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值模拟在陶瓷粉末材料冷等静压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峻 康永林 任学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99,共21页
为了解释陶瓷粉末件低密度缺陷的形成原因,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陶瓷粉末件的冷等静压(CIP)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给出了成形过程中粉体的应变分布、密度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改善陶瓷粉末件低密度现象的... 为了解释陶瓷粉末件低密度缺陷的形成原因,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陶瓷粉末件的冷等静压(CIP)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给出了成形过程中粉体的应变分布、密度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改善陶瓷粉末件低密度现象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CIP成形过程中芯棒顶端倒角处变形受到抑制,等效应变最大,相对密度最小,出现变形不均匀现象;粉末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模具形状对低密度区域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陶瓷粉末 密度 冷等静压 有限元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工具钢半固态流变轧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激光 康永林 +1 位作者 赵爱民 宋仁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探讨了高碳工具钢常规的加工方法和半固态流变轧制技术,结果表明将在凝固过程中进行搅拌后制备的高碳工具钢半固态浆料直接进行流变轧制,可生产出成分均匀、没有偏析的产品,消除了在常规轧制中很难克服的网状碳化物等缺陷;半固态固相颗... 探讨了高碳工具钢常规的加工方法和半固态流变轧制技术,结果表明将在凝固过程中进行搅拌后制备的高碳工具钢半固态浆料直接进行流变轧制,可生产出成分均匀、没有偏析的产品,消除了在常规轧制中很难克服的网状碳化物等缺陷;半固态固相颗粒细小而且星球状可生产出高强、高韧性的工具钢。半固态轧制有可能成为未来高碳工具钢生产的一种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工具钢 半固态流变轧制 加工方法 凝固 半固态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下1Cr18Ni9Ti钢轧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宋仁伯 康永林 +4 位作者 孙建林 董洪波 王吉文 赵爱民 毛卫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6,40,共4页
对用电磁搅拌装置制备的半固态奥氏体不锈钢 1Cr18Ni9Ti钢进行了直接轧制成形试验。轧制前后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 :半固态 1Cr18Ni9Ti钢具有球形或近球形的初生固相颗粒 ,并大多呈聚集状态 ;轧制变形后 ,液固相发生分离 ,产生液相偏... 对用电磁搅拌装置制备的半固态奥氏体不锈钢 1Cr18Ni9Ti钢进行了直接轧制成形试验。轧制前后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 :半固态 1Cr18Ni9Ti钢具有球形或近球形的初生固相颗粒 ,并大多呈聚集状态 ;轧制变形后 ,液固相发生分离 ,产生液相偏析 ;只有当固相率达到 5 0 %时 ,初生固相颗粒在轧制过程中才会发生塑性变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TI 半固态 电磁搅拌 固相率 液相偏析 不锈钢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参数对半固态轧制影响规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康永林 宋仁伯 +1 位作者 任学平 李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6-71,共6页
建立了半固态材料刚 -粘塑性分析模型 ,以高温钢铁材料为研究对象 ,用MARC软件模拟分析了半固态轧制时 ,轧辊辊缝、轧辊转速等变形参数和浆料初始温度对应力场、速度场的影响 ;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 ,进行了半固态实际轧制试验。实际轧制... 建立了半固态材料刚 -粘塑性分析模型 ,以高温钢铁材料为研究对象 ,用MARC软件模拟分析了半固态轧制时 ,轧辊辊缝、轧辊转速等变形参数和浆料初始温度对应力场、速度场的影响 ;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 ,进行了半固态实际轧制试验。实际轧制试验表明 ,轧辊辊缝、轧辊转速和浆料初始温度对半固态轧制试验的影响规律基本与有限元模拟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参数 半固态轧制 有限元模拟 钢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等离子喷涂Fe-Ti-C复合粉末制备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形成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海涛 张守全 +3 位作者 黄继华 朱警雷 张强 张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TiFe粉为原料制备Fe-Ti-C系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沉积TiC/Fe金属陶瓷涂层,利用"淬熄试验"研究涂层组织形成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喷涂粉末、涂层以及淬熄粒子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每个复... 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TiFe粉为原料制备Fe-Ti-C系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沉积TiC/Fe金属陶瓷涂层,利用"淬熄试验"研究涂层组织形成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喷涂粉末、涂层以及淬熄粒子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每个复合粉末团粒构成独立的反应单元,在喷涂飞行过程中首先出现Ti-Fe液相,然后整个团粒发生球化;熔化的团粒内部生成大量细小TiC颗粒,表层有少量TiC聚集,与基板碰撞后形成复合强化片层与TiC聚集片层交替叠加的涂层结构;随飞行距离增大,团粒外部TiC聚集层增厚,内部TiC颗粒减少,碰撞扁平化程度降低;最终涂层由TiC和Fe两相组成,大量亚微米级TiC颗粒呈内晶型均匀分布于Fe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金属陶瓷涂层 Fe-Ti-C复合粉末 组织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条件对高洁净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康永林 王艳丽 +4 位作者 张艳 柳得橹 傅杰 王元立 林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20,共4页
讨论了变形对高洁净微合金钢贝氏体转变及转变组织的影响,并与两种工业钢STE355(8Y)、X60(6B)进行了比较,试验在720~1100℃进行。结果表明,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高洁净钢的贝氏体相变温度要比大桥用钢STE355低50~70℃;高洁净钢冷却到室... 讨论了变形对高洁净微合金钢贝氏体转变及转变组织的影响,并与两种工业钢STE355(8Y)、X60(6B)进行了比较,试验在720~1100℃进行。结果表明,在同样试验条件下,高洁净钢的贝氏体相变温度要比大桥用钢STE355低50~70℃;高洁净钢冷却到室温时得到了微米级的细化组织;并且高洁净钢室温硬度及抗拉强度均明显高于两种工业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洁净微合金钢 贝氏体转变 组织性能 变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碳化粉末反应火焰喷涂制备TiC增强金属复合涂层
7
作者 张守全 王海涛 +3 位作者 黄继华 朱警雷 张强 刘慧渊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9-433,共5页
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Fe-C和Ti-Ni-C两种体系的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氧乙炔火焰喷涂原位合成并沉积了TiC增强Fe基和Ni基复合涂层。利用XRD、SEM和EDS研究了复合粉末、涂层的相组成和组织结构,考察了TiC/Fe、TiC/Ni复合涂... 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Fe-C和Ti-Ni-C两种体系的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氧乙炔火焰喷涂原位合成并沉积了TiC增强Fe基和Ni基复合涂层。利用XRD、SEM和EDS研究了复合粉末、涂层的相组成和组织结构,考察了TiC/Fe、TiC/Ni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复合粉末在喷涂过程中反应充分,可分别生成以Fe和Ni为粘结相的TiC增强涂层;两种涂层都是由TiC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强化片层和TiC聚集片层叠加而成,TiC/Fe复合涂层的片层较薄,而TiC/Ni涂层中TiC的聚集片层较少;TiC/Fe涂层的硬度高于TiC/Ni涂层,两者的耐磨性能分别约为Ni60涂层的11倍和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 TIC颗粒 前驱体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氧化锆对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军 安林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非稳定态钇氧化锆ZrO2(摩尔分数为3%Y2O3)对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金相组织和性能的理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体中,通过控制添加的非稳定态钇氧化锆ZrO2(3%Y2O3)重量比例可以使硬... 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非稳定态钇氧化锆ZrO2(摩尔分数为3%Y2O3)对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金相组织和性能的理化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体中,通过控制添加的非稳定态钇氧化锆ZrO2(3%Y2O3)重量比例可以使硬质合金的组织稳定,在不降低硬度的前提下,使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态钇氧化锆 硬质合金 金相组织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