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高丽洁 刘晓华 +2 位作者 李蔷 黄强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9-851,共3页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在老年人群中较易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其发生率将不断增长~([2])。预计在今后几十年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将会增加2倍~([1—3])。而四部分骨折占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2%—10%,是...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在老年人群中较易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其发生率将不断增长~([2])。预计在今后几十年里,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将会增加2倍~([1—3])。而四部分骨折占所有肱骨近端骨折的2%—10%,是最难处理的类型~([4])。四部分骨折常常为高能量损伤所导致,患者骨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若不积极干预易遗留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带来严重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疗效 高能量损伤 内固定术后 老年人群 骨与关节 严重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晓华 郭险峰 +3 位作者 俞瑾 朱以明 姜春岩 戴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系统肩关节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收治86例行"关节镜下应用缝合锚进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使用美国肩肘...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系统肩关节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收治86例行"关节镜下应用缝合锚进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cale,ASES)和1990年美国医学会修订的《永久病损评定指南(GEPI)》进行肩关节定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ASES和GEP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ASES和GEPI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而且术后1年时强化组ASES评分高于普通组,GEP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普通组(P<0.05)。术后7周、12周和1年时肩关节的主动前屈上举和外旋活动范围(ROM),强化组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系统的、个性化的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强化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早期康复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险峰 关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发病情况、发病危险因素、治疗措施。方法对543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3例患者中242例(44.6%)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并发症为:低钠血症(202例,37.2%...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发病情况、发病危险因素、治疗措施。方法对543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3例患者中242例(44.6%)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并发症为:低钠血症(202例,37.2%)、泌尿系感染(150例,27.6%)、肺部感染(54例,9.9%)。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和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积极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康复训练是预防急性脊柱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脊柱稳定性康复系统评估模块对于躯干肌力评估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陶莉 戴昂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验证Reinforce100多功能脊柱稳定性康复系统评估模块的效度与信度,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①同一操作者对12例受试者应用Tergumed和Reinforce100评测腰背部肌力(包括前屈、后伸、左侧旋转、右侧旋转肌力)。评测结果... 目的:验证Reinforce100多功能脊柱稳定性康复系统评估模块的效度与信度,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①同一操作者对12例受试者应用Tergumed和Reinforce100评测腰背部肌力(包括前屈、后伸、左侧旋转、右侧旋转肌力)。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评价Reinforce 100的标准效度。②分别由A、B两名操作者对15例受试者应用Reinforce100评测腰背部肌力。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来评价不同操作者间的信度。③应用Reinforce100对16例受试者进行2次腰背部肌力的评测,对2次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评价其重复评测信度。结果:①以Tergumed作为标准,前屈、后伸及左侧旋转、右侧旋转的等长最大肌力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8,Reinforce100的效度较好。②不同操作者间的信度相关结果显示,ICC均在0.7以上,不同操作者使用Reinforce100的评测信度较好。③重复信度结果显示,前屈、后伸以及右侧旋转的等长最大肌力的ICC在0.7以上,Reinforce100的重复信度较好。结论:Reinforce100多功能脊柱稳定性康复系统评估模块具有较好的效度与信度,可为受试者的脊柱稳定性评价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稳定性 效度 信度 肌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蔷 刘晓华 郭险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对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探索更好的康复模式方法: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进行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系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系统康复组,在康复科进行系统康复,每周3—... 目的:对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探索更好的康复模式方法: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进行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系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系统康复组,在康复科进行系统康复,每周3—5次。对照组,根据术后指导自行在家康复锻炼。在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时,使用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对其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在患者术后7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0°位外旋)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UCLA评分均高于术前评分(P<0.05)。在术后6个月时,系统康复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术后7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外展0°位外旋),系统康复组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尽早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喙锁韧带重建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烧伤的康复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廷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10-111,共2页
本文报告了125只烧伤手后期的并发症及其康复治疗情况。手烧伤康复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烧伤治疗期)康复是配合临床,预防感染,促使伤口迅速愈合,控制水肿,维持肢体正确体位,使烧伤后遗症减少到最小程度;后期(愈合期或手术... 本文报告了125只烧伤手后期的并发症及其康复治疗情况。手烧伤康复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烧伤治疗期)康复是配合临床,预防感染,促使伤口迅速愈合,控制水肿,维持肢体正确体位,使烧伤后遗症减少到最小程度;后期(愈合期或手术后期)康复目标是减少瘢痕挛缩,增大关节全范围活动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功能障碍。作者强调指出:康复应贯穿手烧伤的整个治疗过程,康复在手烧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烧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宇章 刘晓华 +7 位作者 陶莉 李蔷 职文倩 黄强 郭险峰 葛宇峰 王金辉 吴新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5-752,共8页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经急诊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经急诊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髋臼骨折治疗,试验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的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共24周。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BI)评分和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结果共获得76例病例完整随访资料。两组不同时期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1.926,P>0.05)。试验组BI评分在出院,术后2周、6周和12周随访时均高于对照组(|Z|>2.121,P<0.05);术前和术后24周,两组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1.862,P>0.05)。试验组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在术后2周、6周、12周和24周随访时均高于对照组(|Z|>2.428,P<0.05)。试验组在术后6周、12周、24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为“优”的患者数均高于对照组(χ^(2)>6.136,P<0.05)。结论与传统髋臼骨折治疗相比,基于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的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在改善髋臼骨折患者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康复 髋臼骨折 康复临床路径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逆行弹性髓内钉微创手术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玉富 谭杰 +5 位作者 张曦公 韩啸 李艳超 公茂琪 黄强 蒋协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4-752,共9页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逆行弹性髓内钉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断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60例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所有手术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逆行弹性髓内钉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断为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60例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所有手术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使用新型天玑(TiRobot)机器人系统进行导航和规划最佳逆行髓内钉入点和轨迹。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术中参数。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8周、12周、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由一名骨科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时间,一名康复治疗师评估包括Constant Murley肩功能(CM)评分、手臂、肩部和手部快速残疾(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DASH)评分、疤痕美容评定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60例患者锁骨骨折根据AO分型,A型16例,B型26例,C型1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3.47±21.63)min,50例患者闭合复位,10例局部有限切开复位。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0.50±6.69)周。骨折愈合时间为(7.43±2.19)周。与健侧相比,锁骨短缩率明显好转,由术前6.44%±5.00%显著改善至术后2.09%±2.95%(P<0.01)。肩部活动恢复运动范围时间为(9.13±2.20)周,恢复运动锻炼时间为(12.73±2.39)周。所有患者均对瘢痕满意,瘢痕评分为(9.80±0.48)分。CM评分在2周、6周、6个月时分别为53.67±9.52、83.22±6.28、97.85±2.60。q-DASH评分在2周、6周、6个月时分别为33.17±5.37、17.07±5.37、11.42±0.69。5例(8.33%)患者出现钉尾突出引起皮肤疼痛刺激,1例(1.67%)出现短暂性神经丛刺激,术后28周消失。结论机器人辅助逆行弹性髓内钉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移位型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具有愈合快、美观性好、功能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机器人 导航 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13
9
作者 裴倩 倪家骧 +1 位作者 郭险峰 黄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9-58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接受假刺激,B组接受5 Hz rTMS,C组接受10 Hz rTMS,共10次(2...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接受假刺激,B组接受5 Hz rTMS,C组接受10 Hz rTMS,共10次(2周)。于治疗前(T0)、每次治疗后(T1~T10)、治疗结束后1个月(T11)、治疗结束后3个月(T12),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患者总体印象变化量表(PGIC)评分、药物调节情况评分(M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与A组相比,T3~T12时B组和C组VAS评分降低(P <0.05),T7~T12时,C组VAS评分低于B组(P <0.05);B组平均VAS降低率低于C组(χ~2=5.347, P <0.05);T12时,B组和C组PSQI和PGIC评分低于A组(P <0.05),C组评分低于B组(P <0.05)。三组间M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5 Hz和10 Hz rTMS均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0 Hz rTMS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重复经颅磁刺激 疼痛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汉字加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裴倩 张通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探讨注意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汉字加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分别给予认知训练和注意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4周。比较训练前后汉字加工的反应时差值... 目的探讨注意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汉字加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分别给予认知训练和注意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4周。比较训练前后汉字加工的反应时差值、错误率差值。结果经过4周训练后,双任务中对于训练前后字形、字义加工的反应时差值和错误率差值比较,两组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而字音加工的反应时差值和错误率差值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任务中,对于训练前后字形、字义、字音加工的反应时差值和错误率差值比较,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双任务范式中,注意训练较认知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字形、字义加工能力改善显著,可能因为注意训练改善注意资源容量或提高注意资源分配能力的效果更显著。2.双任务范式中,两组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字音加工能力的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可能因为朗读和默读判断需同时对韵母进行加工,这两个加工过程之间对注意资源的竞争加剧,导致完成任务难度增加。3.单任务范式中,两组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字形、字义、字音加工能力的改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因为单任务注意需求小,虽然对照组进行认知训练,但对照组的注意功能改善程度已可满足单任务注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训练 脑卒中 非流畅性失语 反应时 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训练对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裴倩 宋鲁平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考察注意训练对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汉字加工任务中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的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注意训练和认知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4周。训练前后分... 目的考察注意训练对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汉字加工任务中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的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注意训练和认知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4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组块设计对患者汉字加工任务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训练前后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的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均为右侧额下回、双侧顶叶、双侧小脑显著激活;训练后,实验组各激活区更加显著,而对照组各激活区未见显著变化;训练前两组患者均呈右半球优势;训练后实验组呈左半球优势,而对照组仍呈右半球优势。结论在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中,右侧额下回、双侧顶叶、双侧小脑可能在知觉注意阶段对解决双重任务干扰非常重要;注意训练后激活更加显著;注意训练可能使失语症患者语义加工产生了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训练 双任务范式 干扰效应 皮层激活区 偏侧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情况与功能性移动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蔷 贾鸿雁 +2 位作者 常冬梅 刘喆 沈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情况与功能性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测量36例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率及患侧最大负重率,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and Go"Test,TUGT)及坐立测试(Sit-to-Stand Test)。用Spearman相...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情况与功能性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测量36例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率及患侧最大负重率,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and Go"Test,TUGT)及坐立测试(Sit-to-Stand Test)。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患侧负重率小于50%的患者患侧最大负重率与TUGT和坐立测试所用时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侧最大负重率与TUGT所用时间呈负相关(r=-0.605,P<0.01),与坐立测试所用时间呈负相关(r=-0.456,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患侧负重情况与功能性移动能力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患侧 负重 功能性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双任务范式汉字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倩 宋鲁平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考察健康人双任务范式下汉字加工过程。方法 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任务范式的"按键朗读"任务及单任务范式的"按键""朗读"任务。采用标准的组块相关设计对受试者大脑进...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考察健康人双任务范式下汉字加工过程。方法 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任务范式的"按键朗读"任务及单任务范式的"按键""朗读"任务。采用标准的组块相关设计对受试者大脑进行f MRI扫描,观察任务中脑功能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结果和结论执行任务时,右侧额下回、双侧顶叶、双侧小脑显著激活;偏侧化指数显示,脑激活区呈现左半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加工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激活区 偏侧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