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冲积层下开采地表动态移动规律与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君 王金安 王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58-2968,3006,共12页
位于采煤影响区的高压线、输气输油管道、河道等设施对地表动态移动极为敏感。以甘肃某煤矿在金沙河下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地表移动监测,获得薄冲积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薄冲积层下综放开采地表具有下沉移... 位于采煤影响区的高压线、输气输油管道、河道等设施对地表动态移动极为敏感。以甘肃某煤矿在金沙河下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地表移动监测,获得薄冲积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薄冲积层下综放开采地表具有下沉移动起始期很短、活跃期较长等特点。地表移动活跃期位于工作面前方110 m至工作面后方400 m范围内,历时185 d,期间地表点下沉量可达到该点总下沉量的90.7%;地表移动剧烈期在工作面后方50 m至150 m范围内,但剧烈扰动时间相对较短,历时约60 d。基于测点下沉曲线为S型分布、下沉速度曲线类似为正态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开采时间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因素的地表下沉及下沉速度动态模型,并追踪刻画出地表测点往复式下沉与水平运动的轨迹。薄冲积层下开采,地表裂缝更易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方向发育,并且随工作面的推进,地表裂缝具有前移和密集区向工作面外侧小范围扩大的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冲积层 地表移动 动态规律 移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及赤泥制备矿山充填胶结剂对煤矿安全管理的促进 被引量:4
2
作者 满慎刚 倪文 祝丽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123,129,共5页
赤泥因其碱(氟)化物含量高以及颗粒极细等特性,造成了大气、地下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本文采用矿渣、赤泥、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与少量的水泥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矿山充填专用胶结剂,并阐述了该胶结剂应用到全尾砂充填、膏体充填技术... 赤泥因其碱(氟)化物含量高以及颗粒极细等特性,造成了大气、地下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本文采用矿渣、赤泥、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与少量的水泥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矿山充填专用胶结剂,并阐述了该胶结剂应用到全尾砂充填、膏体充填技术上的强度性能以及工作性能,分析了该胶结剂的水化反应过程和充填试料块强度增长机理。通过浸出实验研究了该胶结剂的浸出特性,评估该材料对矿山地下水的影响,并运用可拓理论的预警监测与控制机制,实现煤矿企业安全危机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赤泥 胶结剂 矿山充填 安全危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微地震监测 被引量:64
3
作者 孔令海 姜福兴 +3 位作者 刘杰 叶根喜 王存文 宋广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1-874,共4页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对塔山煤矿采高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岩层运动进行了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计算和岩层运动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区段煤柱支承压力高峰区距离巷帮的距离.将微地震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对塔山煤矿采高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岩层运动进行了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计算和岩层运动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区段煤柱支承压力高峰区距离巷帮的距离.将微地震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证明了微地震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为20-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煤柱宽度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 矿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煤巷预应力桁架锚索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91
4
作者 赵洪亮 姚精明 +2 位作者 何富连 刘海涛 张守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1-1065,共5页
从力学角度重点论述了普通锚杆(索)在大断面煤巷支护失效的原理以及预应力桁架锚索的支护原理,采用数值模拟计算设计和优化五阳煤矿桁架锚索支护方案,现场实测顶板下沉量为120 mm,仅为普通锚杆(索)支护时的34.6%;掘进期间顶板主要移动... 从力学角度重点论述了普通锚杆(索)在大断面煤巷支护失效的原理以及预应力桁架锚索的支护原理,采用数值模拟计算设计和优化五阳煤矿桁架锚索支护方案,现场实测顶板下沉量为120 mm,仅为普通锚杆(索)支护时的34.6%;掘进期间顶板主要移动活跃时限为14~20 d,之后趋于稳定;月进115 m,比普通锚杆(索)提高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预应力 桁架锚索 普通锚杆(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柱诱发冲击地压的微震事件分布特征与力学机理 被引量:85
5
作者 王存文 姜福兴 +4 位作者 王平 孔令海 孙庆国 孙春江 张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通过建立下保护层中残留孤岛煤柱的结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原理分析了残留煤柱及被保护层煤体中的应力状态,得到煤柱诱发冲击地压具有2种机理:①在煤柱外围的强剪切区内岩层受剪断裂诱发冲击地压;②煤体本身破裂所致.这一过程在煤柱区附... 通过建立下保护层中残留孤岛煤柱的结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原理分析了残留煤柱及被保护层煤体中的应力状态,得到煤柱诱发冲击地压具有2种机理:①在煤柱外围的强剪切区内岩层受剪断裂诱发冲击地压;②煤体本身破裂所致.这一过程在煤柱区附近表现为微震事件在煤柱区前方50 m开始"停滞"不前,应力出现分区性.研究了煤柱失稳破裂过程中微震事件能量统计曲线与失稳破裂过程的对应关系,得到了煤柱的失稳破裂是由微破裂到局部失稳、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现场采用深孔爆破和大孔径钻孔对煤柱进行卸压后,微震事件沿工作面倾向方向的分布呈均匀形态,且能量较小,证明了卸压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煤柱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EC的高位钻孔抽放瓦斯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霄尖 姚精明 +2 位作者 刘会田 何富连 李鹏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95,99,共4页
通过应用UDEC 4.0软件,对E3101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垮落带高度11.2 m,裂隙带高度为37.2 m,“O”型圈分布在距离3#煤层23.83 m、在工作面一侧距工作面15-45 m采空区内。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工作面瓦... 通过应用UDEC 4.0软件,对E3101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垮落带高度11.2 m,裂隙带高度为37.2 m,“O”型圈分布在距离3#煤层23.83 m、在工作面一侧距工作面15-45 m采空区内。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工作面瓦斯抽放的高位钻孔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瓦斯抽放 “O”形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多种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会田 姚精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年第6期22-24,共3页
随着采深的加大,煤矿冲击矿压,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矿井灾害危险性加大,并且,往往这些灾害交织在一起,其影响因素众多,给矿井的危险性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根据对7339工作面事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7339工作面事故多级... 随着采深的加大,煤矿冲击矿压,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矿井灾害危险性加大,并且,往往这些灾害交织在一起,其影响因素众多,给矿井的危险性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根据对7339工作面事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7339工作面事故多级多层次评估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煤炭事故评估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了事故评估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7339工作面发生事故危险性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估 冲击矿压 瓦斯事故 煤层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