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德育 谢贤春 +4 位作者 杨昭徐 李成合 王雅芳 潘延 崔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4-327,T021,共5页
对32例肝胆系统疾病的肝穿刺材料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内增生的胶原纤维不仅存在于汇管区及Disse腔,也见于肝细胞内。肝细胞内的胶原绝大部分为胶原原纤维,其排列紊乱,混杂于肝细胞器之间,无界膜包裹,提示肝细胞内的胶原原纤维由肝细胞... 对32例肝胆系统疾病的肝穿刺材料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内增生的胶原纤维不仅存在于汇管区及Disse腔,也见于肝细胞内。肝细胞内的胶原绝大部分为胶原原纤维,其排列紊乱,混杂于肝细胞器之间,无界膜包裹,提示肝细胞内的胶原原纤维由肝细胞所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肝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间素—2McAb亲和力排列及亲和指数的测定
2
作者 王小宁 高基民 +3 位作者 马筠 李文简 马贤凯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0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蛋白浓度校正的ELISA稀释曲线快速确定了抗人白细胞间素-2(IL-2)单克隆抗体(McAb)的亲和力排列。该排列与用竞争ELISA测定的亲和常数(K_D值)相一致。为了更实际地确定McAb的用途,又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解离因素,建立了反映 McA... 利用蛋白浓度校正的ELISA稀释曲线快速确定了抗人白细胞间素-2(IL-2)单克隆抗体(McAb)的亲和力排列。该排列与用竞争ELISA测定的亲和常数(K_D值)相一致。为了更实际地确定McAb的用途,又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解离因素,建立了反映 McAb在实际应用时亲和力变化强度的吸附-解离ELISA,测定McAb的亲和指数(ID)。根据亲和力排列和亲和指数可更准确地取舍McAb,供检测或亲和色谱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亲和力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3
作者 王光明 庄辉 +9 位作者 方喜业 李凡 李革 李倬 关崇谦 沈洁 郭晓霞 冯启 刘崇柏 曹学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47-51,共5页
选用1~3岁龄的国产恒河猴(Macaca mulatta)22只(其中有2只作为对照)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简称HEV)的实验感染.第一代感染两批动物:第一批感染4只,有3只发病,第二批感染4只全部发病.而后用第二批感染猴的粪便和肝脏悬... 选用1~3岁龄的国产恒河猴(Macaca mulatta)22只(其中有2只作为对照)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简称HEV)的实验感染.第一代感染两批动物:第一批感染4只,有3只发病,第二批感染4只全部发病.而后用第二批感染猴的粪便和肝脏悬液作为第一代,又连续进行传代实验。第二代传代选用的4只猴也全部发病.用肝悬液传代的1只猴也发病.第三代传代选用7只猴,有5只猴发病其中有1只猴(M-34号)是用第二代传代猴的胆汁感染的.所有发病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高于正常值的3~6倍,最高可达10倍左右。肝活检可见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猴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电镜(IEM)检测可见到直径为27~32nm的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实验动物模型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药治疗研究的进展和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汪俊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的发病机理与HBV持续复制及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而采用抗病毒复制药物或影响人的免疫功能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是合理的。但是慢乙肝的机制仍有许多环节尚不清楚,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刚处于研... 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的发病机理与HBV持续复制及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而采用抗病毒复制药物或影响人的免疫功能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是合理的。但是慢乙肝的机制仍有许多环节尚不清楚,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更是初步,从总的看来慢乙肝的药物治疗尚未解决,还缺乏特效药物,任何药物的作用均是极为有限的。本文仅就抗病毒复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加以探讨。一、干扰素类干扰素是有核细胞在对病毒或双股RNA刺激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中所合成及分泌的宿主衍生蛋白。它是病毒感染早期阶段,抗体尚未生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肝炎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m-ALT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马兰 杨振华 +2 位作者 张京城 刘志浩 张四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24-226,共3页
本文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84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31例正常人进行血清ALT同工酶的测定。结果提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m-ALT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 本文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84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31例正常人进行血清ALT同工酶的测定。结果提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m-ALT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另外,根据肝坏死程度将肝病病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中m-ALT水平与肝坏死程度成正比。通过相关分析也提示了m-ALT含量与肝功能的损害有密切关系。所以血清m-ALT的检测对于判断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肝坏死程度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m-ALT 肝硬变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时电解质紊乱及其原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昌明 徐莲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6期296-296,共1页
重症肝炎时电解质紊乱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肝炎,就电解质紊乱及其原因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按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而定。二、一般资料:1.急性重型:38例。男32例,女6例... 重症肝炎时电解质紊乱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肝炎,就电解质紊乱及其原因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按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而定。二、一般资料:1.急性重型: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20~60岁。2.亚急性重型: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20~71岁。3.慢活肝重型:48例。男42例,女6例。年龄15~73岁。三、测定方法及正常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电解质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碘呋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7
作者 李锡岩 《医药导报》 CAS 1988年第1期14-15,共2页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之间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对乙胺碘呋酮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以及与一些药物可发生的相互作用作了一个概述。
关键词 乙胺碘呋酮 地高辛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酉先胺 安搏律定 慢心律 苯妥英钠 双异丙吡胺 缓脉灵 安他唑啉 心律平 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华法令 麻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配伍用药
8
作者 李锡岩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1期31-32,共2页
由于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广、口服方便,一般治疗效果良好,毒副作用较低等优点,多年来深受城乡临床工作者的欢迎。现就其配伍用药方面的一些问题,简述于下。四环素+青霉素G 四环素属抑菌剂、联用会干扰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由于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广、口服方便,一般治疗效果良好,毒副作用较低等优点,多年来深受城乡临床工作者的欢迎。现就其配伍用药方面的一些问题,简述于下。四环素+青霉素G 四环素属抑菌剂、联用会干扰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据报道,青霉素与四素合用治疗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繁殖期杀菌剂 肺炎双球菌 配伍用药 青霉素类 甲烯土霉素 毒副作用 抑菌剂 血药浓度 竹桃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药与消化道损害
9
作者 李锡岩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2期20-23,共4页
许多药物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有些药物则对胃产生严重损害,如引起或加重溃疡,诱发胃出血及穿孔等。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凝血药、乙醇、氯化钾片剂等均属易引起消... 许多药物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有些药物则对胃产生严重损害,如引起或加重溃疡,诱发胃出血及穿孔等。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凝血药、乙醇、氯化钾片剂等均属易引起消化道受损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不良反应 抗凝血药 氯化钾片 胃出血 保泰松 胃粘膜屏障 利尿酸 顿服法 消炎痛 静脉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PBL HBV)DNA存在状态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马筠 陈文胜 +2 位作者 檀玉芬 林秀玉 汪俊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27-28,共2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BV具有泛嗜性。白细胞也是其靶细胞之一。为明确HBV感染外围血白细胞的意义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采用Southern分子杂交和斑点分子杂交法进行研究。材料及方法一、病例选择: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标准选择乙型肝炎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BV具有泛嗜性。白细胞也是其靶细胞之一。为明确HBV感染外围血白细胞的意义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本文采用Southern分子杂交和斑点分子杂交法进行研究。材料及方法一、病例选择: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标准选择乙型肝炎病人61名。47人经肝活检证实诊断,其中急性肝炎8名,慢性肝炎53名。慢性肝炎中的33名与全部急性肝炎患者以斑点分子杂交法检测。另20名慢性肝炎患者以Southern分子杂交法进行研究。二、斑点杂交和Southern分子杂交斑点杂交:将静脉血中分离的白细胞(1×10~5个)充分消化后,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后步骤同血清HBV D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DNA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分期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彭玉发 范大炽 +5 位作者 刘植 孟欣 张债 孟庆华 杨建国 曾均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42-43,共2页
由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较长,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及转归均有差异,因此,有必要从病理及临床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借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病例来源及病理分期1980年至1985年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亚急性重型肝炎91... 由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较长,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及转归均有差异,因此,有必要从病理及临床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借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病例来源及病理分期1980年至1985年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亚急性重型肝炎91例进行了病理分期;并分析各期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关系。根据国外文献及南京重肝病理会议补充材料,把9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变化分为早、中、晚三期。分期标准从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理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在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昌明 刘锦丽 +1 位作者 孙桂珍 陈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74-775,共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目前在我国仍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寻找一种简便、早期、快速并适合于一般医院应用的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务人员甚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临床诊断为乙脑的49例双份血清,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红细胞的反向被动血凝...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目前在我国仍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寻找一种简便、早期、快速并适合于一般医院应用的诊断方法是临床医务人员甚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临床诊断为乙脑的49例双份血清,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红细胞的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乙脑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特异性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双份血清 单克隆抗体 临床医务人员 血清抗原 脑脊液检查 血红细胞 临床诊断 诊断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肠炎
13
作者 吴昌明 徐莲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6期23-23,共1页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肠炎(CDC)又称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AAC),伪膜性肠炎(PMC)。病因学以前认为金葡菌是主要致病菌,以后发现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一、抗生素所有抗生素均可诱发CDC。据Gebhard报告39例CDC,病前都用过抗生素。70年代...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肠炎(CDC)又称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AAC),伪膜性肠炎(PMC)。病因学以前认为金葡菌是主要致病菌,以后发现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一、抗生素所有抗生素均可诱发CDC。据Gebhard报告39例CDC,病前都用过抗生素。70年代前多由四环素、氯霉素及新霉素引起,其后头孢霉素所致CDC有增多趋势。抗生素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CD乘机大量繁殖,填补生态真空,导致肠道病变。二、其它诱因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肠外科手术、糖尿病等,可能这些疾病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及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胞杆菌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片剂时要注意体位与饮水
14
作者 李锡岩 《山西护理杂志》 1989年第1期13-14,共2页
吞咽片剂或胶囊剂时如果不用充足的水服用,或以躺卧的体位服药,易使药物在食管内滞留时间过长.如果药物长时间滞留在食管常能引起药物性消化道溃疡,从而减慢药物从消化道的吸收,降低其药效,以致给病人带来痛苦.药物性食管损伤通常由腐... 吞咽片剂或胶囊剂时如果不用充足的水服用,或以躺卧的体位服药,易使药物在食管内滞留时间过长.如果药物长时间滞留在食管常能引起药物性消化道溃疡,从而减慢药物从消化道的吸收,降低其药效,以致给病人带来痛苦.药物性食管损伤通常由腐蚀性药物引起,临床虽罕见,然而时有发生.早在1979、1981年,国外相继报道,由于夜间吞服盐酸强力霉素(溶解后PH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饮水 片剂 用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