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琳 曹红晖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拟就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学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同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就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者倾向于采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 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拟就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学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同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就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者倾向于采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时,更希望多接触一些现代作品.除此以外,他们愿意阅读未经删改的文学原作或节选作品.他们在表达了学习传统的文学性作品的同时显示出对非文学性作品的极大兴趣.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第一,在文学教材的选材上,应该尽量覆盖不同文体风格、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其二,提供学生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原作,包括未经删节的和节选这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存者回忆录》:一个叙述人性灾难的文本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红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94,共4页
《幸存者回忆录》是一个记述人性灾难的文本。通过现实与潜意识的不同视角,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主题: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与动物共同拥有的”本能水平上的自我,社会机器对它的窒息将会导致人性的灾难。
关键词 《幸存者回忆录》 人性 本能 潜意识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基础型教学向应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漪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0-42,共3页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从基础型教学模式向应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精读、泛读合一为阅读课,翻译写作单独设课。采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使研究生英语教学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 英语 基础型 应用型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段成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依据实验调查对汉语恭维行为的表达方式做了跨语言对比分析 ,验证Johnson和Roen的发现结论是否适用于汉语。分析的语篇材料主要限定在同学相互间的评论 (peerreview) ,对其中出现的恭维语进行研究。笔者把实验结果与Johnson和Roen的实... 依据实验调查对汉语恭维行为的表达方式做了跨语言对比分析 ,验证Johnson和Roen的发现结论是否适用于汉语。分析的语篇材料主要限定在同学相互间的评论 (peerreview) ,对其中出现的恭维语进行研究。笔者把实验结果与Johnson和Roen的实验结果做比较 ,发现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同时又发现一些恭维语在汉语中的特色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恭维语 跨文化 同学间评论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母亲》与《善良的乡下人》——安德森与奥康纳作品中畸人形象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红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7-32,共6页
美国小说家安德森和奥康纳都是刻画“畸人”的能手,但他们刻画的畸人形象却有很大区别,在创作风格上截然不同.比较这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的畸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形象畸形心态的后面,有着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 美国小说家安德森和奥康纳都是刻画“畸人”的能手,但他们刻画的畸人形象却有很大区别,在创作风格上截然不同.比较这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的畸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形象畸形心态的后面,有着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而奥康纳所揭露的则更多的是丑陋的人性本身.安德森在刻画人物时,融进了不少自已的个性,他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写自己;奥康纳想要描写的则更象是一个宗教寓言,表现出一种冷静而不介入的态度,作为旁观者从远处窥视着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说 安德森 奥康纳 畸人形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欣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的人物都有象征意义。象征野蛮 ,邪恶和专政的杰克一派几乎彻底战败象征文明 ,理性和民主的拉尔夫一派。这象征一旦人类劣根性膨胀 ,文明与民主就要濒临毁灭。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对... 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的人物都有象征意义。象征野蛮 ,邪恶和专政的杰克一派几乎彻底战败象征文明 ,理性和民主的拉尔夫一派。这象征一旦人类劣根性膨胀 ,文明与民主就要濒临毁灭。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人性 文明 邪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7
作者 王丽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7-48,共2页
语言学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对于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主要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起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微不足道。本文认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确能起... 语言学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对于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主要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起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微不足道。本文认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它能加深人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提高人们对语言教授与学习本质的认识,并能帮助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然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目的不同,不能期待它解决一切教学问题。因此,学习一定的语言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恰当运用,对教学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语言教学 语言本质 语言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字》中珀尔人物形象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凤新 孙静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3-47,共5页
《红字》中的珀尔这一文学形象,一直为学术界评价不一。为此,就珀尔作为《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小说的结构安排、情节发展以及珀尔与小说的其他三位主人公的关系和该人物形象塑造上作一分析论述。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珀尔 人物塑造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乐园》中撒旦性格的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薇红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9-21,共3页
撒旦是英国文学作品《失乐园》中最具争议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荷马式的英雄,但也颇具人性色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是弥尔顿理性主题的载体,这使撒旦的性格又表现出很强的矛盾性。本文拟就此作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 英雄 反叛 人性 性格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树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之后,就如何改善目前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内容 段落 习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英语统考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宋袁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62-64,共3页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实行了十年。我校成绩斐然。面对当前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调整和改革,笔者根据从事考务管理的经历,提出四个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 考试改革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考硕士生英语教学的几点尝试
12
作者 柴晋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探讨了单考生英语教学在起点低、差距大、时间紧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分阶段教学,突出重点,强化训练。采取多种措施:提供大量附加背景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过程,以教学实例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并运用英汉对比法变干扰因素... 本文探讨了单考生英语教学在起点低、差距大、时间紧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分阶段教学,突出重点,强化训练。采取多种措施:提供大量附加背景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过程,以教学实例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并运用英汉对比法变干扰因素为积极因素,深化单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达到《大纲》“统一教学要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比较 深化理解 过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