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白蜡敛片叶蜂生物学初步观察及色板诱集试验
1
作者 薛正 黄旭昆 +6 位作者 冯淼 王松 袁宝庆 赵文秀 张菁宇 张旭 杨梦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白蜡敛片叶蜂Tomostethus fraxini是近些年白蜡树上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调查发现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做茧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将卵产于叶片边缘,幼虫取食叶片,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白蜡敛片叶蜂Tomostethus fraxini是近些年白蜡树上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调查发现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做茧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将卵产于叶片边缘,幼虫取食叶片,为害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色板诱集试验表明,8种颜色粘虫板均可以诱集到成虫,深绿色、蓝色、黄色诱集效果较好,与其他5种颜色粘虫板达到显著性差异。本文对各虫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彩色图片,讨论了该虫发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敛片叶蜂 形态学 生物学 诱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金良 郭书辰 +4 位作者 梅丽 白文军 王建泉 张海明 袁志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筛选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藜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 g/亩和43%戊唑醇悬浮剂60 mL/亩对藜麦... 为筛选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藜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 g/亩和43%戊唑醇悬浮剂60 mL/亩对藜麦钉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84.1%和81.9%。从防治效果、对藜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方面综合考虑,建议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交替使用是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比较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钉胞叶斑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