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漫谈军旅美术——对话军旅美术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会来
李翔
+1 位作者
许向群
郭兴华
《中国美术》
2013年第4期36-45,共10页
军旅美术创作群体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全国美术创作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军旅美术家异军突起,以阳刚博大、雄浑厚重的姿态,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先进军事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塑造我军威武之师、...
军旅美术创作群体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全国美术创作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军旅美术家异军突起,以阳刚博大、雄浑厚重的姿态,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先进军事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塑造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成为倡导主旋律、引领主流美术方向的中坚力量,显示出军队美术创作旺盛的生命力,丰富了中国美术的总体面貌。从学养深厚、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老一辈,到有着扎实学院派造型功底、在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及创作观念方面勇于创新的中青年一代,都在从不同角度、以各异的题材展示着、丰富着军旅美术创作的崭新面貌。这其中不仅有大家所熟知的、从事大型主题性创作的人物画家,军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山水、花鸟画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军美术创作整体态势如何?和平年代军旅美术创作中主要涵盖了哪些内容,有哪些创新发展?军旅画家是如何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何把握写生与主题创作的关系?军旅美术创作未来如何发展?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期"对画、对话"栏目邀请了总政艺术局副局长李翔、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徐向群、《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郭兴华共同漫谈军旅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家
军旅
对话
审美价值取向
先进军事文化
创作群体
美术创作
中国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泼彩山水与当代绘画演进
2
作者
邵晓峰
《中国书画》
202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当今画坛,由于艺术观念的开放与更新,山水画家们博采众长,从其他画种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他们不仅可以广泛地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艺术中借鉴,还能够从西方各国艺术中采纳吸收。如此,在今日不同层次的山水画展上,画家采用的形式与技...
当今画坛,由于艺术观念的开放与更新,山水画家们博采众长,从其他画种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他们不仅可以广泛地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艺术中借鉴,还能够从西方各国艺术中采纳吸收。如此,在今日不同层次的山水画展上,画家采用的形式与技法自然五花八门,在这种大潮中,泼彩法也被一些画家开发以求营造不同的艺术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绘画
山水画家
泼彩山水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责任心:艺术家的立身之本
3
作者
贺成才
《中国美术》
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
一、美术家的素质要求与责任很久以前,我曾认为做一位美术工作者是一件很轻松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美术家协会工作多年之后,当我真正深入到艺术事业当中时,我发现这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事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对一个人的天...
一、美术家的素质要求与责任很久以前,我曾认为做一位美术工作者是一件很轻松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美术家协会工作多年之后,当我真正深入到艺术事业当中时,我发现这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事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对一个人的天赋才华、专业能力、综合文化知识、生活阅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所谓精品力作,是需要美术家投入很大的心血和精力的,有的经典作品甚至需要画家投入毕生的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责任心
立身之本
艺术事业
专业能力
美术工作者
美术家
协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山峰高——中国山水画创作随谈
4
作者
石峰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我在绘画实践中,相对而言,重视对传统笔墨的借鉴、归纳和梳理,重视章法的苦心经营、山水境象的营造。这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而实现这三者的方式,不外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三种路径。师古人是前提,师造化是实践,师心源是...
我在绘画实践中,相对而言,重视对传统笔墨的借鉴、归纳和梳理,重视章法的苦心经营、山水境象的营造。这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而实现这三者的方式,不外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三种路径。师古人是前提,师造化是实践,师心源是艺术家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师造化
绘画实践
师古人
传统笔墨
心源
基本要素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玲作品
5
作者
张玲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9期187-18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
被引量:
3
6
作者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5年第2期24-25,共2页
写实绘画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最直接地切入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以及伦勃朗、米勒等历代大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现神性。优秀的写实油画似交响乐般丰富、浑厚、深刻、博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写实绘画要求包含绘画的全因素,其材...
写实绘画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最直接地切入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以及伦勃朗、米勒等历代大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现神性。优秀的写实油画似交响乐般丰富、浑厚、深刻、博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写实绘画要求包含绘画的全因素,其材质和语言具有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替代的直接的美感和强悍而无懈可击的表现力。在当代,写实绘画中的影像记录功能与事件记录功能被其他新的艺术形式取代,使得当代写实绘画回归到绘画的本体,不再强调故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绘画
绘画形式
写实油画
记录功能
伦勃朗
影像记录
艺术形式
现实生活
中国油画
油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摹经典——艺术的朝圣之旅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假如文明的积累与传承被切断了,人类即刻会成为蛮荒。历史证明经典的存在及其价值是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而蛮荒只能破坏文明,更不可能产生经典。伟大的经典从创造出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辉煌。这样的艺术不单是为那个时代、为...
假如文明的积累与传承被切断了,人类即刻会成为蛮荒。历史证明经典的存在及其价值是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而蛮荒只能破坏文明,更不可能产生经典。伟大的经典从创造出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辉煌。这样的艺术不单是为那个时代、为那些人创造的,而且在人类心灵的共鸣中有着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艺术的个性在人性的共振中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经典价值,从而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朝圣
临摹
文明
人类
价值
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明明
《中国美术》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讲下中国画创作的规律问题。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西学东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00多年。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论,近现代的中国画正是在争论中、批判中发展的。所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讲下中国画创作的规律问题。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西学东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00多年。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论,近现代的中国画正是在争论中、批判中发展的。所以中国的国学、艺术、中医在近100年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境遇。但是西方的观念到中国来以后确实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艺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很多艺术家在反思这个问题,重提国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创作规律
艺术家
西学东渐
衣食住行
生活方式
社会进步
近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缘问道之我见
9
作者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术品质的大敌。对美好事物有感动的人,是由他内在生命中的品质格调所发出的。如果一个品格低下且没有审美追求的人搞艺术,一定是一个错误,那样不但自己浪费生命,并且污染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技术
艺术创作
物欲横流
艺术品质
审美品格
绘画语言
变幻无穷
油画艺术
核心精神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生的恩赐
10
作者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期19-19,共1页
写生是一个油画家必须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写生
生命本源
油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自然之精华 取艺术之大道
11
作者
王明明
《中国美术》
2013年第3期68-73,共6页
李耀林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会秘书长。1985年以来近30年中,创作了大量水墨画、油画,以...
李耀林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会秘书长。1985年以来近30年中,创作了大量水墨画、油画,以山水风景、中国古典民居建筑为主题,关注都市环境、关注都市人的生活、关注当代人的心灵。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等场馆展出并被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精华
自然
大道
1959年
中国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笔墨的客观性——水墨人物画笔墨观再探讨
12
作者
王煜
《书画世界》
2020年第10期38-43,共6页
关于笔墨问题的争论,在中国画再认识的进程中不断被关注。有的认为笔墨是主观产物,是中国画成立的根,是与中国画的审美属性相匹配的标准之一,是中国画意象审美实现的载体。有的认为笔墨应是具体的产物,是因地制宜的,是由客体生发的。“...
关于笔墨问题的争论,在中国画再认识的进程中不断被关注。有的认为笔墨是主观产物,是中国画成立的根,是与中国画的审美属性相匹配的标准之一,是中国画意象审美实现的载体。有的认为笔墨应是具体的产物,是因地制宜的,是由客体生发的。“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精神实质。……笔墨的运用不是先定的,是从对象来的,气韵生动也不是先定的,也是从对象来的。”蒋兆和先生所说的对象就是客观,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就是具体的人,对于人的认知是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气韵生动
意象审美
中国画
蒋兆和
笔墨观
审美属性
笔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建筑空间中公共艺术的思考
13
作者
宋长青
《建筑技艺》
2012年第6期92-98,共7页
正对传统壁画的观念需要再认识。传统壁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不仅有补壁的功能,还和建筑、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大多数人在欣赏壁画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比如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墓壁画(图1,2),人物的造型...
正对传统壁画的观念需要再认识。传统壁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不仅有补壁的功能,还和建筑、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大多数人在欣赏壁画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比如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墓壁画(图1,2),人物的造型非常精彩,气韵生动,在现在的画家看来,壁画作品中所使用的技艺都令人惊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建筑空间
壁画
文化内涵
思考
建筑师
艺术形式
地铁
艺术作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实的叙述者——记中国水彩画家董喜春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坚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2期20-21,共2页
对在中国水彩画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董喜春而言,他以自我真诚又真情的视觉描述,并以一个艺术家敏感又细腻的心灵,对激变的社会、激变的现实作出洞察性的表达,也折射出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发生的变化,揭示...
对在中国水彩画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董喜春而言,他以自我真诚又真情的视觉描述,并以一个艺术家敏感又细腻的心灵,对激变的社会、激变的现实作出洞察性的表达,也折射出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发生的变化,揭示出都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真实处境和生存实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董喜春以其独有的视觉感知方式和个性风貌的视觉描述,在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董喜春是一个有定力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水彩画家
叙述者
全球经济一体化
市场经济时代
水彩画艺术
都市化进程
感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达里雅布依乡的母与子》组画之一
15
作者
安佳
关立新
+10 位作者
郭文宁
贾宝峰
李祖旺
廖家萍
刘玉庭
马天羽
申卉芪
田辉
翟鹰
张楠
赵云川
《中国美术》
2019年第3期140-152,共13页
《追忆》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有着无数的古城遗址。无论是新疆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苏巴什故城,还是甘肃的锁阳城、瓜州破城子……它们曾是汉唐的军事重镇,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当你步入这些故...
《追忆》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有着无数的古城遗址。无论是新疆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苏巴什故城,还是甘肃的锁阳城、瓜州破城子……它们曾是汉唐的军事重镇,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当你步入这些故城遗址时,你会看到大片的废墟残雕:高高的残垣,厚厚的断墙,残破的角楼……它们披裹着历史的沧桑,展现着岁月的年轮。作品《追忆》系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对于古丝绸之路上所逝去的林林总总的追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展示
北京服装学院
教师
古城遗址
古丝绸之路
交河故城
军事重镇
政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墨问道在征途
16
作者
王界山
《美术大观》
2016年第11期46-51,共6页
焦墨问道,于我而言是探索之旅、发现之旅、收获之旅.虽然一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且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茫然困惑,但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呈现,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行走在传统与当代齐头并进的艺术征途,是我无悔的选择!...
焦墨问道,于我而言是探索之旅、发现之旅、收获之旅.虽然一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且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茫然困惑,但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呈现,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行走在传统与当代齐头并进的艺术征途,是我无悔的选择!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之旅
焦墨问道
征途
山水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发展的必然性
17
作者
刘铁奇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216-219,共4页
我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也是花鸟画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从唐宋、元明、清末民初(明末清初)的画风来看,花鸟画总是在演变中渐进,并出现了三次高峰。每次演变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融入自然之中,因此,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应运而生,预...
我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也是花鸟画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从唐宋、元明、清末民初(明末清初)的画风来看,花鸟画总是在演变中渐进,并出现了三次高峰。每次演变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融入自然之中,因此,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应运而生,预示着花鸟画第四次创作高峰的到来。一、花鸟画的主题性创作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我国花鸟画是从人物画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从汉朝开始,至唐初即成为单独画科,发展过程是从装饰画开始,从动物画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
画科
装饰画
动物画
次高峰
工笔花鸟
折枝
大写意
春醒
王晋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潜心静悟 执著前行——王明明先生访谈
18
作者
苗菁
王明明
《美术之友》
2008年第5期40-45,共6页
近年来,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自由宽松的发展期,中国画对传统,对自身规律至外来审美观念,对中西融合……都进行了反思,并力求有新的拓展。中国人物画相对其他传统画种,历史遗留下的遗产较为单薄,特别是意笔人物画更是如此。...
近年来,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自由宽松的发展期,中国画对传统,对自身规律至外来审美观念,对中西融合……都进行了反思,并力求有新的拓展。中国人物画相对其他传统画种,历史遗留下的遗产较为单薄,特别是意笔人物画更是如此。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也给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新的创造机会。王明明先生经过多处的艺术实践,进行了十分艰辛的求索,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以他独特的表现功能,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学术价值对当今中国画坛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明明
中国人物画
执著
意笔人物画
中国绘画
审美观念
中西融合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贺成才作品
19
作者
贺成才
《中国美术》
2014年第3期75-75,共1页
清新、飘逸、质朴、典雅——这是画家在画中创造的一种诗的意境:贺成才作品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都是诗化的,较好地体现了“诗画本一律”的基本规律。在表现技法上,他吸收了写意画和工笔画各自的特点,亦工亦写,工写兼容,既有...
清新、飘逸、质朴、典雅——这是画家在画中创造的一种诗的意境:贺成才作品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都是诗化的,较好地体现了“诗画本一律”的基本规律。在表现技法上,他吸收了写意画和工笔画各自的特点,亦工亦写,工写兼容,既有精致的工笔骨刀,又有酣畅简洁的写意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成才
表现技法
工笔画
写意画
诗化
画家
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与都市
20
作者
宫丽
《中国美术》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不知从何时开始,从工笔画到写意画,我都选择了以都市女性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这些年,我创作了一些作品,从《平安夜》,开始,《暗香》〈玉颜》系列到《清茶》《静日》《明空》系列,一画就是许多年。
关键词
都市女性
《平安夜》
绘画题材
《暗香》
写意画
工笔画
一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谈军旅美术——对话军旅美术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会来
李翔
许向群
郭兴华
机构
解放军
美术
创作院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学会
中国书法家
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解放军出版社
总政宣传部<解放军
美术
书法>杂志
解放军
美术
书法研究院学术研究部
总参
美术
创作院
出处
《中国美术》
2013年第4期36-45,共10页
文摘
军旅美术创作群体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在全国美术创作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军旅美术家异军突起,以阳刚博大、雄浑厚重的姿态,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先进军事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塑造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成为倡导主旋律、引领主流美术方向的中坚力量,显示出军队美术创作旺盛的生命力,丰富了中国美术的总体面貌。从学养深厚、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老一辈,到有着扎实学院派造型功底、在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及创作观念方面勇于创新的中青年一代,都在从不同角度、以各异的题材展示着、丰富着军旅美术创作的崭新面貌。这其中不仅有大家所熟知的、从事大型主题性创作的人物画家,军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山水、花鸟画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军美术创作整体态势如何?和平年代军旅美术创作中主要涵盖了哪些内容,有哪些创新发展?军旅画家是如何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如何把握写生与主题创作的关系?军旅美术创作未来如何发展?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期"对画、对话"栏目邀请了总政艺术局副局长李翔、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徐向群、《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郭兴华共同漫谈军旅美术。
关键词
美术家
军旅
对话
审美价值取向
先进军事文化
创作群体
美术创作
中国美术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泼彩山水与当代绘画演进
2
作者
邵晓峰
机构
中国
美术
馆展览部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2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文摘
当今画坛,由于艺术观念的开放与更新,山水画家们博采众长,从其他画种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他们不仅可以广泛地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艺术中借鉴,还能够从西方各国艺术中采纳吸收。如此,在今日不同层次的山水画展上,画家采用的形式与技法自然五花八门,在这种大潮中,泼彩法也被一些画家开发以求营造不同的艺术天地。
关键词
当代绘画
山水画家
泼彩山水
艺术观念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责任心:艺术家的立身之本
3
作者
贺成才
机构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驻会
出处
《中国美术》
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
文摘
一、美术家的素质要求与责任很久以前,我曾认为做一位美术工作者是一件很轻松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美术家协会工作多年之后,当我真正深入到艺术事业当中时,我发现这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事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对一个人的天赋才华、专业能力、综合文化知识、生活阅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所谓精品力作,是需要美术家投入很大的心血和精力的,有的经典作品甚至需要画家投入毕生的精力。
关键词
艺术家
责任心
立身之本
艺术事业
专业能力
美术工作者
美术家
协会工作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山峰高——中国山水画创作随谈
4
作者
石峰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
中国
美术家协会
民族
美术
艺委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艺委会
石峰山水画工作室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
中国国画学会
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文摘
我在绘画实践中,相对而言,重视对传统笔墨的借鉴、归纳和梳理,重视章法的苦心经营、山水境象的营造。这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而实现这三者的方式,不外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三种路径。师古人是前提,师造化是实践,师心源是艺术家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师造化
绘画实践
师古人
传统笔墨
心源
基本要素
文化背景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玲作品
5
作者
张玲
机构
北京
市少年宫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女画家
协会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9期187-187,共1页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
被引量:
3
6
作者
杨飞云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油画艺术委员会
中国油画学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美术大观》
2015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写实绘画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最直接地切入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以及伦勃朗、米勒等历代大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现神性。优秀的写实油画似交响乐般丰富、浑厚、深刻、博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写实绘画要求包含绘画的全因素,其材质和语言具有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替代的直接的美感和强悍而无懈可击的表现力。在当代,写实绘画中的影像记录功能与事件记录功能被其他新的艺术形式取代,使得当代写实绘画回归到绘画的本体,不再强调故事性。
关键词
写实绘画
绘画形式
写实油画
记录功能
伦勃朗
影像记录
艺术形式
现实生活
中国油画
油画创作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摹经典——艺术的朝圣之旅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飞云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北京
油画学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全国
美术家协会
油画艺术委员会
出处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文摘
假如文明的积累与传承被切断了,人类即刻会成为蛮荒。历史证明经典的存在及其价值是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而蛮荒只能破坏文明,更不可能产生经典。伟大的经典从创造出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辉煌。这样的艺术不单是为那个时代、为那些人创造的,而且在人类心灵的共鸣中有着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艺术的个性在人性的共振中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经典价值,从而永恒。
关键词
艺术
朝圣
临摹
文明
人类
价值
共鸣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明明
机构
全国政协
国务院参事室
北京
画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北京
市文联
全国政协书画室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华海外联谊会
北京
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
北京
市人民对外友好
协会
出处
《中国美术》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文摘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讲下中国画创作的规律问题。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从西学东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00多年。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论,近现代的中国画正是在争论中、批判中发展的。所以中国的国学、艺术、中医在近100年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境遇。但是西方的观念到中国来以后确实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艺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很多艺术家在反思这个问题,重提国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创作规律
艺术家
西学东渐
衣食住行
生活方式
社会进步
近现代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缘问道之我见
9
作者
杨飞云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油画艺术委员会
中国油画学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美术大观》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术品质的大敌。对美好事物有感动的人,是由他内在生命中的品质格调所发出的。如果一个品格低下且没有审美追求的人搞艺术,一定是一个错误,那样不但自己浪费生命,并且污染他人。
关键词
绘画技术
艺术创作
物欲横流
艺术品质
审美品格
绘画语言
变幻无穷
油画艺术
核心精神
艺术作品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生的恩赐
10
作者
杨飞云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北京
油画学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全国
美术家协会
油画艺术委员会
出处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期19-19,共1页
文摘
写生是一个油画家必须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写生
生命本源
油画家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自然之精华 取艺术之大道
11
作者
王明明
机构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北京
画院
出处
《中国美术》
2013年第3期68-73,共6页
文摘
李耀林195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会秘书长。1985年以来近30年中,创作了大量水墨画、油画,以山水风景、中国古典民居建筑为主题,关注都市环境、关注都市人的生活、关注当代人的心灵。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等场馆展出并被收藏。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精华
自然
大道
1959年
中国画艺术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笔墨的客观性——水墨人物画笔墨观再探讨
12
作者
王煜
机构
北京
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绘画系
中国工笔画学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20年第10期38-43,共6页
文摘
关于笔墨问题的争论,在中国画再认识的进程中不断被关注。有的认为笔墨是主观产物,是中国画成立的根,是与中国画的审美属性相匹配的标准之一,是中国画意象审美实现的载体。有的认为笔墨应是具体的产物,是因地制宜的,是由客体生发的。“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精神实质。……笔墨的运用不是先定的,是从对象来的,气韵生动也不是先定的,也是从对象来的。”蒋兆和先生所说的对象就是客观,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就是具体的人,对于人的认知是前提。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气韵生动
意象审美
中国画
蒋兆和
笔墨观
审美属性
笔墨问题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建筑空间中公共艺术的思考
13
作者
宋长青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中国建筑学会分会壁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建筑技艺》
2012年第6期92-98,共7页
文摘
正对传统壁画的观念需要再认识。传统壁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不仅有补壁的功能,还和建筑、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空间中的艺术形态。大多数人在欣赏壁画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比如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墓壁画(图1,2),人物的造型非常精彩,气韵生动,在现在的画家看来,壁画作品中所使用的技艺都令人惊叹。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建筑空间
壁画
文化内涵
思考
建筑师
艺术形式
地铁
艺术作品
设计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实的叙述者——记中国水彩画家董喜春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坚
机构
中国
美术家协会
水彩画艺术委员会
<当代中国水彩>
北京美术家协会
水彩艺术委员会
出处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2期20-21,共2页
文摘
对在中国水彩画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董喜春而言,他以自我真诚又真情的视觉描述,并以一个艺术家敏感又细腻的心灵,对激变的社会、激变的现实作出洞察性的表达,也折射出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发生的变化,揭示出都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真实处境和生存实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董喜春以其独有的视觉感知方式和个性风貌的视觉描述,在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董喜春是一个有定力的人。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水彩画家
叙述者
全球经济一体化
市场经济时代
水彩画艺术
都市化进程
感知方式
分类号
J21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达里雅布依乡的母与子》组画之一
15
作者
安佳
关立新
郭文宁
贾宝峰
李祖旺
廖家萍
刘玉庭
马天羽
申卉芪
田辉
翟鹰
张楠
赵云川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服装学院
美术
学院设计基础教学部
北京
服装学院油画系
北京
服装学院
美术
学院雕塑系
中国雕塑学会
中国工艺
美术
协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
北京
服装学院
美术
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书法家
协会
北京
服装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工艺
美术
学会
北京
服装学院
美术
学院
中国工业设计
协会
中国流行色
协会
色彩教育委员会
李可染画院
仁美大学
北京
服装学院
美术
学院公共艺术系
北京
服装学院
中国
美术家协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
美术
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工笔画学会
中国女画家
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艺术委员会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大学院
出处
《中国美术》
2019年第3期140-152,共13页
文摘
《追忆》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有着无数的古城遗址。无论是新疆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苏巴什故城,还是甘肃的锁阳城、瓜州破城子……它们曾是汉唐的军事重镇,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当你步入这些故城遗址时,你会看到大片的废墟残雕:高高的残垣,厚厚的断墙,残破的角楼……它们披裹着历史的沧桑,展现着岁月的年轮。作品《追忆》系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对于古丝绸之路上所逝去的林林总总的追思。
关键词
作品展示
北京服装学院
教师
古城遗址
古丝绸之路
交河故城
军事重镇
政治中心
分类号
J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墨问道在征途
16
作者
王界山
机构
空军文艺创作室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北京
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
清华大学
美术
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16年第11期46-51,共6页
文摘
焦墨问道,于我而言是探索之旅、发现之旅、收获之旅.虽然一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且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茫然困惑,但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呈现,足以慰藉自己的心灵.行走在传统与当代齐头并进的艺术征途,是我无悔的选择!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
探索之旅
焦墨问道
征途
山水画创作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发展的必然性
17
作者
刘铁奇
机构
北京美术家协会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216-219,共4页
文摘
我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也是花鸟画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从唐宋、元明、清末民初(明末清初)的画风来看,花鸟画总是在演变中渐进,并出现了三次高峰。每次演变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融入自然之中,因此,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应运而生,预示着花鸟画第四次创作高峰的到来。一、花鸟画的主题性创作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我国花鸟画是从人物画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从汉朝开始,至唐初即成为单独画科,发展过程是从装饰画开始,从动物画起步。
关键词
主题性
画科
装饰画
动物画
次高峰
工笔花鸟
折枝
大写意
春醒
王晋元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潜心静悟 执著前行——王明明先生访谈
18
作者
苗菁
王明明
机构
不详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主席
出处
《美术之友》
2008年第5期40-45,共6页
文摘
近年来,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自由宽松的发展期,中国画对传统,对自身规律至外来审美观念,对中西融合……都进行了反思,并力求有新的拓展。中国人物画相对其他传统画种,历史遗留下的遗产较为单薄,特别是意笔人物画更是如此。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也给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新的创造机会。王明明先生经过多处的艺术实践,进行了十分艰辛的求索,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以他独特的表现功能,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学术价值对当今中国画坛不无启示。
关键词
王明明
中国人物画
执著
意笔人物画
中国绘画
审美观念
中西融合
艺术实践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贺成才作品
19
作者
贺成才
机构
中国画学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艺术委员会
出处
《中国美术》
2014年第3期75-75,共1页
文摘
清新、飘逸、质朴、典雅——这是画家在画中创造的一种诗的意境:贺成才作品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都是诗化的,较好地体现了“诗画本一律”的基本规律。在表现技法上,他吸收了写意画和工笔画各自的特点,亦工亦写,工写兼容,既有精致的工笔骨刀,又有酣畅简洁的写意气度。
关键词
作品
成才
表现技法
工笔画
写意画
诗化
画家
章法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与都市
20
作者
宫丽
机构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工笔画学会
中国女画家
协会
北京
军区文艺创作室
出处
《中国美术》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文摘
不知从何时开始,从工笔画到写意画,我都选择了以都市女性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这些年,我创作了一些作品,从《平安夜》,开始,《暗香》〈玉颜》系列到《清茶》《静日》《明空》系列,一画就是许多年。
关键词
都市女性
《平安夜》
绘画题材
《暗香》
写意画
工笔画
一画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漫谈军旅美术——对话军旅美术家
杨会来
李翔
许向群
郭兴华
《中国美术》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泼彩山水与当代绘画演进
邵晓峰
《中国书画》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责任心:艺术家的立身之本
贺成才
《中国美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山峰高——中国山水画创作随谈
石峰
《中国书画》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张玲作品
张玲
《美术教育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临摹经典——艺术的朝圣之旅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中国画的创作规律
王明明
《中国美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寻缘问道之我见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写生的恩赐
杨飞云
《美术大观》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采自然之精华 取艺术之大道
王明明
《中国美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认知笔墨的客观性——水墨人物画笔墨观再探讨
王煜
《书画世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对建筑空间中公共艺术的思考
宋长青
《建筑技艺》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现实的叙述者——记中国水彩画家董喜春
陈坚
《美术大观》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达里雅布依乡的母与子》组画之一
安佳
关立新
郭文宁
贾宝峰
李祖旺
廖家萍
刘玉庭
马天羽
申卉芪
田辉
翟鹰
张楠
赵云川
《中国美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焦墨问道在征途
王界山
《美术大观》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论花鸟画主题性创作发展的必然性
刘铁奇
《建筑与文化》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潜心静悟 执著前行——王明明先生访谈
苗菁
王明明
《美术之友》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贺成才作品
贺成才
《中国美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与都市
宫丽
《中国美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