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建民教授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学术思想总结
1
作者 王宏杰 白天宇 +4 位作者 邱佳明 李紫阁 危一飞 温冠楠 程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0-1663,共4页
阐述温建民教授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的学术思想。温老师治疗拇外翻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中医的阴阳理论、筋骨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在此基础上凝练出“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及“内外兼治”3条治疗大法,涵盖了微创截骨手法整复... 阐述温建民教授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的学术思想。温老师治疗拇外翻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中医的阴阳理论、筋骨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在此基础上凝练出“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及“内外兼治”3条治疗大法,涵盖了微创截骨手法整复、裹帘法外固定、中药内服外用、中西医结合康复调护4个操作环节。温老师传承经典,融贯中西,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贡献了“筋”与“骨”伤病的独家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中西医结合 @温建民 学术思想 微创手术 筋骨并重 动静结合 内外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58
2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李宪伦 王显 吴永健 刘红旭 杜金行 张剑 杜廷海 车琳 王肖龙 李瑞杰 李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17-1528,共12页
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占1139万,中国大陆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总病例数2009年为17.5万例,2020... 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1],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占1139万,中国大陆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总病例数2009年为17.5万例,2020年为96.8万例,年增长速度超过20%[2]。作为心血管疾病综合医疗模式的心脏康复医学仍有待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进一步认识,PCI术后再狭窄率、残余心绞痛发生率依然偏高,患者运动耐量下降,心理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上升。积极在我国开展PCI术后心脏康复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总病例数 冠心病介入治疗 运动耐量 临床医师 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病 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一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唐薇 姜红岩 +2 位作者 耿敖 王彦辉 李瑞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4-1449,共6页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风心病瓣膜术后患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报道较少,康复风险较高。本文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报道,分析风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西...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风心病瓣膜术后患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报道较少,康复风险较高。本文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报道,分析风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及优点,为临床心脏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风湿性心脏病 难治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综合科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闫巍 李瑞 +7 位作者 王杰萍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累及系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率。统计患者入院原因、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结果共纳入年龄≥60岁的非重复住院共病患者761例;男465例,女296例;<80岁患者125例,≥80岁患者636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2~16个,其中31.4%(239/761)的患者患9种慢性病,19.3%(147/761)的患者患11种慢性病,18.0%(137/761)的患者患8种慢性病。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病累及系统数量为2~9个,其中27.9%(212/761)的患者累及5个系统,25.9%(197/761)的患者累及6个系统,12.2%(93/761)的患者累及4个系统。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74.9%(562/761)患高血压,73.9%(561/761)患高脂血症,66.8%(505/761)患脑梗死,48.1%(366/761)患冠心病,38.1%(290/761)患糖尿病。不同性别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中脑梗死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前列腺增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其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80岁患者(P<0.05)。18.7%(142/76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有系统肿瘤,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41.3%(314/761)的患者由于急性感染入院。46.5%(354/761)的患者发生感染(40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占82.8%(293/354)。≥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01)。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贫血加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压疮、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日均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P<0.05)。结论老年共病患者多数患9种慢性病,累及4~6个系统,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发,且将近半数老年共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疾病负担较大。因此,临床医师针对老年共病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现象 老年人 住院病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肝郁血虚证舌诊客观化研究及应用探索
5
作者 郝博文 段梦遥 +6 位作者 赵欣 王婷婷 扈琨 海日 苗玉轩 王云恺 李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54-1958,1964,共6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现代化的应用价值,并对失眠症肝郁血虚证患者的舌象特征进行数字量化。方法:应用便携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仪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的舌图,提取多个中医证型的失眠患者的舌苔客观参数,另采集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现代化的应用价值,并对失眠症肝郁血虚证患者的舌象特征进行数字量化。方法:应用便携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仪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的舌图,提取多个中医证型的失眠患者的舌苔客观参数,另采集健康体检者舌图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特征分析系统求出以上舌图的色调/饱和度/明度(HSV)、亮度/色相/饱和度(Lab)、红/绿/蓝(RGB)、亮度/色差(YcrCb)颜色空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肝郁血虚组与胆郁痰扰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舌诊参数的差异,探索客观的舌诊解读在病证结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比较舌色参数结果,发现肝郁血虚证患者舌苔Lab-a值显著低于胆郁痰扰证患者,舌质亮度相对偏暗;舌苔参数比较结果显示,胆郁痰扰组的HSV-V值和Lab-L值比肝郁血虚组和健康对照组高;肝郁血虚证患者左侧的舌边分区的舌苔RGB-R值、RGB-G值、RGB-B值、Lab-L值、Lab-a值、Lab-b值、HSV-H值均显著高于胆郁痰扰证患者和健康人,且处于颜色空间的“灰色”和“白色”范围。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肝郁血虚证的代表舌象特征可能为“舌质暗”和“舌左边区舌苔灰白”,肝在舌面的对应分区可能为左舌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失眠 肝郁血虚证 中医诊断 人工智能 客观化 舌象特征 胆郁痰扰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
6
作者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体育专委会 +26 位作者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 孙明晓 梁辰 高璨 张建红 何江华 丁荣晶 姜红岩 王磊 蒋蕾 于冬妮 王彦 陈诗鸿 姚颖 郭衍超 孙洁 何栩 喻杉 姚庆华 陈海滔 徐超 李晓虹 潘轶竹 鲁栋升 俞丽丽 杨嘉玲 范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1-357,共17页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 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随着运动处方概念的建立和传播,定制科学运动方案成为助力临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重要部分,大量医疗从业者迫切需要基于权威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便于操作的工具式文献参考。“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称为“本共识”)工作组在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学科专家组多次研讨,形成了此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以临床疾病诊疗为目标,介绍了运动处方门诊的设立条件,重点阐述了包括运动风险筛查、运动安全/能力评估、临床运动处方的制定、再评估与进阶等步骤的规范化流程,注重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临床多种常见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及特殊生理时期(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提出运动处方基本建议及注意事项。本专家共识是既往同类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标志着运动处方工作向临床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处方 体医融合 慢性病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雌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失衡探讨国医大师肖承悰运用“和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7
作者 贾林娜 汤玲 +1 位作者 孙天琳 苗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7-893,共7页
(围)绝经期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久患会对人体身心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现代医学认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与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心肾不交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衡是本病发... (围)绝经期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久患会对人体身心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现代医学认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与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心肾不交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衡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和法”治疗本病独具特色,其自拟经验方更欣汤在临床试验中已证实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团队在进一步的动物研究中证实,更欣汤能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促进下丘脑雌激素受体表达,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调节作用,促进生物钟负向基因表达,降低大脑兴奋性,使生物钟昼夜节律恢复。本文从雌激素水平下降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促进(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发展、更欣汤“和法”论治理论在(围)绝经期失眠病因病机中的作用、更欣汤“和法”论治的生理和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受体表达平衡的契合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揭示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参考,促进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及燕京萧氏妇科学术思想的传播与赓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围)绝经期失眠 肖承悰 “和法”论治 更欣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失眠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洪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失眠症状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现失眠症状的心衰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失眠症状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现失眠症状的心衰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情志护理与耳穴埋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具有失眠症状的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耳穴埋豆 失眠 情志护理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礞石滚痰汤对慢性应激小鼠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的调节作用
9
作者 丁一芸 魏蔚 +3 位作者 邢佳 姜思源 王雅璇 王素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58-3466,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行为学,血清、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水平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加味礞石滚汤(JWMS)对模型小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非自杀性自伤(NSSI)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JWMS分组灌胃治疗。行为学评价测定小鼠行为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活性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结果:应激6周后,CUMS小鼠自主活动度、探索程度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度均下降。血清和海马组织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CA3区尼氏染色变浅(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P<0.01),神经元减少(P<0.01),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JWMS治疗后可以提升抗炎因子IL-10水平,降低炎症介质IL-6、TNF-α含量,同时改善海马神经受损。结论:慢性应激可造成炎症反应和神经免疫损伤,JWMS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 非自杀性自伤 情感障碍 炎症反应 免疫激活 神经元损伤 小胶质细胞 加味礞石滚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波 刘端 +4 位作者 林进 金今 翁习生 钱文伟 钱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关节镜手术组,其中开放性手术组17例(接受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组30例(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两组术后常规放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16.3)个月(10~30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0%;其中开放性手术组3例复发,复发率17.6%;关节镜手术组5例复发,复发率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性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7.5±14.3)°和(69.7±12.6)°,(74.5±6.1)和(38.6±5.4)分,(77.5±5.8)和(42.4±4.6)分,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128.6±13.9)°和(64.9±13.2)°,(87.4±6.7)和(37.2±4.9)分,(86.2±6.2)和(41.9±5.3)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开放性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弥漫型PVNS的复发率相当,但后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前者,所以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PVN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开放性滑膜切除术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颗粒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运动协调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一芸 王雅璇 +2 位作者 任昕昕 方琼杰 王俊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872,共4页
目的:(1)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是否普遍伴有运动协调障碍;(2)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典型症状及伴发运动协调障碍的改善情况;(3)探讨ADHD患儿伴运动协调障碍的可能原因... 目的:(1)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是否普遍伴有运动协调障碍;(2)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典型症状及伴发运动协调障碍的改善情况;(3)探讨ADHD患儿伴运动协调障碍的可能原因,并推测ADHD可能的发病部位。方法:6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托莫西汀组和静宁颗粒组,每组30例,并选择25名健康儿童作为空白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采用SNAP量表筛查症状并判断其损害程度,同时进行指鼻、指指、对指、翻手试验。结果:60例患儿中,脱落3例,总共完成57例临床观察。正常儿童4项实验结果均显著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两治疗组儿童治疗后4项实验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多数ADHD患儿伴有运动协调障碍,静宁颗粒对ADHD及其伴发的运动协调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推测其作用靶点可能为小脑、大脑-小脑环路的某些相关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静宁颗粒 运动协调障碍 小脑 大脑-小脑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12
作者 丁一芸 王雅璇 +1 位作者 周义山 王俊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40-643,647,共5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最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IV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IV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静宁颗粒 兴奋剂 脑电生物反馈 疗效机制 认知功能 大脑功能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磁共振成像表现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丹 袁雁雯 +3 位作者 张洁 徐岩 靳二虎 贺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50例PBC患者(观察组)和44例因其他疾病所致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肝脏MRI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PBC的严重程度根据病理组织学...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50例PBC患者(观察组)和44例因其他疾病所致肝硬化患者(对照组)的肝脏MRI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PBC的严重程度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Ⅳ期。分析并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MRI表现有无差别,探讨不同病理分期PBC的MRI征象异同。结果 PBC常见的MRI表现主要包括T2WI肝实质信号强度不均匀、门静脉周围长T2信号、门静脉周围晕征、肝内胆管数目减少及管径狭小、花边样肝纤维化、节段性肝萎缩或肥大、腹腔淋巴结增大、腹水及脾大。比较PBC与其他原因肝硬化的MRI征象发现,两组间门静脉周围晕征(χ~2=6.887,P〈0.05)、肝内胆管减少及管径狭小(χ~2=5.537,P〈0.05)和淋巴结增大(χ~2=22.297,P〈0.05)的显示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病理分期不同的PBC患者中,Ⅱ期与Ⅲ期之间门静脉周围晕征(P〈0.05)和肝内胆管减少及管径狭小(P〈0.05)的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而淋巴结增大(P〉0.05)的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BC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MRI检查有助于评估PBC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脏通络”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细胞中GRP78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鸿 王宇峰 +5 位作者 黄海鹏 张丽颖 钟祯 马诗棋 董理 王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的表达,阐明"调脏通络"电针治疗DPN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8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模型组(n=81)。模型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的表达,阐明"调脏通络"电针治疗DPN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8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模型组(n=81)。模型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注射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27)、药物干预组(n=26)和电针干预组(n=26),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维持饲料喂养,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置。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甲钴胺灌胃,20mg·kg^(-1)·d^(-1),每日1次。电针干预组大鼠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进行"调脏通络"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检测各组大鼠热敏感度值、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结果:与药物干预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大鼠热敏感度值升高(P<0.01)。干预1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胫神经MCV和SCV升高(P<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2周后各组大鼠胫神经MCV和SCV均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下模型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可见部分髓鞘板层疏松,呈不规则的膜样团块,较粗的有髓神经纤维受累严重;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上述改变均减轻。TUNEL法检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和电针干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脏通络"电针能使DPN大鼠坐骨神经中GRP78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抑制内质网应激(ERS)发生,降低细胞凋亡率,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调脏通络”电针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林 李贞玉 周彩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43-264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差异,探讨RA凝血/纤溶异常与中医学“热、湿、瘀、肾虚”等病邪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209例作为研...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差异,探讨RA凝血/纤溶异常与中医学“热、湿、瘀、肾虚”等病邪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20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并进行中医证型分类,最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活动期RA患者DD、Fbg、PL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肝肾阴虚、肾气虚寒2组“虚”性证候比较,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证、湿热夹瘀等“实”性证候的DD、Fbg、PLT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RA患者DD、Fbg水平与病情活动均显著正相关,PLT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分亦呈正相关,但相关性较DD、Fbg低。结论:DD、Fbg、PLT等凝血/纤溶指标在RA湿热夹瘀、瘀血痹阻等实性证型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肾气虚寒型等虚性证型。DD、Fbg可能成为新的RA病情活动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型 证候要素 凝血/纤溶指标 炎性反应 高凝状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英华 王婷婷 +1 位作者 王喜臣 王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处(NMJ)乙酰胆碱受体(AchR)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温阳补气"针法对治疗EAMG的效应机制。方法:AchRα1 129-145多肽片段主动免疫60只SPF... 目的:探讨"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处(NMJ)乙酰胆碱受体(AchR)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温阳补气"针法对治疗EAMG的效应机制。方法:AchRα1 129-145多肽片段主动免疫60只SPF三级Lewis雌性大鼠,构建EAMG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选取30只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并将同批购进且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另外10只SPF三级Lewis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干预,针灸治疗组大鼠施以"温阳补气"针法治疗,药物对照组大鼠施以溴吡斯的明灌胃治疗。15d后,取实验大鼠腓肠肌NMJ处周围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AchR mRNA表达水平,并定量分析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NMJ处γ-AchR和ε-Ach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灸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大鼠NMJ处γ-AchR和ε-Ach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温阳补气"针法能够有效提高EAMG大鼠AchR mRNA表达水平,提示该方法可能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补气”针法 乙酰胆碱受体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益肾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冕 赵进喜 +2 位作者 董超 封然 伍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在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三黄益肾颗粒对气阴两虚、血瘀湿浊证的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中药三黄益肾颗粒和西药厄贝沙坦,基于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病例56例,治疗... 目的:在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三黄益肾颗粒对气阴两虚、血瘀湿浊证的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中药三黄益肾颗粒和西药厄贝沙坦,基于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病例56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2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显著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P<0.05),综合疗效评定有效率92.6%,优于对照组(P<0.01)。2组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益气养阴化瘀泄浊治法的三黄益肾颗粒可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黄益肾颗粒 益气养阴 化瘀泄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涛 顾景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705-708,712,共5页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周内采用红花化瘀汤熏洗患处,熏洗4周。术后6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24%,高于对照组的63. 64%(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4~6周2组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主动向前屈曲活动、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评分均升高(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2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各角度均显著增加(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周2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P <0. 05),且术后4、6周观察组肩关节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可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冰敷消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红花化瘀汤 熏洗 常规治疗 关节功能 疼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哮喘急性期(轻-中度)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林 李贞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机乖戾、升降失常"的特点,观察"升降散"加减对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在临床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方法筛选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机乖戾、升降失常"的特点,观察"升降散"加减对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在临床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方法筛选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降散"加减方汤剂,疗程7d,统计疗效、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控制22例,显效7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96.7%(29/30)],优于对照组[90.0%(27/30)];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氧分压、C反应蛋白、血嗜酸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治疗组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升降散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病情发展,改善炎症指标,且安全性好。故临床在治疗支气管急性发作期时,应鼓励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以更好达到缓解发作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气机升降 升降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临床验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斐然 张昕洋 +13 位作者 牛焕敏 陈宝鑫 姬少珍 贾蓓 李涛 王建伟 刘玥 侯小兵 曹晓岚 黎明全 田军彪 张玉莲 戴中 金香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临床验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方法于2008年2月—2014年9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临床验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方法于2008年2月—2014年9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10个调查点门诊、住院患者及所辖社区居民4 008例。根据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制定问卷,分为A、B卷进行题项筛选,采用题项分析、项目分析、同质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卷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各题项通过了题项筛选。其中,A、B卷各题项遗漏率均在5.00%以内;A、B卷高分组与低分组各题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界比值均>3.00;A、B卷各题项与总分呈正相关(P<0.01),但A卷中A23、A24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450;A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9,B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85,均大于0.700;删除题项后Cronbach'sα系数无升高;A卷中A23、A24题项因素负荷量均小于0.450。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各题项具有较好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性自我评价 临床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