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语教育にぉける自文化要素の考察
1
作者 詹桂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8-83,共6页
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交流越发的频繁。不同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即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将从基础外语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培养出能够面向世界、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并具有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交流越发的频繁。不同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即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将从基础外语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培养出能够面向世界、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并具有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将是如何培养综合型跨文化交际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自文化 综合型跨文化交际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语泛读课的作用和教学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9-91,96,共4页
目前我国有日语专业的高校大多开设了日语泛读课或日文报刊阅读课 ,那么日语泛读课到底有什么作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本论文想就这两个方面做一个小的总结 ,以期得到各位同行和专家的指教。
关键词 泛读课 日语专业 报刊阅读课 日文 论文 教学方法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跨文化交流在日语教学中的导入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冠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日语教学 文化错误 强调 导入 要求 培养 传统 希望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阶段的语法教学方法初探——以日语专业一年级教学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熊仁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84,111,共5页
语法教学是基础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重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中,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外语教学的要求。怎样在基础阶段的语法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尝试。
关键词 基础外语教学 语法教学 教学方法 日语专业 一年级 语言交际能力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简意赅“信”是根本——试论日语翻译课的教学目标 被引量:5
5
作者 谢为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0-73,共4页
外语翻译课尤其是中译外课程的教学目标究竟设为什么标准,直接影响教学结果。由于国内外语教学之中尚存诸多难题,如:母语思维的干扰;语法句型的缺憾;学习方法的错误等等,对外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如以“信达雅”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 外语翻译课尤其是中译外课程的教学目标究竟设为什么标准,直接影响教学结果。由于国内外语教学之中尚存诸多难题,如:母语思维的干扰;语法句型的缺憾;学习方法的错误等等,对外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如以“信达雅”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未免目标过于远大,极难实现。笔者认为只有首先解决外语表达的可“信”性,才能再论“达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翻译课 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 思维方式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助词“は”和“が”的用法辨析——从中国人学习者的角度谈起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明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恐怕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就是日语助词的使用,尤其是助词“は”和“が’的使用及其辨析问题。笔者以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国人学习日语的特点和从汉日对照的角度出发,试图走出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新路。
关键词 日语 助词 “は” “が”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础阶段日语教学中的敬语教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3-38,共6页
敬语的学习在整个日语学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使用过程中它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很高的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对于人际关系的把握能力。由于在基础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有限等因素,如何进行好基础阶段的敬... 敬语的学习在整个日语学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使用过程中它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很高的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对于人际关系的把握能力。由于在基础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有限等因素,如何进行好基础阶段的敬语教学则成为了基础教学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几点想法,有待同仁的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阶段 敬语 敬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在大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日语教学 语言环境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概况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论文介绍了日本概况课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说明日本概况课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该课教学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日本 概况课教学 语言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自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詹桂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4-116,107,共4页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特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特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及其相关的各种要素。“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正是反映了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本土文化———即“自文化”与不同特质的他文化相遇后引起产生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如何正确地体会和理解这种差异和冲突,把消极的因素变为积极的因素,顺利地跨过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认为对自文化的正确认知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文化 他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际距离的中日对比研究——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仁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62-68,共7页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由于相互间人际距离的不同会产生冲突、引起误解。笔者就人际距离问题,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日大学生在人际距离方面的异同点,并对影响人际距离...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由于相互间人际距离的不同会产生冲突、引起误解。笔者就人际距离问题,以中日两国大学生为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日大学生在人际距离方面的异同点,并对影响人际距离的公/私、亲/疏、同性/异性等要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距离 中国 日本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村的龙信仰与大蛇(oroti)传说——以龙与大蛇信仰的变迁为中心 被引量:2
12
作者 铁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日本在古代曾大量输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按照本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龙传入日本后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此文就对传入日本的中国龙... 日本在古代曾大量输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按照本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龙传入日本后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此文就对传入日本的中国龙和日本的大蛇信仰的变迁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村 “龙” 信仰 传说故事 “大蛇” 祭祀 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仮面の告白』に見ぇた三島由紀夫の人生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关键词 《假面告白》 三岛由纪夫 日本 美学理念 国家主义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古代拟声拟态词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冠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20-127,共8页
到目前为止的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对比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以现代拟声拟态词为对象,而对于两国的古代拟声拟态词,尤其是二者的对比研究却鲜有人问津。本论文在总结了汉语古代拟声拟态词的特点的基础上,把它与日本的古代拟声拟态词从词的... 到目前为止的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对比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以现代拟声拟态词为对象,而对于两国的古代拟声拟态词,尤其是二者的对比研究却鲜有人问津。本论文在总结了汉语古代拟声拟态词的特点的基础上,把它与日本的古代拟声拟态词从词的形态、语法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从而明确了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为拟声拟态词所具有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拟声拟态词 词的形态 语法功能 表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典和歌的余晖——解读《新古今和歌集》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本文在解读《新古今和歌集》的诞生及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以典型事例和作品论述《新古今和歌集》不同于前代歌集的结构和风格,进而展现《新古今和歌集》的美妙和魅力,强调人的主观意识、时代精神与诗歌创作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 盛衰之际 时代精神 审美理念 承上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汽车企业文化的核心——造人战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铁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9-113,78,共6页
本文通过丰田汽车的员工培养分析了其企业文化与家庭教育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丰田汽车集团 企业文化 员工培训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家庭教养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てぃた”及其中文表达方式研究——“てぃた”和“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0-28,共9页
语言不同其“时”、“态”体系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日语中“时”、“态”的表达方式“てぃた”在中文里有多种对应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以“てぃた”和“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例句对“てぃた”在翻译成“了”时的中日文句子的特... 语言不同其“时”、“态”体系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日语中“时”、“态”的表达方式“てぃた”在中文里有多种对应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以“てぃた”和“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例句对“てぃた”在翻译成“了”时的中日文句子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てぃた” 中文表达方式 “了” 日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teita”的用法及其中文表达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2-87,77,共7页
日语中的アスペクト和テンス是日语学习者不易掌握的难点,本文以“てぃた”为中心,在查找和分析例句的基础上对“てぃた”及其对应中文表达方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本文着重对“てぃた”和“动词+着’、“动词+了”、“动词”的异同进... 日语中的アスペクト和テンス是日语学习者不易掌握的难点,本文以“てぃた”为中心,在查找和分析例句的基础上对“てぃた”及其对应中文表达方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本文着重对“てぃた”和“动词+着’、“动词+了”、“动词”的异同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てぃた”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てぃ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外旅行的发展与现状—兼论日本人旅游文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新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5-31,共7页
关键词 日本 旅游经济 海外旅游 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文化的认知与语言意识——从社会学的视点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语言意识 文化内涵 社会学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