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区在业妇女经济收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鉴塘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51,共8页
妇女在现代部门中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及在此基础上统计出的就业比率是国际社会用以考察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它同时也通常被认为是降低妇女生育率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其它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因素,现代社会... 妇女在现代部门中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及在此基础上统计出的就业比率是国际社会用以考察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它同时也通常被认为是降低妇女生育率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其它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因素,现代社会中在业妇女的劳动报酬通常低于与她资历、学历、专业技能相仿的男性的劳动报酬。本文依据1991年夏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居民的婚姻与家庭调查资料,以调查的男性为参照对象,分析对比首都城区在业妇女的经济收入状况,并得出相应结论,旨在揭示这方面的具体的性别差异,为政府及其它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改进工作和科学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程度 北京市城区 技术等级 经济收入 高级脑力劳动者 企事业单位 经济类型 商业工作人员 女性 国有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北京市流动人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树新 冯立天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1期5-11,共7页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她既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城市,又是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部门比较齐全、现代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从历史上看,北京...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她既是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城市,又是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部门比较齐全、现代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从历史上看,北京具有建城三千年、皇朝建都八百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北京所处的特殊地位,必须要承载来自全国各地和全世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活动,吸引来自国内外从事国事访问、参观、旅游、开会、学习进修、探亲访友、工商事务等各种不同活动内容的流动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流动人口 原籍 居民户 经济体制改革 北京人口 经济活动 经济业务 常住人口 北京市区 职业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3
作者 王树新 《人口学刊》 1986年第5期39-43,共5页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各方面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并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北京为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聚散地之一,这必然对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有关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北京流动人...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各方面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并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北京为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聚散地之一,这必然对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有关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北京流动人口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住流动人口 北京流动人口 社会经济发展 农贸市场 集贸市场 北京市 新形势 分析探讨 上市量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妇女地位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立天 陈再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41,共13页
妇女地位问题,不仅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今中外政府机构、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妇女的实际地位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测定社会进步程度和尊重人权状况的综合标尺。妇女地位,一般是指相对于男子而言,她们... 妇女地位问题,不仅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今中外政府机构、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妇女的实际地位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测定社会进步程度和尊重人权状况的综合标尺。妇女地位,一般是指相对于男子而言,她们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扮演性别角色的平等程度。妇女地位通常包括妇女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经济地位、劳动地位、教育地位、社会参与、健康地位以及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等八个方面。在许多国家里,政府都要颁布和执行有关妇女地位的法律(或不成文法)、法规和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北京城市 婚姻家庭 性别差异 妇女教育地位 劳动地位 城市妇女 丈夫 家庭婚姻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已婚妇女工作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深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8,共8页
一、定义与测量标准 早在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就指出,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平衡,使人类处于困境之中。从技术上讲,人类在处于支配自然界,使自然界日益适应于自己生存的地位以后,就转而开发自然界。但是,人类... 一、定义与测量标准 早在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就指出,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平衡,使人类处于困境之中。从技术上讲,人类在处于支配自然界,使自然界日益适应于自己生存的地位以后,就转而开发自然界。但是,人类却滥用了这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工作生活质量 已婚妇女 北京城区 文化程度 劳动组织 工作环境 提升机 需求层次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生育机制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再华 孙议政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41,共3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经济活动为中心,以经济杠杆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主要调节手段,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生产和交换,通过市场使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经济活动为中心,以经济杠杆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主要调节手段,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生产和交换,通过市场使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人口控制工作会出现新的问题,其中有可喜的一面,也有可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观 探析 经济约束 家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务市场 市场约束机制 社会保障机制 照价 劳动力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贫县罗甸县的人口经济问题及对策初探
7
作者 王树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6-50,共5页
我国的扶贫工作近年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到1990年底,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活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根本转变。但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 我国的扶贫工作近年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到1990年底,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活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根本转变。但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低,扶贫任务至今十分艰巨。那里的人口与经济开发问题构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1990年3月,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来到全国极贫县之一——贵州省罗甸县进行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目的就是通过了解该贫困县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选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求得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甸县 人口经济 极贫 问题及对策 贫困地区 人口与经济 1990年 贫困户 人口增长 扶贫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夫妻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47,共10页
夫妻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一环。夫妻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它与其他人际关系有不同之处:它是人和人关系中最需要融洽的一种,因为夫妻在生活上所接触的方面最多,在生活上互相依赖的程度最深。双方... 夫妻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一环。夫妻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它与其他人际关系有不同之处:它是人和人关系中最需要融洽的一种,因为夫妻在生活上所接触的方面最多,在生活上互相依赖的程度最深。双方行动的一致合作便成了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征中,对夫妻关系的反映和认识也不相同。研究夫妻关系可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变化及文化特征。我国传统家庭是以亲子关系为轴的父系家长制家庭,在这种家庭中父权和夫权占据着统治地位,婚姻仅是维系家庭、传种接代的手段。正如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我们的家庭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他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在我国传统的家庭里,家庭价值大于个人价值,不重视夫妻之爱,更严格地把夫妻关系弄得“上床夫妻下床客”,联系夫妻之间关系的是共同经营生育这个事业,为绵续家庭尽自己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满意度 夫妻关系 满意程度 文化程度 婚姻家庭 丈夫 妻子 北京市 家务劳动 夫妻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酬劳动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相应范畴
9
作者 郭道夫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5期9-12,共4页
一众所周知,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如下的表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一众所周知,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如下的表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页)。这个表述虽然触及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个核心问题,但在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尚有很大局限性的情况下,斯大林并未能从范畴的高度来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核心问题 利益关系 经济关系 相适应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 价值规律 经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膨胀是引致非洲经济长期停滞的关键原因
10
作者 武士国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63,共3页
联合因统计数字表明,从80年代起,非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8年下降。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这一地区人口生存的基本条件——粮食十分短缺,发展环境正在恶化。通过分析比较,影响非洲地区发展的不利条件固然不少,但矛盾的焦点... 联合因统计数字表明,从80年代起,非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8年下降。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这一地区人口生存的基本条件——粮食十分短缺,发展环境正在恶化。通过分析比较,影响非洲地区发展的不利条件固然不少,但矛盾的焦点是人口过度膨胀。人口增长过快使得这些国家摆脱经济困境的难度增大,并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膨胀 非洲经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原因 80年代 非洲地区 地区发展 经济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李觏的人口经济思想
11
作者 刘淑英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4期49-53,28,共6页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威望的学者,也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他的著作以“康国济民为意”,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人口经济思想方面,李觏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颇能引人发省。 李觏生活在北宋真...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颇有威望的学者,也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他的著作以“康国济民为意”,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人口经济思想方面,李觏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颇能引人发省。 李觏生活在北宋真宗和仁宗统治时期。宋初,长期的天灾人祸,使社会经济十分不景气。当时,由于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量的破坏。宋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思想 李觏 北宋时期 宋真宗 统治地位 朴素唯物主义 社会经济 统治者 宗统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妇女生育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韦克 黄荣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生育率是人口学中重要的统计指标。许多年来,不少人口学家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能准确描述生育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各种模型中,科尔(Coale)的生育模型是最著名的。他的生育模型由2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初婚模型,一个是已婚生育模型。... 生育率是人口学中重要的统计指标。许多年来,不少人口学家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能准确描述生育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各种模型中,科尔(Coale)的生育模型是最著名的。他的生育模型由2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初婚模型,一个是已婚生育模型。黄荣清1990年提出了初婚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他用二个模型,即科尔的初婚模型与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1981年1‰生育资料进行拟合。总的来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精度比科尔模型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别生育率 生育模型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平均生育年龄 初婚 中国妇女 胎生 拟合 随机变量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不同文化层次人口生活质量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立天 陈再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7,47,共16页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生活质量,是我国应当为之坚持奋斗的长期人口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地区,妇女生育已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提高人口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决策当局的关注.本文利用1991年北京婚姻...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生活质量,是我国应当为之坚持奋斗的长期人口发展战略.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地区,妇女生育已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提高人口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决策当局的关注.本文利用1991年北京婚姻家庭生育抽样调查资料,从文化教育、收入、就业、住房、婚姻家庭生活和健康等6个方面,分析北京城市人口不同文化教育层次的生活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性意见.该项调查,以20—54岁妻子为主,并同时调查其丈夫,调查抽样范围为北京崇文、宣武、西城、东城四个城区和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近郊区的居民户,妻子样本量2170人,丈夫样本量1985人.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凡拒绝回答或回答不知道、不适用者采取删除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层次 人口生活质量 序分值 生活质量指数 婚姻满意度 健康状况 北京城市 文化程度 综合指数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妇女生育观的转变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树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6,56,共6页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进行了婚姻家庭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0—54岁已婚妇女2162名。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所调查的妇女分为如下三个群体:1.1949年以前出生的妇女群体;2.1950—1959年出生的妇女群体;3.1960—1972年出生的妇女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观念转变 生育意愿 生育观的转变 城市妇女 生育水平 1949年以前 已婚妇女 计划生育政策 妇女生育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5
15
作者 魏津生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4期32-37,50,共7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分析工作,有的还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无庸讳言,从人口学领域研究这一问题,在我国毕竟起步很晚,无论是科学资料的搜集与积累...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分析工作,有的还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无庸讳言,从人口学领域研究这一问题,在我国毕竟起步很晚,无论是科学资料的搜集与积累,还是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建立与运用,我们的准备和经验都还不足。尤其是对于其中一些尚待明确的共同性的基本问题,更需要通过讨论提高认识,以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拟就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谈些个人的理解和认识,求教于广大读者。 一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研究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意义,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一研究工作的目的,而且关系到这一研究的学科要求。 应该说,近年来愈益重视研究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人口迁移和流动是控制和调整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更是综合治理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由一个地区的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即净迁移)所造成的人口迁移变动,同人口的自然变动一样,是导致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一个直接性因素,对于这一地区以及与之进行迁移交流的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人口迁移 户口登记 间隔期 净迁移 流动研究 人口学 人口移动 暂住人口 几个基本问题 人口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少数民族人口的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天路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5期7-13,共7页
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北京的少数民族人口经历了曲折而深刻的变化,并具有独自的特点.一、历史演变过程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聚居区.汉族的先民华夏族从殷代开始进入该地区后,这里便出现华夏族与北方各族交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北京的少数民族人口经历了曲折而深刻的变化,并具有独自的特点.一、历史演变过程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聚居区.汉族的先民华夏族从殷代开始进入该地区后,这里便出现华夏族与北方各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自从燕国建都于此后,经常在其境内及其附近活动的有肃慎、山戎、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族.秦汉魏晋时期,又有匈奴、鲜卑、乌桓、丁零和高车等族大量涌入本地区,民族成份有所增多.唐太宗征高丽时还把大量高丽人带到幽州安置,后来又有大量的奚人、(革木)鞨人、契丹人、女真人不断地迁入本地区,他们与汉族的交往逐渐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人口 牛街 汉族人口 各民族 北京地区 华夏族 匈奴 文化程度 回族人口 人口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居民家庭性别角色态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峻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9-58,共10页
在经历了对“妇女是就业还是回家”等问题的争论以后,人们对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在对北京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家庭中夫妻对性别角色分工的态度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家庭背景和社... 在经历了对“妇女是就业还是回家”等问题的争论以后,人们对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在对北京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家庭中夫妻对性别角色分工的态度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态度分析 北京市区 妇女解放 社会学研究 居民家庭 家务劳动 家庭生活 男女平等 社会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已婚女性人口的婚姻与择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凤垣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7,共8页
婚姻观念、择偶方式是人口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人口的婚姻观念、择偶方式又是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1991年北京婚姻与家庭调查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主要依据这次联合调查的有... 婚姻观念、择偶方式是人口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人口的婚姻观念、择偶方式又是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1991年北京婚姻与家庭调查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主要依据这次联合调查的有关资料,对北京市人口婚姻观念、择偶方式及其变迁,作一初步研究。 一、基本情况 ——初恋年龄。本次调查了2163名妇女,根据她们的自述,其初恋年龄是:57.9%的人在20—24岁时开始初恋,23.1%的人在25—29岁时初恋,低于20岁和高于29岁开始初恋的人,分别占16.3%和2.7%。这一情况与中国城市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相关法律是相吻合的。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其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上达到高中毕业的程度,即18—20岁左右;而女性高就业率的现实决定,她们必须先解决就业问题,然后再解决婚姻问题,否则是找不到理想的伴侣的;而新中国两个婚姻法对妇女结婚的最低年龄要求是18岁和20岁。这一切就决定了女性初恋年龄是不会过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偶方式 婚姻满意度 婚姻观念 已婚女性 婚姻质量 婚姻关系 北京市 公共场所 女性受教育程度 婚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贸市场的流动人口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恺悌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3期47-51,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流通领域所实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渠道的流通体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因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农村普遍推行以专业承包为主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流通领域所实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渠道的流通体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因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农村普遍推行以专业承包为主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多种经营得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显著提高.北京市1983年的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到72.4%,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城市,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使首都市场重新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在这形势下,北京市农贸市场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贸市场 流动人口 远郊县 人口流动 北京市 无子女 家庭状况 年龄组 农副产品 农村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普查:北京市人口的婚姻状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鉴塘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0-28,48,共10页
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提供了全市86.42万15岁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婚姻状况资料。本文拟利用这一资料,并结合1982年第三次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婚姻状况的性别构成 1990年普查结果显示,与1982年相比,... 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提供了全市86.42万15岁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婚姻状况资料。本文拟利用这一资料,并结合1982年第三次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婚姻状况的性别构成 1990年普查结果显示,与1982年相比,两个普查年度间,全市在未婚与有配偶状况方面差距较为悬殊。未婚比大大降低,有偶比迅速上升,是1990年全市人口在婚姻状况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其中未婚状况,1990年较1982年下降8.86个百分点,女性未婚状况,两者差距达10.12个百分点。有偶状况的相差更进一步反映了两者距离扩大的趋势:1990年较之1982年升高了9.29个百分点,其中女性上升的百分点为10.5,幅度之大足以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 婚姻状况 女性 远郊县 平均初婚年龄 普查年 年龄组 人口年龄构成 分龄组 近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