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纵横谈
1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9期73-76,共4页
纵者,是从历史的发展看问题;横者,是从不同试题的比较看问题。既纵且横,可探讨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仅说三个“点”——是考试之“点”,也是语文教学之“点”。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教学 历史 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说》的解读与教学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韩愈的《师说》,读过,教过,也为文讲析过。难是有点难,但也未见得比其他文言篇目难到哪里去。但,拜读了徐江①和邓思庆两位先生的大文后,不免也要叹息“读懂颇难矣”!不过,在下以为,除了文本本身的因素,
关键词 《师说》 教学 解读 讲析 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创造性思维读《论语》--兼及“整本书阅读”(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4-87,共4页
倒过去想就是唱反调,做翻案文章。《论语》中的见解未必都是真理,后人对其所做的注疏讲解更未必完全可信。读者有必要保持独立的立场、该质疑的就要质疑,该批评的就要批评。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创造性思维 《论语》 质疑 唱反调 注疏 文章 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古诗要做句法分析——以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33,共3页
古诗的语言有别于散文,但也有一些基本规则。所以,它的语言是可以分析的。要真正读懂一首古诗,往往需要明晰的句法理解;而许多对古诗的误读都是缘于对句法的蒙昧。
关键词 句法分析 《咏怀古迹》 古诗 杜甫 语言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创造性思维读《论语》--兼及“整本书阅读”(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86,共4页
读书要读出自己。这就要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运用创造性思维。前提是探索文本本意,再力争在其本意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有所发现,有所深化。可以沿着因果链条拓展,可以转换角度观察,可以做翻案文章,可以诸因互解,等等。这些,就是我读《论... 读书要读出自己。这就要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运用创造性思维。前提是探索文本本意,再力争在其本意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有所发现,有所深化。可以沿着因果链条拓展,可以转换角度观察,可以做翻案文章,可以诸因互解,等等。这些,就是我读《论语》时坚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顺着它想 进一步想 换角度想 倒过去想 合起来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应重视“基础能力”的训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6,共3页
语文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了。进步当然有,但总的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其根源主要在于淹没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忽视或者说“跳过了”“基础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基础能力 阅读教学 训练 语文教学改革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几句
7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39,共1页
针对我的批评,开东老师写了洋洋数千言的驳议,很好;编辑部把批评与反批评的文字一并刊发。更好。针锋相对的辩驳,能够激活人的思维,推动学术的研究。进而改进教学的实践,所以好。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行路难》通解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0,共3页
天宝元年(742),由于友人的推荐,隐居的李白被征召入京。他洋洋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认为自己将被重用,能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人京后,却只做了个御用文人.还受到权臣的... 天宝元年(742),由于友人的推荐,隐居的李白被征召入京。他洋洋得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认为自己将被重用,能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人京后,却只做了个御用文人.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744)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们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组诗《行路难》。组诗共3首,这里选的是第1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路难》 李白 通解 杰出人物 诸葛亮 组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采薇》札记 被引量:3
9
作者 戴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3期46-48,共3页
《采薇》是《诗经》名篇,向为各家选本所必选,精义纷陈而外,也觉得歧说纷纭。读者需用心采择,方能集思广益。今就其言人人殊者,爱作札记,以求正于方家。
关键词 《采薇》 札记 《诗经》 集思广益 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旅夜书怀》通解
10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5,共3页
以“通解”的方式读唐诗,是我之阅读理论的实践。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增加生活阅历外.在教师方面。主要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等诸方面的实用知识,并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我以为,精... 以“通解”的方式读唐诗,是我之阅读理论的实践。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增加生活阅历外.在教师方面。主要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等诸方面的实用知识,并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我以为,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途径,没有一定量的科学指导下的精读训练.永远不能达到精微的理解。而且。一切文学鉴赏都必须以通解文字为前提,否则就是自欺,乃至欺人。而“通解”之路,一要树立整体观。二要洞悉关键点,三要掌握解读法。这都需要科学的指导,需要严格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夜书怀》 通解 杜甫 精读训练 阅读能力 科学指导 阅读理论 生活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商隐《锦瑟》通解
11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4,共3页
【题解】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琴瑟”连言,喻朋友合和融洽;“琴瑟不调”则言夫妻不和,“琴断朱弦”比喻丈夫死亡。“瑟”,象征女子,或象征爱情,并非泛泛联想。诗人在《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题解】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琴瑟”连言,喻朋友合和融洽;“琴瑟不调”则言夫妻不和,“琴断朱弦”比喻丈夫死亡。“瑟”,象征女子,或象征爱情,并非泛泛联想。诗人在《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中也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明言“妇瑟”“夫筝”。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锦瑟”都与佳人、华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李商隐 《论诗三十首》 通解 《青玉案》 弦乐器 元好问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师”之眼看教材
12
作者 王开东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蝶恋花》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宋词《蝶恋花》。先来看看本节课的两个目标:第一是运用符码分析法,穿越一首诗歌;第二是复活常见的几种诗歌鉴赏武器。
关键词 “教师” 《蝶恋花》 教材 诗歌鉴赏 教学实录 同学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蹈其背”怎么理解
13
作者 戴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0期47-48,共2页
班固文笔古奥,《汉书》向称难读。《苏武传》(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若干注释有待推敲,爰作小札,以飨读者。
关键词 实验教科书 《苏武传》 《汉书》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第四册 人教版 文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懂“现代文”有点儿难
14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现代文”,除了特别专业的。像一般的散文、小说,都是大白话,读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但是,要“读懂”,对有些人来说,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百姓”,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指有“专家”称... “现代文”,除了特别专业的。像一般的散文、小说,都是大白话,读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但是,要“读懂”,对有些人来说,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百姓”,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指有“专家”称号、“教授”头衔的一些人物。研究一下这些人物读而不懂的文例,对中学阅读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从错误中想想怎样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 阅读教学 “老百姓” 文化水平 中小学生 “专家” 人物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