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韩国语“愤怒”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鲁锦松
-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33-36,13,共5页
-
基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际化建设项目的资助
项目代码:395013
-
文摘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背景,以韩国语语料为基础分析韩国语"愤怒"概念隐喻,并尝试从传统哲学和医学角度阐释其隐喻特征。
-
关键词
愤怒
热
概念隐喻
-
Keywords
anger
heat
conceptual metaphor
-
分类号
H55
[语言文字]
-
-
题名韩国小说汉译的“时空抗译性”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磊
-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
-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第1期81-89,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项目"韩国文学汉译研究"(YETP152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难度最大的翻译工作,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尽管译者们通过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力图再现小说原文的美感,但是,即便是小说原文,也会因为时代的变迁、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等因素的存在产生"抗读性",让原文的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和障碍。在小说翻译中,由于时空、文化、语言和文学手法等方面差别,"抗译性"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朴婉绪小说为例,就韩国小说在汉译过程中存在的时空抗译性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翻译时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探究。
-
关键词
朴婉绪
文学翻译
韩国小说汉译
抗译性
-
Keywords
Park Wan-Seo
literary transl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Korean novels
Anti-Translatability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朴趾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3
-
-
作者
陈冰冰
-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0-44,共5页
-
文摘
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朝鲜社会。朝鲜文人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总是把情感艺术上的"美"同儒家思想中传统的道德规范结合在一起。而以朴趾源为代表的进步文人对美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朴趾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探究朝鲜文人审美意识的转变,并进一步揭示朝鲜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关键词
朴趾源
儒家审美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
Keywords
JiWonPark
Confucian Aesthetics
Female image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H313.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解析韩国社会的“官本位”现象
- 4
-
-
作者
金振杰
-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86-86,共1页
-
文摘
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士大夫阶层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朱熹称之为“八条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治国理念。读书人只有“出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而享荣华富贵。这种极端单一的出路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了韩国社会的“官本位”价值导向。
-
关键词
“官本位”现象
韩国
社会
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
治国理念
士大夫阶层
价值观
-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