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纳美芬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武栋 程斌 +1 位作者 高茂龙 赵嘉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对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托烷司琼+舒芬太尼+地佐辛(T组)以及纳美芬+舒芬太尼+地佐辛(N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对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托烷司琼+舒芬太尼+地佐辛(T组)以及纳美芬+舒芬太尼+地佐辛(N组)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在术后48 h内不同时点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按压次数。结果镇痛效果:术后纳美芬组的VAS镇痛评分低于托烷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的有效按压次数低于托烷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纳美芬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托烷司琼组,但只有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小剂量的纳美芬较托烷司琼可以增强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的镇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老年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椎旁注射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娟红 李桂英 +1 位作者 程斌 朱一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3-468,共6页
目的:探讨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例7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局麻组)、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 目的:探讨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病例7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局麻组)、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臭氧组)和单纯腰椎功能锻炼组(简称对照组)。3组都口服甲钴胺片1个月,每日3次,每次0.5 mg,均行屈髋屈膝抱滚法腰椎功能锻炼。局麻组在上述治疗方法同期行患侧椎旁阻滞,1次/1周,治疗4~6次;臭氧组在行患侧椎旁阻滞同时同部位注射臭氧,1次/1周,治疗4~6次。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和下肢痛VAS评分;采用腰椎JOA评分(29分法)和止痛药服用期的天数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8例病例获得完整随访,均随访1年。在治疗后1周和1个月,臭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周、1个月,局麻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1年,臭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组在改善总体疼痛病情方面均有疗效(P<0.05)。腰椎JOA评分结果显示,臭氧组在痊愈率和良好率方面(即总优良率)高与局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臭氧组不仅在缓解疼痛,而且在改善腰腿功能及日常活动方面更具优势。臭氧组止痛药平均用药时间5.23±1.78 d,低于局麻组的13.68±5.18 d和对照组的18.76±7.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臭氧椎旁注射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止痛药的服用量,从而减少止痛药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结论:臭氧椎旁注射结合腰椎功能锻炼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腰椎滑脱症 老年人 椎旁注射 臭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8
3
作者 高志屹 程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 组行超声引导下单侧 TAP 阻滞;B 组行舒芬太尼 PCIA;C 组行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 组行超声引导下单侧 TAP 阻滞;B 组行舒芬太尼 PCIA;C 组行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PCEA。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6、24 h 的 VAS 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在术后2、4、8、16 h 的 VAS 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C 组在术后24 h 的 VAS 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 A 组比较,B 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明显增多(P<0.05);C 组恶心呕吐、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尿潴留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下腹部手术后24 h 内的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型喉罩配合BiPAP呼吸机在全麻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屹 程斌 徐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8-919,共2页
球囊扩张术对于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狭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扩开狭窄的支气管开口,缓解肺不张及因气道狭窄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1]。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或静脉全麻。如采用静脉全麻,其难点在于术者与麻醉医师共同占用患者气道,极... 球囊扩张术对于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狭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扩开狭窄的支气管开口,缓解肺不张及因气道狭窄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1]。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或静脉全麻。如采用静脉全麻,其难点在于术者与麻醉医师共同占用患者气道,极易发生患者氧供不充分的情况。本研究观察插入双管型喉罩配合使用BiPAP呼吸机在全麻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的应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静脉全麻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38例,ASAⅠ或Ⅱ级,男1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支气管狭窄 球囊扩张术 静脉全麻 双管型 应用 喉罩 气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