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试熔融高冰镍中铁含量的固体电解质传感器
1
作者 李福 洪彦若 +3 位作者 毛裕文 李联生 周燕震 王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5-69,共5页
以ZrO2(MgO)为固体电解质、(MgO+MgFe2O4)为辅助电极材料组成的测定熔融高冰镍中铁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电池式为:Mo,MoO2|ZrO2(MgO)|MgO+MgFe2O4|[Fe]mate,Mo。传... 以ZrO2(MgO)为固体电解质、(MgO+MgFe2O4)为辅助电极材料组成的测定熔融高冰镍中铁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电池式为:Mo,MoO2|ZrO2(MgO)|MgO+MgFe2O4|[Fe]mate,Mo。传感器在铁含量小于6.2%(质量)的范围内测得的数值与化学分析值基本一致。介绍了温度在1483~1560K之间,融体组成一定时,传感器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并据此得出了铁活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最后给出了由传感器电动势计算高冰镍中铁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 高冰镍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电容”电化学电容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晓峰 解晶莹 +1 位作者 孔祥华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66-170,190,共6页
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与电池和传统的电容都不同的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具有比传统的物理电容高 2 0~ 2 0 0倍以上的质量比电容。研究证明 ,电化学电容所具有的大容量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准电容”的共同... 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与电池和传统的电容都不同的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具有比传统的物理电容高 2 0~ 2 0 0倍以上的质量比电容。研究证明 ,电化学电容所具有的大容量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准电容”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般利用前者储存能量的电容器被称为“双电层电容” ,后者被称为“超电容”。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发展历史、储能机理 ,以及它与电池、传统物理电容的区别 ,并详细地综述了“超电容”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超电容 准电容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活性正极材料LiCo_(1-x)Ni_xO_2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人敏 罗江山 +1 位作者 王新波 林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37,共4页
用热重分析方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物相鉴定,研究了LiCo1-xNixO2合成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碳酸锂和钴、镍的碱式碳酸盐,在共混后热合成LiCo1-xNixO2的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碱式碳酸镍... 用热重分析方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物相鉴定,研究了LiCo1-xNixO2合成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碳酸锂和钴、镍的碱式碳酸盐,在共混后热合成LiCo1-xNixO2的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碱式碳酸镍(钴)盐的热分解(<300℃),第二步(>300℃)包括碳酸锂的分解和LiCo1-xNixO2的合成。温度升高,合成产物中锂含量增加,晶格参数增大,生成物为具有单相结构的LiCoO2和LiNiO2固溶体。随着LiCo1-xNixO2中x值的增加,晶格参数增大。合成过程中碳酸盐分解产生的CO对Co++、Ni++氧化成Co+++、Ni+++产生影响,因此合成的气氛和原料对产物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合成条件的优化得到的LiCo0.5Ni0.5O2和LiNiO2放电量均可达到LiCoO2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1-xNixO2 锂离子电池 活性正极材料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阻抗谱在炉渣电导率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鲁雄刚 李福焱木 +1 位作者 李丽芬 周国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7-439,共3页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对CaO SiO2 Al2 O3 FeOx 渣系的电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渣相中氧化亚铁浓度的增大 ,温度系数逐渐减小 ;三价铁离子对电导率的影响随渣相中铁氧化物浓度的增大而显著 ,但当铁氧化物浓度小于 2 0 % (摩...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对CaO SiO2 Al2 O3 FeOx 渣系的电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渣相中氧化亚铁浓度的增大 ,温度系数逐渐减小 ;三价铁离子对电导率的影响随渣相中铁氧化物浓度的增大而显著 ,但当铁氧化物浓度小于 2 0 % (摩尔分数 )时 ,三价铁离子对电导率的影响较小 ;CaO SiO2 Al2 O3 Fe2 O3 渣系中存在电子导电 ,电子电导率约为 10 -3 ~ 10 -2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电导率 阻抗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MgAlON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承继 洪彦若 +1 位作者 钟香崇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MgAlON材料较易被氧化 ,研究了几种抗氧化剂的作用。结果表明 :B4 C和SiC的效果最好 ,它们氧化后分别生成B2 O3、SiO2 及其化合物 ,填充于材料气孔 ,起着保护作用 。
关键词 MgAlOH材料 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相Sialon的合成及烧结行为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友芬 洪彦若 +1 位作者 钟香崇 李庭寿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论述了复相β'-Sialon材料的合成,及以复相β'-Sialon结合Al2O3基材料的常压烧结行为。探讨了不同气氛、不同温度对烧结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弱还原气氛下,在1650℃时常压烧结的最大相对密度达到93%。认为材料的烧结过程是液... 本文论述了复相β'-Sialon材料的合成,及以复相β'-Sialon结合Al2O3基材料的常压烧结行为。探讨了不同气氛、不同温度对烧结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弱还原气氛下,在1650℃时常压烧结的最大相对密度达到93%。认为材料的烧结过程是液相烧结,X相及加入的Y2O3是形成液相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合成 烧结 复合相 SIALON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氮化铝陶瓷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承继 王岭 +1 位作者 孙加林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9-321,325,共4页
介绍了氧氨化铝的基本性能、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烧结及其抗氧化性、热稳定性和应用。
关键词 氧氮化铝 合成 性能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ON对碳结合制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承继 洪彦若 +1 位作者 钟香崇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采用合成MgAlON部分或全部取代铝碳砖和铝镁碳砖中的基质部分 ,并测试其对材料密度、强度、抗氧化性和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铝碳和铝镁碳耐火制品中加入MgAlON后 ,体积密度上升 ,耐压强度提高 ,抗氧化性能改善 。
关键词 MGALON 碳结合制品 性能 耐火材料 复合耐火材料 尖晶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1-x)M_x)O_2陶瓷的电导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福燊 陈宁 +1 位作者 李丽芬 李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50-854,共5页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金属(M=Y,Mg和Al)掺杂的ZrO_2陶瓷体系的电子能谱和不同原子的局域态密度,并结合实验分析探讨了掺杂下的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行为.研究表明,Al掺杂体系费米能级附近的能隙较小,因而其电子...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含有不同金属(M=Y,Mg和Al)掺杂的ZrO_2陶瓷体系的电子能谱和不同原子的局域态密度,并结合实验分析探讨了掺杂下的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行为.研究表明,Al掺杂体系费米能级附近的能隙较小,因而其电子导电能力强;而Al与O的结合较强,使O空位形成能加大,表现出其离子导电性弱.而Y掺杂与Al掺杂的情形相反,Y掺杂导致了较强的离子导电性,但电子导电性较弱.Mg掺杂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以上结果与文献报道及经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掺杂 电导 氧化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