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点定位的脊柱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
1
作者 江鹏 唐渔 +2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王力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4,共8页
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而Cobb角可以反映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针对人工测量存在耗时长、误差大及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存在Cobb角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定位的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首先,该... 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而Cobb角可以反映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针对人工测量存在耗时长、误差大及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存在Cobb角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定位的冠状位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首先,该方法使用基于中心加偏移的关键点定位网络学习椎骨顶点与中心点的偏移,进行椎骨顶点坐标回归;同时,使用相邻椎骨偏移进行监督训练,以充分利用椎骨位置信息并精确定位;最后,以迁移学习的方式在COCO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在本地以及开源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椎骨中心点和顶点,并且测量的3个节段的Cobb角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0°、2.5°、2.4°;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0.95,证明了所提方法在Cobb角自动测量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COBB角 关键点定位 中心点偏移 相邻椎骨偏移量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玉波 张慧林 +2 位作者 田国鹏 刘凯(综述) 潘亚文(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7-581,共5页
胶质瘤是成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发病率与低生存率,但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有限。近年来,环GMP-AMP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yclic GMP-AMP synthase-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cGAS-STING)信号通路... 胶质瘤是成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发病率与低生存率,但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有限。近年来,环GMP-AMP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yclic GMP-AMP synthase-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的抑癌作用,并深入探讨了针对该通路的多种STING激动剂及其递送系统;对cGAS-STING通路与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进行总结,为多模式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 信号通路 胶质瘤 STING 激动剂 纳米递送系统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与上下文双注意力U-Net网络于脊柱矢状位X线片中分割胸椎及腰椎
3
作者 肖霖 张笠 +4 位作者 唐渔 黄玉瑶 王力航 何力 何志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观察全局与上下文双注意力U-Net网络于脊柱矢状位X线片中分割胸椎和腰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共600幅脊柱矢状位X线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人工标注T4~T12和L1~L5作为参考标准。将全局注意力细化... 目的观察全局与上下文双注意力U-Net网络于脊柱矢状位X线片中分割胸椎和腰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共600幅脊柱矢状位X线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人工标注T4~T12和L1~L5作为参考标准。将全局注意力细化(GAR)模块和注意力空间金字塔池化(A-ASPP)模块添加至U-Net网络,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训练和验证,分析其分割矢状位X线片的性能,并与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SPNet)、视觉几何组(VGG)-UNet及DeepLabv3+分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局与上下文双注意力U-Net网络分割脊柱矢状位X线片中胸椎及腰椎的精确度为90.58%、敏感度为89.51%、戴斯相似系数为90.20%,均优于PSPNet、VGG-UNet及DeepLabv3+网络;损失函数和平均交并比曲线显示其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好泛化能力。结论基于全局与上下文双注意力U-Net网络可于脊柱矢状位X线片中有效分割胸椎及腰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X线 人工智能 自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症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增杰 杨扉扉 +2 位作者 李丽莉 贾祎佳 蒲翔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855,共8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日益普遍。传统的化学药治疗虽有效,但往往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极为迫切。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成为抗骨质疏松症研究的热点,对其机制探索有助于开发更多针对不...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日益普遍。传统的化学药治疗虽有效,但往往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极为迫切。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成为抗骨质疏松症研究的热点,对其机制探索有助于开发更多针对不同机制的药物。深入研究中药的抗骨质疏松症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如何发挥抗骨质疏松症作用,改善骨代谢,从而为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抗骨质疏松症中药 机制 植物雌激素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矿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5
作者 陈娅 付红江 +2 位作者 陈连花 王能琴 张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6,共2页
病例男,8岁,右侧大腿远端疼痛20余天。专科检查:右大腿远端无压痛感,皮肤无明显红肿,亦无静脉曲张及破溃,双下肢活动正常。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5.67 mg/L,红细胞沉降率28.0 mm/h,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患者平扫CT提示右... 病例男,8岁,右侧大腿远端疼痛20余天。专科检查:右大腿远端无压痛感,皮肤无明显红肿,亦无静脉曲张及破溃,双下肢活动正常。实验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5.67 mg/L,红细胞沉降率28.0 mm/h,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患者平扫CT提示右股骨下段髓腔内多发不规则骨质破坏区,密度不均,CT值约55 HU,中心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较大截面约35 mm×13 mm,病变由干骺端向下生长侵及骺板,未累及骨骺,邻近骨皮质呈虫蚀样骨质破坏,边缘见层状骨膜反应及骨质硬化(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股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经历对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其与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影响
6
作者 杨先涛 吴荣 +6 位作者 罗媛 任鹏宇 刘玉 冉凤蛟 罗溪 古满婷 严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回流经历对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检出率及其与儿童期情感虐待(EM)、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3901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NSSI行为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回流经历对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检出率及其与儿童期情感虐待(EM)、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3901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NSSI行为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结果:贵州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22.8%,其中回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为27.3%。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在儿童期EM与中学生NSSI行为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均为0.06。回流中学生(β=-0.62)与非回流中学生(β=-0.50)儿童期EM得分均与社会支持得分负相关,回流中学生(β=0.22)与非回流中学生(β=0.14)睡眠质量得分均与NSSI行为得分正相关。结论:回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更高。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在儿童期EM与中学生NSSI行为间有重要作用,回流中学生儿童期EM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及NSSI行为关系强于非回流中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回流经历 儿童期情感虐待 社会支持 睡眠质量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胜金 朱小灯 +2 位作者 李开楊 杨梅 吴娴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5-1661,共7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病机制复杂,而线粒体自噬参与了MAFLD的发生发展,在肝脏代谢途径和信号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受多种途径的调控,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途径被认为是调节线粒体自...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病机制复杂,而线粒体自噬参与了MAFLD的发生发展,在肝脏代谢途径和信号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受多种途径的调控,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途径被认为是调节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途径,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可调节脂质代谢、炎症及纤维化,缓解MAFLD的进展。本文综述了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MAFLD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MAFLD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视角探讨维生素D基础与临床最新研究进展
8
作者 高增杰 贾祎佳 +2 位作者 覃裕 宋红 黄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0-936,共7页
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细胞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临床不同专业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及重要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差距。维生素D的临床获益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 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细胞分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临床不同专业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及重要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差距。维生素D的临床获益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患者。但对于维生素D充足的人群,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内分泌专业及骨质疏松科专业医师人群可能是执行维生素D监测和治疗的主要群体。国内其他专业的临床医师对维生素D的认识可能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对维生素D的检测、补充、治疗仍然存在不执行、不检测、不纠正的状态。进一步普及维生素D相关前沿研究动态、更新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对临床、科研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研究进展 争议 最佳剂量 维生素D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zabraud综合征一例
9
作者 韩秘 邓琼 +3 位作者 贾瑶 童常展 常沙 杜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5-946,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右大腿包块伴阵发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右大腿外侧可触及一边缘清晰的包块,周围无红肿,质韧,有压痛。X线平片示右侧髂骨、股骨、胫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呈“磨玻璃样”改变(图1~2),边缘无硬化。CT平扫... 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右大腿包块伴阵发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右大腿外侧可触及一边缘清晰的包块,周围无红肿,质韧,有压痛。X线平片示右侧髂骨、股骨、胫骨上段骨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呈“磨玻璃样”改变(图1~2),边缘无硬化。CT平扫示右髂骨、股骨上段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及磨玻璃样影,呈地图样分布(图3),可见硬化边,局部骨皮质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zabraud综合征 纤维结构不良 肌内黏液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与骨质疏松症
10
作者 周恩宇 杨城 +3 位作者 李玮民 冉栋成 许嘉木 王春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7-1382,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此类患者的骨稳态失衡和骨量减少,增加骨折风险,且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RNA甲基化是一种基因修饰方式,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都发挥调节...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此类患者的骨稳态失衡和骨量减少,增加骨折风险,且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RNA甲基化是一种基因修饰方式,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都发挥调节作用。随着OP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探索,已有研究证实了m6A甲基化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状态而参与OP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阐述了m6A修饰在OP中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OP发病机制中m6A修饰的深入研究和新的防治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风险的预测模型
11
作者 王锐 郑雷雷 +3 位作者 余璇 张益 易斌 黄桂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82,共8页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 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年患者757例,男327例,女430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ST将患者分为两组:POST组(P组)和无POST组(NP组)。收集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随访信息,将数据集随机划分成80%的训练集与20%的测试集,采用20折交叉验证以及网格搜索的方式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开发,测试集用于内部验证,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等4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精确率-召回率曲线(PRC)下面积(AUPRC)、Brier分数评估模型的性能。采用夏普利加法解释(SHAP)对最佳性能的模型进行解释分析。结果 有221例(29.1%)患者发生POST。LR、RF、AdaBoost和XGBoost 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分别为0.89(95%CI 0.87~0.90)、0.90(95%CI 0.87~0.91)、0.86(95%CI 0.81~0.89)和0.88(95%CI 0.86~0.91)。RF模型在测试集中表现最优,ROC曲线准确性84.0%,敏感性77.0%,特异性86.0%,Brier分数0.13,AUPRC 0.81,AUC 0.90。SHAP模型解释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导管套囊带血迹该变量对RF的贡献度最大,其余依次为留置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量、性别、年龄、气管插管次数>1次、ASA分级、留置胃管。结论 本研究基于LR、RF、AdaBoost和XGBoost算法构建4种POST风险预测模型,其中RF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疼痛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胼胝体生长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1例
12
作者 刘恺 付红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7-748,共2页
病例男,51岁,头痛、头昏4天,呈持续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专科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MRI平扫(图1~4)示左侧胼胝体压部旁见一囊实性病变,边界清楚,范围27 mm×23... 病例男,51岁,头痛、头昏4天,呈持续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既往史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专科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MRI平扫(图1~4)示左侧胼胝体压部旁见一囊实性病变,边界清楚,范围27 mm×23 mm×11 mm,病变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较脑脊液稍高,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病灶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DWI实性部分呈稍高信号,相应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图5~7)见病灶实性部分强化,囊壁部分边缘呈环形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oom综合征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张望明 冯勤颖 +6 位作者 宋晓钰 周信忠 陆娟 谢菀卿 赖智文 潘卫东 刘杰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80-1686,共7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荧光素标记DNA的凝胶电泳实验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 目的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孔雀绿-磷钼酸铵比色法、荧光素标记DNA的凝胶电泳实验研究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DNA结合活性、ATPase活性、解链活性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延时拍摄技术研究LYY-32对细胞内DNA解旋酶解链活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构象的影响。结果10μmol·L^(-1)的LYY-32对dsDNA与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结合的抑制率为53.17%,5μmol·L^(-1)的LYY-32对ssDNA与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结合的抑制率为88.49%;50μmol·L^(-1)的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的ATPase活性抑制率为89.3%;LYY-32>5μmol·L^(-1)时,其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解链活性的抑制率为100%;LYY-32亦能显著抑制C2C12细胞内DNA解旋酶的解链活性;LYY-32对BLM 642-1290 DNA解旋酶构象没有影响。结论汉防己乙素衍生物LYY-32可以显著抑制BLM 642-1290 DNA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ATPase活性、解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M DNA解旋酶 汉防己乙素衍生物 结合活性 ATPASE活性 解链活性 荧光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华 崔静 +5 位作者 曾进海 王荣 彭瀚元 张涛 王璐 曹跃朋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音猬(Sonic Hedgehog,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hh组,建模和干预后最终分别入组16、8、7只。模型组、Shh组小鼠采取手术切除双... 目的探讨外源性音猬(Sonic Hedgehog,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hh组,建模和干预后最终分别入组16、8、7只。模型组、Shh组小鼠采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Shh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μL Shh液,空白组及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三组均持续干预7 d。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比较骨密度值、Shh基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水平]、骨形成能力[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自噬相关蛋白1(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见大量脂肪细胞增生,部分胞核消失或破碎或空骨陷窝;空白对照组髓腔脂肪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及形态均匀;Shh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构完整。空白对照组、Shh组、模型组Shh因子、骨密度值、E2、N-MID、BV/TV、Tb.Th、Tb.N依次明显降低,ALP、CTX-Ⅰ、TPACP5b、Tb.Sp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OPG、BGP、BALP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低,Shh组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ANKL、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高,Shh组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Shh因子的补充可减弱去势对小鼠骨密度、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等的影响,有效调控RANKL、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促进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形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因子 骨质疏松症 小鼠 骨吸收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宇杰 曹启辉 杨永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5-1462,共8页
目的:探讨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2... 目的:探讨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2诱导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M2+JMJD3蛋白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和JMJD3蛋白)和M2+JMJD3抑制剂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和JMJD3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细胞比例,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精氨酸酶-1(Arg-1)、JMJD3、IRF4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rg-1、JMJD3、IRF4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地,使用各组THP-1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人MM细胞U266,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2诱导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与M2诱导组比较,M2+JMJD3蛋白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均进一步升高(P<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而M2+JMJD3抑制剂组上述各指标变化趋势与M2+JMJD3蛋白组相反。结论: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M2极化能够促进M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巨噬细胞极化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rham-Stout综合征并左尺桡骨病理性骨折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唐魁韩 冯小波 +1 位作者 刘希梅 陈海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4-610,共7页
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disease,GSD)临床少见,易被失治误治,最终导致骨溶解及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GSD并左尺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探讨GS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最新诊... Gorham-Stout综合征(Gorham-Stout disease,GSD)临床少见,易被失治误治,最终导致骨溶解及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告1例GSD并左尺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探讨GS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最新诊疗方案,提示GSD诊疗重点在于早期防治抑制病情,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同时应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发生进一步骨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ham-Stout综合征 骨溶解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露 韩杉 +4 位作者 罗丽莉 龙姣礼 韩群 安兴梅 张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协同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人员-患者-照护者协... 目的探讨实施协同康复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人员-患者-照护者协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协同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协同康复训练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小梁评分结合骨密度用于骨质疏松诊疗及骨折风险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黎 唐魁韩 +4 位作者 王荣 黄华 陈静 曾进海 宋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6-1790,1812,共6页
目的探讨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结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用于骨质疏松诊治及骨折风险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8月22日在我院使用GE 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结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用于骨质疏松诊治及骨折风险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17日至2022年8月22日在我院使用GE 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50岁以下男性及绝经前女性不同骨量患者占比及BMD、TBS数据趋势,对比5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患者的脆性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D、T值及TBS等影响因素的结果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BMD和TBS在骨折风险方面的预测性能,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风险预测。结果50岁以下男性骨量正常占比97.06%,其中骨折中风险占比8.82%,骨折高风险占比8.82%,绝经前女性骨量正常占比96.26%,其中骨折中风险占比8.50%,骨折高风险占比2.38%。50岁以上男性脆性骨折66例,非骨折641例,其中两组之间年龄、BMI、BMD、T值及TB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后女性患者脆性骨折283例,非骨折1794例,其中两组之间年龄、BMD、T值及TB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2)。BMD和TBS均为脆性骨折的独立预测指标,联合BMD和TBS预测骨折风险的AUC最大,为0.748。结论骨量正常的患者其也存在一定骨折风险,其中年龄、BMD、T值及TBS等因素起到了影响作用;BMD和TBS均为脆性骨折的独立预测指标,TBS在骨折风险评估方面能带来额外的诊断信息,从而提升诊断和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评分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灾难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锻炼依从性影响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9
19
作者 苟艳君 王锐霞 +3 位作者 夏琴 马丽 汪秀红 李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健康信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64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恐动症Tampa评分、骨...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健康信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64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恐动症Tampa评分、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新版健康信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疼痛灾难化与运动恐惧呈正相关(r=0.540)、与锻炼依从性及健康信念呈负相关(r=-0.517、-0.314);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62%;健康信念对运动恐惧的中介作用起到调节作用(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运动恐惧在疼痛灾难化与锻炼依从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健康信念对其中介作用有调节作用。建议医护人员重视疼痛灾难化对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帮助其提高健康信念,从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灾难化 运动恐惧 锻炼依从性 健康信念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志军 刘福尧 潘圆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下肢创伤骨科9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患...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下肢创伤骨科91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46例(改良组)。对比两组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疼痛、髌股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对照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AKS评分、Lysholm评分差值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改良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后1个月(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改良组(P=0.046、0.037)。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2)。结论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改良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均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但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在促进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建议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