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尹航 李金许 +2 位作者 宿彦京 褚武扬 乔利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6-88,共3页
马氏体时效钢是用途最为广泛的超高强度钢,其强韧化设计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回顾超高强度钢至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发展历程和总结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元素的作用与强韧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原理,并对... 马氏体时效钢是用途最为广泛的超高强度钢,其强韧化设计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回顾超高强度钢至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发展历程和总结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元素的作用与强韧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原理,并对马氏体时效钢未来的强韧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钢 强韧化 时效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Co2Y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洋 徐芳 +5 位作者 艾芬 周济 岳振星 桂治轮 李龙土 乔利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36,共2页
采用传统的铁氧体工艺制备了Co2Y铁氧体软磁材料,加入少量添加剂实现了材料的低温烧结,分析了Co2Y的成相过程以及不同添加剂对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添加剂的作用下,Co2Y可在900℃以下烧结,其在甚高频段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可以... 采用传统的铁氧体工艺制备了Co2Y铁氧体软磁材料,加入少量添加剂实现了材料的低温烧结,分析了Co2Y的成相过程以及不同添加剂对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添加剂的作用下,Co2Y可在900℃以下烧结,其在甚高频段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可以用来制备片式电感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Y 低温烧结 相组成 显微结构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n掺杂对Co_2Z电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芳 蒋凯 +1 位作者 白洋 乔利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3-826,共4页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4+、Zn2+取代的Co2Z(Ba3Co2Fe24-xMO41,M=Ti、Zn,x=0.2~0.6)平面六角结构软磁铁氧体并对其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表现出典型的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构型。Ti4+、Zn2+取代会增加铁氧体内载流子...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Ti4+、Zn2+取代的Co2Z(Ba3Co2Fe24-xMO41,M=Ti、Zn,x=0.2~0.6)平面六角结构软磁铁氧体并对其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样品表现出典型的Z型平面六角铁氧体构型。Ti4+、Zn2+取代会增加铁氧体内载流子的浓度,从而影响Co2Z的电磁性能。实验中用4991A阻抗/材料分析仪测试室温条件下Ba3Co2Fe24-xTixO41(x=0、0.2、0.4)和Ba3Co2Fe24-xZnxO41(x=0、0.2、0.4、0.6)样品在5MHz~1GHz范围内的磁导率频谱和介电常数频谱。实验结果表明,Ti4+取代Fe3+会增加Co2Z的起始磁导率,降低Co2Z的介电共振。而Zn2+取代Fe3+会引起起始磁导率的下降,增加Co2Z的介电共振,且在共振频率附近介电常数为负值。CoZ的负介电常数特性使它可作为负介电常数介质用于左手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型铁氧体 起始磁导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上电沉积Pd-Ag合金纳米粒子链及其氢传感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保平 余刚 +2 位作者 欧阳跃军 司薇薇 乔利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43,共7页
在碳纤维上采用三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出钯银合金纳米粒子链.把表面覆盖有Pd-Ag合金纳米粒子链的碳纤维组装成氢气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表征了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和成分,应用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氢... 在碳纤维上采用三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出钯银合金纳米粒子链.把表面覆盖有Pd-Ag合金纳米粒子链的碳纤维组装成氢气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表征了合金纳米粒子链的形貌和成分,应用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氢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钯、银离子摩尔比为15∶1的电解液中,在-1.0--1.5 V下,成核5-40 ms;在-0.25--0.35 V,生长200-300 s的条件下,即可获得银的质量分数为16.0%-25.0%的钯银合金纳米粒子链阵列.在室温下,传感器对在0.30%-5.00%(φ,体积分数,下同)范围内的氢气有响应,最快响应时间约为300 s,灵敏度最高可达31.0%;氢在0.30%-1.20%的范围内响应电流与氢气浓度成线性关系,超过4.00%时响应电流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在低于3.50%的浓度下氢传感器的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Pd-Ag合金 纳米粒子链 氢传感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