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铝带轧制工作辊边部接触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1
作者 管健龙 何安瑞 孙文权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2-946,共5页
为研究冷轧机在轧制薄铝带时工作辊边部接触对辊系受力和铝带断面形状的影响,借鉴弹性悬臂梁法和影响函数法的处理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实际生产在线控制的铝冷轧机辊系变形模型,并对不同入口铝带厚度、弯辊力、工作辊的接触状态进行仿真研... 为研究冷轧机在轧制薄铝带时工作辊边部接触对辊系受力和铝带断面形状的影响,借鉴弹性悬臂梁法和影响函数法的处理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实际生产在线控制的铝冷轧机辊系变形模型,并对不同入口铝带厚度、弯辊力、工作辊的接触状态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工作辊边部接触力随入口厚度增加而增加、随弯辊力增加而减小;工作辊边部接触轧制时,轧机出口铝带凸度和横向厚差小于非边部接触轧制,有利于铝带边部减薄控制,但降低了铝轧机边部板型调控能力,在轧制中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铝带冷轧 悬臂梁 影响函数 工作辊边部接触 辊系变形 边部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1000钢的连续退火工艺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梅 唐荻 +1 位作者 江海涛 熊自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0,133,共4页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一系列的两相区退火和贝氏体区等温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试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采用X-Ray衍射分析方法检测了热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为82...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一系列的两相区退火和贝氏体区等温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试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采用X-Ray衍射分析方法检测了热处理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为820℃,贝氏体区等温温度为420℃,等温240 s时,TRIP1000钢呈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三相组织,晶粒大小为2~4μm,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较高,TRIP1000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塑积达到2308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诱发塑性 连续退火工艺 残余奥氏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位置系统扰动消除设计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曲蕾 王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92,共4页
针对液压系统建模困难,模型误差影响系统动态性能和负载干扰难于抑制的问题,基于X-滤波自适应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对模型误差不敏感的液压位置自适应逆扰动消除系统。针对该系统结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X-滤波结构的自适应算法,利用该... 针对液压系统建模困难,模型误差影响系统动态性能和负载干扰难于抑制的问题,基于X-滤波自适应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对模型误差不敏感的液压位置自适应逆扰动消除系统。针对该系统结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X-滤波结构的自适应算法,利用该算法得到不受模型误差影响的较为精确的液压位置逆模型,为液压位置扰动消除系统中控制器和扰动消除器的建立奠定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液压位置自适应逆扰动消除系统在建模误差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逆控制 变换域变步长LMS算法 X-滤波扰动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690级超高强船板显微组织特征及其对低温韧性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丰 武会宾 +1 位作者 唐荻 程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69,72,共4页
通过OM、SEM、TEM等手段研究了FH690级超高强船板钢的组织特征以及其对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获得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粒状贝氏体的复合组织,该组织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完全满足FH690级船用钢的标准。获得的细... 通过OM、SEM、TEM等手段研究了FH690级超高强船板钢的组织特征以及其对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获得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粒状贝氏体的复合组织,该组织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完全满足FH690级船用钢的标准。获得的细化板条状贝氏体组织及其内部高密度位错的亚结构是提高实验钢强度和低温韧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板钢 板条贝氏体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