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史立伟
孙景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实践,从党员发展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大...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实践,从党员发展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发展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迷思、困顿与觉醒--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0,共9页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一线教师视角下当前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样态和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在一线教师看来,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多重对立现象:教师对教学改革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组织层面的“繁荣”与教师视...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一线教师视角下当前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样态和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在一线教师看来,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多重对立现象:教师对教学改革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组织层面的“繁荣”与教师视野下的“萧条”;教学改革目标的“虚性”和教学改革过程的“实性”;教师选择“教学漂移”还是“科研漂移”的纠结;教师教学能力的制约和组织关怀的缺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现实阻力包括:教学改革的“低性价比”;精于算计的市场文化的浸染使得学生对教学改革“不买账”;教学改革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面临精力有限下的成本风险等。科研与教学的不同计算分量、“角色超载”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管理主义的苛求、公司文化浸染大学等现实情况使得教师对教学改革产生困顿。新形势下,教师对参与教学改革产生觉醒:教学改革带来教师自我成长,信息时代“知识供给话语方式的多样性”促使教师实施教学改革需要有“学生意识”,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专业知能提升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师
教学改革
质性研究
角色超载
成本风险
专业知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新生教育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雄
马昭文
于成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6,共3页
新生入学可能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焦虑、厌倦、自责等情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新生教育出现了不断变换的新情况、新发展。小组工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科学、专业的助人自助...
新生入学可能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焦虑、厌倦、自责等情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新生教育出现了不断变换的新情况、新发展。小组工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科学、专业的助人自助价值观。研究以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为主,根据适应性新生小组活动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社会工作尤其是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生教育
适应性教育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虹
王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4,共7页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途径收集的资料,研究了影响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多种因素及影响机制。基于二元分类,将这些因素与作用归为四组二元影响类型:“自我”与“他者”的不同主体因素发挥了“生发”...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途径收集的资料,研究了影响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多种因素及影响机制。基于二元分类,将这些因素与作用归为四组二元影响类型:“自我”与“他者”的不同主体因素发挥了“生发”作用;“内生”与“外促”的实践因素发挥了“赋能”作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目标因素发挥了“驱动”作用;“稳定”与“偶发”的情境因素发挥了“催化”作用。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体现出由内而外与由外向内的双重性特征、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变化性和交互性特征。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和机制,提出了促进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建议:唤起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兴趣;赋能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素养;激发来自价值理性的行为取向;营造教学改革的场域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教学改革
行为取向
影响因素
二元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史立伟
孙景宏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
北京科技大学
党委
组织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摘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实践,从党员发展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发展
质量保障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迷思、困顿与觉醒--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虹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0,共9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DAA2020040)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ZDB10)。
文摘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一线教师视角下当前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样态和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在一线教师看来,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多重对立现象:教师对教学改革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组织层面的“繁荣”与教师视野下的“萧条”;教学改革目标的“虚性”和教学改革过程的“实性”;教师选择“教学漂移”还是“科研漂移”的纠结;教师教学能力的制约和组织关怀的缺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现实阻力包括:教学改革的“低性价比”;精于算计的市场文化的浸染使得学生对教学改革“不买账”;教学改革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面临精力有限下的成本风险等。科研与教学的不同计算分量、“角色超载”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管理主义的苛求、公司文化浸染大学等现实情况使得教师对教学改革产生困顿。新形势下,教师对参与教学改革产生觉醒:教学改革带来教师自我成长,信息时代“知识供给话语方式的多样性”促使教师实施教学改革需要有“学生意识”,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专业知能提升的觉醒。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师
教学改革
质性研究
角色超载
成本风险
专业知能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新生教育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雄
马昭文
于成文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
北京科技大学
文法
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新闻中心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6,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于成文团队”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析”(项目编号16JDSZK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生入学可能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焦虑、厌倦、自责等情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新生教育出现了不断变换的新情况、新发展。小组工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科学、专业的助人自助价值观。研究以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为主,根据适应性新生小组活动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社会工作尤其是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新生教育
适应性教育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虹
王伟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
北京科技大学
文法
学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4,共7页
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2020ZDB10)。
文摘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途径收集的资料,研究了影响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多种因素及影响机制。基于二元分类,将这些因素与作用归为四组二元影响类型:“自我”与“他者”的不同主体因素发挥了“生发”作用;“内生”与“外促”的实践因素发挥了“赋能”作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目标因素发挥了“驱动”作用;“稳定”与“偶发”的情境因素发挥了“催化”作用。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体现出由内而外与由外向内的双重性特征、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变化性和交互性特征。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和机制,提出了促进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建议:唤起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兴趣;赋能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素养;激发来自价值理性的行为取向;营造教学改革的场域氛围。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教学改革
行为取向
影响因素
二元分类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探讨
史立伟
孙景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迷思、困顿与觉醒--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
李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校新生教育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杨雄
马昭文
于成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研究生导师参与教学改革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虹
王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