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前移理念在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申海艳 李璟 +5 位作者 王梅 周静 韩杉 王大寿 付旭洁 鲍婉怡 《山东医药》 2025年第5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康复前移理念在重度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度KOA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单侧TK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前移理念... 目的观察康复前移理念在重度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度KOA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单侧TK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前移理念护理。术前及术后24 h、1周、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膝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1、2周,采用电子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定膝关节屈曲/伸展的主动活动范围(AROM);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术后1、2周,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1、2周,两组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术后2周,两组HSS评分均较术后1周升高(P均<0.05)。术后2周,两组膝关节屈曲/伸展的AROM均较术后1周升高(P均<0.05);术后1、2周,观察组膝关节屈曲/伸展的AROM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周,观察组躯体、症状、影响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高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术后2周,对照组躯体、症状、影响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前移理念模式可减轻重度KOA患者TKA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前移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唐骞 陈啟鸰 +4 位作者 贾祎佳 姬林松 杨再松 罗春山 陆廷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退行性DLSS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行后路椎体融合...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E-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退行性DLSS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行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研究组行PE-P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JOA)、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当日、术后第一周、术后第二周、术后第四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术前两组JOA、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高于术前,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00%、18.00%。结论 对比后路椎体融合术,DLSS行PE-PLIF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期间所花费时间更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术式应用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露 刘福尧 +5 位作者 韩杉 李霞 李美 杨洪林 郭春燕 罗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对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随访,观察组住院期间按常规临床护理路... 目的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对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随访,观察组住院期间按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同时实施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方案。结果对照组53例、观察组50例完成研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后9个月观察组居家跌倒发生率及新发脆性骨折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对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实施出院计划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遵医行为,降低新发脆性骨折风险和居家跌倒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骨折 脆性骨折 出院计划 骨折联络服务模式 功能锻炼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