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科学素养的案例剖析——纪念黄祖洽先生 被引量:7
1
作者 秦吉红 梁颖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利用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阐述了怎样更有效地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科...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利用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阐述了怎样更有效地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科学素养 批判性思维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基础 加强应用 淡化专业──搞好应用物理学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龚育良 《中国冶金教育》 1996年第5期38-41,共4页
保证基础加强应用淡化专业──搞好应用物理学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龚育良我国大多数原重点高等工科院校现在都已改成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都有物理系或理学院,设有应用物理专业。但如何办好应用理科专业,应用理科的教学改革... 保证基础加强应用淡化专业──搞好应用物理学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龚育良我国大多数原重点高等工科院校现在都已改成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都有物理系或理学院,设有应用物理专业。但如何办好应用理科专业,应用理科的教学改革如何进行,应用理科和理科、工科的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理科 专业建设 传授知识 理学院 物理系 应用物理 保证 科学与技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
作者 张秀林 《中国冶金教育》 1999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 理工科大学生 面向现代化 科学素质 “应试教育” 国家 科学文化水平 不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点电荷到场的升华——大学物理中关于电磁学教学的思考
4
作者 秦吉红 邱红梅 +1 位作者 许军军 梁颖 《大学物理》 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
电磁学是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等诸多抽象公式对于初学大学物理的一年级新生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围绕“场”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实验规律→场的性质→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条线索将整个电磁学的内容贯... 电磁学是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等诸多抽象公式对于初学大学物理的一年级新生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围绕“场”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实验规律→场的性质→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条线索将整个电磁学的内容贯穿起来,讨论如何实现从点电荷到场的升华,最终得到关于场的统一理论.并以变速运动点电荷为例,说明场描述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解如何超越静电场的高斯定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深入理解电磁学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变速运动点电荷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拉倒法测量薄膜附着力”引入大学物理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锴 邱宏 +3 位作者 刘宏喜 于明鹏 田跃 吴平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介绍了如何把"拉倒法测量薄膜附着力"的实验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用简单的直流溅射镀膜仪在玻璃衬底上沉积银薄膜,用设计制作的拉倒法测量薄膜附着力的实验装置测量了银薄膜在衬底上单位面积的附着力.本实验是对已经在... 介绍了如何把"拉倒法测量薄膜附着力"的实验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用简单的直流溅射镀膜仪在玻璃衬底上沉积银薄膜,用设计制作的拉倒法测量薄膜附着力的实验装置测量了银薄膜在衬底上单位面积的附着力.本实验是对已经在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内容的新的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倒法 薄膜 附着力 大学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四探针测量金属薄膜电阻率”引入普通物理实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邱宏 吴平 +3 位作者 王凤平 潘礼庆 黄筱玲 田跃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1,65,共4页
四探针测量金属薄膜电阻率是当今微电子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把"四探针测量金属薄膜电阻率"的实验引入到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及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四探针 金属薄膜电阻率 普通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薄膜制备及物性测量系列实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平 邱宏 +5 位作者 黄筱玲 田跃 赵雪丹 潘礼庆 王凤平 罗胜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介绍了由模拟真空实验和“金属薄膜的制备”、“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测量”,以及“金属薄膜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等4个实验组成的金属薄膜制备与物性测量系列实验.这组实验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紧密,仪器设备可... 介绍了由模拟真空实验和“金属薄膜的制备”、“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测量”,以及“金属薄膜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等4个实验组成的金属薄膜制备与物性测量系列实验.这组实验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紧密,仪器设备可靠,操作简单,适合于普通物理实验阶段的研究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膜 普通物理实验 研究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获取对大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钟灿涛 董成文 季燕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6,共7页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放获取可提高论文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作者和所在机构的学术影响.开放获取运动的宗旨符合大学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定位.建立大学机构知识库(IR)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性&...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放获取可提高论文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作者和所在机构的学术影响.开放获取运动的宗旨符合大学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定位.建立大学机构知识库(IR)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政策保证存储率和存储质量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的科学影响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开放获取对大学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的开放获取政策和机构知识库建设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开放获取 大学 机构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系储氢合金及其合金化 被引量:6
9
作者 裴沛 张沛龙 +1 位作者 张蓓 宋西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概述了V系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涉及V系储氢合金的氢化物相结构、合金化元素及第二相对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V系储氢合金随吸氢量的增加,氢化物结构发生bcc→bct→fcc转变,同时其稳定性呈降低趋势;合金元素通过改变V与H的亲和力以及... 概述了V系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涉及V系储氢合金的氢化物相结构、合金化元素及第二相对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V系储氢合金随吸氢量的增加,氢化物结构发生bcc→bct→fcc转变,同时其稳定性呈降低趋势;合金元素通过改变V与H的亲和力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影响合金的储氢性能;第二相的出现对合金电化学性能、吸放氢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V系bcc固溶体储氢合金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氰材料 储氧合金 V合金 V-T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溅射镀膜及薄膜生长动态监测技术引入普通物理实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筱玲 田跃 邱宏 《物理实验》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金属薄膜的制备及薄膜特性的研究是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溅射镀膜及薄膜生长的动态监测技术引入到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及在相关实验教学装置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 金属薄膜的制备及薄膜特性的研究是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如何将溅射镀膜及薄膜生长的动态监测技术引入到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及在相关实验教学装置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膜 溅射镀膜 动态监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迈克耳孙干涉仪研究压电陶瓷的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书民 唐军 《物理实验》 2008年第6期42-43,46,共3页
简述了应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压电陶瓷压电常量的原理及实验结果分析,简单介绍了研究压电陶瓷振动特性的方法.
关键词 迈克耳孙干涉仪 压电陶瓷 压电效应 压电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实验的序列化与层次化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平 赵雪丹 黄筱玲 《中国冶金教育》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将理科、工科物理实验课作为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开设序列化物理实验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房屋、设备和人力资源。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在径迹显微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鑫 吴平 《物理实验》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径迹显微技术(PTA)是研究硼的晶界偏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径迹固体探测器上蚀坑带宽度与晶界区域硼富集带实际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蚀坑带宽度受实际富集带宽度和晶界平面与磨面夹角2个因素影... 径迹显微技术(PTA)是研究硼的晶界偏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径迹固体探测器上蚀坑带宽度与晶界区域硼富集带实际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蚀坑带宽度受实际富集带宽度和晶界平面与磨面夹角2个因素影响.蚀坑带宽度随晶界硼富集带宽度的增加与晶界面与探测器平面夹角的减小而增加,利用本文程序计算结果,可根据蚀坑带宽度和晶界平面与磨面夹角更准确的获得实际富集带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迹显微技术 晶界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颗粒分离与床层内低压区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敏 王立 +1 位作者 刘传平 吴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振动颗粒分离的现象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不少机理解释巴西果效应。到目前为止,振动颗粒分离的实验都是在床底封闭,振动过程中颗粒床内压力梯度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受垂直振动激励的二维颗粒床(床层颗粒为... 近年来,人们对振动颗粒分离的现象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不少机理解释巴西果效应。到目前为止,振动颗粒分离的实验都是在床底封闭,振动过程中颗粒床内压力梯度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受垂直振动激励的二维颗粒床(床层颗粒为平均粒径2 mm的分子筛)中通入空气,以保持振动过程中压力梯度方向不变,研究了气体对9种不同的大颗粒运动的影响。大颗粒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圆柱,与床层颗粒的密度比为0.33~3.62。在床内一直为负压力梯度的情况下观察到了颗粒体系发生"巴西果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振动过程中床层内形成的低压区或沿床高周期性产生的压力梯度方向变化不能作为小颗粒填充效应的原因。认为振动过程中由于激振频率与颗粒层振动频率的不同导致颗粒之间相位角的差异引起了颗粒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巴西果效应 压力梯度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兼评李传文《误差性质的一种判据》一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化平 《物理实验》 1989年第5期208-210,共3页
一、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测量误差的分量,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它保持定值或以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系统误差的原因可以知道,也可以不知道。对于测量仪器,它是测量误差的系统分量。测量或实验中存在的系统误差,要尽可... 一、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测量误差的分量,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它保持定值或以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系统误差的原因可以知道,也可以不知道。对于测量仪器,它是测量误差的系统分量。测量或实验中存在的系统误差,要尽可能加以修正,并计入测量或实验结果中,可能遗漏的应认为具有随机的特性而可以归于A类或B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误差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的磁性和记录特性之间的关系
16
作者 阴津华 侯志坚 +2 位作者 潘礼庆 张振刚 铃木孝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115,共2页
利用溅射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不同组分和厚度的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并用极化克尔效应测量了介质的磁滞回线,用Spinstand测量了记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记录介质中磁性晶粒间交换耦合的α值与退火前单层FePt的厚度成反比;信噪比与... 利用溅射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不同组分和厚度的FePt-MgO垂直磁记录介质,并用极化克尔效应测量了介质的磁滞回线,用Spinstand测量了记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垂直记录介质中磁性晶粒间交换耦合的α值与退火前单层FePt的厚度成反比;信噪比与α值成反比;高频噪音与α值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记录特性 垂直磁记录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2)NiSn掺杂Ni、Co体系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17
作者 李歌天 张强强 柳祝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6,共8页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MnSn相对于Mn_(2)NiSn体积大概收缩1.2%.Mn含量的减少使得最近邻的Mn(A)-Mn(B)间反铁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居里温度由x=0时的519 K接近线性的降低到x=1时的340 K.当用Co元素替换部分Mn元素时,即Mn_(2-y)Co_(y)NiSn中,复杂的原子占位使得Mn(A)-Mn(B)交换作用降低的同时伴随着Co-Mn之间铁磁交换作用的增强,两者交换作用的竞争导致居里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临界点出现在y=0.3处.在Mn_(2)Ni_(1-z)Co_(z)Sn体系中,当Co替代部分Ni时,由于Ni-Mn之间的交换作用小于Co-Mn之间的交换作用,交换作用的增强导致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也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原子占位 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实验室与物理实验课的改革
18
作者 张秀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3-54,共2页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作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也要进行变革。物理实验室开放,学生自订实验的时间和内容,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我们通过规范化教学要求和教...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作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也要进行变革。物理实验室开放,学生自订实验的时间和内容,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我们通过规范化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安排选作实验,加强示范教学等,保证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 实验课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9
作者 张秀林 《中国冶金教育》 1998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学生 基础物理实验 科学实验 实验技能训练 全面素质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课程教学改革 基本训练 面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液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路阳 王学昭 +1 位作者 王凤平 潘礼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其流变特性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快速、连续地调节,因而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电流变液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发明的一类新型电流变液"极性分子型电流变液"。该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其流变特性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快速、连续地调节,因而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在简要介绍电流变液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发明的一类新型电流变液"极性分子型电流变液"。该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比传统电流变液大1个数量级以上,且屈服应力与外电场强度呈正比关系,而不是传统电流变液的二次方关系。这些现象都无法用传统的电流变液理论(介电极化理论)进行解释。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流变液理论模型。该模型指出了颗粒上吸附的极性分子是产生电流变液高屈服应力的主要原因,并能解释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高性能电流变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屈服强度 极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