最后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检测了p53对GLC-82细胞扩增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组体可以高效、快速转染GLC82细胞,抑制GLC-82细胞扩增,使细胞合成期和分裂后期的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P53基因 肺肿瘤 腺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纹状体中Per1基因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彦宁 左晓虹 +3 位作者 刘姝 谢淑 温玫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Per1 mRNA表达水平的系统,并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该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Per1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法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确定了Per1基因荧光定量的扩增和检...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Per1 mRNA表达水平的系统,并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该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Per1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法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确定了Per1基因荧光定量的扩增和检测参数。证明在此条件下无非特异扩增,并且扩增效率在90%以上。利用此检测体系发现小鼠纹状体内Per1基因的表达呈节律性波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定量测定Per1 mRNA表达水平,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的特点。纹状体中Per1基因表达的节律性波动提示黑质纹状体系统间的相互调节可能具有昼夜节律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 实时定量RT—PCR SYBR green I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崔冬清 孙铁英 +1 位作者 黎建 黄秀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研究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产生量的影响,探讨密度感应系统在生物被膜调控中的作用以及Ⅲ型分泌系统表达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3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连续培养3 d,检测生物被膜和藻酸盐产生... 目的研究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产生量的影响,探讨密度感应系统在生物被膜调控中的作用以及Ⅲ型分泌系统表达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3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连续培养3 d,检测生物被膜和藻酸盐产生量,银染色法观察ATCC27853产生胞外多糖的时间窗,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密度感应系统中调控基因LasI和RhlI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观察Ⅲ型分泌系统的代表毒素胞外酶S分泌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产生量(R=0.455,P=0.000)及藻酸盐产生量(R=0.367,P=0.000)均与氧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银染色法结果显示,高氧条件下胞外多糖合成时间缩短。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LasI、RhlI的相对表达量与氧浓度(R=0.025,P=0.794;R=-0.044,P=0.653)、生物被膜产生量(R=0.001,P=0.990;R=0.011,P=0.909)和藻酸盐产生量(R=0.029,P=0.770;R=0.193,P=0.064)间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氧浓度为10%~30%条件下可分泌胞外酶S,在高氧条件下不分泌胞外酶S。结论高氧可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产生。Las系统和Rhl系统可能因为菌群数量处于低水平而未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阶段参与生物被膜的调控过程。生物被膜的产生增多可能抑制Ⅲ型分泌系统的表达,使该菌毒力发挥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氧浓度 密度感应系统 Ⅲ型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C57小鼠纹状体DA释放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左晓虹 陈彪 +4 位作者 蔡彦宁 吴燕川 刘姝 谢淑 温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C57BL/6J小鼠纹状体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取120只SPF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2组:MPTP组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HCl 36mg/(kg.d),对照组注射生... 目的观察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C57BL/6J小鼠纹状体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取120只SPF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2组:MPTP组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HCl 36mg/(kg.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00μL。5 d后24 h内分6个时间点:ZT0、ZT4、ZT8、ZT12、ZT16、ZT20,取纹状体,用HPLC-ECD法检测各时间点2组纹状体中DA、5-HT的水平。结果MPTP组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DA高峰出现在ZT0(即8:30 am),低谷在ZT16(即1:30 am),MPTP组DA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相未发生改变。2组5-HT均无明显节律性释放。结论小鼠纹状体的DA水平呈节律性变化,5-HT无节律性变化,MPTP作用后对DA的节律性变化无影响。表明此模型纹状体DA的减少与DA释放节律性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多巴胺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血症对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2 位作者 蔡彦宁 曹若瑾 冯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及增龄大鼠膈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脓毒血症时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应用RT-PC...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及增龄大鼠膈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脓毒血症时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膈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有增龄升高的变化趋势。大鼠膈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有随罹患脓毒血症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脓毒血症时膈肌的糖代谢失衡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Glut-1和Glut-4的异常表达发挥作用,而且年龄因素也是影响Gluts表达的因素。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具有特殊的增龄趋势,糖代谢失衡在老年脓毒血症大鼠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积极纠正糖代谢失衡可增加脓毒血症呼吸衰竭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脓毒血症 膈肌 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菱 邝建 +5 位作者 裴剑浩 陈纯波 王瑞雪 杨华章 崔炎棠 杨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OP法对10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β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分别为61.7%和38.5%,在...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OP法对10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β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分别为61.7%和38.5%,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8.4%和60.6%(P<0.01);表现型NA/NA、NA/A和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46.5%、34.6%和19.1%,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0.2%、16.4%和52.6%,其中表现型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的分布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研究提示N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正相关,A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易感性 DQ 对照组 门冬氨酸 NA 青少年 结论 负相关 表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对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2 位作者 曹若瑾 蔡彦宁 冯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的增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增龄对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月龄7只、3月龄12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Glut-1、Glut-... 目的研究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的增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增龄对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月龄7只、3月龄12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Glut-1、Glut-4 mRNA表达较年轻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膈肌不同于单纯骨骼肌和心肌,Glut-1、Glut-4 mRNA的表达具有特殊的增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葡萄糖转运蛋白 增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
13
作者 王鹏 许洁 +2 位作者 李昕 于顺 何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105,I0012,共6页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阐明该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组培养,分别加入α-Syn(添加α-Syn组)、α-Syn功能片段N端(添加N端组)、C...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阐明该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组培养,分别加入α-Syn(添加α-Syn组)、α-Syn功能片段N端(添加N端组)、C端(添加C端组)和NAC段(添加NAC段组),对照组不添加功能片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突起的长度,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特异性鉴定各组α-Sy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生长至1和2h,添加C端组和α-Syn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至4h,添加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端和C端可以进入神经元,NAC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片段位于C端,其机制可能是其通过胞膜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加速细胞骨架的形成和轴浆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 突起生长 细胞培养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1直接免疫MPTP模型小鼠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14
作者 曹云霞 吴燕川 +2 位作者 徐胜利 周明 张宇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olymer-1,Cop-1)直接免疫对小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持续注射C57BL/6J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olymer-1,Cop-1)直接免疫对小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持续注射C57BL/6J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Cop-1免疫组和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造模后Cop-1免疫组在MPTP连续注射7d后接受Cop-1免疫;造模时Cop-1免疫组在第1次MPTP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免疫;造模前Cop-1免疫组在接受Cop-1免疫7d后开始注射MPTP,Cop-1免疫组仅接受Cop-1抗原免疫,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MPTP连续注射24d后处死动物,取脑、脾。脑切片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 atography,HPLC)分析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脾病理学变化;分离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和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并进行Cop-1致敏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HE染色未见明显差异。与Cop-1免疫组相比,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均出现大量Cop-1致敏淋巴细胞。黑质DA神经元定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使模型对照组黑质DA神经元减少了65.13%,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黑质DA神经元分别减少了31.68%、27.55%和28.29%,各组DA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0,P=0.000,P=0.000)。HPLC法测定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减少。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类似,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在C57BL/6J小鼠慢性MPTP模型中,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对小鼠的免疫器官脾的破坏不明显,Cop-1直接免疫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A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聚物-1 免疫 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认知下降社区筛查工具的应用现状
15
作者 郝立晓 韩璎 贾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24-232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鉴于该病无有效治愈手段,预后差,实现"三早"尤为重要。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最早期阶段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于该阶段社区筛查工具的选...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鉴于该病无有效治愈手段,预后差,实现"三早"尤为重要。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最早期阶段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于该阶段社区筛查工具的选择意见不一。本文对SCD社区筛查工具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以利于一个广泛有效的社区筛查工具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社区 筛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高危人群强化干预管理成本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楠 刘克军 +9 位作者 顾雪非 韩怡文 向国春 李婷婷 曾平 庞婧 罗森林 安秀清 王梅 张铁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7,共4页
选取8家单位采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等方式获取成本相关数据,按卫生经济学常用成本测算方法,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工作成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家样本单位6年干预投入的总成本为71.35万元,年人均干预成本... 选取8家单位采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等方式获取成本相关数据,按卫生经济学常用成本测算方法,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工作成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家样本单位6年干预投入的总成本为71.35万元,年人均干预成本为175.13元(90.20~298.87元),年人均随访成本为73.10元。在总成本构成中,以人力成本为主(75%以上),日常办公消耗在10%以内,设备份额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管理模式 卫生经济 成本测算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TP5的免疫刺激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俊达 李昌龙 +3 位作者 施宏伟 高林 刘延津 盛树力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95-298,325,共5页
研究了人工合成胸腺五肽(TP5)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表明,TP5对小鼠的脾重和脾组织学都有显著影响。实验组动物脾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结形成率及转化率、PFC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动物。讨论了TP5的性质、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胸腺五肽 免疫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