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平面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雅峰 胡大一 吴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应用多平面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观察32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一步评价其临床作用及其特点。方法:采用MTEE5MHz探头在0~180°连续扫描。结果:MTEE诊断二尖瓣(MV)病变12例包括MV脱垂、... 目的:应用多平面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观察32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一步评价其临床作用及其特点。方法:采用MTEE5MHz探头在0~180°连续扫描。结果:MTEE诊断二尖瓣(MV)病变12例包括MV脱垂、腱索断裂、退行性变。MTEE连续在0~180°扫描,显示MV纵断解剖结构及双交界区。主动脉瓣(AV)病变11例包括AV感染、先天性AV狭窄、AV穿孔。MTEE12°~70°AV短轴和80°~120°AV长轴获连续扫描图像,清晰显示AV结构特点。三尖瓣(TV)病变6例,包括三尖瓣下移畸形、TV脱垂、TV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MTEE在四腔心水平由0~90°连续扫描获TV隔叶、前叶、后叶纵断切面及交界区;AV水平0~140°由右室流入道扫查至流出道显示TV隔叶、后叶结构。肺动脉瓣(PV)病变3例。于门齿距25cm处30°~90°显示右室流出道PV长轴和0°~28°PV短轴。在AV和PV短轴面均能显示瓣叶数目、位置、形态结构,而长轴面显示瓣叶开放状态,尤其狭窄患者可显示瓣叶开放“圆顶征”。MTEE确诊32例中17例做了手术或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均获证实。MTEE诊断正确率较TTE提高34%。MT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湿性 心脏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MT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
2
作者 顼志敏 王雷 +4 位作者 胡大一 翟亮 吴雅峰 刘晓惠 刘建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50例,用HP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血流A峰/E峰面积(VA/VE)、左室射血分数(LVE...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50例,用HP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血流A峰/E峰面积(VA/VE)、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应用KilliP分级判定心功能。结果①36例血管再通组与14例未溶通组之间,在年龄、性别、AMI部位、临床心功能、LVEF、FS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肌梗塞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溶通组与未通组相比,VA/VE比值明显低于未通组(1.0129±0.3427比1.3335± 0.4077,P<0.01);VA/VE>1出现率少于未通组(47.2%比85.7%,P < 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 AMI使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后,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更大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心脏舒张功能 溶栓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淑敏 胡大一 +4 位作者 唐朝枢 唐晓奈 刘洋 吕大鹏 汪丽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在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Iso)40mg·ks-1·d-1造成的心肌损伤模型上,观察外源性金属硫蛋白(MT)和锌诱导内源性MT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外源性和内源性MT均可减少Iso引起的心肌丙二醛和心肌... 在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Iso)40mg·ks-1·d-1造成的心肌损伤模型上,观察外源性金属硫蛋白(MT)和锌诱导内源性MT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外源性和内源性MT均可减少Iso引起的心肌丙二醛和心肌组织钙的聚集,同时发现内源性MT可减少血浆组织蛋白酶D的活性。提示:MT保护Iso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稳定溶酶体膜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损伤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监测ST段对评估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梗塞相关动脉动态变化的意义(摘要) 被引量:21
4
作者 胡大一 李瑞杰 +5 位作者 郭成军 杨新春 商丽华 郭晋萍 贾三庆 李田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42-45,共4页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IRA) with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in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61 patients (46 males and 15 females , aged 39 ~8...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IRA) with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in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61 patients (46 males and 15 females , aged 39 ~80) with AMIunderwent 24 hours , Holter monitoring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symptom onset- The changes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ntinually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rteries angiography- Results : ①In the patients who had occluded IRA, STsegmentremained elevated with a tendency to decline- ②In those who had successful reperfusion ,STsegment reduced rapidly after reperfusion and then kept stable- ③Intermittent fluctuating up and down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m monly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in all AMI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earliertime after successfulthrombolysis- Conclusion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between opening and occluding were showed in early AMI- The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心脏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的钙、钠、钾电流及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颖 胡大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甙(GP)对成年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L-型钙通道电流(ICa)、快钠通道电流(INa)以及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K1)的影响。方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50mgL-1GP能使动作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甙(GP)对成年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L-型钙通道电流(ICa)、快钠通道电流(INa)以及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K1)的影响。方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50mgL-1GP能使动作电位时程(APD90)由给药前的(708±24)ms缩短到给药后的(396±16)ms(P<0.01),抑制率58.1%,动作电位幅值(APA)由给药前的(121±7.2)mV降到给药后的(86±8.6)mV(P<0.01),抑制率24.1%,静息膜电位无明显影响;5~50mgL-1的GP能浓度依赖性阻滞ICa和INa,但对IK1无明显影响。结论GP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在于减少“钙超载”和抑制异常兴奋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心室肌细胞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与细胞内信息传递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田昌 胡大一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8-260,共3页
不同的细胞外刺激(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多肽类物质及牵张刺激等)通过不同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通路,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itedproteinkinase,MAPK)是新近发... 不同的细胞外刺激(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多肽类物质及牵张刺激等)通过不同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通路,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itedproteinkinase,MAPK)是新近发现的一族40~46kD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细胞外信息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s,ERKs)的基因产物,为细胞外不同刺激所致的细胞增殖、分化和肥大等信息传递途径的交汇点或共同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丝裂素 活化蛋白激酶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右室三维容量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天刚 王新房 +3 位作者 李治安 王连生 王建文 胡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334,共2页
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量,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术前和术后右室容量的变化,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自199... 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量,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术前和术后右室容量的变化,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自1995年9月至1997年1月在我院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修补术 右室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薛春才 于宏伟 +7 位作者 沃金善 李瑞杰 崔家玉 程海宾 王洪云 管庆华 索晓霞 贾荣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升高。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190例CHF病人(心力衰竭组)和75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TnT。 结果:心力衰竭组 cTnT...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升高。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190例CHF病人(心力衰竭组)和75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TnT。 结果:心力衰竭组 cTnT浓度为 0.23± 0.17ng/ml,对照组 cTnT浓度为 0.03± 0.01ng/ml,两组比较有非常显 著差异(P<0.01)。105例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其血清cTnT浓度为0.31±0.22 ng/ml;85例病人 LVE>0.35,其血清 cFnT浓度为 0.13±0.07ng/m,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心功能分别为Ⅱ。 Ⅲ、Ⅳ级(NYHA)的病人,其血清cTnT浓度分别为0.11±0.10ng/ml、0.19±0.20ng/ml、0.38±0.21 ng/ml(Ⅱ级 与Ⅲ级相比见级与Ⅳ级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清中的心肌 cTnT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γ= -0.493,P<0.001)。 结论:CHF病人血清cTnT浓度升高,其升高程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肌钙蛋白T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肌钙蛋白T动态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顼志敏 崔亮 +4 位作者 胡大一 徐琳 郑鸿伟 余静 刘晓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肌钙蛋白T(TnT)的血清浓度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溶栓疗效判定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39例AMI患者肌钙蛋白T血清浓度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肌钙蛋白T(TnT)的血清浓度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溶栓疗效判定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39例AMI患者肌钙蛋白T血清浓度变化。结果:14例AMI溶栓再通组的肌钙蛋白T第1高峰时间(13.43±4.03小时)较13例溶栓未通组(18.62±4.03小时,P<0.01)及12例非溶栓组(24.00±14.87小时,P<0.05)明显前移;肌钙蛋白T发病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在溶栓再通组(2.44±1.52)大于溶栓未通组(1.12±0.83)及非溶栓组(1.00±1.03,P均<0.05);对AMI溶栓再通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以肌钙蛋白T第1峰时间≤14小时为界时分别为71.4%、84.6%、78.0%,在肌钙蛋白T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2.0时为66.7%、84.6%及75.7%。结论:肌钙蛋白T对AMI溶栓疗效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急性 心肌梗塞 溶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秀丽 胡大一 +3 位作者 贾三庆 高明明 韩献华 顼志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0-221,共2页
为评价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用比索洛尔 (5~ 1 0mg ,1 /d ,共用 8周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 0例 ,并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及 8周治疗后 2 4h血压的变化。结果 :2 9例完成治疗随访的患... 为评价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用比索洛尔 (5~ 1 0mg ,1 /d ,共用 8周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 0例 ,并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及 8周治疗后 2 4h血压的变化。结果 :2 9例完成治疗随访的患者中 ,降压总有效率达 86.2 % ,与用药前相比 ,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降低 ,谷 /峰比值 >5 0 % ,不良反应少 ,对血脂和血糖水平无影响。提示 ,比索洛尔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疗法 比索洛尔 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琳 崔亮 +1 位作者 顼志敏 胡大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观察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和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情况。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应用地塞米松(氟美松)与未用地塞米松两组,于30和60分钟静脉滴注链激酶150万U。结... 目的:观察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和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情况。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应用地塞米松(氟美松)与未用地塞米松两组,于30和60分钟静脉滴注链激酶150万U。结果:①本组链激酶溶栓的血管再通率为70%,病死率为6%,其溶栓副作用多为穿刺部位轻微出血及低血压,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治疗而好转。②溶栓再通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未通组,而Ⅲ级以上者(Killip分级)则显著少于未通组。③30分钟和60分钟给药的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副作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地塞米松组低血压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与未用地塞米松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减低趋势。结论:①链激酶作为溶栓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于国人使用。②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可保护心功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③30分钟内静脉滴注链激酶同时应用地塞米松的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激酶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时期住院的 2792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珠薇 顼志敏 +1 位作者 崔亮 胡大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将我院近20年的27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时期分为4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15年来,AMI住院总数呈现每5年递增趋势,进入90年代后高龄患者明显增多,合并症中心衰增多,心律失常大大减少。病死... 将我院近20年的27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时期分为4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15年来,AMI住院总数呈现每5年递增趋势,进入90年代后高龄患者明显增多,合并症中心衰增多,心律失常大大减少。病死构成比显示,近10年来高龄组及再发梗塞患者有所增加。总死因的前3位分别为心衰、室颤并心衰和(或)休克以及心衰并休克;高龄组主要死因为心衰。因此在AMI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预防和控制泵衰竭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并发症 死亡率 构成比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的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永 颜钧 +3 位作者 张希涛 刘岩 苏丕雄 胡大一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CABG)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方法 总结了 10 8例接受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 ,把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因素作分级处理及统计分析 ,预测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术后心功能衰...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CABG)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方法 总结了 10 8例接受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 ,把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因素作分级处理及统计分析 ,预测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关的术前和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术后心功能衰竭发生的各因素为术前心功能分级 (NYHA)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 (CPBT)和主动脉阻断时间 (ACCT)延长 ;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有关的因素为CPBT和ACCT ;与术后死亡率有关的因素为体表面积 <1.80m2 ,NYHAⅢ、Ⅳ级、近期心肌梗死 (RMI)、CPBT和ACCT ;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MM)发生有关的各因素为心绞痛分级Ⅲ、Ⅳ级 ,RMI,CPBT和低温体外循环。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术后死亡率发生的决定因素按OR值大小依次为CCSⅢ、Ⅳ级 (OR :4.16 ,P =0 .0 4) ,低温体外循环 (OR :3.6 8,P =0 .0 2 )以及CPBT(OR :1.2 8,P =0 .0 3)。结论 冠心病病人术前心功能和术中手术操作是CABG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危险因素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灌注疗法相关的凝血、纤溶指标与监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大一 许俊堂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再灌注疗法相关的凝血、纤溶指标与监测胡大一许俊堂综述⒇随着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再灌注疗法的应用与普及和新的溶栓、抗栓药物的不断涌现,实验室监测及某些血液因子的检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凝血、纤溶测定... 再灌注疗法相关的凝血、纤溶指标与监测胡大一许俊堂综述⒇随着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再灌注疗法的应用与普及和新的溶栓、抗栓药物的不断涌现,实验室监测及某些血液因子的检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凝血、纤溶测定的目的在于:观察抗栓剂和溶栓剂的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流疗法 凝血 纤溶指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心肌梗塞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11
15
作者 薛梅 高明明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5期325-327,共3页
对年龄≤40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6例(A组)与同期同症年龄≥60岁的患者29例(B组)就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A组较B组少.吸烟史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A组单位时间吸烟量大于B组.血脂各项指... 对年龄≤40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6例(A组)与同期同症年龄≥60岁的患者29例(B组)就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A组较B组少.吸烟史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A组单位时间吸烟量大于B组.血脂各项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阳性家族史A组明显多于B组.梗塞部位A组以前壁居多,B组中位于前壁、下壁者数量相似.冠脉造影A组以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近段占绝大多数,并有3例择期冠脉造影未见异常.B组中多支病变则占半数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诱导的金属硫蛋白在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淑敏 胡大一 +2 位作者 唐朝枢 樊晓雷 马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MT)对高血压发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事先给予氯化锌诱导内源性金属硫蛋白,观察心肌组织的MT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血压的...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MT)对高血压发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狭窄-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事先给予氯化锌诱导内源性金属硫蛋白,观察心肌组织的MT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心脏及肾脏组织的MT水平在锌诱导组较高血压组各增加1.7倍(P<0.01)及2.4倍(P<0.01),而丙二醛水平则分别下降80%((P<0.01)和44%(P<0.01),锌诱导组的血压较高血压组血压下降28%(P<0.05),并且观察到心肌MT水平与MDA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95,P<0.01)。结论:MT清除自由基作用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金属硫蛋白 锌诱导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衰病人预后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惠 吴雅峰 +3 位作者 胡大一 吴江 朱天刚 徐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63-565,共3页
目的 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CPETUCG)评价左心衰病人左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及病人的预后。方法  45例心衰病人 ,进行CPETUCG。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LVEF ,LVEDV ,CO ,运动耐量 ,PeakVO2 和VO2 AT ,根据静息 ,LVEF <... 目的 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CPETUCG)评价左心衰病人左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及病人的预后。方法  45例心衰病人 ,进行CPETUCG。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LVEF ,LVEDV ,CO ,运动耐量 ,PeakVO2 和VO2 AT ,根据静息 ,LVEF <40 %为A组 12例 ,LVEF >40 %为B组 33例。结果 运动高峰LVEF在A组显著下降 ,LVEDV升高且运动耐量 ,最大氧摄取量及无氧阈值与B组比均有显著差异 ,A组病人随访 1 6年死亡 4例并再住院率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运动高峰LVEF和LVEDV结合PeakVO2 和VO2 AT可以识别CHF高危险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型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惠 吴雅峰 +5 位作者 王铁 胡大一 肖洁 刘旭 强军 万昕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心肌的存活性。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5μgkg-1/min和10μgkg-1/min的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心肌的存活性。方法: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5μgkg-1/min和10μgkg-1/min的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体表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心室壁运动和厚度的变化,以识别有无存活心肌。结果:对36例病人分析了576段心肌,基础状态时94段心肌运动消失;119段心肌运动减低;363段心肌为正常心肌。静脉滴注5μgkg-1/min多巴酚丁胺后,运动消失的94段心肌中,30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及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了改善,其中23段心肌变为运动减弱心肌,7段心肌变为正常心肌,将多巴酚丁胺增量至10μgkg-1/min后,由第1次剂量无反应的运动消失的64段心肌中,有5段心肌心室壁运动和收缩心室壁增厚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识别是安全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存活心肌 急性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疗法对急性肺栓塞动脉血浆内皮素及肺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俊堂 袁训芝 +5 位作者 黄永麟 张振廷 赵瑞波 张守臣 胡大一 翁心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为探讨溶栓疗法对急性肺栓塞内皮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及相应的肺小动脉组织病理变化,使用自体血栓注入法建立犬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观察尿激酶溶栓组与对照组犬注栓前、溶栓前即刻、溶栓后1.5h及3.0h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并采动脉... 为探讨溶栓疗法对急性肺栓塞内皮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及相应的肺小动脉组织病理变化,使用自体血栓注入法建立犬急性肺栓塞实验模型。观察尿激酶溶栓组与对照组犬注栓前、溶栓前即刻、溶栓后1.5h及3.0h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并采动脉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术毕肺组织行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溶栓组犬静注尿激酶30min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下降,动脉血浆内皮素水平逐渐升高,溶栓后3.0h为(99.25±12.90)pg/L,与注栓前(51.63±10.09)pg/L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值(55.93±2.10)pg/L比较P<0.01。对照组随时间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和动脉内皮素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对照组犬肺组织明显出血、肺泡壁增厚,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痉挛、线粒体变性,溶栓组犬肺组织病变较轻。结果提示:溶栓不仅逆转了肺栓塞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损害,也可减轻肺组织和肺小动脉病损;溶栓组动脉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增加可能是血管再通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内皮素 超微结构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淑文 周熙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临床应用 术后 注意事项 药物配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