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对老年尘肺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5
1
作者 田银君 刘前桂 +5 位作者 李金红 赵黎黎 赵双燕 周苗子 张媛 马学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老年尘肺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老年稳定期尘肺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n=40)和康复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12周。治疗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老年尘肺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老年稳定期尘肺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n=40)和康复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采用功率自行车行心肺运动试验,采用BODE指数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测评表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最大做功、最大摄氧量、6分钟步行距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评分、BODE指数、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和焦虑心理症状均较康复前改善(t>3.379,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t>2.201,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t<2.339,P>0.05)。结论多学科综合性肺康复能提高老年尘肺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康复 运动耐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田银君 刘前桂 +2 位作者 赵黎 李金红 赵双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6-41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血糖(FPG)、胰岛素抵抗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6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浆抵抗素、CRP、FPG、胰岛素...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血糖(FPG)、胰岛素抵抗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6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浆抵抗素、CRP、FPG、胰岛素(FINS)、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抵抗素、CRP、FPG、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临床稳定期及对照组(P<0.01)。COPD稳定期FINS和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抵抗素、CRP及F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抵抗素与CRP呈正相关(r=0.491,P<0.01),与FPG、FINS、HOMA-IR及BMI均不相关。COPD稳定期及对照组抵抗素与CRP、FPG、FINS、HOMA-IR及BMI均不相关。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抵抗素、CRP水平升高并伴一定的胰岛素抵抗,抵抗素与CR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FPG、HOMA-IR及BMI不相关,抵抗素可能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抵抗素 炎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老年患者认知损伤特点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玉波 陈雪丽 +2 位作者 Qing Shen Daniel KY Chan Huong Van Nguye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索导致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相关因素,焦点在其认知损伤的特点,目的是探索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Bankstown-Lidcombe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的患者,其中住院期间跌倒1次以... 目的:探索导致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相关因素,焦点在其认知损伤的特点,目的是探索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Bankstown-Lidcombe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的患者,其中住院期间跌倒1次以上的70例、1次的269例,并随机抽取没发生过跌倒的70例为对照组。同时,分析了部分患者的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总分和各亚项目分数。结果:住院老年患者反复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痴呆、脑卒中、房颤和住院时间>5周,保护性因素有英语背景。反复跌倒的患者的MMSE分值明显低于单次跌倒和未发生跌倒的患者(分别为17.3±6.7,20.2±6.2,24.0±5.1,P<0.01),反复跌倒患者在"瞬间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和"视空间结构"方面分值明显低于单次跌倒患者。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住院老年患者反复跌倒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瞬间记忆、延时记忆和视空间结构方面。老年人住院期间跌倒应规范管理,预防为主,尤其是认知功能损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老年人 反复跌倒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翔 张雪艳 +2 位作者 孙全义 杨春艳 井爱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级≥Ⅲ级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采...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1年以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级≥Ⅲ级的脑卒中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独立功能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FIM、FM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A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后遗症 偏瘫 减重步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针刺缓解腓肠肌群疲劳的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邢方印 张莉 +3 位作者 卢虎英 刘兰群 李茜 井明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针刺缓解腓肠肌疲劳的效果。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负重直立提踵,疲劳发生后对腓肠肌局部(承筋穴)针刺15 min(针刺组);4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试,疲劳发生后休息15 min(非针刺组)。记录不同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和心...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针刺缓解腓肠肌疲劳的效果。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负重直立提踵,疲劳发生后对腓肠肌局部(承筋穴)针刺15 min(针刺组);4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试,疲劳发生后休息15 min(非针刺组)。记录不同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和心率。结果两组运动后腓肠肌表面肌电值与运动前相比升高(P<0.05),针刺组针刺后降低(P<0.05),休息组休息后升高(P<0.05)。两组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P<0.05),针刺/休息后较运动后减慢(P<0.05),降低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缓解肌肉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运动疲劳 针刺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文慧 高亚南 +3 位作者 陈雪丽 杨春艳 贾晓丽 王亚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2,共2页
目的观察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加用E-LINK进行手功能训练,共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最大握... 目的观察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4)。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加用E-LINK进行手功能训练,共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最大握力及捏力、Barthel指数、前臂旋后活动度及上肢Fugl-Meyer评定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LINK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 上肢 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