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在医院康复治疗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丽洁 陆琳 +1 位作者 覃鼎文 冯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寻求安全、有效、便于患者自行实施的康复模式。方法:对60例关节镜下ACL重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20例,术后6周坚持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B组20例,定...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寻求安全、有效、便于患者自行实施的康复模式。方法:对60例关节镜下ACL重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20例,术后6周坚持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B组20例,定期来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术后第1—3天及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的某一天,共6d);对照组20例,回家自行训练。术后第12周后进行KT-1000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KT-1000试验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ysholm评分:治疗A组与治疗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坚持在医院连续康复治疗6周或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都可以安全有效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比没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能更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钟珊 刘晓华 +1 位作者 覃鼎文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行指导。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主动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ASES及UCLA评分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变(P<0.05),且两项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以有效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康复治疗 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 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闫汝蕴 张大成 +1 位作者 彭英 张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17-519,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进行双侧一次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2年8月住院治疗TKR患者2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双侧一次性TKR的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 目的:前瞻性地进行双侧一次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2年8月住院治疗TKR患者2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双侧一次性TKR的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术前)、第二阶段(术后0—20天)、第三阶段(出院后),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术后康复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结果:病例随访6—12个月,总共42个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出院时(术后10—20天):膝关节屈曲:100°—120°,平均101°±11.3°;伸直:10°—30°,平均10.4°±8.6°;膝关节周围肌力达到4级以上;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结论:双侧TKR患者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必需的,对双侧TKR患者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围手术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王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4-945,共2页
拇外翻畸形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女性多见.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形,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拇外翻畸形并不严重,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拇外翻引发的前脚掌疼痛、胼胝、拇囊炎等问题,再者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差异性和术式多样... 拇外翻畸形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女性多见.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形,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拇外翻畸形并不严重,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拇外翻引发的前脚掌疼痛、胼胝、拇囊炎等问题,再者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差异性和术式多样性,即使再有经验的足踝外科医生,也存在10%-55%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现总结一套拇外翻的康复方法,意在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并减缓拇外翻畸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畸形 康复治疗 术后并发症 手术矫形 治疗方法 外科医生 康复方法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险峰 元帅霄 李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8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年龄、性别匹配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8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年龄、性别匹配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腰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悬吊运动训练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慢性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特发性脊柱侧弯 腰背疼痛 悬吊运动训练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6
6
作者 郭险峰 张大成 陶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家庭指导组(n=82)和强化治疗组(n=82)进行治疗,使用数字类比疼痛评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家庭指导组(n=82)和强化治疗组(n=82)进行治疗,使用数字类比疼痛评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家庭指导组和强化治疗组均能减轻腰痛,且强化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以主动运动训练为核心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运动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创伤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汝蕴 覃鼎文 陆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73-675,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严重肘关节创伤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3年5月间在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肘关节创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肘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并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严重肘关节创伤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3年5月间在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肘关节创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肘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并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第1—5天开始康复治疗;随机选择对照组30例(术后自行锻炼)。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时间为4—16周、平均(8.2±4.6)周;治疗结束时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均达到正常,Mayo肘关节评分,20例为优(总分≥90分),6例为良(总分80—89分),优良率为100%。GEPI评分:2%—10%、平均5.9%±1.9%;无一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征象。结论:肘关节严重创伤术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从而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创伤 术后 围手术期 系统康复 临床研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骨折围手术期的系统康复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汝蕴 覃鼎文 +2 位作者 韩宝昕 王秀芬 蒋协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股骨髁间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围手术期系统康...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膝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其中股骨髁间骨折20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随机选择门诊患者56例为对照组(术后自行锻炼者)。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3—10个月),康复疗程平均7.2±4.6周,膝关节平均屈曲115.9°±10.4°、伸直5°±6.1°,GEPI:3.1%±1.6%,HHS评分:87±17.6,全部恢复伤前工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无一例因术后早期康复而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的发生。结论:膝关节内骨折患者伤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关节内骨折 膝关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闫汝蕴 刘晓华 +1 位作者 陶莉 彭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治疗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术后12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日常生活;GEPI评分:...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治疗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术后12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日常生活;GEPI评分:术后6周25.6%±2.6%,术后12周10.2%±3.1%,治疗结束时8.3%±1.6%;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到正常范围;术后24周,肩部肌肉肌力达到4级以上,能够完全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HHR患者术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围手术期 康复治疗 HHR 肱骨近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脱位行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钟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50例MPFL重建术后的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对照组进行指导回家自行训练... 目的:探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50例MPFL重建术后的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对照组进行指导回家自行训练,术后第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等速测试(慢速60°/s、快速180°/s),并将股四头肌及股内侧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ROM)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2、24周,股四头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慢速分别为61.19±4.80、83.08±2.52,快速分别为68.62±5.04、90.85±1.82,股内侧肌百分比慢速分别为73.19±6.27、91.73±8.11,快速分别为68.49±2.64、82.42±4.12,Lysholm评分分别为82.36±2.57、95.79±1.03,均优于对照组(P<0.05),ROM分别为138.31±4.79、141.72±5.16,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案能成功应用于MPFL重建的髌骨脱位患者术后的康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 髌骨脱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面向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群体智慧涌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宿翀 高月 +1 位作者 李宏光 刘晓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0-1201,共12页
传统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通常以会诊方式,需要群体专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决策,增加专家主观疲劳,且缺乏针对群体治疗智慧涌现方法的探讨,基层康复医师难以学习群体专家治疗智慧.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 传统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通常以会诊方式,需要群体专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决策,增加专家主观疲劳,且缺乏针对群体治疗智慧涌现方法的探讨,基层康复医师难以学习群体专家治疗智慧.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论,本文提出了群体智慧定义,给出了基于"专家讨论后的备选方案排序结果—子属性特征"的群体智慧涌现方法以及基于群体智慧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使计算机逐步学习群体专家经验并代替专家决策,减轻群体专家疲劳感,并具备针对未知备选方案进行自动决策的能力.针对一类数值实例,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方法与所提决策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类实际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决策 群体智慧 吞咽功能障碍 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鼎文 陆廷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肘关节损伤 康复治疗 手部运动 肘关节软组织损伤 肘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 被引量:6
13
作者 覃鼎文 闫汝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内固定术后 骨折切开复位 胫骨平台骨折 经统计学分析 门诊复查 患者 对照组 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松解铰链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康复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汝蕴 覃鼎文 蒋协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根据Mayo肘部评分系统、肘部稳定性、肘关节活动度及针道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个月—12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使用8.5周(6—11周),术前Mayo评分59.5±1.7分,术后82.8±7.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前肘关节总ROM平均37.51°±10.8°、术后110.5°±1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术后均获得无痛性肘关节,并且全部恢复了伤前工作。4例固定针针道感染,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术后8周去除固定架后痊愈。结论:应用可活动的肘部外固定架治疗:在组织愈合期间允许对肘关节提供活动;使得进行松解或重建的组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获得愈合;肘关节僵直行关节松解+外固定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固定架的作用下更加利于实施早期、准确、量化、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僵直 异位骨化 铰链式外固定架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与康复医学的作用
15
作者 张连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等速肌力训练和疗效评定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陶莉 冯华 +2 位作者 郭险峰 侯燕 张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研究用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25例(等张训练患侧肌力)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 目的:研究用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25例(等张训练患侧肌力)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结果:术后第12、24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试验组膝屈、伸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在30°时的股内侧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等速训练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膝关节ACL重建术后的患者短期(6个月)达到健侧屈伸肌力水平,并能达到运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ACL重建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童艳 郭险峰 +1 位作者 张兰 吕艳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同时测量躯干肌(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长收缩肌力。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的各项参数指标增加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01),两组间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ergumed治疗可以显著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在增强躯干肌力方面优于传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肌群肌力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稳定性,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肌力与局部的稳定性呈正相关(r=0.876,P<0.001)。结论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肌力的增强,对于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局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训练 肌力 旋转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喆 郭险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9-670,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35例成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7),分别采用电疗+悬吊运动训练和单纯电疗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分别...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35例成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7),分别采用电疗+悬吊运动训练和单纯电疗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改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训练 社区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亚娣 陆庭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电生理 肌电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