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在医院康复治疗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丽洁 陆琳 +1 位作者 覃鼎文 冯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寻求安全、有效、便于患者自行实施的康复模式。方法:对60例关节镜下ACL重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20例,术后6周坚持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B组20例,定...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寻求安全、有效、便于患者自行实施的康复模式。方法:对60例关节镜下ACL重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20例,术后6周坚持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B组20例,定期来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术后第1—3天及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的某一天,共6d);对照组20例,回家自行训练。术后第12周后进行KT-1000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KT-1000试验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ysholm评分:治疗A组与治疗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坚持在医院连续康复治疗6周或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都可以安全有效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比没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能更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钟珊 刘晓华 +1 位作者 覃鼎文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行指导。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主动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ASES及UCLA评分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变(P<0.05),且两项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以有效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康复治疗 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 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王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4-945,共2页
拇外翻畸形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女性多见.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形,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拇外翻畸形并不严重,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拇外翻引发的前脚掌疼痛、胼胝、拇囊炎等问题,再者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差异性和术式多样... 拇外翻畸形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女性多见.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形,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拇外翻畸形并不严重,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拇外翻引发的前脚掌疼痛、胼胝、拇囊炎等问题,再者由于拇外翻的病理差异性和术式多样性,即使再有经验的足踝外科医生,也存在10%-55%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现总结一套拇外翻的康复方法,意在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并减缓拇外翻畸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畸形 康复治疗 术后并发症 手术矫形 治疗方法 外科医生 康复方法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4
作者 郭险峰 张大成 陶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家庭指导组(n=82)和强化治疗组(n=82)进行治疗,使用数字类比疼痛评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家庭指导组(n=82)和强化治疗组(n=82)进行治疗,使用数字类比疼痛评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家庭指导组和强化治疗组均能减轻腰痛,且强化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以主动运动训练为核心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运动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险峰 元帅霄 李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8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年龄、性别匹配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8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年龄、性别匹配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腰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悬吊运动训练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慢性腰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特发性脊柱侧弯 腰背疼痛 悬吊运动训练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龙 覃鼎文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能坚持来院康复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22例24足为康复组;不能在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术后患者2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方法方面无差异。康复组的康...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能坚持来院康复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22例24足为康复组;不能在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术后患者2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方法方面无差异。康复组的康复治疗方案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2d—2周);第二阶段(术后2—6周);第三阶段(术后6—12周);第四阶段(术后12—16周)。康复治疗内容包括:消除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步态训练。术后8周、14周进行评定,评定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康复组术后第8周在踝关节活动范围、足部疼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周在疼痛、足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可降低损伤造成的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脱位行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钟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50例MPFL重建术后的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对照组进行指导回家自行训练... 目的:探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脱位患者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50例MPFL重建术后的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对照组进行指导回家自行训练,术后第12、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等速测试(慢速60°/s、快速180°/s),并将股四头肌及股内侧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ROM)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2、24周,股四头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百分比慢速分别为61.19±4.80、83.08±2.52,快速分别为68.62±5.04、90.85±1.82,股内侧肌百分比慢速分别为73.19±6.27、91.73±8.11,快速分别为68.49±2.64、82.42±4.12,Lysholm评分分别为82.36±2.57、95.79±1.03,均优于对照组(P<0.05),ROM分别为138.31±4.79、141.72±5.16,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案能成功应用于MPFL重建的髌骨脱位患者术后的康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 髌骨脱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面向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群体智慧涌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宿翀 高月 +1 位作者 李宏光 刘晓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0-1201,共12页
传统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通常以会诊方式,需要群体专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决策,增加专家主观疲劳,且缺乏针对群体治疗智慧涌现方法的探讨,基层康复医师难以学习群体专家治疗智慧.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 传统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通常以会诊方式,需要群体专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决策,增加专家主观疲劳,且缺乏针对群体治疗智慧涌现方法的探讨,基层康复医师难以学习群体专家治疗智慧.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论,本文提出了群体智慧定义,给出了基于"专家讨论后的备选方案排序结果—子属性特征"的群体智慧涌现方法以及基于群体智慧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使计算机逐步学习群体专家经验并代替专家决策,减轻群体专家疲劳感,并具备针对未知备选方案进行自动决策的能力.针对一类数值实例,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方法与所提决策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一类实际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决策 群体智慧 吞咽功能障碍 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覃鼎文 陆廷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肘关节损伤 康复治疗 手部运动 肘关节软组织损伤 肘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华 俞瑾 +3 位作者 夏惠芝 朱以明 姜春岩 戴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4-798,共5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系统肩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钉术后患者68例。在康复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详细评测了肩关节ROM的变化,并采用GEPI方法对评...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系统肩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钉术后患者68例。在康复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详细评测了肩关节ROM的变化,并采用GEPI方法对评测结果进行肩关节定量评定。康复治疗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训练内容和侧重点根据病情的改善而不同。结果:术后12周时,患侧主动ROM接近正常,患侧GEPI平均为5.7%±2.06%;与患侧术后7周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随访31个月,6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均恢复以前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水平,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应用缝合锚固定术后个性化、系统的肩关节功能训练方法是一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与康复医学的作用
11
作者 张连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康复医学 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手肌腱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利峰 郑光新 +2 位作者 俞瑾 刘广林 赵晓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55-755,共1页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手外伤 肌腱松解术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等速肌力训练和疗效评定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陶莉 冯华 +2 位作者 郭险峰 侯燕 张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研究用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25例(等张训练患侧肌力)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 目的:研究用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5例(等速训练患侧肌力)和对照组25例(等张训练患侧肌力)并分别进行功能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结果:术后第12、24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试验组膝屈、伸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在30°时的股内侧肌患侧峰力矩/健侧峰力矩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等速训练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膝关节ACL重建术后的患者短期(6个月)达到健侧屈伸肌力水平,并能达到运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ACL重建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聪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0-762,共3页
慢性腰痛是指疼痛局限于肋以下、下臀纹以上的疼痛、肌肉紧张或僵硬,可能伴有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且持续12周及以上。非特异性腰痛是指不能归因于可辨认的病理学(如感染、肿瘤、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骨折或炎症)的腰痛。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慢性腰痛 疗效观察 训练治疗 悬吊 下肢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元帅霄 俞瑾 刘晓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2-837,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肩袖损伤为1度或2度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试验组)和不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脉冲超短波、...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肩袖损伤为1度或2度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试验组)和不包含运动训练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脉冲超短波、温热疗、冷疗等物理治疗,试验组同时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运动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治疗,并于开始治疗前以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评分表和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评分表评估其疗效。结果:从入组到第3个月,从入组到第6个月,从入组到第12个月的三个阶段随访时,每个阶段的Constant总分和各分项的分数增加值,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时,Constant总分分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UCLA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时,Constant总分分数,两组与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中,除对照组第3个月,第6个月随访时力量得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评分两组与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以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为理论指导的运动训练同时结合其他物理治疗手段能更有效地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运动训练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童艳 郭险峰 +1 位作者 张兰 吕艳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同时测量躯干肌(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长收缩肌力。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的各项参数指标增加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01),两组间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ergumed治疗可以显著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在增强躯干肌力方面优于传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肌群肌力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稳定性,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肌力与局部的稳定性呈正相关(r=0.876,P<0.001)。结论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肌力的增强,对于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局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训练 肌力 旋转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喆 郭险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9-670,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35例成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7),分别采用电疗+悬吊运动训练和单纯电疗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分别...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技术治疗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35例成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7),分别采用电疗+悬吊运动训练和单纯电疗治疗4周。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RS、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改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减轻社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训练 社区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亚娣 陆庭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电生理 肌电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前额叶中度损伤大鼠执行控制和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爱萍 韩梦琪 张小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6-809,共4页
目的:通过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制作双侧前额叶中度损伤模型并观察其对大鼠的执行控制功能和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控制性皮质撞击(CCI)组(n=20)。CCI组大鼠应用... 目的:通过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制作双侧前额叶中度损伤模型并观察其对大鼠的执行控制功能和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控制性皮质撞击(CCI)组(n=20)。CCI组大鼠应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制作双侧额叶打击颅脑创伤模型,其中打击速度:3.5m/s,打击深度:1.5mm,停留时间:400ms。于CCI后第4周末及第8周末分别进行GO/NO GO任务测试及水迷宫测试。结果:造模前各组各测试均无显著差异。造模后第4周CCI组GO/NO GO任务测试可见正确率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第8周,各组的正确率下降和造模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定位航行实验可见各组潜伏期均有下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CCI组无显著性差异;第4、8周,与对照组相比,CCI组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后第4周空间探索实验可见,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CI组则有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第8周,假手术组和CCI组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CI组则与第4周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CCI方法进行双侧前额叶撞击制备大鼠中度颅脑创伤模型,可以造成大鼠执行控制能力的显著下降,并对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有严重影响。在伤后一定时间内,执行控制能力可能会有部分的自然恢复,但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害则可能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控制性皮质挫伤 前额叶 执行控制 空间学习 空间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