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甘辉群
吴双
+5 位作者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免疫后第2、4、6个月,分别收集各组产蛋母鸭鸭蛋并人工孵化,每个时间段任意选择健康的公、母雏鸭各10只,进行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攻毒,在攻毒后第3、5、7、14天采集雏鸭肛拭子检测排毒情况。此外,免疫后第2、4、6个月,所有产蛋母鸭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鸭蛋并提取和纯化卵黄中和抗体,分别采用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测定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并比较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产蛋母鸭免疫后第2、4、6个月,疫苗免疫组种蛋所孵雏鸭的GPV-JS02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90%和80%,MDPV-JS03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5%、70%和60%;GPV-JS02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分别持续至攻毒后第3、5、5天,MDPV-JS03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均持续至攻毒后第7天;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3±1.33)log_(2)、(8.45±1.14)log_(2)和(7.79±1.02)log_(2);MDPV-JS03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93±1.37)log_(2)、(5.15±1.08)log_(2)和(3.48±0.96)log_(2);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06±1.3)log_(2)、(8.49±1.08)log_(2)和(7.70±1.01)log_(2),MDPV-JS03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83±1.25)log_(2)、(5.34±1.02)log_(2)和(3.71±1.64)log_(2);免疫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变化基本一致,升降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GPV可提供有效且持续的交叉保护力,对MDPV也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但比GPV的保护力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毒
交叉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伪狂犬病病毒JSSQ2013株的分离鉴定及重要功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雅鑫
韩剑锋
荣先锋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解江苏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本研究从2013年采自江苏省宿迁市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纯化了一株PRV病毒,对其进行了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并进一步在Vero细胞上测定该分离株的病毒滴度TC...
为了解江苏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本研究从2013年采自江苏省宿迁市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纯化了一株PRV病毒,对其进行了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并进一步在Vero细胞上测定该分离株的病毒滴度TCID50和一步生长曲线,扩增其gB、gC、gD和gE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并将该分离株分别接种新西兰白兔和15日龄仔猪研究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病毒为一株PRV,命名为PRV JSSQ2013株,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10^7.8 TCID50/ml;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在感染20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为10^8.6 TCID50/ml。与我国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序列相比,PRV JSSQ2013株的gB、gC、gD和gE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9.6%、99.5~99.6%、99.5~99.6%和98.7~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9.0%、99.5~99.7%、99.0~99.2%和98.1~99.3%,均高于其与经典毒株(Ea、Fa和SC株)和欧美毒株(Becker、Kaplan、Bartha、Kolchis和NIA3)的同源性;基于gB、gC、gD和gE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均显示PRV JSSQ2013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属同一分支。该病毒接种新西兰白兔后均出现典型的PR症状,如厌食、兴奋、啃咬或用爪挠接种部位等典型症状,且在48h内全部死亡;接种仔猪后第1天开始出现典型的PR症状,第5天全部死亡。以上结果证实,从江苏省宿迁市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强毒力的PRV变异株。本研究为了解江苏PRV分子流行特征、丰富我国PRV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变异毒株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甘辉群
吴双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机构
江苏农
牧
科技
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
北京维牧康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1KJA23000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项目(NSF2021ZR02)。
文摘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免疫后第2、4、6个月,分别收集各组产蛋母鸭鸭蛋并人工孵化,每个时间段任意选择健康的公、母雏鸭各10只,进行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攻毒,在攻毒后第3、5、7、14天采集雏鸭肛拭子检测排毒情况。此外,免疫后第2、4、6个月,所有产蛋母鸭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鸭蛋并提取和纯化卵黄中和抗体,分别采用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测定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并比较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产蛋母鸭免疫后第2、4、6个月,疫苗免疫组种蛋所孵雏鸭的GPV-JS02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90%和80%,MDPV-JS03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5%、70%和60%;GPV-JS02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分别持续至攻毒后第3、5、5天,MDPV-JS03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均持续至攻毒后第7天;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3±1.33)log_(2)、(8.45±1.14)log_(2)和(7.79±1.02)log_(2);MDPV-JS03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93±1.37)log_(2)、(5.15±1.08)log_(2)和(3.48±0.96)log_(2);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06±1.3)log_(2)、(8.49±1.08)log_(2)和(7.70±1.01)log_(2),MDPV-JS03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83±1.25)log_(2)、(5.34±1.02)log_(2)和(3.71±1.64)log_(2);免疫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变化基本一致,升降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GPV可提供有效且持续的交叉保护力,对MDPV也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但比GPV的保护力略低。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毒
交叉保护力
Keywords
duck 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
subunit vaccine
goose parvovirus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cross protection force
分类号
S85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伪狂犬病病毒JSSQ2013株的分离鉴定及重要功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雅鑫
韩剑锋
荣先锋
机构
北京维牧康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为了解江苏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特点,本研究从2013年采自江苏省宿迁市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纯化了一株PRV病毒,对其进行了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并进一步在Vero细胞上测定该分离株的病毒滴度TCID50和一步生长曲线,扩增其gB、gC、gD和gE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并将该分离株分别接种新西兰白兔和15日龄仔猪研究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病毒为一株PRV,命名为PRV JSSQ2013株,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10^7.8 TCID50/ml;生长曲线测定显示在感染20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为10^8.6 TCID50/ml。与我国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序列相比,PRV JSSQ2013株的gB、gC、gD和gE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9.6%、99.5~99.6%、99.5~99.6%和98.7~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9.0%、99.5~99.7%、99.0~99.2%和98.1~99.3%,均高于其与经典毒株(Ea、Fa和SC株)和欧美毒株(Becker、Kaplan、Bartha、Kolchis和NIA3)的同源性;基于gB、gC、gD和gE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均显示PRV JSSQ2013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属同一分支。该病毒接种新西兰白兔后均出现典型的PR症状,如厌食、兴奋、啃咬或用爪挠接种部位等典型症状,且在48h内全部死亡;接种仔猪后第1天开始出现典型的PR症状,第5天全部死亡。以上结果证实,从江苏省宿迁市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强毒力的PRV变异株。本研究为了解江苏PRV分子流行特征、丰富我国PRV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及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变异毒株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致病性
Keywords
pseudorabies virus(PRV)
variant strain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virulence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甘辉群
吴双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猪伪狂犬病病毒JSSQ2013株的分离鉴定及重要功能基因序列分析
孙雅鑫
韩剑锋
荣先锋
《中国兽药杂志》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