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化冲击为契机?——基于关键事件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专业成长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巍 漆跃 +2 位作者 胡娟 张和颐 王兴华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初次接触教育实践的实习生常常面临着现实冲击。如何化冲击为契机,助力实习生实现专业成长,是高校专业培养过程面临的困境。采用关键事件法,分别在实习的第1~2周、4~5周、7~8周三个时间... 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初次接触教育实践的实习生常常面临着现实冲击。如何化冲击为契机,助力实习生实现专业成长,是高校专业培养过程面临的困境。采用关键事件法,分别在实习的第1~2周、4~5周、7~8周三个时间段对26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进行3次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实习生感受到的现实冲击及其应对方式。分析发现,大部分实习生都面临着现实冲击,其中部分实习生面临的现实冲击经历了震惊期、恢复期、稳定期三个时期的积极演变过程,由震惊期“角色转变下的困惑与怀疑”,到恢复期“逐步展现的自主性与专业性”,最终到稳定期“追寻更高的专业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挥个体能动性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有效的环境支持起到助力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帮助实习生积极应对现实冲击并实现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实习 现实冲击 关键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架设教育的桥梁
2
作者 李希贵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1,共2页
长期的校园生活让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源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也离不开对变革的积极拥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王英杰教授主编的... 长期的校园生活让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源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也离不开对变革的积极拥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王英杰教授主编的《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正是这样一部将历史厚度与未来眼光完美熔铸一炉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力 传承 创新 人才培养 时代背景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的逻辑”走向“学的逻辑”
3
作者 朱则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1,共2页
徐思敏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从“教”的设计层面来看,构思是比较精巧的。首先,清晰渐进的结构之美。“神话故事我来讲”“神话形象我来绘”“神话寓意我来评”“神话新篇我来续”,和教学目标一致,结构清晰,拾级而上,尊重学习规律;或指向... 徐思敏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从“教”的设计层面来看,构思是比较精巧的。首先,清晰渐进的结构之美。“神话故事我来讲”“神话形象我来绘”“神话寓意我来评”“神话新篇我来续”,和教学目标一致,结构清晰,拾级而上,尊重学习规律;或指向“说”,或训练“写”,而“读”和想象能力培养,贯穿始终。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整体布局和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教学设计 神话形象 教学目标 结构之美 结构清晰 学的逻辑 教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