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边界限定形式的感应电机低开关频率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齐昕 张家宁 +4 位作者 HOLTZ Joachim 田柏轩 任佳仕 王辰宇 周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78-3286,I0029,共10页
圆形边界限定形式预测控制对电流畸变的限定在各方向均相同,无法通过增大边界圆半径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矩形边界限定形式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深入分析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发现感应电机转子子系统的低通物理特性,以... 圆形边界限定形式预测控制对电流畸变的限定在各方向均相同,无法通过增大边界圆半径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矩形边界限定形式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深入分析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发现感应电机转子子系统的低通物理特性,以及励磁电流波动对电磁转矩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利用该特性,将限定边界改为矩形,对转矩电流与励磁电流进行独立约束,适度增加励磁电流畸变允许限值,扩大电流轨迹运动范围,延长开关状态切换时长;再次,探究电流矢量梯度同边界约束间的数学关系,提出该方法下电压矢量筛选与寻优准则,筛选出最优矢量;最终,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在相同系统动态特性和转矩波动下,相较于圆形边界限定策略,矩形边界限定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边界 低开关频率 预测控制 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柔弹性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建辉 曹建国 +3 位作者 程春福 尹海斌 余宁 范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共10页
为解决可用于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的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难以兼具高柔弹性及压力检测功能的难题,从材料的选取、结构的优化以及新型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研制高弹性的柔性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新方法.采用新型银纳米线(A... 为解决可用于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的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难以兼具高柔弹性及压力检测功能的难题,从材料的选取、结构的优化以及新型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研制高弹性的柔性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新方法.采用新型银纳米线(AgNW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基于半圆与圆形相结合的高柔弹性导电薄膜电极层及阵列式"多孔PDMS"的新型"三明治"式传感器阵列结构,极大地提高了触觉传感器的柔弹性,用模具固化成型工艺制作了高柔弹性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结果表明:这种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弹性,其弹性拉伸率超越人类皮肤的弹性,达到了30%,可覆盖于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进行了压力大小及分布情况的测量,发现在自然及拉伸状态下,该电子皮肤压力触觉传感器均具有较高的线性度、灵敏度及较小的迟滞误差.研究结果为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皮肤 触觉传感器 压力 高柔弹性 银纳米线 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骨架细化的金属橡胶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明吉 李斌 董秀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的逆向建模为金属橡胶的三维建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由于金属橡胶丝之间的勾连接触,使得三维模型中金属丝之间存在粘连,从扫描图像上表现为部分金属丝截面相互粘连。为解决粘连分割问题,首先采用基于标记的分水... 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的逆向建模为金属橡胶的三维建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由于金属橡胶丝之间的勾连接触,使得三维模型中金属丝之间存在粘连,从扫描图像上表现为部分金属丝截面相互粘连。为解决粘连分割问题,首先采用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对截面中相对简单的粘连进行分割处理,然后根据金属橡胶丝直径不变的几何结构特征,利用三维图像骨架细化算法提取出金属丝的轴线坐标,最后在CAD系统中利用扫掠算法重构金属橡胶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实现金属橡胶的逆向三维建模,为金属橡胶三维仿真计算、数字制造提供三维数字模型,还可以通过改变金属丝直径或删减部分金属丝构建不同孔隙度的金属橡胶,为金属橡胶的有限参数化建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CT扫描 三维重构 图像分割 三维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板渐进成形回弹缺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秦勤 何流 +1 位作者 李程 臧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6,共9页
为了讨论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板渐进成形回弹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工具头、复合板材和复合界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T形剥离结果得到复合界面内聚力单元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形角对双金属复合板渐... 为了讨论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板渐进成形回弹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工具头、复合板材和复合界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T形剥离结果得到复合界面内聚力单元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形角对双金属复合板渐进成形回弹最敏感,工具头直径对回弹敏感度最低,另外,内聚力单元能有效模拟双金属复合板结合界面,模拟误差仅为7.9%。分析结果表明,单层下压量、板厚、工具头直径都与回弹量成正相关,成形角与回弹量成负相关,成形角从30°增大至60°时回弹量减小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渐进成形 有限元分析 内聚力单元 回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开关频率特性的指定谐波抑制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齐昕 杨康 +4 位作者 王辰宇 苏涛 周珂 甘新鹏 徐德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995-9005,共11页
为了避免器输出波形中低次谐波对孤岛型微电网的电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需尽可能减少其谐波失真含量。同时,为提高逆变效率,还需降低开关损耗,令逆变器保持在低开关频率的工况下。模型预测控制相较于脉宽调制策略的灵活性更高,动态性能更... 为了避免器输出波形中低次谐波对孤岛型微电网的电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需尽可能减少其谐波失真含量。同时,为提高逆变效率,还需降低开关损耗,令逆变器保持在低开关频率的工况下。模型预测控制相较于脉宽调制策略的灵活性更高,动态性能更好,常与其他优化算法结合,以获得所需控制效果。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具有低开关频率特性的预测控制指定谐波抑制开关策略,采用该策略可以减少输出电压信号低次谐波含量,有效抑制谐波畸变,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开关频率。针对未来时刻电压状态谐波提取相互独立的特点,将并行计算方法的思想引入预测控制中,提高系统的在线实时性。在两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相比指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策略,所提方法能在线实时生成稳定的逆变器开关序列,证明了该控制策略不仅能在低开关频率工况下有效抑制低次谐波,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开关频率 预测控制 谐波提取 谐波抑制 实时性 孤岛型微电网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尾砂料浆浓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8
6
作者 阮竹恩 吴爱祥 +4 位作者 焦华喆 李翠平 李公成 莫逸 王洪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6-301,共16页
全尾砂料浆的高效和深度浓密是获得合格膏体浓度、决定膏体充填质量的关键。全尾砂高效絮凝是全尾砂料浆浓密的前提,全尾砂絮团的快速沉降决定全尾砂料浆浓密的效率,而全尾砂浓密床层的深度脱水决定全尾砂料浆浓密的效果。为此,本文对... 全尾砂料浆的高效和深度浓密是获得合格膏体浓度、决定膏体充填质量的关键。全尾砂高效絮凝是全尾砂料浆浓密的前提,全尾砂絮团的快速沉降决定全尾砂料浆浓密的效率,而全尾砂浓密床层的深度脱水决定全尾砂料浆浓密的效果。为此,本文对近20年来我国在全尾砂料浆浓密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详细分析了全尾砂絮凝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全尾砂絮团沉降规律及其机理、全尾砂浓密床层深度脱水规律及其机理、深锥浓密机的耙架扭矩模型及关键结构参数设计,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全尾砂 絮凝 沉降 浓密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仿生电子皮肤阵列触觉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建国 程春福 +3 位作者 周建辉 尹海斌 李洋 范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59,共9页
针对当前用于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或活动关节部位的触觉传感器实现高柔弹性和压力检测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8×8阵列的仿生电子皮肤柔弹性阵列触觉传感器。基于压阻橡胶的导电机理采用微米镍粉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完成触... 针对当前用于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或活动关节部位的触觉传感器实现高柔弹性和压力检测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8×8阵列的仿生电子皮肤柔弹性阵列触觉传感器。基于压阻橡胶的导电机理采用微米镍粉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完成触觉传感器的柔性敏感单元设计与制备,获得压阻橡胶在不同质量比时的压阻特性曲线,采用银纳米线(AgNWs)/PDMS复合材料制作的柔弹性阵列导电薄膜电极层和压阻橡胶圆片结合阵列式“多孔PDMS”中间传感层的多层“三明治”结构并通过模具固化成型工艺制备电子皮肤阵列触觉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其特性。实验表明柔弹性触觉传感器具有阵列数密集、测量范围广、线性度好等特点,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3×3 mm^2,测量压力范围达到100~500 kPa,拉伸率可以达到30%,能够覆盖在三维载体表面完成分布式压力的测量,为机器人等复杂三维载体表面或活动关节部位的压力检测反馈和机器人智能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柔弹性 压阻橡胶 银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佳惠 迟健男 尹怡欣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77,共26页
针对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视线跟踪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工作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将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分成了两大类:二维视线跟踪方法和三维视线跟踪方法,从硬件系统配置、误差主要来源、头部运动影响、... 针对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视线跟踪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工作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将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分成了两大类:二维视线跟踪方法和三维视线跟踪方法,从硬件系统配置、误差主要来源、头部运动影响、优缺点等多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这两类视线跟踪方法,对近五年现有的部分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二维视线跟踪系统和三维视线跟踪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介绍了视线跟踪技术在人机交互、医学、军事、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基于特征的视线跟踪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特征 视线跟踪 二维映射模型 三维视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纳秒激光扫描处理冷拔45钢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兴科 徐明亮 +1 位作者 赵增磊 吴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08,115,共8页
采用波长355 nm的紫外纳秒脉冲激光对45钢冷拔平键表面扫描处理,制备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试样,研究了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扫描可使45钢冷拔平键的表面硬度由301.7 HV0.2提高到442.8 HV0.2,提高幅度近50%。... 采用波长355 nm的紫外纳秒脉冲激光对45钢冷拔平键表面扫描处理,制备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试样,研究了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扫描可使45钢冷拔平键的表面硬度由301.7 HV0.2提高到442.8 HV0.2,提高幅度近50%。激光扫描硬化层的厚度约30μm。振动抛光处理可降低激光扫描表面的粗糙度而保持其较高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硬化 紫外纳米激光 45钢 表面硬度 表面粗糙度 平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加氢催化剂的回收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史志胜 丁云集 张深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02-5312,共11页
废加氢催化剂因含难降解有机物和Mo、W、Ni、Co、V等战略金属,是危险废弃物和重要的二次资源,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介绍了加氢催化剂概况,综述了废加氢催化剂的回收现状,包括酸浸出、碱浸出、焙烧-浸出、火... 废加氢催化剂因含难降解有机物和Mo、W、Ni、Co、V等战略金属,是危险废弃物和重要的二次资源,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文介绍了加氢催化剂概况,综述了废加氢催化剂的回收现状,包括酸浸出、碱浸出、焙烧-浸出、火法富集。文章指出,回收前需采用溶剂洗涤法、机械法或焙烧法进行有机物脱除。酸法浸出酸浓度较高,对设备腐蚀性大;碱法浸出对Ni和Co的回收率低,采用碱法、酸法两步浸出可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但湿法回收存在废水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焙烧-浸出是目前主流回收方法,已产业化应用,但存在回收流程长、后续浸出废水量大等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废水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碳热还原富集回收有价金属、尾渣用于绿色建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催化剂 废物处理 回收 浸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酵母利用廉价原料合成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包文君 李子富 +3 位作者 王雪梅 高瑞岭 程世昆 门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84-2495,共12页
利用微生物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产油酵母是极具潜力的产油微生物。然而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成本较高,限制了微生物油脂合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而寻找廉价原料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产油酵母合成油脂的... 利用微生物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产油酵母是极具潜力的产油微生物。然而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成本较高,限制了微生物油脂合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而寻找廉价原料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产油酵母合成油脂的代谢机理,重点介绍了产油酵母利用4种廉价原料,即木质纤维素、粗甘油、有机废水和挥发性脂肪酸合成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针对这些来自工农业副产物的廉价原料,分别讨论了其复杂成分对产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分析总结了高效预处理、基因工程改造菌体以及微生物共培养等解决方案。通过以上分析,阐明了产油酵母利用廉价原料合成油脂的优点,提出了针对复杂成分和高有机质浓度的抑制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理清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廉价原料用于产油酵母生产油脂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微生物油脂 产油酵母 廉价原料 代谢途径 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油气管道的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娄云天 何盛宇 +2 位作者 陈旭东 钱鸿昌 张达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海上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能够导致严重的环境风险和经济损失,其中微生物腐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海洋环境油气管网中腐蚀性微生物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包括油藏内源性微生物、外注海水以及微生物采油(MEOR)引入... 海上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能够导致严重的环境风险和经济损失,其中微生物腐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海洋环境油气管网中腐蚀性微生物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包括油藏内源性微生物、外注海水以及微生物采油(MEOR)引入的外源性微生物。分析了海底油藏储层中流体化学物质特性,确认其富含甲烷、硫化物、挥发性脂肪酸等,并依据内源微生物代谢及产物特征进行了分类,包括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甲烷菌、发酵菌以及铁还原菌(IRB)。同时,通过举例分析某油田采出水中微生物群落丰度特征,阐明了外源微生物长期受到油田开采环境胁迫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海上油气集输管网内涉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理论、电活性微生物腐蚀理论以及腐蚀性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最后,对目前以纯培养或模式菌株混合培养为主要方式的微生物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基于生物技术的新型防腐手段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管道 微生物腐蚀 油藏微生物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人造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牟恋希 曾翰森 +6 位作者 朱肖华 屠菊萍 刘金龙 陈良贤 魏俊俊 李成明 欧阳晓平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829,共16页
金刚石探测器具有体积小、抗辐照能力强、时间响应快等优点,在核辐射领域应用优势显著。早期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均采用天然金刚石材料,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金刚石人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金刚石核辐射... 金刚石探测器具有体积小、抗辐照能力强、时间响应快等优点,在核辐射领域应用优势显著。早期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均采用天然金刚石材料,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金刚石人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与应用。本文从CVD人造金刚石材料入手,分析了制约金刚石探测器性能的杂质与缺陷、CVD金刚石的合成工艺、探测器级金刚石中杂质与缺陷的表征方法,并基于载流子迁移率与寿命乘积、探测器的电荷收集效率等性能指标,总结了CVD金刚石中的杂质与缺陷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介绍了国外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国内金刚石核辐射探测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核辐照探测器 CVD 杂质 缺陷 载流子迁移率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矿化作用抑制金属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湘平 摆云 +1 位作者 娄云天 张达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9,共12页
概述了微生物矿化的基本过程,并总结阐述了常见诱导矿化作用的微生物类型及矿化产物类型,总结并举例说明了影响微生物矿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诱导矿化形成的矿化层类型,主要包括碳酸钙矿化层、磷酸钙矿化层、... 概述了微生物矿化的基本过程,并总结阐述了常见诱导矿化作用的微生物类型及矿化产物类型,总结并举例说明了影响微生物矿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诱导矿化形成的矿化层类型,主要包括碳酸钙矿化层、磷酸钙矿化层、铁氧化物矿化层,并举例阐述了不同矿化过程之间的差异与形成的各类矿化层的特点。根据近年来微生物矿化作用在抑制金属腐蚀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微生物呼吸过程中耗氧过程和矿化层的屏蔽作用两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矿化作用抑制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微生物矿化作用的常见环境,展望了微生物矿化作用在抑制金属腐蚀手段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腐蚀抑制 矿化层 自修复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碱法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远 张柏林 张深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80-594,共15页
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属于HW50危险废物,富含V、W/Mo和Ti战略金属资源,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性,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碱法回收是当前的主流回收工艺。本文主要总结了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碱浸法和碱焙烧法回收... 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属于HW50危险废物,富含V、W/Mo和Ti战略金属资源,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性,对其进行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碱法回收是当前的主流回收工艺。本文主要总结了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碱浸法和碱焙烧法回收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采用NaOH、NH_(4)OH、(NH_(4))_(2)CO_(3)等碱性溶液浸出以及采用NaOH、Na_(2)CO_(3)、CaO等碱性化合物焙烧提取工艺参数及对其中有价金属元素的回收效果。针对当前碱法工艺存在的碱耗量大、能耗高、废液产生量大、污染严重等相应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关注点应集中于阐明多种碱性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混合碱的耦合反应提升回收效果。本文对降低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回收能耗,提升碱性化合物利用率和回收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 回收 碱浸法 碱焙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材料P2-Na2/3Ni1/3Mn2/3O2掺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宇 强文江 黄冰心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5-589,共5页
从电化学性能和充放电机理角度,介绍P2-Na 2/3Ni1/3 Mn2/3O2材料。针对影响P2-Na2/3Ni1/3 Mn2/3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重点介绍元素掺杂对于材料充放电机制的影响和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P2-Na2/3Ni1/3Mn2/3O2 P2-O2相转变 有序结构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VD金刚石薄膜微波功率和沉积压力匹配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帅 安康 +7 位作者 邵思武 黄亚博 杨志亮 陈良贤 魏俊俊 刘金龙 郑宇亭 李成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0-919,共10页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制备的高质量金刚石在很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9 kW微波功率,分别在13 kPa、14 kPa、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进行薄膜沉积实验,发现在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沉积的薄膜在...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制备的高质量金刚石在很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9 kW微波功率,分别在13 kPa、14 kPa、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进行薄膜沉积实验,发现在15.5 kPa、17 kPa的腔室压力下沉积的薄膜在中心区域出现异常生长情况,具体表现为中心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凸起。为揭示薄膜中心出现异常沉积的原因,使用SEM和Raman分析薄膜表面形貌和质量,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沉积过程建模计算和分析功率密度和流场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下,提高腔室压力,压缩等离子体,因平均自由程较短,扩散能力不足,将导致衬底中心区域比边缘区域更易密集生长,金刚石薄膜中心区域出现明显的阶梯。同时,薄膜整体的生长速率、均匀性、质量均会在超过压力极值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MPCVD 沉积压力 微波功率 均匀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场对欧拉屈曲梁非线性吸振器分岔特征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刘海平 张俊 申大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3,共10页
以欧拉屈曲梁构成的非线性吸振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分别建立有无重力条件对应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重点研究重力场对非线性系统分岔特征的影响。利用复变量-平均法推导出非线性系统的慢变方程,进而得到其对应的鞍结(saddle-n... 以欧拉屈曲梁构成的非线性吸振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分别建立有无重力条件对应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重点研究重力场对非线性系统分岔特征的影响。利用复变量-平均法推导出非线性系统的慢变方程,进而得到其对应的鞍结(saddle-node, SN)分岔以及霍普夫(Hopf)分岔边界。通过对比有无重力条件下的分岔边界发现,重力场使分岔边界受参数影响范围变大;进一步,在有重力场条件下,针对失谐参数和激励幅值对非线性系统分岔特征的影响展开讨论;最后,考虑重力场条件,针对欧拉屈曲梁非线性吸振器部分关键设计参数对系统分岔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满足一定条件,SN分岔和Hopf分岔会有共存的情形;而且,频响幅值随激励幅值的变大而产生两个分支,随激励幅值继续增大,将使两个分支重合但多解区间并未消失且增大;欧拉屈曲梁长度和斜置倾角对分岔特性有较大影响,且变化规律相似,随着参数增大,SN分岔与Hopf分岔边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鞍结(SN)分岔 HOPF分岔 欧拉屈曲梁 非线性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硬质合金WC-AlCo_(0.4)CrFeNi_(2.7)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明晨 郭瑞鹏 张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以气雾化法制备的AlCo_(0.4)CrFeNi_(2.7)高熵合金粉末和碳化钨(WC)分别作为粘结相和硬质相,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高熵硬质合金,研究了粘结相含量和烧结温度对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相占比为10%(质量分数... 以气雾化法制备的AlCo_(0.4)CrFeNi_(2.7)高熵合金粉末和碳化钨(WC)分别作为粘结相和硬质相,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高熵硬质合金,研究了粘结相含量和烧结温度对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相占比为10%(质量分数)经1300℃烧结的高熵硬质合金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575HV_(30)、9.2 MPa·m^(1/2)。相对于粘结相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烧结温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两者分别通过影响WC晶粒大小、相对密度以及有害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来影响高熵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硬质合金 粘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轧机通用变凸度板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曹建国 黄小海 +3 位作者 赵秋芳 熊海涛 王涛 张兆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72-2781,共10页
针对已有的变凸度板形控制技术在大宽度变化范围板形控制能力下降快和常规宽度窄料板形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变凸度(universal variable crown,UVC)辊形设计数学模型,提出大宽度变化范围内增强板形控制能力的... 针对已有的变凸度板形控制技术在大宽度变化范围板形控制能力下降快和常规宽度窄料板形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变凸度(universal variable crown,UVC)辊形设计数学模型,提出大宽度变化范围内增强板形控制能力的UVC辊形设计方法,分析UVC辊形的不同宽度板带辊缝凸度调节能力。最后,采用1450热连轧机验证UVC板形控制技术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板带轧机中广泛应用的CVC技术相比,UVC技术在400 mm带钢宽度变化范围内(950~1350 mm)板形控制能力提升91.71%,常规宽度窄料板形二次辊缝凸度调控范围增大142.99%。UVC板形控制技术可增强轧机板形控制能力,有效解决因液压弯辊力偏大甚至超过极限而难以满足电工钢自由规程轧制高精度板形质量要求的难题。UVC技术可在大型工业轧机电工钢轧制中稳定运行并推广应用于普钢轧制,为完善宽带钢轧机机型,增强热、冷连轧机全流程板形控制能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钢轧机 电工钢 轧辊 数学模型 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