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近化理论视域下的危机话语研究——基于智利社会危机的案例
1
作者 刘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60,F0003,共15页
本文以批评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趋近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在该国2019年10月至12月爆发社会抗议期间的公开讲话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社会危机话语的空间建构和话语策略的运用,并对相关话语进行社会解释。研究发现,... 本文以批评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趋近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在该国2019年10月至12月爆发社会抗议期间的公开讲话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社会危机话语的空间建构和话语策略的运用,并对相关话语进行社会解释。研究发现,为了妥善应对本国爆发的暴力抗议活动,智利领导人在其社会危机话语实践中综合运用了趋近化理论中的空间、时间和价值观趋近策略,其中空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频繁,价值观趋近策略次之,时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少。在具体分析相关话语在空间、时间、价值观趋近策略方面的使用情况后,本研究发现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的危机话语实践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首先,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提振经济,以此提升民众的支持率,为谋求连任奠定基础;其次,旨在鼓励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最后,意在阐明政府将采取措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结构性社会矛盾,对外打造一个“富强、公正、以人为本”的新兴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化理论 智利 社会危机话语 话语策略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语习得视角下的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3-67,共15页
本研究分析了以英语(二语习得视角)和西班牙语(三语习得视角)分别作为输入语言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种读后续写任务中,均存在协同效应;两种视角下读后续写产出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偏误频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验... 本研究分析了以英语(二语习得视角)和西班牙语(三语习得视角)分别作为输入语言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种读后续写任务中,均存在协同效应;两种视角下读后续写产出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偏误频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验证了读后续写对三语习得的促学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三语习得视角下影响协同效应的独特机制和因素,具体表现在:借助语际迁移引发的自我协同也产生了语言表征上的协同效应;元语言意识可能是影响协同效应强度的又一新因素;语义层面的协同效应还受到三语习得所特有的“负迁移”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三语习得 读后续写 协同效应 偏误 启动机制 元语言意识 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艺术家危机
3
作者 袁克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24,136,共16页
托马斯·曼的小说《死于威尼斯》表现了作家阿申巴赫在20世纪初的创作危机中找寻出路却最终失败的过程,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体现了世纪末艺术家的求索和困境。本文结合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从市民社会的成功道德对艺术家的影响... 托马斯·曼的小说《死于威尼斯》表现了作家阿申巴赫在20世纪初的创作危机中找寻出路却最终失败的过程,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体现了世纪末艺术家的求索和困境。本文结合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从市民社会的成功道德对艺术家的影响和颓废对艺术家本性的释放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作品中艺术家危机产生和最终无法被克服的原因。艺术家的本性中融合了严于律己和放荡不羁两种本能,在成功道德的影响下,它们在阿申巴赫身上表现为一种“虚弱的英雄主义”,即颓废。阿申巴赫以克己自律的精神献身于艺术,在艺术的道路上从追求认识发展到追求道德和形式,并最终陷入了艺术创作僵化的困境。他借助神话寻求爱欲来对抗艺术和生活中的危机,艺术家本性中的放荡不羁在颓废的影响下完全释放并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艺术家本性中这两种本能的对立使得颓废艺术家无法克服颓废成为挽救时代的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 艺术家本性 艺术家危机 颓废 爱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巡演与俄罗斯统一的戏剧文化空间
4
作者 张变革 任晓舜 《福建艺术》 2020年第8期20-23,共4页
一、苏联时期的戏剧巡演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戏剧巡演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借助政府统一的财力,国家剧院积极频繁展开戏剧巡演,苏联戏剧渗透到苏联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戏剧巡演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还... 一、苏联时期的戏剧巡演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戏剧巡演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借助政府统一的财力,国家剧院积极频繁展开戏剧巡演,苏联戏剧渗透到苏联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戏剧巡演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还享誉国外戏剧界。以斯塔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耶荷德为代表的优秀戏剧家,成为此时苏联戏剧成就的标志,引领了世界戏剧先锋艺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耶荷德 先锋艺术 戏剧成就 巡演 精神文化生活 俄罗斯 20世纪20-30年代 戏剧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俄罗斯戏剧文化创举的契诃夫戏剧节
5
作者 张变革 任晓舜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3期48-54,共7页
契诃夫国际戏剧节是目前俄罗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戏剧节之一,创办于1992年,由刚刚脱离国家体制的戏剧行会发起,现已成为俄罗斯国家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俄罗斯民族戏剧身份的标志,也是国际戏剧艺术发展的前沿基地。分析其... 契诃夫国际戏剧节是目前俄罗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戏剧节之一,创办于1992年,由刚刚脱离国家体制的戏剧行会发起,现已成为俄罗斯国家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俄罗斯民族戏剧身份的标志,也是国际戏剧艺术发展的前沿基地。分析其独有的特点,阐明其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当今俄罗斯戏剧复兴的历程,对于促进中俄戏剧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戏剧节 国家文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同形语素的行为与ERP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建设 常嘉宝 +1 位作者 邱寅晨 Joseph Dien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基于同形语素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程。结果发现:(1)同形异音、同形同音、相同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产生了语素启动效应;(2)在P2、晚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控制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及... 基于同形语素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程。结果发现:(1)同形异音、同形同音、相同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产生了语素启动效应;(2)在P2、晚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控制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及相同条件差别显著;(3)在早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相同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条件差别显著。研究表明,汉语复合词的视觉识别的早期阶段可能为基于词位的形态−正字法加工,字形匹配与音位信息是首要影响因素,但语义是否介入仍未可知;而晚期阶段则可能为基于词条的形态−语义加工,主要涉及语义竞争与选择。本研究结果支持了McClelland等学者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同形语素 早期N400 晚期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建构——基于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3-2022年) 被引量:7
7
作者 邹露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57-75,共19页
以德国8家主流媒体近9年来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梳理报道态势,分析新闻框架,透视传播倾向,解析态度立场。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在德国遭遇传播困境,表层逻辑是话语困境,反映在以排斥为主的主题框架、以批评为主的叙事... 以德国8家主流媒体近9年来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梳理报道态势,分析新闻框架,透视传播倾向,解析态度立场。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在德国遭遇传播困境,表层逻辑是话语困境,反映在以排斥为主的主题框架、以批评为主的叙事框架、以冲突为主的符号框架之中;深层逻辑是认同困境,体现在以零和博弈、二元对立为主的思维方式之中。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新闻框架的建构,源于对国家利益的权衡,对国际话语权的重视,以及对批判文化的坚守,其在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保护主义和排他性倾向是症结所在。这会导致泛政治化、话语霸权以及文化偏见的固化。对此,研究试图提供一些启示:适当回应关切,主动设置议题,创新叙事方式,让真实、立体、全面的“一带一路”形象在德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德国主流媒体 新闻框架 传播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修订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琛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1,I0005,共10页
2017年德国高校校长协作会、文化部长协作会、德国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出台了新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它通过“能力”将宏观的政策层面与微观的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反思性和创新性能力;应用科学方... 2017年德国高校校长协作会、文化部长协作会、德国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出台了新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它通过“能力”将宏观的政策层面与微观的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反思性和创新性能力;应用科学方法和生产新知识的能力。在能力描述中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知识的理解力,突出跨学科、反思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这样一些对毕业生未来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培养目标,既从职业的角度描述了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也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 学位资格框架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反思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与流动——试论契诃夫戏剧《海鸥》中人物的生存状态
9
作者 陈苇杭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3年第2期78-84,92,共8页
契诃夫的戏剧《海鸥》具有静态性特征,而这一静态性特征在剧中玛莎、特里波列夫与妮娜三位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在剧中,三位人物都在个人情感或者个人事业方面陷入僵局,而三人的静止性又各有其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剧中三位人物的生... 契诃夫的戏剧《海鸥》具有静态性特征,而这一静态性特征在剧中玛莎、特里波列夫与妮娜三位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在剧中,三位人物都在个人情感或者个人事业方面陷入僵局,而三人的静止性又各有其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剧中三位人物的生存状态,更好地理解作家戏剧创作的主题,从而把握作家对于人类荒诞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冷静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海鸥》 静剧 静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