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玉构才 一代的耕耘——记柯俊教授与北京科技大学的电镜事业
1
作者 柳得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54-362,共9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一代宗师柯俊院士心向社会主义胸怀神州大地、放弃了在英国的终身职位和刚开辟的学术园地,献身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发展我国电镜事业所做的贡献。一代宗师柯俊教授在我国金属物理和冶金类有关学科的高等教育与...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一代宗师柯俊院士心向社会主义胸怀神州大地、放弃了在英国的终身职位和刚开辟的学术园地,献身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发展我国电镜事业所做的贡献。一代宗师柯俊教授在我国金属物理和冶金类有关学科的高等教育与科研园地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为祖国培育了一代代活跃在材料物理、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他是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和物理化学专业的创建者,也是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向注重培养人材尤其是电子显微学方面的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 教育 电子显微镜学会 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颗粒体系的颗粒运动及结构测量技术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晖 张国华 +1 位作者 王宇杰 孙其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1-590,共50页
颗粒材料由大量粗颗粒堆积形成,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呈现出颗粒尺度的结构不均匀和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基本特征,这决定了颗粒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宏观性质.借鉴学科历史的发展途径,基于统计力学,从颗粒结构和动力学开始建立颗粒材料... 颗粒材料由大量粗颗粒堆积形成,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呈现出颗粒尺度的结构不均匀和动力学不均匀性的基本特征,这决定了颗粒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宏观性质.借鉴学科历史的发展途径,基于统计力学,从颗粒结构和动力学开始建立颗粒材料体系的宏观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框架是必然途径.但是,颗粒材料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从基本理论到实验手段上,表征与建立颗粒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都极其困难.这是由于现有测试分析手段所描述的颗粒系统组织结构过于简单化,缺乏对颗粒结构和动力学的真正认识,从而制约了颗粒物质研究的发展.因此,开展颗粒体系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测量,是理解和认识颗粒材料重要物理和力学问题的基础和依据.笔者来自不同的科研院所,近十年来开展了颗粒体系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测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向:(1)数字图像测速法、散斑能见度光谱法和X射线-CT等非侵入式测量技术在颗粒运动方面的应用;(2)体积响应谱、力学谱(有效质量和内耗等)和声速测量技术等直接或间接测量颗粒接触力和颗粒结构技术.本文综述了这些实验手段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国际最新进展和困难.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结合笔者开展测量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试图展望颗粒材料测量技术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介尺度结构 结构不均匀性 动力学不均匀性 非侵入测量 力学响应谱 声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获取对大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钟灿涛 董成文 季燕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6,共7页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放获取可提高论文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作者和所在机构的学术影响.开放获取运动的宗旨符合大学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定位.建立大学机构知识库(IR)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性&...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放获取可提高论文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作者和所在机构的学术影响.开放获取运动的宗旨符合大学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定位.建立大学机构知识库(IR)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政策保证存储率和存储质量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的科学影响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开放获取对大学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的开放获取政策和机构知识库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开放获取 大学 机构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系2234高Tc超导材料掺铁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霞 朱虹 李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高Tc超导体Bi_1.6Pb_0.4Sr_2Ca_3Cu_4(1-x)Fe_4xOy中,我们发现由于Cu部分被Fe元素替代,其超导特性发生改变,样品的电阻——温度关系,交流磁化率——温度关系都与不同Fe含量有关。同... 在高Tc超导体Bi_1.6Pb_0.4Sr_2Ca_3Cu_4(1-x)Fe_4xOy中,我们发现由于Cu部分被Fe元素替代,其超导特性发生改变,样品的电阻——温度关系,交流磁化率——温度关系都与不同Fe含量有关。同时研究了得到铋系单相性好的超导材料的烧结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系 超导体 掺杂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时效钢的物理冶金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沙维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0年第4期14-22,共9页
本文综合论述国内外有关马氏体时效钢物理冶金学的研究结果。在简单介绍与马氏体时效钢相关的二、三元合金系统的相组成之后,主要描述了常规Fe-Ni-Mo-Ti(-Co)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初期反应和析出强化过程,并着重论述了一些强化元素的作用... 本文综合论述国内外有关马氏体时效钢物理冶金学的研究结果。在简单介绍与马氏体时效钢相关的二、三元合金系统的相组成之后,主要描述了常规Fe-Ni-Mo-Ti(-Co)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初期反应和析出强化过程,并着重论述了一些强化元素的作用。然后简要介绍了一些新型马氏休时效钢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最后的结语中,展示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钢 物理冶金学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弹调制差分反射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6
作者 王凤平 罗胜 +5 位作者 潘礼庆 邱宏 吴平 田跃 孟江 刘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6期98-102,共5页
本文搭建了一套光弹调制差分反射分析系统.这套试验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常规方法很难测量或很难精确测量的薄膜的光学性质和介电性质的研究,还可用来分析薄膜或埋藏界面的应力状态和各向异性特征以及任何气体环境下薄膜生长的原位动力学监... 本文搭建了一套光弹调制差分反射分析系统.这套试验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常规方法很难测量或很难精确测量的薄膜的光学性质和介电性质的研究,还可用来分析薄膜或埋藏界面的应力状态和各向异性特征以及任何气体环境下薄膜生长的原位动力学监测,且测量精度比传统测量精度大大提高.已将其成功用于薄膜光学性能和磁光测量中.在系统被成功用于科研的基础上,开发了"用偏振光调制技术测量薄膜光学常数"的学生实验,将这一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引用到了学生的实验中,使学生们能利用所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实现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调制 差分反射 薄膜 光学性质 介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磁性和记录特性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阴津华 侯志坚 +2 位作者 潘礼庆 张振刚 铃木孝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115,共2页
利用溅射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不同组分和厚度的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并用极化克尔效应测量了介质的磁滞回线,用Spinstand测量了记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记录介质中磁性晶粒间交换耦合的α值与退火前单层FePt的厚度成反比;信噪比与... 利用溅射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不同组分和厚度的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并用极化克尔效应测量了介质的磁滞回线,用Spinstand测量了记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记录介质中磁性晶粒间交换耦合的α值与退火前单层FePt的厚度成反比;信噪比与α值成反比;高频噪音与α值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记录特性 垂直磁记录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合金的微结构与磁性的关系
8
作者 王文东 朱逢吾 +1 位作者 赖武彦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97-498,共2页
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FIM-AP)以及分析电镜(TEM)研究甩带Cu88Co12颗粒合金的微结构。FIM的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状态下甩带Cu88Co12合金中观察不到Co的析出,可以看到明显的环结构,这说明甩带... 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FIM-AP)以及分析电镜(TEM)研究甩带Cu88Co12颗粒合金的微结构。FIM的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状态下甩带Cu88Co12合金中观察不到Co的析出,可以看到明显的环结构,这说明甩带样品已很好地晶化。用AP进行纳米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合金 微结构 磁性 FIM-AP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2)NiSn掺杂Ni、Co体系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9
作者 李歌天 张强强 柳祝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6,共8页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MnSn相对于Mn_(2)NiSn体积大概收缩1.2%.Mn含量的减少使得最近邻的Mn(A)-Mn(B)间反铁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居里温度由x=0时的519 K接近线性的降低到x=1时的340 K.当用Co元素替换部分Mn元素时,即Mn_(2-y)Co_(y)NiSn中,复杂的原子占位使得Mn(A)-Mn(B)交换作用降低的同时伴随着Co-Mn之间铁磁交换作用的增强,两者交换作用的竞争导致居里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临界点出现在y=0.3处.在Mn_(2)Ni_(1-z)Co_(z)Sn体系中,当Co替代部分Ni时,由于Ni-Mn之间的交换作用小于Co-Mn之间的交换作用,交换作用的增强导致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也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原子占位 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密度对氧化锆颗粒系统的动力学体积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文波 赵雪丹 +3 位作者 张国华 孙其诚 侯志坚 董军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共7页
通过测量了垂直脉冲激励下不同密度的球形氧化锆颗粒体系的动力学体积响应谱,分析了氧化锆颗粒密度对颗粒体系体积响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经历高于临界幅度Γ*的足够多的脉冲振动后,氧化锆颗粒系统达到了体积分数仅仅依赖激励脉冲... 通过测量了垂直脉冲激励下不同密度的球形氧化锆颗粒体系的动力学体积响应谱,分析了氧化锆颗粒密度对颗粒体系体积响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经历高于临界幅度Γ*的足够多的脉冲振动后,氧化锆颗粒系统达到了体积分数仅仅依赖激励脉冲幅度Γ0的可逆的、稳定状态。达到稳态的氧化锆颗粒系统的动力学体积响应因子χ~v(Γ0)随脉冲幅度Γ0的变化曲线上存在双峰结构,Γ0大的子峰的相对高度随着氧化锆颗粒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暗示该子峰可能起因于颗粒系统内部结构的大规模重排;Γ0小的子峰的相对高度则随着氧化锆颗粒密度的减小而减小,暗示该子峰可能起因于由于边壁附近层中颗粒的局域重排。氧化锆颗粒系统的χ″v(f)曲线存在一个特征峰,随Γ0的减小,峰值弛豫时间τp从18 s增加到36 s,在高的Γ0范围内,τp近似趋近饱和,低的Γ0范围内,τp近似遵循阿伦尼乌斯关系,随1/Γ0呈现指数增长。并且弛豫时间τp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度较大的颗粒系统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体积响应谱 压缩动力学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根氧化锌纳米带/Au电极体系I-V特性的测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萌 孙连峰 乔利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利用电子束刻蚀和真空蒸镀法,在单根氧化锌纳米带和SiO2/Si片上,制备了金纳米电极,采用四端法对氧化锌纳米带的电流-电压(I-V)特性进行测量。实验发现氧化锌纳米带/金电极组成的体系存在三种完全不同的I-V特性曲线,分别为对应于较小电... 利用电子束刻蚀和真空蒸镀法,在单根氧化锌纳米带和SiO2/Si片上,制备了金纳米电极,采用四端法对氧化锌纳米带的电流-电压(I-V)特性进行测量。实验发现氧化锌纳米带/金电极组成的体系存在三种完全不同的I-V特性曲线,分别为对应于较小电阻的非对称阀值型曲线以及电阻较大的整流型和线性对称曲线。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氧化锌纳米带和电极的接触情况不同所造成的。测量表明器件在不同环境下(空气和真空)具有不同的I-V特性。表现在当测量环境由空气变为真空时,前一类的I-V特性变化不大,而后一类由整流型变为线性对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带 肖特基热垒 接触电阻 界面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颗粒系统的动力学体积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志恒 赵雪丹 +2 位作者 张国华 孙其诚 许聪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136-139,共4页
数值研究了垂直脉冲激励下单分散球形氧化锆颗粒体系的动力学体积响应谱,分析了激励振幅对颗粒体系弛豫过程和体积响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经历一系列低于临界振幅Γ*的垂直脉冲激励激励后,颗粒系统最终达到一个新的稳态;且达到新稳... 数值研究了垂直脉冲激励下单分散球形氧化锆颗粒体系的动力学体积响应谱,分析了激励振幅对颗粒体系弛豫过程和体积响应谱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经历一系列低于临界振幅Γ*的垂直脉冲激励激励后,颗粒系统最终达到一个新的稳态;且达到新稳态所需的弛豫时间τ_0和最终堆积密度ρ_f都取决于外部激励的振幅;2由数值方法得到的氧化锆颗粒系统的体积响应因子的实部存在一个子峰,虚部存在两个子峰,这两个子峰可能代表了颗粒系统在外部激励条件下不同状态的转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弛豫时间 压缩动力学 体积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颗粒物质的介观结构 被引量:35
13
作者 孙其诚 刘晓星 +2 位作者 张国华 刘传奇 金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308,共46页
密集颗粒物质由大量颗粒组成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在一定条件下,颗粒互相连接,形成相对稳定的介观尺度结构,其几何和动力学性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颗粒体系的宏观物理和力学性质,因此开展颗粒的介观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科学的前... 密集颗粒物质由大量颗粒组成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在一定条件下,颗粒互相连接,形成相对稳定的介观尺度结构,其几何和动力学性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颗粒体系的宏观物理和力学性质,因此开展颗粒的介观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科学的前沿之一.自然界的堆石坝、堰塞体和碎屑流,以及工程中的高温气冷堆堆芯颗粒流和先进核裂变能系统(ADS嬗变)的颗粒散裂靶等都是典型的颗粒体系,研究颗粒体系宏观力学性质是灾害预测和调控技术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颗粒接触力理论和简化模型的研究进展,接着介绍介观尺度结构分析方法与测量技术,颗粒体系Jamming转变、软点和颗粒微位移测量技术等,最后列举了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颗粒介质中很多基本力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借鉴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建立新的概念和范式,从新的角度、思路、理念去认识颗粒介质的基本问题.同时,颗粒介质的基础研究还要紧密结合工程应用领域的大量相关的核心技术,与工程领域专家共同合作,使得颗粒介质的研究有的放矢,更具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介质 本构关系 多尺度结构 接触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工艺热轧钢带中Cu的偏聚对裂纹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邵伟然 王元立 +2 位作者 陈南京 霍向东 柳得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CSP工艺 热轧钢带 CU 偏聚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低碳钢的表面带状组织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贤文 柳得橹 +1 位作者 邵伟然 霍向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 热轧钢板 冲击韧性 塑性 断裂韧性 CSP低碳钢 扫描电子显微镜 等轴晶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化非调质钢强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跃 黄运华 +3 位作者 翟浩 贺建 周成 方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1,共4页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开发的微合金化非调质钢的强化与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的强化包括相变强化、位错和亚结构强化、弥散强化以及细晶强化,而韧性则是由粒状贝氏体的铁素体基体的韧性及晶粒尺寸两方面所决...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并结合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开发的微合金化非调质钢的强化与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钢的强化包括相变强化、位错和亚结构强化、弥散强化以及细晶强化,而韧性则是由粒状贝氏体的铁素体基体的韧性及晶粒尺寸两方面所决定,并且该钢热轧空冷态和回火态的强韧化机制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强化 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介电常数在水土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永成 李杰 +2 位作者 田跃 李建丽 许洪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34-36,共3页
采用短路同轴线法测量了淀粉聚乙烯醇共混体样品,在含水率、离子浓度不同时的复介电常数,研究了频率、离子浓度、含水率与相对复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淀粉PVA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对含水率很敏感,虚部在500~700MHz频段随含盐量升... 采用短路同轴线法测量了淀粉聚乙烯醇共混体样品,在含水率、离子浓度不同时的复介电常数,研究了频率、离子浓度、含水率与相对复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淀粉PVA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对含水率很敏感,虚部在500~700MHz频段随含盐量升高呈对数增加,这为利用测量相对复介电常数进行水土系统离子污染监测,提供了可能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介电常数 同轴线法 含水率 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LAM钢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玉成 邵奇栋 +2 位作者 朱强 尹莎 巨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采用TIG焊接方法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进行了平板对接试验,分别对焊接接头采用不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试验温度分别为610,660,710,760,810℃,保温30 min.结果表明,焊后进行热处理与不做热处理两种情况下,CLAM钢焊接接头微观形貌... 采用TIG焊接方法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进行了平板对接试验,分别对焊接接头采用不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试验温度分别为610,660,710,760,810℃,保温30 min.结果表明,焊后进行热处理与不做热处理两种情况下,CLAM钢焊接接头微观形貌和硬度存在很大不同;随温度增加,焊接接头焊缝中马氏体板条分布及尺寸均匀性得到提高,热处理温度710℃以上时板条均匀性最好,但晶粒尺寸与板条也会随温度升高而长大.焊后热处理使焊接接头各部分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焊缝金属硬度下降值比母材和焊缝热影响区大得多,尤其在810℃时焊缝金属硬度下降值最大,降至与母材硬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M TIG 热处理 微观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γ-Fe_2O_3气敏元件灵敏度及其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冠威 苏世漳 +2 位作者 刘虹 潘同武 马如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及其它某些化合物对γ-Fe_2O_3气敏元件灵敏度、选择性、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对加粘土在γ-Fe_2O_3气敏元件中的作用做了详细研究,为制备优异的γ-Fe_2O_3气敏元件提供了实... 本文着重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及其它某些化合物对γ-Fe_2O_3气敏元件灵敏度、选择性、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对加粘土在γ-Fe_2O_3气敏元件中的作用做了详细研究,为制备优异的γ-Fe_2O_3气敏元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灵敏度 特性 气敏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b微合金钢应变诱导析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苑少强 邢宝泉 +2 位作者 吴晓红 杨善武 贺信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9,共4页
简述了微合金钢中微量元素 Nb 的主要作用,回顾了应变诱导析出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阐明了变形奥氏体应变诱导析出相的种类,晶体结构,析出相的形成顺序、形貌和分布,分析了影响析出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应变诱导析出动力学模型... 简述了微合金钢中微量元素 Nb 的主要作用,回顾了应变诱导析出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阐明了变形奥氏体应变诱导析出相的种类,晶体结构,析出相的形成顺序、形貌和分布,分析了影响析出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应变诱导析出动力学模型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诱导析出 微合金钢 研究现状 Nb 中微量元素 变形奥氏体 动力学模型 析出动力学 研究方法 晶体结构 析出相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