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元知识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体系构建——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教专业为例 |
宋晖
范明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7 |
0 |
|
2
|
中国哲学与文学的阐释、翻译与交流之汉学路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访谈 |
刘燕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10
|
|
3
|
现代文学史上的徐淦 |
郭刚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现代文学史上的杨晋豪 |
郭刚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为了文化再造的知识建构——周作人《我的杂学》精读 |
赵京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6
|
对外汉语在线教学的“三教”问题 |
宋晖
谭紫格
|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
2018 |
13
|
|
7
|
从普实克到高利克:布拉格汉学派的鲁迅研究 |
刘燕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文本中字母词的标义手段及其历时变化 |
党静鹏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9
|
光辉灿烂的梁光正——论梁鸿《梁光正的光》中的梁光正 |
廖四平
赵乐瑄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2016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研究报告 |
崔柯
兰善兴
杨娟
祝东力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7 |
0 |
|
11
|
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 |
李林荣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2
|
语气词“了_2”的隐现与语法转喻 |
王巍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作为文艺评论实践的鲁迅译介 |
李林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一湾“春水”现人间——冰心手稿《春水》的文献史料价值 |
赵京华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音节成分对韩国汉语习得者普通话声调感知的影响 |
王红斌
|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
2018 |
0 |
|
16
|
论汉字表音属性的突显 |
党静鹏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6 |
0 |
|
17
|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版权阿题 |
郭刚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人民公敌》中“多数派”的人性与思考 |
吴晛
|
《戏剧之家》
|
2016 |
2
|
|
19
|
老舍小说《二马》的域外生成背景 |
安妮.韦查德
林玮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畸变中的自我探求——弗朗西斯·培根肖像画呈现 |
宋锐阳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