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疾病正确诊断的要素有哪些
1
作者 赵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7,共7页
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也是医生必备的能力。疾病自身的发生、发展有其严格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形成对疾病诊断的科学方法,这是一般常见的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但疾病除了受病理生理的影响,还与... 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也是医生必备的能力。疾病自身的发生、发展有其严格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形成对疾病诊断的科学方法,这是一般常见的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但疾病除了受病理生理的影响,还与患者的心理、主观意识密切相关,同一个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也会大相径庭。临床诊断疾病被多种因素所干扰,需要医生多视角、多维度、从不同层面来分析来自患者主观和客观的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对疾病正确诊断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疾病到患者,融入多种思维,包括不同要素,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正确诊断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二氧化硫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调节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伟 刘鹏 +6 位作者 孟凡星 李天水 王颖 高嘉琪 周佐邑 王聪 赵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索内源性二氧化硫对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入对照组、二氧化硫组、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二氧化硫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肌... 目的:探索内源性二氧化硫对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入对照组、二氧化硫组、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二氧化硫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及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含量,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含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OH)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含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谷胱甘肽氧化酶(glutathione oxidase,GSH-px)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脓毒症时大鼠血浆PCT含量由(0.93±0.26)μg/L升高至(2.45±0.52)μg/L(P<0.01),二氧化硫供体干预后降低至(1.58±0.36)μg/L(P<0.01)。脓毒症时大鼠血浆CK-MB、cTnⅠ及FABP含量分别由(14.46±6.48)μg/L、(151.25±30.14)ng/L及(2.72±0.65)μg/L升高至(23.72±7.72)μg/L、(272.78±52.70)ng/L及(5.22±1.01)μg/L(P均<0.01),二氧化硫供体干预后分别降低至(16.74±3.63)μg/L、(184.86±37.72 ng/L)及(3.31±0.84)μg/L(P均<0.05)。脓毒症时大鼠心肌组织H_(2)O_(2)含量、NO含量、MPO活性、·OH活性及MDA含量分别由(67.26±8.77)mmol/g、(38.39±6.93)μmol/g、(358.25±68.12)U/g、(648.42±93.69)U/mg及(4.55±0.96)μmol/g升高至(111.45±17.35)mmol/g、(51.04±5.91)μmol/g、(465.88±76.76)U/g、(873.75±123.47)U/mg及(7.25±0.86)μmol/g(P均<0.01)。二氧化硫供体干预后分别降低至(75.99±10.52)mmol/g、(39.39±7.80)μmol/g、(393.17±51.5)U/g、(710.54±106.33)U/mg及(5.16±0.65)μmol/g(P均<0.05)。脓毒症时大鼠心肌组织T-AOC、CAT活性、CO含量、GSH含量、GSH-px含量及SOD活性分别由(2.07±0.37)U/mg、(169.25±36.86)U/g、(1.35±0.32)μmol/g、(103.51±16.62)μmol/g、(38.40±7.97)μmol/g及(38.50±8.30)U/mg降低至(1.42±0.39)U/mg、(98.44±26.56)U/g、(0.96±0.21)μmol/g、(68.05±7.35)μmol/g、(23.83±5.04)μmol/g及(23.11±4.63)U/mg(P均<0.01)。二氧化硫供体干预后分别升高至(1.83±0.37)U/mg、(146.14±31.63)U/g、(1.28±0.20)μmol/g、(92.10±11.84)μmol/g、(37.16±3.01)μmol/g及(37.29±2.62)U/mg(P均<0.05)。结论:内源性二氧化硫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二氧化硫 脓毒症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维D_(3)或维生素D_(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出现急性时相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佳 李泉 +10 位作者 徐晓杰 周美岑 霍丽丽 王茹 王志新 王红 左庆瑶 李伟 陈海翎 刘耕 邓微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目的研究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_(3)或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_(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发生急性时相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随机纳入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_(3)处理组(阿仑组,33例)、单次肌肉注射... 目的研究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_(3)或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_(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发生急性时相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随机纳入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_(3)处理组(阿仑组,33例)、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_(2)组(VD_(2)组,31例)、无预处理组(对照组,33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基线指标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及72 h内急性时相反应发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热与血常规、生化指标、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及基线血常规、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比三组患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前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VD_(2)组及阿仑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hpil to lymphocyte ratio,NR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72 h内对照组、VD_(2)组、阿仑组急性时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发热(81.8%,74.2%,41.9%)、乏力(45.5%,9.7%,12.9%)、头痛(60.6%,19.4%,6.5%)、头晕(21.2%,9.7%,0%)、骨痛(69.7%,45.2%,16.1%)、关节痛(54.5%,6.5%,12.9%)、肌肉痛(63.6%,38.7%,22.6%)及恶心(15.2%,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D_(2)组及阿仑组上述症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发热与用药前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1NP)及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ized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和0.29,P均<0.05),与25羟维生素D[25-OH vitamin D,25(OH)D]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6,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用药前血清25(OH)D低水平为用药后发生发热的危险因素[OR=0.86(95%CI:0.72~0.90),P=0.04]。结论阿仑膦酸钠维D_(3)及维生素D_(2)预处理均可有效缓解首次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出现的急性时相反应,用药前血清25(OH)D低水平可作为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后发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 急性时相反应 唑来膦酸 发热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望 刘文莉 +3 位作者 王海英 关岚 赵晓东 赵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NaHS组,每组8只。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冰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总胆固醇PHILIPIN染色及HE染色,...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NaHS组,每组8只。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冰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总胆固醇PHILIPIN染色及HE染色,对油红O染色和总胆固醇染色结果采用积分光密度计数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经油红O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肝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高脂组肝细胞和细胞间隙有脂质大量弥漫沉积,肝小叶结构破坏;高脂+NaHS组脂质沉积(5818.79±297.45)较高脂组(62 612.70±756.46)明显减少(P<0.01),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减轻。对照组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无阳性信号显示;高脂组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201.21±3.18)呈明蓝色荧光阳性信号,信号强烈且分布较均匀;高脂+NaHS组明蓝色荧光阳性信号强度(52.13±3.70)明显减弱,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对照组肝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高脂组大量肝细胞含有脂肪滴,将胞核推挤到细胞一侧,肝细胞肿大变圆,小叶中央区受累明显;高脂+NaHS组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肝细胞形态和结构有所恢复。结论外源性H2S对大鼠高脂饮食所致肝脏脂质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脂代谢障碍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高脂饲养大鼠肝组织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聪 许玉芳 +4 位作者 孙华毅 陈志芳 李薇 赵斌 杜军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_2)对高脂饲养大鼠肝组织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高脂组(10只)和SO_2组(10只)。留取肝组织冷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HE染色,并对油红O染色和总...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_2)对高脂饲养大鼠肝组织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高脂组(10只)和SO_2组(10只)。留取肝组织冷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HE染色,并对油红O染色和总胆固醇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对照组肝组织学形态大致正常;高脂组肝细胞内、细胞间隙脂质呈弥漫沉积,肝小叶结构受损;SO_2组脂质沉积较高脂组明显减少(P<0.01),肝小叶结构受损程度减轻。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无阳性信号;高脂组荧光阳性信号强烈,且满视野,分布较均匀;SO_2组阳性信号荧光强度较高脂组明显减弱(P<0.01)。HE染色显示,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高脂组肝细胞含较大脂滴,肿大变圆,小叶中央区受累明显,肝细胞排列紊乱;SO_2组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肝细胞形态有所恢复,病变程度减轻。结论大鼠高脂饮食导致肝脏脂质代谢明显异常;外源性SO_2对大鼠高脂饮食所致肝脏脂质代谢有明显改善作用;推测该作用可能是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胆固醇 肝细胞 脂代谢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短期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海南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彭权明 张洋博 +4 位作者 张彦春 龙天音 赵斌 郭伟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7期41-45,共5页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归纳出课程本身存在的样本量、课程时间、量表等多种局限性;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未来叙事医学课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叙事医学教育 短期叙事医学课程 叙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下调TGF-β_1/Smad2/3通路对大鼠心肌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百川 孙莉莉 +3 位作者 王海英 孙鲁静 赵晓东 赵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气体分子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基)、硫氢化钠(NaSH)组(加入终浓度为2×10–4mol/L的H2S供体NaHS培养)、TGF-β组(加入终浓... 目的探讨气体分子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基)、硫氢化钠(NaSH)组(加入终浓度为2×10–4mol/L的H2S供体NaHS培养)、TGF-β组(加入终浓度为10ng/ml TGF-β1培养)、TGF-β+NaHS组(用含2×10–4mol/L NaHS的DMEM培养基培养30min,再加入10ng/ml TGF-β1培养)。培养1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培养72h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的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HS组心肌细胞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而TGF-β组心肌细胞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且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TGF-β组比较,TGF-β+NaHS组心肌细胞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H2S可抑制心肌细胞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肌细胞 心脏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RAGE、IFN-γ浓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晓萌 江雪 +1 位作者 杜凤和 郭彩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浓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浓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36例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4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119)、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组(n=75)。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中sRAGE和IFN-γ浓度并比较。分别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RAGE、IFN-γ在不同Gensini评分分组中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RAGE、IFN-γ与心肌梗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sRAGE浓度最高,非冠心病组最低。急性心肌梗死组IFN-γ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sRAGE浓度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更为密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sRAGE与IFN-γ浓度呈正相关,两者均与心肌梗死标志物cTnI、Myo、CK-MB呈正相关,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未见明显相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Gensini组sRAGE及IFN-γ浓度大于中Gensini组和低Gensini组,sRAGE浓度以三支病变组最高、单支病变组最低,IFN-γ浓度以双支病变组最高、单支病变组最低。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sRAGE浓度明显升高,并且急性心肌梗死者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sRAGE及IFN-γ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