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士职业规划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整凤 陈艳超 +1 位作者 贾宏业 郝艳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规划现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便利抽样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室15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表、职业规划现状调查表与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规划现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便利抽样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室15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表、职业规划现状调查表与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职业规划总均分为(3.16±0.36)分,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2.46±8.59)分。回归分析显示,职业规划的3个维度与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均显著相关(均P<0.05),且前者对后者有预测作用。结论重视培养与挖掘护士的职业规划方向,加强医院与护士的交流,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专业思想稳定性,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规划 工作倦怠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5
2
作者 王曼维 郭榕晨 龚雪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31-735,共5页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作为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的观察阶段。从2017年3月开始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比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1年(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作为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的观察阶段。从2017年3月开始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比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1年(2016年3月-2017年2月)及实施后1年(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实施后的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发放准确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 <0.05);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在工作效率、环境布局、工作流程、仪容仪表方面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 <0.05);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后,消毒供应室人员对护理管理知识的总了解率从实施前的82.5%提高到了97.5%(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切断细菌传播途径,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全程质量控制管理 医院感染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莉 周正宏 +1 位作者 白晓东 郝艳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5期427-428,共2页
关节镜手术由于其微创、准确、安全及并发症相对较少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节镜手术越来越复杂,手术器械也越来越专业化,同时,关节镜相关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等特点,因此,在手术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是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 关节镜手术由于其微创、准确、安全及并发症相对较少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节镜手术越来越复杂,手术器械也越来越专业化,同时,关节镜相关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等特点,因此,在手术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是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既往报道的不良事件,如:止血带麻痹、关节灌注液外渗等,已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其再度发生。笔者针对我院近5年新出现的关节镜手术中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不良事件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优化设计在手术全期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艳华 李慧 高小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8期861-864,共4页
目的:应用优化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对手术全期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原有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表格、人体四面图示、文字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培训,规范手术患者皮... 目的:应用优化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对手术全期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原有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表格、人体四面图示、文字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培训,规范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皮肤情况。结果:使用优化设计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使用利于手术全期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检查,有效减少了因问题皮肤的交接遗漏而致的患者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全期护理 皮肤评估单 优化设计 皮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手在急诊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东红 王爱丽 李嫚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3期269-269,共1页
近年来手外伤患者急剧增加,2011年我院完成急诊手外伤手术12361例,面对大量的急诊手术患者,相应的急诊手术医护人员配比明显不足,再由于每台手术除需要术者外,还需要手术助手帮助牵拉暴露手术位置,占用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延长了... 近年来手外伤患者急剧增加,2011年我院完成急诊手外伤手术12361例,面对大量的急诊手术患者,相应的急诊手术医护人员配比明显不足,再由于每台手术除需要术者外,还需要手术助手帮助牵拉暴露手术位置,占用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延长了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为将手术医生从辅助工作中解脱出来救治更多的患者,我院自行设计制作了“铅手”用于在成人手外伤手术中充当手术助手,显露手术部位。自2010年7月开始使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手 手外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萌萌 赵丹 +2 位作者 徐诚实 吴静晔 韩晓光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总结骨科机器人(天玑)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并探讨手术配合的优化方案,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完成脊柱胸腰椎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 目的总结骨科机器人(天玑)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并探讨手术配合的优化方案,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完成脊柱胸腰椎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并探讨最优化手术配合流程。结果 122例骨科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手术中,共置入螺钉756枚。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机器人使用相关并发症。术后1 d开始康复训练,术后3 d内未发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评估术后CT螺钉优良率(位于椎弓根内或者椎弓根皮质侵犯<2 mm)为98%,术后1年内无因螺钉位置不良导致的2次翻修手术,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缓解。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室布局,熟练的手术配合,最优化的配合流程是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椎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胸腰椎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的心理干预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华 张述平 杨力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臂丛神经阻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止血带用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李整凤 金洋 +1 位作者 马琼 张述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4-785,共2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手术使用解剖型气囊止血带和传统气囊止血带在止血效果、止血带不良反应及副损伤的发生情况,以选择更有利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的止血带。方法选择160例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的患者,采用连续进行的方式分...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手术使用解剖型气囊止血带和传统气囊止血带在止血效果、止血带不良反应及副损伤的发生情况,以选择更有利于膝关节镜手术安全的止血带。方法选择160例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的患者,采用连续进行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解剖型气囊止血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气囊止血带。结果两组充气后止血效果均满意。术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术后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9%,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充气止血带较传统止血带耐受好,不良反应及副损伤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气囊止血带 充气压力 下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赵丹 王志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3-37,56,共6页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患者1 516例,记录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采用自设的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骨科...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患者1 516例,记录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采用自设的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9.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知能力(OR=3.970)、术前活动能力(OR=2.315)、压力性损伤病史(OR=41.230)、手术时长(OR=62.846)、使用骨科医疗器具(OR=28.586)、手术体位(俯卧/牵引位/半坐卧位/半截石位)(OR=6.059)、术中体温降低(OR=5.973)、敲击(OR=2.128)、牵引(OR=1.777)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涉及自身和手术多种危险因素,应通过全面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中压疮 压力性损伤 感知能力 活动能力 体位 体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玑Ⅱ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丽梅 李嫚 +1 位作者 王志新 田蓓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21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总结天玑Ⅱ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2月在天玑Ⅱ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情况,包括术前人员和器械的准备、术中室内设备安排、医护操作的协... 目的总结天玑Ⅱ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2月在天玑Ⅱ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情况,包括术前人员和器械的准备、术中室内设备安排、医护操作的协调配合、技术支持人员的管理及术后精密设备的保护与存放等,并对围术期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共完成机器人辅助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2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5 min(45~90 min),用时短于传统手术;术中未出现医护配合、器械和设备协调管理等因素导致的手术停滞、延迟或取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与护理配合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对手术步骤的充分理解以及默契的医护配合是天玑Ⅱ机器人辅助下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护理配合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Ⅱ机器人 腕舟骨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韧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丽 刘佳 陈雅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RAM)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RAM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RAM干预...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RAM)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RAM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RAM干预。观察两组心理韧性、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RA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相关依从性、主动学习相关依从性、身体相关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RA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高于干预前,且RA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RAM干预模式,可帮助改善心理韧性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并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