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国际机场周边地区建筑隔声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洪艳 宋存义 赵仁兴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19,124,共3页
为较好的分析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居民室内声环境的影响,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民居房、学校(多层建筑)、基层机关办公用房、商品房等为测试对象,对北京国际机场周边地区建筑物隔声特性(插入损失)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民居、学校... 为较好的分析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居民室内声环境的影响,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民居房、学校(多层建筑)、基层机关办公用房、商品房等为测试对象,对北京国际机场周边地区建筑物隔声特性(插入损失)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民居、学校、机关办公室的隔声特性较差,商品房的隔声效果较好。门窗和房顶是机场附近农村现有建筑物隔绝噪声的最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国际机场 建筑隔声 特性 插入损失 机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立新 邱明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7,共3页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17标段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方案、施工主要工艺、施工存在问题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盾构法施工的实践证明了在地铁站区间施工引进盾构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隧道 地铁站 盾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沼气工程现状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子富 余敏娜 范晓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4,共4页
介绍了德国沼气工程应用现状,包括沼气工程数量、地域分布情况、发电装机容量等。从发酵原料、发酵工艺、沼气净化、沼渣及沼液利用等方面对德国沼气技术进行了综合介绍。德国的沼气工程普遍采用混合原料进行发酵,德国政府很重视装机容... 介绍了德国沼气工程应用现状,包括沼气工程数量、地域分布情况、发电装机容量等。从发酵原料、发酵工艺、沼气净化、沼渣及沼液利用等方面对德国沼气技术进行了综合介绍。德国的沼气工程普遍采用混合原料进行发酵,德国政府很重视装机容量为150kW以下的小型沼气工程的建设,沼气被有效用于发电、供热,并入天然气网络等。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力度,鼓励全国广泛使用沼气,不仅可以使沼气运营商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达到减少排放有机废物的目的,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混合发酵 能源作物 沼气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均质度的岩石声发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宿辉 党承华 李彦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6-1890,共5页
利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模拟了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采用内嵌FISH语言,通过设置随机缺陷来建立不同均质度的岩石数值试样对岩石的声发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均质度对于岩石声发射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随不均质度的增加,试样的峰值... 利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模拟了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采用内嵌FISH语言,通过设置随机缺陷来建立不同均质度的岩石数值试样对岩石的声发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均质度对于岩石声发射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随不均质度的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下降,声发射总数大幅增加,空间分布也更为分散,声发射出现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后的声发射保持更高的强度;单轴应力状态下声发射最大强度出现时间相比峰值破坏时间有不同程度滞后,不均质度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显示岩石破坏要早于声发射峰值出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岩石破坏 颗粒流 微裂缝 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污泥粒径的工程测定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石宪奎 王凯军 倪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厌氧反应器污泥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目前主要有激光粒度分析、照相、沉降法和筛分法。快速方便的实用方法是筛分法,但筛分时需用缓冲剂,考察了分别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作为冲洗介质的筛分结果。结果表明,作为现场应用自来水替代缓冲液是可行... 厌氧反应器污泥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目前主要有激光粒度分析、照相、沉降法和筛分法。快速方便的实用方法是筛分法,但筛分时需用缓冲剂,考察了分别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作为冲洗介质的筛分结果。结果表明,作为现场应用自来水替代缓冲液是可行的,能够准确反映出污泥颗粒粒径变化的趋势,同时给出了试验测定方法和原则,确定了最佳污泥取样量为2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污泥 粒径分布 筛分 颗粒污泥 测定方法 工程 激光粒度分析 厌氧反应器 筛分法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中人员角色与不安全行为的动态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双跃 江飞 曲静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71-175,共5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事故的发生,往往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运用一种动态的、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搜集、整...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事故的发生,往往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运用一种动态的、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搜集、整理、分析了2008年至2011年间某煤业公司的三违情况基础之上,以通风专业为例,对该专业所包含工种所发生的三违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动态灰色关联模型,运用动态灰色关联分析得到每个专业工种与三违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它们之间关联度,提出应重点预防与管理的工种。通过对关联度较大的工种的重点预防与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三违 工种 不安全行为 动态灰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还原热解硫酸镁制备高纯氧化镁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萍 冯雅丽 +3 位作者 李浩然 田京雷 汪平 刘欣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2-578,共7页
利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CO气体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考察硫酸镁粒径、CO气体流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硫酸镁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利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CO气体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考察硫酸镁粒径、CO气体流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硫酸镁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径51.8μm,CO气体流量30 mL/min,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2.0 h。样品氧化镁经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纯度达到99%,其平均粒径为40nm,单分子表面为多孔蓬松状。经实验和动力学推导得到描述热解过程的经验方程,CO气体还原热解硫酸镁的动力学模型为收缩核动力学模型,热解表观活化能为234.055 kJ/mol,该模型表明热解过程中的控制步骤决定于氧化还原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硫酸镁 CO 高纯氧化镁 收缩核模型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萍 冯雅丽 +2 位作者 李浩然 汪平 刘欣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95-2599,共5页
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来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木炭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反应物的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粒径对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 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来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木炭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反应物的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粒径对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镁和炭粉的最佳配比8:1,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800℃,粒径109μm。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下,样品纯度达到99%,粒径分布介于109~700μm之间,单分子表面为多孔蓬松高比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硫酸镁 木炭粉 高纯氧化镁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事故中生命价值经济评价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玉怀 李祥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8-30,27,共4页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矿事故发生 ,造成数千名矿工死亡 ,对死亡矿工的经济赔偿 ,往往是事故处理的一大难题 ,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对死亡矿工的赔偿标准偏低。由于赔偿费用低 ,经济赔偿的代价不足 ,以引起威慑和警戒 ,部分煤矿企业仍然不重...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矿事故发生 ,造成数千名矿工死亡 ,对死亡矿工的经济赔偿 ,往往是事故处理的一大难题 ,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对死亡矿工的赔偿标准偏低。由于赔偿费用低 ,经济赔偿的代价不足 ,以引起威慑和警戒 ,部分煤矿企业仍然不重视安全生产、不珍惜矿工生命 ,从而煤矿伤亡事故不断发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命价值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对煤矿事故中的生命价值进行了研究 ,提出采用净产值推算矿工的生命价值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的赔偿标准不能体现矿工的生命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矿工 煤矿企业 伤亡事故 生命价值 安全生产 评价结果 经济评价 产值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采场上覆厚层坚硬岩层破断规律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红 姜福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528,共4页
根据厚层坚硬岩层的赋存和运动特点,利用基于弹性理论、考虑岩梁体积力的厚层坚硬岩层运动规律的力学判据,给出厚层坚硬岩层运动方式的判断曲线,通过分析厚层坚硬岩层运动方式的影响因素,得出厚层坚硬岩层分层运动的可能性大、层间效应... 根据厚层坚硬岩层的赋存和运动特点,利用基于弹性理论、考虑岩梁体积力的厚层坚硬岩层运动规律的力学判据,给出厚层坚硬岩层运动方式的判断曲线,通过分析厚层坚硬岩层运动方式的影响因素,得出厚层坚硬岩层分层运动的可能性大、层间效应明显、关键层的“关键性”下降的结论;通过与传统研究方法的对比和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文中厚层坚硬岩层运动规律的力学判据和判断方法可对“关键层”在运动过程中的破断方式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场 厚层坚硬岩层 破断规律 判断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硝基苯污染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洪艳 甄芳芳 +1 位作者 宋存义 任洪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63-67,共5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研究了对氯硝基苯(P-NCB)、间二硝基苯(M-DNB)和2,4-二硝基氯苯(CDN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以锦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液中,通过鱼类的死亡率求出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研究了对氯硝基苯(P-NCB)、间二硝基苯(M-DNB)和2,4-二硝基氯苯(CDN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以锦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液中,通过鱼类的死亡率求出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试验结果表明,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96 h LC50分别为22.13、14.53、0.692 mg.L-1。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对氯硝基苯,3种化合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213、1.453和0.069 2 mg.L-1,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安全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标准,间二硝基苯和对氯硝基苯安全浓度高于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硝基苯 间二硝基苯 2 4-二硝基氯苯 急性毒性 锦鲤鱼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耦合砷黄铁矿还原浸出软锰矿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玉龙 冯雅丽 +2 位作者 滕青 李浩然 杨志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9-764,共6页
将氧化亚铁硫杆菌(T.f)用于砷黄铁矿与软锰矿共同浸出,设置无菌体系作为对照,提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Fe As S-Mn O2的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砷黄铁矿还原浸出软锰矿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砷黄铁矿与软锰矿的质量比为1:... 将氧化亚铁硫杆菌(T.f)用于砷黄铁矿与软锰矿共同浸出,设置无菌体系作为对照,提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Fe As S-Mn O2的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砷黄铁矿还原浸出软锰矿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砷黄铁矿与软锰矿的质量比为1:3.6、反应p H为1.8的最优条件下,有菌体系下锰的浸出率达99%,后续金的氰化浸出率达95%以上;Mn2+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当ρ(Mn2+)≥30 g/L时,Mn2+对细菌有致死作用;从软锰矿与砷黄铁矿的循环伏安曲线可看出两矿均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且在有菌的条件下两矿的电化学活性要远远比无菌条件下的强;T.f菌的作用机理是催化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软锰矿 砷黄铁矿 细菌浸出 浸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开采对露井联采边坡稳定影响的塑性极限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建明 张宏涛 +1 位作者 周保精 徐金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50,共7页
针对目前对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根据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的特征,基于塑性力学上限定理的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方法,建立了井工长壁开采沉陷岩体的机动位移场,对沉陷岩体利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建立功能方程。其次,利用... 针对目前对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根据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的特征,基于塑性力学上限定理的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方法,建立了井工长壁开采沉陷岩体的机动位移场,对沉陷岩体利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建立功能方程。其次,利用该方法对安太堡南侧排土场下井工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岩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井工开采产生的沉陷对周围岩体特别是边坡岩体沉陷稳定和边坡稳定的影响,提出了露井联采边界参数应以井工开采工作面与边坡台阶的垂直安全距离为依据确定,其井工矿工作面开切眼位置应以Y=74160(与露天矿边坡水平距离为231 m)为界布置,才能保证其安全高度在105 m以上,实现安太堡南帮在露井联采下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井联采 塑性力学上限定理 沉陷岩体 边界参数 垂直安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深凹露天矿高陡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屈春来 乔兰 李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在详细的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赤平极射投影和三维离散元计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某露天矿高陡边坡潜在的破坏模式,并较真实地、动态地模拟了边坡块体在开挖过程中位移和变形状态的变化特征及破坏过程,为边坡稳定性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高陡边坡 破坏模式 赤平极射投影 三维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群定向爆破拆除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翠兵 邓志勇 +1 位作者 张志毅 刘慧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介绍采用一次爆破拆除3栋钢筋混凝土框架楼房的设计原则、爆破参数及安全防护措施。由于被拆楼群周围环境复杂,1#楼沿楼体纵向采用自东向西逐段坍塌方式拆除,为2#楼的向南倒塌预留出空间,3#楼最后向南倾倒。详细介绍1#楼所采用的爆破方... 介绍采用一次爆破拆除3栋钢筋混凝土框架楼房的设计原则、爆破参数及安全防护措施。由于被拆楼群周围环境复杂,1#楼沿楼体纵向采用自东向西逐段坍塌方式拆除,为2#楼的向南倒塌预留出空间,3#楼最后向南倾倒。详细介绍1#楼所采用的爆破方案及实施过程。在爆前预先切割横梁把楼体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四部分,利用秒差雷管分别依次从东向西逐段进行爆破和解体。着重介绍了爆破切口高度的确定方法、钻孔爆破参数的选取原则、试爆方案的实施、起爆顺序的确定、预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楼群爆破 定向爆破 钢筋混凝土框架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电梯疏散效果模拟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海涛 杨鹏 +1 位作者 仇九子 吕文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分析通过消防电梯疏散人群的可行性,提出消防人员到达前、后两个阶段消防电梯辅助楼梯疏散的新模型,阐述运行规则,给出楼、电梯疏散的计算公式。根据电梯的运行规则,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到以下结论:消防人员到达前,消防电梯最佳停靠楼... 分析通过消防电梯疏散人群的可行性,提出消防人员到达前、后两个阶段消防电梯辅助楼梯疏散的新模型,阐述运行规则,给出楼、电梯疏散的计算公式。根据电梯的运行规则,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到以下结论:消防人员到达前,消防电梯最佳停靠楼层的选择可通过计算得到,建筑的总层数和楼层人数愈多,电梯疏散人员比例越小;消防人员到达后,电梯在避难层停靠,通过计算得到避难层以上剩余人员以多少人员比选择消防电梯时,楼、电梯模型的疏散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疏散 消防电梯 避难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首钢大石河铁尾矿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长龙 梁庆 +2 位作者 王颜军 倪文 乔春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168,共5页
利用首钢大石河铁尾矿进行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为该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铁尾矿磨矿细度为-0.08 mm占97.2%,4种原料铁尾矿、石灰、水泥、石膏的配比为60∶25∶10∶5,铝粉膏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0.06%,... 利用首钢大石河铁尾矿进行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为该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铁尾矿磨矿细度为-0.08 mm占97.2%,4种原料铁尾矿、石灰、水泥、石膏的配比为60∶25∶10∶5,铝粉膏加入量为原料总量的0.06%,液固比为0.6,稳泡剂用量为总水量的8%,料浆浇注温度为50℃,静停养护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4 h,蒸养压力、温度、时间分别为1.25 MPa、180℃、8 h的条件下,可制得强度等级为A3.5、密度等级为B06的蒸压加气混凝土。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制品中的主要物相是0.9、1.1、1.4 nm托贝莫来石及铁尾矿中的残留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蒸压加气混凝土 托贝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秀格 乔兰 尚自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针对二次受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性能与普通整浇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的问题,为了促进叠合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对十根叠合试验梁的试验,探讨了正常使用阶段二次受力对叠合断面应力应变状态、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断面... 针对二次受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性能与普通整浇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的问题,为了促进叠合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对十根叠合试验梁的试验,探讨了正常使用阶段二次受力对叠合断面应力应变状态、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断面的短期刚度、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h1/h较小且M1/Mcr较大时,由于"扁梁弯曲效果"和"粘结增强效果"的双重作用,叠合梁的裂缝间距明显小于整浇对比梁;预制断面上残留的"荷载预应力"有助于提高叠合梁的初期抗弯刚度,在进行裂缝和刚度计算时建议考虑上述有利影响;通过合理选择h1/h、M1/M和预应力大小可以化解应力超前现象,从而使构件的初期刚度和挠度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充分体现此类构件的经济合理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二次受力 裂缝间距 短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井联采下井工开采顺序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宪权 朱建明 陆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5,共3页
露井联采模式一般用于开采浅部煤层或矿床,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露天开采下边坡的稳定研究,而对涉及井工开采问题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从联采对露天边坡破坏特征分析的角度,分析不同井工开开采部位下边坡的破坏过程,并优化其开采... 露井联采模式一般用于开采浅部煤层或矿床,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露天开采下边坡的稳定研究,而对涉及井工开采问题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从联采对露天边坡破坏特征分析的角度,分析不同井工开开采部位下边坡的破坏过程,并优化其开采顺序。现场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开采顺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井联采 边坡 开采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两相渗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明 朱维耀 +2 位作者 李继山 刘合 宋洪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95-3299,3304,共6页
依据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不同流动区域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反映压裂开采过程物理本质的三区模型,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椭圆渗流和裂缝非线性流动的三区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裂缝越长,累积产量越高... 依据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压裂井网不同流动区域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反映压裂开采过程物理本质的三区模型,推导出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基质非达西渗流、椭圆渗流和裂缝非线性流动的三区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裂缝越长,累积产量越高,含水率增加越快;裂缝的导流能力越低,其累积产量越小,含水率也越小,随着导流能力的增加,累积产量的增加幅度变小;注水井排与裂缝的夹角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井排距对产量影响明显,对压裂井应采取较大的井排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菱形反九点井网 基质-裂缝 两相渗流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