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及其次生林细根生物量与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1
作者 杨丽韫 罗天祥 吴松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609-3617,共9页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梯度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为对象,采用土钻取样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细根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阔...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梯度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为对象,采用土钻取样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细根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阔叶红松林的正向演替过程中,林地细根的总生物量逐渐增加,其中主要乔木细根的生物量逐渐增加,而灌木和草本细根的生物量则逐渐降低。在演替过程中,细根的垂直分布逐渐加深。在长白山地区,3块林地中细根生物量的组成分布受林分植被组成的影响;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容重、水分含量以及不同土层中C、N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土壤温度则不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红松 原始林 次生林 细根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及其次生林细根分解动态和氮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丽韫 李文华 吴松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该文采用网袋分解法对长白山不同演替状态的原始红松阔叶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中优势树种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氮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块样地中,细根分解初期速率较快,然后趋于缓慢.在原始红松阔叶林中,水曲柳... 该文采用网袋分解法对长白山不同演替状态的原始红松阔叶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中优势树种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氮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块样地中,细根分解初期速率较快,然后趋于缓慢.在原始红松阔叶林中,水曲柳细根的分解最快,红松次之,而紫椴细根的分解最慢.在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中,山杨的细根分解均比白桦细根快.细根的分解不仅受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原始红松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细根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或富集氮元素.温度较低和降雨较少的春秋季节,细根分解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释放氮元素,而温度较高和降雨较多的夏季,则表现为富集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原始红松阔叶林 白桦山杨成熟林 白桦山杨幼林 细根分解 氮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