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文化遗产重要节点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碧色寨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飞 邹统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4,共7页
跨区域、跨文化的线性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尤其是旅游业的繁荣为线性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机遇。线性文化遗产重要节点拥有空间转换、物资转运、文化汇集等功能,对整条线性文化遗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较为缺... 跨区域、跨文化的线性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尤其是旅游业的繁荣为线性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机遇。线性文化遗产重要节点拥有空间转换、物资转运、文化汇集等功能,对整条线性文化遗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较为缺乏。近年来,云南碧色寨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整个文化聚落及其周边村镇乃至整条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复兴。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对碧色寨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得到碧色寨“博弈—合作”的旅游开发模式、“协调—联动”的旅游管理模式、“多方共享”的利益分配模式和基于“引爆点”的组合营销模式。基于碧色寨旅游发展的动态演化性,从居民利益、高层协调、营销策略三方面提出完善措施,构建更加完备的线性文化遗产重要节点旅游发展的“碧色寨模式”,以期对其他线性文化遗产重要节点起到示范作用,并促进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重要节点 旅游发展模式 滇越铁路 碧色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冰雪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娟 王欣 +2 位作者 赵英刚 吴殿廷 王金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27,共13页
中国南方地区受先天气候条件制约,是传统意义上的冰雪旅游后发地区,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在实现新模式下的快速发展,展现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结合2022年冬奥会契机,重点观测2010、2015、2019、2022等年度时间截面,运用核密度估计、标... 中国南方地区受先天气候条件制约,是传统意义上的冰雪旅游后发地区,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在实现新模式下的快速发展,展现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结合2022年冬奥会契机,重点观测2010、2015、2019、2022等年度时间截面,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重心迁移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中国南方冰雪旅游发展空间特征、拓展趋势及驱动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中国南方冰雪旅游发展集聚分布趋势与3大阶梯地形高度契合,形成3种发展模式.②南方冰雪旅游景区向低纬度方向呈均匀化发展趋势,从较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地区、从具备自然优势的地区向具备需求优势的地区过渡.③南方冰雪旅游景区分布重心主要受户外冰雪旅游景区分布影响,室内冰雪旅游景区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大.④南方地区冰雪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地形、坡度)和社会因素(省会城市GDP、省会城市人口密度、省会城市技术水平),同时也受气候因素(温度和降水)影响.⑤相较于北方传统地区,南方以其自然、经济和技术等独特条件,具备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冰雪旅游 中国南方 空间分布 驱动因素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3
作者 邹统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6-66,共11页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中国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保护、利用和传播,文化数字化正在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方向发展。但当前,在推动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文化数字化资源碎片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制约、文化数字化人才缺乏、文...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中国积极推进文化数字化保护、利用和传播,文化数字化正在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方向发展。但当前,在推动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文化数字化资源碎片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制约、文化数字化人才缺乏、文化数字化共享与产权保护冲突、数字化就业和产业转型等问题与挑战。因此,需着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加快文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与转化、重视文化数字化人才培养、保护文化数字化产权、统筹协调解决文化数字化衍生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数字化 数字技术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情怀:大运河旅游者文化自觉机制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鑫 邹统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0,共14页
大运河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激发我国旅游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市的代表性游记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发现,旅游者主要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反思-文化交流”3个过程机制完成对大... 大运河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激发我国旅游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市的代表性游记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发现,旅游者主要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反思-文化交流”3个过程机制完成对大运河文化的自觉,并在“觉他-觉自-对话”的过程中完成家国情怀的意义建构。“文化认同”包括文化识别、身份归属、文化共情、形象感知、文化象征和文化表达6个过程“;文化反思”包括文化联想、元素对照、文化折射、文化内省和文化批判5个过程;“文化交流”包括自觉践行、主动追求、文化移植和文化创造4个过程。该研究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旅游者文化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旅游 文化自觉 家国情怀 机制构建 网络游记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共享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慧林 邹统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丝绸之路这一经典旅游品牌被赋予新内涵、获得新关注。西北五省区作为国内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旅游发展还处于“诸侯经济”的格局,区域旅游潜力并未充分释放,旅游品牌竞争力欠缺。为进一步发挥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丝绸之路这一经典旅游品牌被赋予新内涵、获得新关注。西北五省区作为国内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旅游发展还处于“诸侯经济”的格局,区域旅游潜力并未充分释放,旅游品牌竞争力欠缺。为进一步发挥品牌的整体竞争优势,文章基于网络组织理论深入探究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重点从共享驱动力、共享目标、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方式及共享治理六个要素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治理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以期推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整体实力,进而形成品牌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区域旅游品牌 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文化公园:逻辑、源流、意蕴 被引量:143
6
作者 李飞 邹统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6,共13页
国家文化公园是在民族复兴、文化强国和旅游发展的复调背景下,由我国提出的新概念,是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和优秀文化展示的新方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刚刚起步,理论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在建设之初,讨... 国家文化公园是在民族复兴、文化强国和旅游发展的复调背景下,由我国提出的新概念,是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和优秀文化展示的新方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刚刚起步,理论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在建设之初,讨论并理解国家文化公园的若干理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对国家文化公园的逻辑根源、理论源流和多重意蕴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概念解构得知,政治、文化、组织管理3股逻辑力量分别在塑造国家象征、促进全民族文化认同、建设多功能/公益性/大尺度线性空间方面促使国家文化公园概念最终确立。这一概念的理论源流主要有3条:欧洲文化线路、美国遗产廊道和我国线性文化遗产,其各自的理论贡献分别有所侧重,共同推动国家文化公园理论完善。国家文化公园的多重意蕴包括体现"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体现"正义-平等-秩序"的伦理意蕴和体现"天下观"的空间意蕴,它们"三位一体"地诠释了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和内涵。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国家文化公园的本质属性、其与国家公园的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线性文化遗产 遗产旅游 理论源流 遗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的乡村旅游机制探讨 被引量:37
7
作者 邹统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共4页
一、乡村旅游与“两山”转化存在天然的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论”)等一系列创新论断(图1),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两山”转化存在天然的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论”)等一系列创新论断(图1),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出发,系统地阐述了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①。学术界对“两山论”的研究逐渐从探讨其科学内涵、哲学意蕴及理论价值向探索以“两山论”为指导的乡村发展路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绿水青山 辩证关系 两山论 哲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国权 王欣 +2 位作者 王金伟 李莹 黄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9-229,共11页
以江苏省630家省级创意休闲农业品牌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估算、近邻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类型、均衡度、热点、关联地理要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剖... 以江苏省630家省级创意休闲农业品牌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估算、近邻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类型、均衡度、热点、关联地理要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剖析了不同因素对创意休闲农业品牌主体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①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整体上呈聚集型分布,空间分布较不均衡,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态势。在市际间分布较为分散,具有较好的均衡性。②水系、海拔、道路、高等级景区和城镇客源等地理要素与创意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关联紧密。③旅游市场、人才资源与文化禀赋是影响创意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创意能力、农业基础与社会经济是影响创意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次要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规划布局与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休闲农业 分布格局 空间分异 旅游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欣 王印传 +1 位作者 张佰林 侯满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5-272,F0002,共9页
运用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1998年、2008年、2018年三期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研究农村居民点在规模、形状和分布三方面的演变特征,探索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方式,分析了经济和... 运用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1998年、2008年、2018年三期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研究农村居民点在规模、形状和分布三方面的演变特征,探索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方式,分析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扩张明显;农村居民点形状变化不明显但不规则性增强;农村居民点分布更加聚集。(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公路、河流指向性特征显著;无明显铁路指向性特征;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的格局影响程度逐渐增大。(3)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表明,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样的和复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产业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是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和分布均产生显著影响的综合性因子,其他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国家形象、游客特征偏差与出游意向——主效应及调节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慧林 邹统钎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137,共16页
文章将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以中国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了目的地国家效应及其作用边界,分析了不同游客特征条件下目的地国家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对游客出游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民... 文章将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以中国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了目的地国家效应及其作用边界,分析了不同游客特征条件下目的地国家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对游客出游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民族中心主义不但能够直接影响游客出游意向,还会和涉入度一起负向调节目的地国家效应。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目的地熟悉度会对游客出游意向产生直接影响,但不是目的地国家形象发挥影响效应的外部条件,这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偏差,进一步展现了目的地国家效应的特殊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目的地原生形象的研究,还为旅游目的地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国家形象 游客民族中心主义 目的地熟悉度 涉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