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近化理论视域下的危机话语研究——基于智利社会危机的案例
1
作者 刘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60,F0003,共15页
本文以批评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趋近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在该国2019年10月至12月爆发社会抗议期间的公开讲话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社会危机话语的空间建构和话语策略的运用,并对相关话语进行社会解释。研究发现,... 本文以批评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趋近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在该国2019年10月至12月爆发社会抗议期间的公开讲话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社会危机话语的空间建构和话语策略的运用,并对相关话语进行社会解释。研究发现,为了妥善应对本国爆发的暴力抗议活动,智利领导人在其社会危机话语实践中综合运用了趋近化理论中的空间、时间和价值观趋近策略,其中空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频繁,价值观趋近策略次之,时间趋近策略的应用最少。在具体分析相关话语在空间、时间、价值观趋近策略方面的使用情况后,本研究发现智利时任总统皮涅拉的危机话语实践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首先,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提振经济,以此提升民众的支持率,为谋求连任奠定基础;其次,旨在鼓励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最后,意在阐明政府将采取措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结构性社会矛盾,对外打造一个“富强、公正、以人为本”的新兴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近化理论 智利 社会危机话语 话语策略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碳减排:直接影响、作用机制与带动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膨宇 贾静 +1 位作者 郭可佳 尹昱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文章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深入剖析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与带动效应,并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升... 文章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深入剖析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作用机制与带动效应,并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度和激发绿色创新积极性三条路径实现。进一步,在空间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同群效应的带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周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同行业同区域的竞争者产生了积极的碳减排带动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民众关注度和政府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均会提高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碳排放 产业关联效应 同群效应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对美国战略认知的演变及其政策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宋伟 于优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90,158,159,共20页
俄罗斯对美国战略认知的演变过程分为友好合作、竞争凸显和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俄罗斯的强势外交和安全政策,表现为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的强硬战略姿态以及追求超出自身相对实力的外交和安全目标。俄罗斯战略认知的演变与俄美两国的利益... 俄罗斯对美国战略认知的演变过程分为友好合作、竞争凸显和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俄罗斯的强势外交和安全政策,表现为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的强硬战略姿态以及追求超出自身相对实力的外交和安全目标。俄罗斯战略认知的演变与俄美两国的利益冲突之间有着相互塑造的关系,但是俄罗斯战略认知的变化并不仅仅取决于利益考量。俄罗斯之所以把北约东扩、乌克兰走向、叙利亚局势等看得如此重要,不惜投入大量资源,这是与塑造俄罗斯战略认知的历史和心理因素是分不开的。美国采取的许多对俄政策和行为,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因素,才被俄罗斯看作是“侮辱性”和“威胁性”的,从而导致了双方敌意的螺旋式上升。由于俄罗斯独特的历史记忆和大国情结,俄罗斯对俄美两国的利益冲突作出了激烈的回应,这些回应虽然不利于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和整体利益,但却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俄罗斯对美战略认知的逐步定型,俄美关系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所谓的“重启”。从俄罗斯对美战略认知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战略认知自身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受到利益冲突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从而使得国家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未必完全遵循理性主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美关系 战略认知 外交与安全政策 强势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语习得视角下的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3-67,共15页
本研究分析了以英语(二语习得视角)和西班牙语(三语习得视角)分别作为输入语言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种读后续写任务中,均存在协同效应;两种视角下读后续写产出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偏误频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验... 本研究分析了以英语(二语习得视角)和西班牙语(三语习得视角)分别作为输入语言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两种读后续写任务中,均存在协同效应;两种视角下读后续写产出在语言形式和语义偏误频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验证了读后续写对三语习得的促学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三语习得视角下影响协同效应的独特机制和因素,具体表现在:借助语际迁移引发的自我协同也产生了语言表征上的协同效应;元语言意识可能是影响协同效应强度的又一新因素;语义层面的协同效应还受到三语习得所特有的“负迁移”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三语习得 读后续写 协同效应 偏误 启动机制 元语言意识 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俄罗斯精神表达
5
作者 许传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6,共9页
著名的《剑桥俄罗斯文学导论》把探讨俄罗斯文学书写与不可译性作为重点论述。其中的不可译性,一方面展示了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文学特征,彰显了俄罗斯文学特有的精神表达;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功能等值和翻译目的论... 著名的《剑桥俄罗斯文学导论》把探讨俄罗斯文学书写与不可译性作为重点论述。其中的不可译性,一方面展示了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文学特征,彰显了俄罗斯文学特有的精神表达;另一方面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功能等值和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进行完美结合,对俄罗斯文学中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体裁以及相关的俄罗斯精神进行成功翻译,使读者理解源语所表达的内容,这将是翻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桥俄罗斯文学导论》 功能对等 二元对比 自我映射 唯美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艺术家危机
6
作者 袁克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24,136,共16页
托马斯·曼的小说《死于威尼斯》表现了作家阿申巴赫在20世纪初的创作危机中找寻出路却最终失败的过程,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体现了世纪末艺术家的求索和困境。本文结合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从市民社会的成功道德对艺术家的影响... 托马斯·曼的小说《死于威尼斯》表现了作家阿申巴赫在20世纪初的创作危机中找寻出路却最终失败的过程,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体现了世纪末艺术家的求索和困境。本文结合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从市民社会的成功道德对艺术家的影响和颓废对艺术家本性的释放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作品中艺术家危机产生和最终无法被克服的原因。艺术家的本性中融合了严于律己和放荡不羁两种本能,在成功道德的影响下,它们在阿申巴赫身上表现为一种“虚弱的英雄主义”,即颓废。阿申巴赫以克己自律的精神献身于艺术,在艺术的道路上从追求认识发展到追求道德和形式,并最终陷入了艺术创作僵化的困境。他借助神话寻求爱欲来对抗艺术和生活中的危机,艺术家本性中的放荡不羁在颓废的影响下完全释放并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艺术家本性中这两种本能的对立使得颓废艺术家无法克服颓废成为挽救时代的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曼 死于威尼斯 艺术家本性 艺术家危机 颓废 爱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的时间进程:基于同形语素的行为与ERP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建设 常嘉宝 +1 位作者 邱寅晨 Joseph Dien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基于同形语素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程。结果发现:(1)同形异音、同形同音、相同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产生了语素启动效应;(2)在P2、晚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控制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及... 基于同形语素抑制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复合词视觉识别中的形音义激活进程。结果发现:(1)同形异音、同形同音、相同条件相对于控制条件都产生了语素启动效应;(2)在P2、晚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控制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及相同条件差别显著;(3)在早期N400成分上,同形同音条件与相同条件更为接近,但与同形异音条件差别显著。研究表明,汉语复合词的视觉识别的早期阶段可能为基于词位的形态−正字法加工,字形匹配与音位信息是首要影响因素,但语义是否介入仍未可知;而晚期阶段则可能为基于词条的形态−语义加工,主要涉及语义竞争与选择。本研究结果支持了McClelland等学者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同形语素 早期N400 晚期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建构——基于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3-2022年) 被引量:8
8
作者 邹露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57-75,共19页
以德国8家主流媒体近9年来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梳理报道态势,分析新闻框架,透视传播倾向,解析态度立场。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在德国遭遇传播困境,表层逻辑是话语困境,反映在以排斥为主的主题框架、以批评为主的叙事... 以德国8家主流媒体近9年来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梳理报道态势,分析新闻框架,透视传播倾向,解析态度立场。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在德国遭遇传播困境,表层逻辑是话语困境,反映在以排斥为主的主题框架、以批评为主的叙事框架、以冲突为主的符号框架之中;深层逻辑是认同困境,体现在以零和博弈、二元对立为主的思维方式之中。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新闻框架的建构,源于对国家利益的权衡,对国际话语权的重视,以及对批判文化的坚守,其在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保护主义和排他性倾向是症结所在。这会导致泛政治化、话语霸权以及文化偏见的固化。对此,研究试图提供一些启示:适当回应关切,主动设置议题,创新叙事方式,让真实、立体、全面的“一带一路”形象在德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德国主流媒体 新闻框架 传播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修订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琛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1,I0005,共10页
2017年德国高校校长协作会、文化部长协作会、德国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出台了新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它通过“能力”将宏观的政策层面与微观的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反思性和创新性能力;应用科学方... 2017年德国高校校长协作会、文化部长协作会、德国教育和科学部联合出台了新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它通过“能力”将宏观的政策层面与微观的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反思性和创新性能力;应用科学方法和生产新知识的能力。在能力描述中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强调知识的理解力,突出跨学科、反思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这样一些对毕业生未来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培养目标,既从职业的角度描述了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也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 学位资格框架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反思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综合大学“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娙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124,共4页
2017年底,法国针对综合性大学学生专业性不强、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毕业率低下等问题,推出了“大学生计划”,其中“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是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区别于中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 2017年底,法国针对综合性大学学生专业性不强、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毕业率低下等问题,推出了“大学生计划”,其中“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是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区别于中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解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课程、灵活学制、简化转专业手续、明确职业规划、“半工半读”学习模式等方面可为中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定制式”培养 本科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