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屏蔽材料中聚苯胺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国辉 王俊 +1 位作者 阮士鹏 毛卫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2-1624,共3页
金属材料与导电聚苯胺复合形成屏蔽组分有效提高了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高频电磁屏蔽效能,从而扩展了屏蔽材料的屏蔽带宽。以金属Ni粉/导电聚苯胺复合屏蔽组分为例,分析了在复合电磁屏蔽材料中聚苯胺的对屏蔽效能的贡献及作用机理。结果... 金属材料与导电聚苯胺复合形成屏蔽组分有效提高了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高频电磁屏蔽效能,从而扩展了屏蔽材料的屏蔽带宽。以金属Ni粉/导电聚苯胺复合屏蔽组分为例,分析了在复合电磁屏蔽材料中聚苯胺的对屏蔽效能的贡献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聚苯胺的加入与基体树脂相溶形成基体导电网络,有效阻碍了高频电磁波的穿透,可能是提高高频效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材料 导电聚苯胺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液相反应烧结制备Al/MoSi_2材料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祖庆 叶峰 +1 位作者 杨王玥 陈国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研制Al/MoSi_2颗粒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过渡性液相反应烧结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略高于共晶温度时,液相产生,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生成产生了竞争。随着烧结温度的逐步提高,生成相发生Al_12Mo→Al_... 在研制Al/MoSi_2颗粒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对过渡性液相反应烧结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略高于共晶温度时,液相产生,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生成产生了竞争。随着烧结温度的逐步提高,生成相发生Al_12Mo→Al_5Mo→Mo(Si,Al)_2的变化。接近800℃烧结,能获得细小,弥散的Mo(Si,A1)_2强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铝基 二硅化钼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ZA22 复合材料的动态断裂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维平 金俊泽 胡汉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方法研究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微裂纹的形核主要在基体中的缺陷及晶界处形成,SiC颗粒与基体良好的结合界面及颗粒周围基体的强化,使主裂纹的扩展绕过颗粒进行;并提出了SiC... 利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方法研究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微裂纹的形核主要在基体中的缺陷及晶界处形成,SiC颗粒与基体良好的结合界面及颗粒周围基体的强化,使主裂纹的扩展绕过颗粒进行;并提出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界面 断裂 ZA22 铝合金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ZA2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4
作者 张维平 金俊泽 胡汉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研究了 Si Cp Z A22 复合材料的组织、界面关系及材料的常高温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Si C 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 Si C 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且在α Al界面上形成了少量 Al2 M g O4 过渡层;加入 Si C... 研究了 Si Cp Z A22 复合材料的组织、界面关系及材料的常高温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Si C 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 Si C 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且在α Al界面上形成了少量 Al2 M g O4 过渡层;加入 Si C 颗粒可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且高温下表现出较好的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 碳化硅颗粒 力学性能 锌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沉积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卫军 陈国良 孙祖庆 《有色金属》 CSCD 1992年第1期54-57,共4页
作者采用雾化沉积工艺研制出致密、均匀、性能优异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致密度高达99.4%,较铝合金基材弹性模量提高20~30GPa,材料使用温度可提高100℃,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铝基复合材料 雾化沉积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窗口和透镜材料氯化钾晶体的双层增透膜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德刚 吕反修 +3 位作者 孙庆标 于文秀 叶锐曾 杨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设计并制备了KCl晶体的具有防潮作用的双层增透膜系KCl//ZnSe/PbF_2,这一膜系的反射率为零,单面膜的吸收低达0.04%,达到了万瓦级激光窗口可接受的水平;其抗连续CO_2激光损伤阈值为5.25kW/cm ̄... 设计并制备了KCl晶体的具有防潮作用的双层增透膜系KCl//ZnSe/PbF_2,这一膜系的反射率为零,单面膜的吸收低达0.04%,达到了万瓦级激光窗口可接受的水平;其抗连续CO_2激光损伤阈值为5.25kW/cm ̄2,是万瓦级激光窗口实际所承受功率密度的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透膜 氯化钾 二氧化碳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Dy的粉末粒度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伟 万发荣 +1 位作者 龙毅 尚成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SrAl2 O4 ∶Eu ,Dy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具有绿色余辉。本实验对发光材料的粉末进行了粒度分级 ,研究了粒度的大小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粒度越小发光效果越差。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发光粉末的化学成分 ,... SrAl2 O4 ∶Eu ,Dy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具有绿色余辉。本实验对发光材料的粉末进行了粒度分级 ,研究了粒度的大小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粒度越小发光效果越差。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发光粉末的化学成分 ,探讨了影响发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粒度 荧光性能 长余辉材料 SrAl2O4:Eu Dy 铝酸锶 发光材料 铕掺杂 镝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Inconel 718形变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宾 董建新 +1 位作者 胡尧和 谢锡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对国内生产的低磷Inconel718(P含量<0.001%)及常规Inconel718(P含量为0.008%~0.013%)形变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拉伸强度的差异不大,然而低... 对国内生产的低磷Inconel718(P含量<0.001%)及常规Inconel718(P含量为0.008%~0.013%)形变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拉伸强度的差异不大,然而低磷Inconel718合金的高温塑性和650℃,686MPa的持久塑性明显降低;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低磷合金在疲劳、蠕变和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抗裂纹扩展能力都低于常规合金;而且低磷合金的595℃,895MPa缺口周期持久寿命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INCONEL718 力学性能 形变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氢对化学镀铜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曾为民 吴纯素 吴荫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化学镀铜槽液中通过改变镀液成分、基体或添加不同物质来改变析氢速率 ,比较析氢量n氢 和沉铜量n铜 的关系来研究析氢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胶体钯在化学镀铜初期起作用 ,其后由新生成的铜催化镀铜过程 ;n铜∶n氢 =1~ 2 ,... 化学镀铜槽液中通过改变镀液成分、基体或添加不同物质来改变析氢速率 ,比较析氢量n氢 和沉铜量n铜 的关系来研究析氢对化学镀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胶体钯在化学镀铜初期起作用 ,其后由新生成的铜催化镀铜过程 ;n铜∶n氢 =1~ 2 ,而非通常化学镀铜总反应中n铜∶n氢 =1∶1,因此 ,本文认为化学镀铜过程除存在一个主反应外 ,必定还同时存在Cu2 + 还原为Cu的不析氢反应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析氢 催化活性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沉积法制备Co掺杂ZnO纳米线的磁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多永正 常永勤 +2 位作者 郭佳林 龙毅 强文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025-3027,共3页
研究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Co掺杂ZnO纳米线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结果表明,Co离子代替Zn离子的位置进入ZnO晶格,样品的磁性能对实验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通入适量空气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具有室温铁磁性。
关键词 气相沉积 Zn1-xCoxO 室温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H_2-CH_4-CO_2气相系统中沉积金刚石薄膜
11
作者 王建军 吕反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研究了在H2CH4CO2气相系统中金刚石薄膜的沉积情况。随着CO2浓度的增大,金刚石薄膜二次成核现象减少,晶体形态趋于完整,薄膜质量变好;随着CO2、CH4浓度的同时增大,金刚石薄膜形貌逐渐从清晰完整晶体形态变为... 研究了在H2CH4CO2气相系统中金刚石薄膜的沉积情况。随着CO2浓度的增大,金刚石薄膜二次成核现象减少,晶体形态趋于完整,薄膜质量变好;随着CO2、CH4浓度的同时增大,金刚石薄膜形貌逐渐从清晰完整晶体形态变为菜花状聚晶体,薄膜质量变差;在较高的CH4(约15%)、CO2(约20%)浓度下,仍可获得晶体形貌良好的金刚石薄膜;在H2CO2气相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二氧化碳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Mg对高压电子铝箔腐蚀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毛卫民 杨宏 +2 位作者 余永宁 冯惠平 徐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57-1060,共4页
采用立方织构定量检测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腐蚀结构等手段 ,对比了不同微量Mg元素含量的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在织构和腐蚀结构上的差别 ,研究了Mg含量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比电容的影响。分析表明 :Mg含量从 0 .0 0 0 1%提... 采用立方织构定量检测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腐蚀结构等手段 ,对比了不同微量Mg元素含量的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在织构和腐蚀结构上的差别 ,研究了Mg含量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比电容的影响。分析表明 :Mg含量从 0 .0 0 0 1%提高到 0 .0 0 14 %时 ,Mg会更多富集于铝箔表面 ,促使腐蚀形成的氧化膜中出现含Mg的复合氧化物微小颗粒 ,进而引起腐蚀隧道的侧向发展 ;频繁的侧向发展可导致表层腐蚀组织剥落 ,进而使铝箔在 5 0 0V的比电容从 7.3× 10 -3 F/m2 降低到 4 .3× 10 -3 F/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铝箔 腐蚀 扫描电子显微镜 立方织构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结构和微量元素对铝箔腐蚀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毛卫民 蒋恒 +2 位作者 杨平 冯惠平 余永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7-1631,共5页
观察了经300℃退火并分别快冷和慢冷的铝箔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结构。利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检测了铝箔表面区域Fe、Si、Cu、Mg等微量元素的分布。结果显示:Mg在铝箔外表面的富集高于铝箔内部4个数量级,Fe、Si的富集程度约高2个数量级,而Cu则... 观察了经300℃退火并分别快冷和慢冷的铝箔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结构。利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检测了铝箔表面区域Fe、Si、Cu、Mg等微量元素的分布。结果显示:Mg在铝箔外表面的富集高于铝箔内部4个数量级,Fe、Si的富集程度约高2个数量级,而Cu则不足1个数量级。退火后慢速冷却会造成富集于表面的微量元素偏聚于晶界和位错周围,从而会加重腐蚀结构的不均匀性并降低铝箔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箔 微量原子 腐蚀 微观结构 电解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对低压电解电容器铝箔腐蚀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毛卫民 陈垒 +2 位作者 萨丽曼 余永宁 李云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取向成像技术分析研究了低压电解电容器用阳极铝箔的腐蚀结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对比电容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铝箔的晶界附近,尤其是大角度晶界附近容易出现尺寸较大的腐蚀孔坑或沟道,造成...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取向成像技术分析研究了低压电解电容器用阳极铝箔的腐蚀结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对比电容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铝箔的晶界附近,尤其是大角度晶界附近容易出现尺寸较大的腐蚀孔坑或沟道,造成腐蚀结构的不均匀性并降低比电容。该晶界优先腐蚀的现象起因于晶界的高缺陷密度和与之相应的腐蚀电流密度的局部集中。增加晶界密度可以降低杂质原子偏聚程度和电流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在一些特定的电化学腐蚀条件下可以借助减小晶粒尺寸的方式提高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铝箔 晶界 腐蚀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背散射电子取向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润滑剂——超细金属粉固体润滑剂 被引量:37
15
作者 何峰 张正义 +2 位作者 肖耀福 王润 史彧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5-66,共2页
润滑油是机械运转的血液,机械和装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与油料的质量性能和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在润滑油中加入减摩剂可提高其抗摩性能,减少摩擦阻力,延长机器部件的使用寿命.目前减摩剂的品种繁多,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油... 润滑油是机械运转的血液,机械和装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与油料的质量性能和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在润滑油中加入减摩剂可提高其抗摩性能,减少摩擦阻力,延长机器部件的使用寿命.目前减摩剂的品种繁多,但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油溶性有机化合物,它们易与润滑油混合,可均匀地加入各类润滑油中,有效改变润滑油的品质,但在摩擦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成份,特别是当油温较高时,可能对有色金属(如含银、锡)的轴承材料起腐蚀作用;有些油溶性有机添加剂易分解消耗,需不断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超细金属粉 固体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部分稳定ZrO_2泡沫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殷声 曹宏 +2 位作者 胡尧和 刘传习 陈国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6,共5页
报导MgO部分稳定ZrO_2泡沫陶瓷的研制和应用结果.MgO—ZrO_2泡沫陶瓷的烧结温度在1730~1760℃.烧结后以300℃/h的速度冷却可使t—ZrO_2沉淀粒子保持至室温.在1100℃时效3h可改善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MgO—ZrO_2泡沫陶瓷过滤高... 报导MgO部分稳定ZrO_2泡沫陶瓷的研制和应用结果.MgO—ZrO_2泡沫陶瓷的烧结温度在1730~1760℃.烧结后以300℃/h的速度冷却可使t—ZrO_2沉淀粒子保持至室温.在1100℃时效3h可改善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MgO—ZrO_2泡沫陶瓷过滤高温合金的氧化物夹杂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泡沫陶瓷 过滤器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抛光金刚石膜技术 被引量:20
17
作者 付一良 吕反修 +3 位作者 王建军 钟国仿 王亮 杨让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抛光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活性很强的稀土金属镧(La)与金刚石(碳)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对金刚石膜进行有效的抛光。抛光速率的高低与抛光温度有关,在温... 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抛光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活性很强的稀土金属镧(La)与金刚石(碳)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对金刚石膜进行有效的抛光。抛光速率的高低与抛光温度有关,在温度大于900℃时抛光效率较高,可达34μm/h,表面粗糙度可从原来的Ra12μm降至Ra1.6μm,如用于后续的精抛光,可大大减少抛光的时间和提高抛光效率,使表面十分粗糙的金刚石厚膜的精抛光能得以经济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 稀土金属 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电容器铝箔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发展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杨宏 毛卫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简述了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原箔)的国内外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容器铝箔的特性要求,原料的制造技术,近年来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电容器铝箔的技术难点、存在问题、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指出了国产铝电解... 简述了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原箔)的国内外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容器铝箔的特性要求,原料的制造技术,近年来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电容器铝箔的技术难点、存在问题、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指出了国产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与国外同类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的差距,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铝箔 织构 微量元素 静电容量 铝电解电容器 生产技术研究 现状 技术发展趋势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凝固Tb_(0.3)Dy_(0.7)(Fe,M)_(1.95)超磁致伸缩合金微观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成保 宫声凯 +2 位作者 徐惠彬 周寿增 王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研究了经超高温梯度定向凝固制备的Tb0.3Dy0.7(Fe,M)1.95合金样品中存在的晶体缺陷的类型,分析其对该材料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探讨如何调整工艺来消除晶体缺陷,提高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
关键词 磁致伸缩 铽镝铁合金 定向凝固 微观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希成 张佳欣 +2 位作者 王建 杜花丛 吴春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4,共4页
用全麦粉作为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基体,对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和工艺以及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粉碎、混匀、干燥、分装、Co-60辐照灭活(辐照量为2.5Mrad)全麦粉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粗脂肪标准物质样品的... 用全麦粉作为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基体,对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和工艺以及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粉碎、混匀、干燥、分装、Co-60辐照灭活(辐照量为2.5Mrad)全麦粉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粗脂肪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4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经t检验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粗脂肪 制备 工艺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