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对边坡加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文辉 任奋华 苗胜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16-618,共3页
现有的边坡加固方案中,基本上都是用岩土的峰值强度来确定边坡的临界滑面和锚固长度。实际上,边坡出现滑动后,滑面保持残余变形和抵抗外部载荷的能力出现了衰减,滑面上的强度只是残余强度,采用一种混合方法进行边坡加固,即用峰值强度来... 现有的边坡加固方案中,基本上都是用岩土的峰值强度来确定边坡的临界滑面和锚固长度。实际上,边坡出现滑动后,滑面保持残余变形和抵抗外部载荷的能力出现了衰减,滑面上的强度只是残余强度,采用一种混合方法进行边坡加固,即用峰值强度来确定边坡的临界滑面,用残余强度来确定锚固长度。研究表明,采用混合方法对边坡进行加固可以提高边坡加固工程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加固 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 滑动面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输入作用下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潘旦光 楼梦麟 董聪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2-567,共6页
假定土层为线性粘弹性介质,在频域内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均匀土层中有限土域的取值范围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在一致输入作用下,主要探讨了土层地震反应随不同侧向人工边界、迫振频率、阻尼和土层长深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直接有... 假定土层为线性粘弹性介质,在频域内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均匀土层中有限土域的取值范围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在一致输入作用下,主要探讨了土层地震反应随不同侧向人工边界、迫振频率、阻尼和土层长深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直接有限元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经验计算范围。最后对一河谷地形的土层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计算表明在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时,采用本文土层范围取值来确定土域的计算范围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在应用直接有限元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确定有限土域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一致输入 人工边界 内源激振 外源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边坡临界滑面的电子表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谭文辉 蔡美峰 王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17,共4页
边坡临界滑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对于非圆弧滑动的非均质边坡而言,已有的各种分析方法往往过于繁琐,不便于工程推广。本文基于传统的Sarma法,应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及其非线性规划求解工具,以实例给出了电子表法确定边坡... 边坡临界滑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对于非圆弧滑动的非均质边坡而言,已有的各种分析方法往往过于繁琐,不便于工程推广。本文基于传统的Sarma法,应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及其非线性规划求解工具,以实例给出了电子表法确定边坡临界滑面的实现方法。该法简便明了,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临界滑面 电子表 非线性规划 SARM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可靠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建明 张宏涛 陈祖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为了解决三维安全系数在现有的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无法参照的问题,利用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对重力坝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进行了求解,并且采用Rosenbleuth法计算求解了可靠度指标,从而对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三维安全系数在现有的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无法参照的问题,利用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对重力坝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进行了求解,并且采用Rosenbleuth法计算求解了可靠度指标,从而对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算例和工程实例表明,通过可靠度指标可以对三维边坡的稳定性从失效概率方面加以解释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抗滑稳定 三维边坡稳定分析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块体形状堆石体碾压颗粒破碎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洋 李晓柱 吴顺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69-3280,共12页
通过6种典型堆石块体的形状近似,分别采用两种接触本构模型建立了多块体形状堆石体离散元数值模型,研究堆石体在碾压荷载作用下的颗粒破碎过程,建立颗粒破碎的量化计算方法,分析碾压前、后堆石级配曲线的变化,讨论接触本构模型和颗粒形... 通过6种典型堆石块体的形状近似,分别采用两种接触本构模型建立了多块体形状堆石体离散元数值模型,研究堆石体在碾压荷载作用下的颗粒破碎过程,建立颗粒破碎的量化计算方法,分析碾压前、后堆石级配曲线的变化,讨论接触本构模型和颗粒形状对块体破碎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碾压荷载下堆石颗粒以张拉破碎为主,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局部开始出现剪切破碎;提出的颗粒破碎量化计算方法,在大粒径范围对粒径变化幅度预测偏大,但级配曲线整体趋势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相比较于接触连接模型,平行连接模型与现场碾压试验结果更接近。6种块体形状的数值结果显示,随着形状系数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颗粒破碎率逐渐降低,其中类长方形块体在碾压荷载作用下颗粒破碎最明显。相比较于纯圆颗粒或者单一非圆颗粒,采用的6种颗粒形状建立的堆石体振动碾压离散元模型,更接近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体 颗粒破碎 颗粒形状 接触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非线性有限元的多重网格法求解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学军 王建华 +1 位作者 寇新建 廖国华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描述了非线性自适应有限元的多重网格法求解过程。
关键词 多重网格算法 自适应有限元 地下工程 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斜拉桥Rayleigh阻尼系数约束优化解 被引量:6
7
作者 潘旦光 靳国豪 高莉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4-41,共8页
进行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以结构位移反应峰值误差为目标函数,建立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优化分析方法。考虑基频模态为结构动力反应的最显著贡献模态,以基频模态阻尼比等于精确值为约束条件,形成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约束优化方程... 进行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以结构位移反应峰值误差为目标函数,建立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优化分析方法。考虑基频模态为结构动力反应的最显著贡献模态,以基频模态阻尼比等于精确值为约束条件,形成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约束优化方程;以840 m长斜拉桥为例分析Rayleigh阻尼系数随优化计算模态数及参考自由度变化规律。与传统Rayleigh阻尼比较,讨论不同阻尼模型对结构位移、内力计算误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位移、内力计算误差,避免人为选择参考频率所致任意性,适合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桥梁 地震反应 Rayleigh阻尼 约束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铁矿边坡岩体节理概率分析及参数估计 被引量:3
8
作者 乔兰 谭文辉 李宝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60,共4页
岩体特性研究是工程设计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对水厂铁矿边坡节理岩体特性进行概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参数的概率模型 。
关键词 节理岩体 概率分析 参数估计 边坡 铁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效应的裂隙岩体强度损伤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利 高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4,共5页
根据岩体裂隙网络的层次性分布特点,研究岩体裂隙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区间,以此划分岩体宏观损伤的不同层次。通过确定相对无损尺度,利用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性,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框架内,预测岩体强度损伤,并根据统计强度理论,预测在荷... 根据岩体裂隙网络的层次性分布特点,研究岩体裂隙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区间,以此划分岩体宏观损伤的不同层次。通过确定相对无损尺度,利用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性,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框架内,预测岩体强度损伤,并根据统计强度理论,预测在荷载条件下岩体强度的损伤演化。研究表明,岩体强度的初始损伤及其演化存在一定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缝 层次 分形结构 损伤 相对无损尺度 强度统计 裂纹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型尾矿坝液化前后渗流场与孔压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洋 马利超 包德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3-389,共7页
针对地震(或静力)液化作用对尾矿坝渗流场和孔压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考虑到尾矿坝渗流特性,编写分析程序SAFTD。根据程序假设的初始浸润面,通过调整浸润面处网格迭代求解最终浸润面的位置,选取一个经典算例验证... 针对地震(或静力)液化作用对尾矿坝渗流场和孔压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考虑到尾矿坝渗流特性,编写分析程序SAFTD。根据程序假设的初始浸润面,通过调整浸润面处网格迭代求解最终浸润面的位置,选取一个经典算例验证程序的可靠性。针对典型的上游法尾矿库,采用SAFTD程序分析液化前后尾矿坝的渗流场与孔压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液化后尾矿坝的浸润面中间部分发生明显抬升,而在入渗点处和出渗点附近变化不大;液化后尾矿坝的孔压明显增加,坝体内部孔压增大约18%~280%,最大的孔压增量发生在初期坝的右下部,数值模拟结果与Ishihara对Mochikoshi 2号坝的分析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 液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阻尼下场地地震反应等效Rayleigh阻尼优化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业 潘旦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2030,2040,共9页
为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与频率无关的滞后阻尼,等效为便于时域分析的黏滞阻尼,提出了滞后阻尼转换频率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等效Rayleigh阻尼计算的优化方法。以单自由度滞后阻尼体系等效黏滞阻尼模型的加速度累积误差最小构造目标函... 为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与频率无关的滞后阻尼,等效为便于时域分析的黏滞阻尼,提出了滞后阻尼转换频率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等效Rayleigh阻尼计算的优化方法。以单自由度滞后阻尼体系等效黏滞阻尼模型的加速度累积误差最小构造目标函数,建立滞后阻尼转换频率优化算法。以21条地震波作为输入,统计分析了自振频率、滞后阻尼比和卓越频率对滞后阻尼转换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最优滞后阻尼转换频率主要受自振频率影响,而滞后阻尼比和卓越频率影响很小。在此基础上,以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滞后阻尼下等效Rayleigh阻尼系数的优化方程。以一个河谷场地地震反应为例,分析比较了所提方法和传统Rayleigh阻尼构造方法的计算精度,验证所提方法的精度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反应 滞后阻尼 Rayleigh阻尼系数 滞后阻尼转换频率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立井反井井筒扩掘爆破参数选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宏涛 纪洪广 +1 位作者 王秋生 赵宇飞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28,共4页
针对煤系深地层的地质特点,研究了立井反井的井筒扩掘爆破参数。分别从炮眼深度、装药量和井筒稳定方面运用LS-DY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爆破参数的选取能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生产效率,井筒稳定也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 立井反井 井筒扩掘 爆破参数 井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箱三室混凝土箱梁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旦光 郭馨远 +1 位作者 丁民涛 杨少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3-520,共8页
以西安西咸新区沣河大桥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进行断面温度分布测试,研究箱梁的温度分布规律,讨论了箱梁的温度分布模式和温度基数,提出了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相结合的温度梯度模式。结果表明:受环境温度影响,外表面的... 以西安西咸新区沣河大桥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进行断面温度分布测试,研究箱梁的温度分布规律,讨论了箱梁的温度分布模式和温度基数,提出了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相结合的温度梯度模式。结果表明:受环境温度影响,外表面的混凝土温度每天随环境温度急剧变化,内表面除上翼板内侧外其余位置温度比较恒定;从竖向温度分布看,一维热传播理论适用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但不适用于腹板,且下翼板内外表面温差显著;最大正温度梯度主要出现在夏季,而最大负温度梯度主要出现在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箱三室 混凝土箱梁 温度试验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公路隧道不同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赞成 华渊 宋卫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软弱、破碎围岩的公路隧道支护一直是困扰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结合三里冲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开挖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钢纤维混凝土锚喷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2种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应力、位移... 软弱、破碎围岩的公路隧道支护一直是困扰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结合三里冲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开挖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钢纤维混凝土锚喷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2种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应力、位移和塑性区3个方面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结构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数值模拟 钢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网壳地震反应时Rayleigh阻尼构建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旦光 程业 李雪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52,共8页
为研究Rayleigh阻尼系数参考频率选取方法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一个长85.2 m,宽61.8 m的网壳为例,对比分析了基于地震波频谱特性选取第二个参考频率的方法、Idriss方法、传统方法、优化方法所得Rayleigh阻尼系数引起顶点位移和基底... 为研究Rayleigh阻尼系数参考频率选取方法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一个长85.2 m,宽61.8 m的网壳为例,对比分析了基于地震波频谱特性选取第二个参考频率的方法、Idriss方法、传统方法、优化方法所得Rayleigh阻尼系数引起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计算误差.对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讨论了拟加速度反应谱、拟速度反应谱、位移反应谱的峰值频率和形心点频率的统计范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拟速度反应谱、位移反应谱峰值频率和形心频率以及Fourier谱的峰值频率所得Rayleigh阻尼将使计算结果偏小;用小于基本周期范围内的拟加速度反应谱的峰值频率或形心点频率作为第二个参考频率计算误差较小;当地震波的卓越频率大于基频的结构时,Idriss方法用平滑化Fourier谱的卓越频率计算参考频率效果更好;优化方法可以直接得到Rayleigh阻尼系数,避免了人为选取参考频率的任意性,且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Rayleigh阻尼 卓越频率 参考频率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与支护有限差分法分析
16
作者 朱赞成 华渊 +2 位作者 付小英 贾旭 宋卫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9,共3页
根据隧道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厚50cm衬砌支护和喷射厚20cm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支护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喷射厚20cm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支护能达到稳定效果。
关键词 隧道 FLAC 支护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7
作者 潘旦光 程业 李雪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183,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大跨网壳地震反应时Rayleigh阻尼构建方法比较".Rayleigh阻尼是进行直接积分动力反应分析时应用最广泛的阻尼模型.作为真实阻尼的一个近似,所构造Rayleigh阻尼的合理性依赖于选取的2个参考频率.选择这两阶参考...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大跨网壳地震反应时Rayleigh阻尼构建方法比较".Rayleigh阻尼是进行直接积分动力反应分析时应用最广泛的阻尼模型.作为真实阻尼的一个近似,所构造Rayleigh阻尼的合理性依赖于选取的2个参考频率.选择这两阶参考频率使系统动力反应误差较小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参与振动模态很多的大型复杂结构,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 阻尼 参考频率 图片说明 动力反应 网壳 结构动力特性 合理性 反应时 输入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与开挖过程模拟分析
18
作者 唐学军 王建华 +1 位作者 寇新建 廖国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 ,共5页
描述了适用于岩土工程中模拟多步开挖过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针对模拟开挖的计算特点,着重介绍了网格加密及退化、数据结构、以及荷载移置的处理措施,并通过算例说明自适应有限元用于开挖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开挖过程 地下工程 模拟分析 自适应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和延性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
19
作者 王树和 赵赤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提出了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即基底剪力的方法,并结合相应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对一个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基于不同延性及位移需求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 本文提出了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即基底剪力的方法,并结合相应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对一个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基于不同延性及位移需求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与目前抗震规范设计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弹塑性反应谱 位移 抗震设计 等效地震荷载 延性需求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箱三室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变形原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曙光 程业 潘旦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85-289,共5页
为研究温度对桥梁支座位移的影响,以西安西咸新区红光路沣河大桥为研究对象,现场实测了箱梁截面的温度和支座位移。主桥为7跨变截面连续梁桥,截面为宽度达27 m的单箱三室箱梁。选择典型截面在混凝土表面布置了58个温度传感器,同时测量了... 为研究温度对桥梁支座位移的影响,以西安西咸新区红光路沣河大桥为研究对象,现场实测了箱梁截面的温度和支座位移。主桥为7跨变截面连续梁桥,截面为宽度达27 m的单箱三室箱梁。选择典型截面在混凝土表面布置了58个温度传感器,同时测量了7个位置的大气温度,以及在南北支座布置了2个位移传感器。分别于2015年9月5日和2016年4月18日进行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箱梁截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在日温差仅为12.3℃,直接根据某一区域的温度进行支座位移计算的误差很大,误差最大甚至达931%;而根据形心点温度进行支座位移计算的误差相对较少,最大误差为35.9%。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箱梁 单箱三室 温度 支座位移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