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光学遥感器可靠性设计研究
1
作者 史漫丽 吴南 +1 位作者 董杰 原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空间光学遥感器是一类特殊的遥感器,其可靠性设计是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特点分析入手,介绍了光学遥感器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特点,从光学遥感器的防污染设计、活动部件设计、单粒子... 空间光学遥感器是一类特殊的遥感器,其可靠性设计是研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特点分析入手,介绍了光学遥感器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特点,从光学遥感器的防污染设计、活动部件设计、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及静电防护设计方面对其可靠性设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 光学遥感器 可靠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遥感的酒驾遥感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芳 谭勇 +1 位作者 邬志强 王玉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为了更精确定量遥测酒驾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气体浓度,采用同时测量酒精气体浓度和水汽浓度且同步获取车内酒精气体稀释系数的双谱段定波长激光遥感探测方法,进行了酒精浓度、水汽浓度的反演算法以及稀释系数计算的理论分析和对吸收光... 为了更精确定量遥测酒驾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气体浓度,采用同时测量酒精气体浓度和水汽浓度且同步获取车内酒精气体稀释系数的双谱段定波长激光遥感探测方法,进行了酒精浓度、水汽浓度的反演算法以及稀释系数计算的理论分析和对吸收光谱的实验验证,取得了酒精气体和水汽光谱吸收特性,确定了所用激光波长为1392nm和1412nm。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排除水汽干扰且获得酒气稀释系数,可更精确定量测量呼出气体中的酒气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激光技术 酒驾 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几何畸变标定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岳丽清 王东杰 +3 位作者 肖越 武文晋 隋请 陈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9-226,共8页
遥感相机光学系统畸变系数作为影响相机在轨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检测精度一直以来都是遥感相机研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测角法主要依靠高精度二维转台,实现了光学系统视场角与像高之间的精准对应,该方法对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要... 遥感相机光学系统畸变系数作为影响相机在轨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检测精度一直以来都是遥感相机研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测角法主要依靠高精度二维转台,实现了光学系统视场角与像高之间的精准对应,该方法对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要求苛刻。随着相机焦距、口径和体积的增大,对于转台设备的尺寸与测量精度也日渐提升,单纯依靠提升测试设备性能无法满足后续各类高性能遥感相机的研制需求,尤其对于垂直装调类超大口径空间高分辨率光学系统,该方法不可行。在传统精密测角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空间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几何畸变标定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精密测角法,该方法在同等测试精度的基础上,具备更广泛的适用性,其不再受限于测试设备的尺寸与精度限制,可同时满足各种类型遥感相机的畸变测试需求。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畸变测试方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与误差链路,并对该畸变测试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将结果与传统畸变测试方法进行对照,表明该方法的测试精度满足遥感相机的研制要求且适用范围更广,对航天长焦距大口径遥感相机研制及畸变测试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 空间高分辨率 垂直装调 干涉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精密次镜调整机构设计及试验
4
作者 武永见 杨大伟 +2 位作者 孙欣 刘涌 胡永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70,共7页
随着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分辨率逐步提高,长焦距、大口径相机成为重点研究方向。为了克服重力变化、复合材料变形等因素带来的天地不一致性的问题,次镜调整成为校正光学遥感器离焦和主次镜相对位置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次镜柔性支撑、... 随着空间光学遥感器地面分辨率逐步提高,长焦距、大口径相机成为重点研究方向。为了克服重力变化、复合材料变形等因素带来的天地不一致性的问题,次镜调整成为校正光学遥感器离焦和主次镜相对位置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次镜柔性支撑、精密直线驱动与柔性铰链传动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套高精度次镜调整机构。首先介绍了该套机构的光机构成、工作原理及传动链路,然后对超轻次镜、高精度直线致动、高精度调焦传动等设计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力学环境试验后的调整精度测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套精密调整机构实测调整行程大于±120μm,轴向调整步距精度0.18μm(3σ值),调整行程内次镜的最大平移误差为1.30μm,最大倾斜误差为1.93″,具有调整范围宽、调整精度高的特点,满足空间光学遥感器精密次镜调整的要求,已成功在轨应用于北京三号B卫星0.5 m级高分辨率空间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 空间光学 调整机构 遥感器 次镜 柔性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和注意力的轻量化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志恒 岳子腾 +3 位作者 周绥平 江澄 节永师 陈雪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道路形状结构错综复杂,出现窄小型道路提取错误或漏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和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在原始高分辨率网络(HRNet)基础上,通过引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道路形状结构错综复杂,出现窄小型道路提取错误或漏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和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在原始高分辨率网络(HRNet)基础上,通过引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实现多尺度道路信息融合;再引入挤压激励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特征表征质量;最后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方法改进网络残差模块实现模型轻量化,以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模型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算法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平均交并比,相比原始HRNet分别提升了5.35%、2.15%、4.1%、3.15%和14.34%,且减少了36.1%的参数数量;相比其他网络,该算法突出了细小道路的特征,道路预测结果连续性、完整性好,并且模型小易于部署在实时检测设备中,有效改善了道路提取任务中错分和缺失的情况,是一种适应性更强、分割精度更高、更轻量化的多尺度道路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提取 空间金字塔池化 通道注意力机制 可分离卷积 高分辨率网络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轨道遥感器高温度稳定性热控设计与验证
6
作者 赵慧 赵宇 +3 位作者 宋欣阳 夏晨晖 靳利锋 伍婷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为保证遥感器优异的在轨成像品质和指向精度,需要遥感器的主要部件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较高的温度稳定性,相比于常见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器,超低轨道特殊的轨道环境和结构设计给遥感器实现高温度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热控... 为保证遥感器优异的在轨成像品质和指向精度,需要遥感器的主要部件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较高的温度稳定性,相比于常见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器,超低轨道特殊的轨道环境和结构设计给遥感器实现高温度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热控设计的难点在于超低轨道恶劣多变外热流环境,温度敏感的扁平化结构、有限的重量功耗分配、高温度稳定性控温要求。热控设计通过系统级热控设计实现精密控温,应用多种热控措施包括热门机构抑制外部热流、精细化辐射热罩设计,通过高精度控温结构实现隔热均温与控温,精细化功率密度分配等,实现了高温度稳定性,为光学遥感主体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经过平衡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热控措施合理有效,能够很好地满足温度要求,遥感器主要部件可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温度稳定性±0.2℃,有利保障了遥感器高质量成像任务,在未来复杂外热流遥感器高稳定性热控设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 超低轨道 温度稳定性 精密控温 遥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CLUS算法的船舶轨迹聚类研究
7
作者 祁文娟 刘志恒 +3 位作者 周绥平 江澄 节永师 石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4-1221,共8页
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发展,利用船舶轨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已成为海洋交通管理和船舶行为分析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基于轨迹点的聚类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轨迹时序性,而以整条轨迹为聚类对象则易导... 随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发展,利用船舶轨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已成为海洋交通管理和船舶行为分析的关键环节。然而,现有基于轨迹点的聚类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轨迹时序性,而以整条轨迹为聚类对象则易导致计算效率低和忽视局部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RACLUS算法的船舶行为分析框架,使用Hausdorff距离计算轨迹相似性度。所提框架分为3个部分:基于特征点的轨迹划分,将整条轨迹进行分段,以考虑轨迹公共子轨迹;轨迹段聚类,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轨迹段进行聚类,形成轨迹簇;代表性轨迹提取,使用扫描线方法在轨迹簇中识别出具有相似行为模式的路径。利用港口数据作为数据集,结果表明改进的聚类算法相比原轨迹聚类(trajectory clustering,TRACLUS)算法在效果和运行效率上均有提升,能有效提取研究区域内的船舶整体运动趋势和局部相似航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聚类 船舶行为 自动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光谱成像的旋转滤光轮机构动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跃 李世其 张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5,179,共6页
分时获取不同谱段的光谱信息是空间多光谱成像的前提。为了满足卫星相机多光谱成像中的光谱细分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分光器装置,通过周边安装的步进电机驱动大尺寸角接触球轴承实现滤光片频繁的切入切出运动。采用数值模型... 分时获取不同谱段的光谱信息是空间多光谱成像的前提。为了满足卫星相机多光谱成像中的光谱细分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分光器装置,通过周边安装的步进电机驱动大尺寸角接触球轴承实现滤光片频繁的切入切出运动。采用数值模型与模态试验方法验证机构的动力学特性,根据正弦扫频及随机振动试验分析滤光轮机构在卫星发射阶段的有效性,一种地面微振动试验用以描述滤光轮机构的在轨稳定性。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滤光轮机构满足发射安全性与在轨稳定性需求。这类周边驱动大尺寸薄壁轴承的新型旋转滤光轮为大口径卫星相机的空间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相机 滤光轮机构 模态试验 微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量化技术在像素级数字积分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封宇航 李博 +2 位作者 张丽莎 袁媛 龙亮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8,共8页
像素级数字积分探测是一种新型的红外探测技术,其具备电荷处理能力高、动态范围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红外系统探测灵敏度,在各类红外弱信号探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像素级数字积分技术中的二次量化技术,可对在总噪声中占比较大的... 像素级数字积分探测是一种新型的红外探测技术,其具备电荷处理能力高、动态范围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红外系统探测灵敏度,在各类红外弱信号探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像素级数字积分技术中的二次量化技术,可对在总噪声中占比较大的量化噪声进行有效抑制。对像素级数字积分探测系统中的量化步长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对二次量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量化步长的改变对像素级数字积分红外探测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二次量化的原理及特点,研究其在应用中的关键参数设计,从而推动二次量化技术的发展,实现像素级数字积分探测系统更高灵敏度探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级数字积分技术 量化步长 二次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大视场遥感相机畸变测试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重阳 董欣 +2 位作者 岳丽清 马丽娜 张继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213,共5页
航天遥感相机的畸变作为相机的重要参数,其测试精度直接关系到相机获取图像后的图像处理精度。对于航天非测绘遥感相机,在设计之初往往对其光学系统的畸变设计要求没有测绘相机高,其光学系统的畸变一般会比较大,需要对此类遥感相机,特... 航天遥感相机的畸变作为相机的重要参数,其测试精度直接关系到相机获取图像后的图像处理精度。对于航天非测绘遥感相机,在设计之初往往对其光学系统的畸变设计要求没有测绘相机高,其光学系统的畸变一般会比较大,需要对此类遥感相机,特别是视场较大的遥感相机的畸变进行精确测试,为其在轨飞行检校提供比较精确的初始条件。文中在经典的精密测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大畸变航天遥感相机的数学模型,针对视场较大、弧形畸变较大的测试难点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测试思路,完成了被测相机的高精度畸变测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畸变测试精度优于1.8μm(1σ),可以满足被测相机的高精度畸变测试需求,对航天非测绘大视场遥感相机畸变测试有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测绘 大视场 遥感相机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ULE分块镜曲率半径调整能力分析
11
作者 赵凯伦 宋刘幸 +4 位作者 孙德伟 黄巧林 田国梁 贺金平 胡瑞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针对未来大口径分块光学系统在轨变构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大范围曲率可调的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压电陶瓷材料特性与热应变本构方程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压电应变可以由热应变精确等效,并根据挠性曲线方程解算出压电陶瓷变形量,由此实... 针对未来大口径分块光学系统在轨变构重构问题,提出一种大范围曲率可调的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压电陶瓷材料特性与热应变本构方程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压电应变可以由热应变精确等效,并根据挠性曲线方程解算出压电陶瓷变形量,由此实现对边距离为510 mm、曲率半径为9000 mm的ULE(ultra low expansion glass)分块镜参数化建模。仿真结果表明:54个交错式促动器在±20 V控制电压区间可实现分块镜曲率半径变构240.07 mm且呈高度线性变化关系。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电压在-25~20 V区间变化时,分块镜曲率半径变化量达223.44 mm,并且正向单位电压对应曲率半径变化量较负向大。本文提出的大范围曲率可调分块镜可为后续大口径分块光学在轨变构重构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镜 曲率半径 压电陶瓷 促动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技术与验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庆林 徐先锋 +4 位作者 魏志勇 袁安波 张占东 安萌 于生全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4,共7页
资源一号02D卫星主载荷可见近红外相机可以获取2.5m(全色)/10m(多光谱)地面像元分辨率影像、115km大幅宽地面景物,具有1个全色和8个多光谱谱段。为满足多谱段图像信息获取的需求,可见近红外相机从光学系统设计入手,通过采用双通... 资源一号02D卫星主载荷可见近红外相机可以获取2.5m(全色)/10m(多光谱)地面像元分辨率影像、115km大幅宽地面景物,具有1个全色和8个多光谱谱段。为满足多谱段图像信息获取的需求,可见近红外相机从光学系统设计入手,通过采用双通道成像方式实现一台相机设置9个光谱谱段。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四色探测器的研制、双通道谱段间的配准、高集成电路设计、光机结构高稳定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有效地保证了相机的高性能指标。通过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情况表明:相机设计合理,相机功能、性能满足研制要求,在轨图像品质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可见近红外相机 离轴三反系统 时间延时积分电荷耦合器件 双通道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od支撑大口径反射镜的零重力面形测试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佳夷 王海超 +3 位作者 李斌 刘涌 姜彦辉 姚立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7-342,共6页
双脚架结构具有静定支撑的特点,可以隔离机械附加载荷,因此成为大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组件的常用支撑形式之一。在地面装调时,采用双脚架支撑的反射镜的面形因重力作用而下降。空间相机入轨后,随着重力变形的释放,反射镜面形会再次发生... 双脚架结构具有静定支撑的特点,可以隔离机械附加载荷,因此成为大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组件的常用支撑形式之一。在地面装调时,采用双脚架支撑的反射镜的面形因重力作用而下降。空间相机入轨后,随着重力变形的释放,反射镜面形会再次发生改变。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反射镜组件的重力误差,其精度难以达到高质量高分辨率成像的要求。同时,反射镜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重力卸载方案也难以沿用至组件阶段。针对重力误差测试过程中装配误差与三叶像差混叠以及检测光路对球差测试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翻转与卸载相结合的测试方案。基于不同像差的正交性,可以进行分别测试来逐项获取各像差。通过反射镜组建的翻转测试,分离装配误差与重力误差中的三叶像差。设计一定精度的卸载装置,通过卸载前后的对比测试,得到重力造成的球差等旋转对称像差。采取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对全部重力误差的实测。利用1.3 m口径高轻量化反射镜组件进行了测试验证,其重力误差面形rms和在轨面形rms分别为0.192λ(λ=0.6328μm)和0.023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大口径反射镜 零重力面形 重力翻转 重力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跟踪仪检测大口径非球面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佳夷 王聪 +1 位作者 霍腾飞 程德级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3,共5页
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研磨阶段,在准确测试几何参数的同时,面形也要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利用数值模拟测试过程的方式,评估了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和激光跟踪仪轮廓检测几何参数及面形的精度。针对2m口径抛物镜的检测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有效... 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研磨阶段,在准确测试几何参数的同时,面形也要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利用数值模拟测试过程的方式,评估了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和激光跟踪仪轮廓检测几何参数及面形的精度。针对2m口径抛物镜的检测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轮廓检测方法。使用4台激光跟踪仪搭建了多边测量系统,采用Levenberg_Marquardt算法进行系统标定,利用新型靶球实现多台跟踪仪对镜面点的同步快速采集,对测试数据进行平差和坐标系转换处理,最终获取几何参数和面形。2m口径抛物镜研磨完成后进行了测试,顶点曲率半径、非球面系数、面形rms的误差分别为0.16mm、0.0006、1.0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非球面 轮廓检测 激光跟踪仪 多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深空高光谱衍射计算成像探测技术(特约)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斌 刘彦丽 +3 位作者 赵海博 徐婧 孙权森 王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4,共6页
光谱成像技术是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可服务于多种空间科学实验。针对深空探测领域对光谱载荷的高稳定性、高光利用率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深空高光谱衍射计算成像探测技术,将衍射光谱成像技术和光场成像技术结合,解决衍射光谱推... 光谱成像技术是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可服务于多种空间科学实验。针对深空探测领域对光谱载荷的高稳定性、高光利用率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深空高光谱衍射计算成像探测技术,将衍射光谱成像技术和光场成像技术结合,解决衍射光谱推扫成像系统中探测器需要大范围扫描问题,实现一次拍照获取目标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即快照式成像。这对未来深空探测高光谱成像仪的设计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衍射光谱 光场成像 计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星辐射定标的辐射传递链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轩 齐文雯 徐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遥感信息定量化应用水平,提高在轨辐射定标精度和定标频次,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星的全谱段、全口径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方法适用于可见近红外谱段;定标传递中辐射基准可溯源至SI(国际单位)。通过比较现有定标方法和基准星辐... 为进一步提高遥感信息定量化应用水平,提高在轨辐射定标精度和定标频次,提出一种基于基准星的全谱段、全口径在轨绝对辐射定标方法,方法适用于可见近红外谱段;定标传递中辐射基准可溯源至SI(国际单位)。通过比较现有定标方法和基准星辐射定标的优缺点,分析基准星辐射基准溯源特性,建立太阳-基准星-遥感器的辐射传递模型,以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卫星为例,其作为待定标遥感器,对基准星定标的约束条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基准星辐射传递不确定度为1.3%。仿真结果验证了基准星定标方法的可行性,对遥感器辐射定标精度、频次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绝对辐射定标 基准星 漫反射板 辐射基准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道遥感相机光机热一体化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朋朋 靳利锋 +1 位作者 赵慧 李妥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4-621,共8页
低轨道卫星热环境复杂恶劣,对遥感相机光机结构的热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在轨温度场的光、机、热一体化仿真分析方法,以某低轨道卫星相机为例,分别采用Thermal Desktop、MSC Patran/Nastran、Code V构建热分析模型、... 低轨道卫星热环境复杂恶劣,对遥感相机光机结构的热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在轨温度场的光、机、热一体化仿真分析方法,以某低轨道卫星相机为例,分别采用Thermal Desktop、MSC Patran/Nastran、Code V构建热分析模型、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光学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了相机单次成像时间内最极端工况下各反射镜的平移、倾斜及镜间距变化量等结构变形特性,计算了光学系统MTF的变化,并剖析了系统传函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从主承力结构的结构参数出发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主承力结构线胀系数在(5~5.5)×10^(-6)时系统热特性最优,系统传函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道 光机结构 无热化设计 光机热一体化分析 M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掩膜式光谱光学系统
18
作者 李鹏达 胡源 +4 位作者 钟晓明 王旭 王月旗 李轶庭 骆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199,共8页
掩膜式光谱仪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场景分为空间维和光谱维两路分别采集,然后对其进行信息融合,实现光谱高动态视频信号的获取,在动态高光谱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掩膜式光谱仪轻小型化问题,针对光谱光学系统部分,进行镜片... 掩膜式光谱仪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场景分为空间维和光谱维两路分别采集,然后对其进行信息融合,实现光谱高动态视频信号的获取,在动态高光谱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掩膜式光谱仪轻小型化问题,针对光谱光学系统部分,进行镜片数量的精简化设计,采用光栅替换传统棱镜,在实现线性色散的同时使结构进一步紧凑。并针对光栅无用级次产生的杂散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最终设计的系统在400~1 000 nm范围内,光谱分辨率均小于4 nm,全视场奈奎斯特频率处平均调制传递函数(MTF)均大于0.4,像面照度均匀性高于0.9,实现良好像质;同时杂散光产生的信噪比为0.06,不影响光谱信息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膜式 光谱仪 光学设计 光栅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双线阵立体测绘相机系统集成与测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重阳 张志飞 +6 位作者 吕宠 朱永红 边志峰 张春瑞 王蓉 刘辉 都晓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9-304,共6页
2019年11月3日发射的高分七号立体测绘卫星搭载了前、后视两台高分辨率遥感相机,分别从前、后两个方向对地面同一景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观测,从而形成立体测绘影像。在立体测绘相机的实验室研制阶段,需要确保双线阵相机的线阵水平、共焦一... 2019年11月3日发射的高分七号立体测绘卫星搭载了前、后视两台高分辨率遥感相机,分别从前、后两个方向对地面同一景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观测,从而形成立体测绘影像。在立体测绘相机的实验室研制阶段,需要确保双线阵相机的线阵水平、共焦一致性、内方位元素与畸变的高精度测试。为了满足高分七号双线阵相机上述技术指标的要求,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焦平面快速装调方法以及高精度内方位元素与畸变测试方法,所用方法提高了装调与测试效率,保证了测试精度,相机共焦性优于±0.04 mm,线阵水平优于±1′,畸变测试精度优于2.3μm,可为其他大比例尺测绘遥感相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阵 测绘 系统集成 内方位元素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在轨调试与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伟 齐文雯 +3 位作者 王军 何红艳 于生全 王殿中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6,共7页
资源一号02D卫星发射入轨后,针对可见近红外(VNIR)相机工作状态与实验室标定状态的变化,开展了在轨调试及相应图像质量参数评价,保障了相机成像性能。基于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高速推扫成像时场景不断变化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通... 资源一号02D卫星发射入轨后,针对可见近红外(VNIR)相机工作状态与实验室标定状态的变化,开展了在轨调试及相应图像质量参数评价,保障了相机成像性能。基于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高速推扫成像时场景不断变化的特点,研究了一种通过降低调焦算法对场景不变依赖性来提高调焦精度的调焦方法,保障了相机高精度快速调焦;针对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同时具备高空间分辨率和大幅宽的特点,改进了相机成像参数调整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在轨成像时全链路辐射传输模型的成像参数预估方法,确保了相机积分级数与增益处于最优状态。最后,在完成可见近红外相机在轨调试的基础上,对图像调制传递函数(MTF)、信噪比(SNR)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相机成像性能处于最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D卫星 可见近红外相机 在轨调试 调焦 成像参数调整 图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