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性分子键角与键偶极矩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曹静思 韦美菊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39-1648,共10页
研究了基态极性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原子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ADCH)电荷来计算键偶极矩,利用电子的局域函数和键临界点处的局域函数值来分析键的电子结构。通过对IVA族(IVA=C,Si,Ge)、VA族(VA=N,P,As)、VIA族(VI... 研究了基态极性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原子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ADCH)电荷来计算键偶极矩,利用电子的局域函数和键临界点处的局域函数值来分析键的电子结构。通过对IVA族(IVA=C,Si,Ge)、VA族(VA=N,P,As)、VIA族(VIA=O,S,Se)和VIIA族(VIIA=F,Cl,Br)元素形成的系列共价型基态分子,以及环状基态分子的键角和键偶极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键的电子结构类似的情况下,由于键偶极矩的排斥作用,这些分子的键角随键偶极矩的增加而增大。这一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分子几何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分子 键角 键偶极矩 原子电荷 电子局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Ⅱ)催化吲哚衍生物[3+3]环化机理及产物性质分析
2
作者 田胜侨 韦美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9-1907,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铑催化3-重氮吲哚啉-2-亚胺与2H-吖丙因[3+3]内环化反应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铑金属卡宾体形成、C―N键活化裂解和吲哚啉[3+3]内环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双铑催化剂发生偶联作用,促进C-N偶联及2H-吖丙因C―N键裂...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铑催化3-重氮吲哚啉-2-亚胺与2H-吖丙因[3+3]内环化反应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铑金属卡宾体形成、C―N键活化裂解和吲哚啉[3+3]内环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双铑催化剂发生偶联作用,促进C-N偶联及2H-吖丙因C―N键裂解;反应控速步骤为吲哚[3+3]环化反应过程,铑催化剂在[3+3]环化前脱出.对产物吡嗪并吲哚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分析表明产物具有较低空穴重组能,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存在较大斯托克斯位移.因此该产物可作为潜在的空穴传输材料和荧光发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重氮吲哚啉-2-亚胺 反应机理 2H-吖丙因 [3+3]环化反应 铑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沛沛 张依晴 +4 位作者 田爱琴 曹鑫 张玲 王锦 张冬海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以P-C-N(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组成)为膨胀体系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广泛,但普遍存在耐水性差、防火抑烟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以P-C-N膨胀体系的优化及发展为主线,梳理和总结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相关研究。发现... 以P-C-N(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组成)为膨胀体系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广泛,但普遍存在耐水性差、防火抑烟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以P-C-N膨胀体系的优化及发展为主线,梳理和总结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对膨胀体系中亲水性组分的改性来优化P-C-N膨胀体系、在防火涂料中添加碳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等填料,可协同提高防火涂料性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些研究仍未能很好地解决防火涂料环境耐久性及高效防火的发展要求,因此开发新的膨胀体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需求与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防火涂料 膨胀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电取代反应中活性位点预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1
4
作者 付蓉 卢天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8-639,共12页
预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基于反应物自身电子结构的预测方法.本文选择14个单取代苯和8个双取代苯作为测试集,对14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井函数、平均局... 预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基于反应物自身电子结构的预测方法.本文选择14个单取代苯和8个双取代苯作为测试集,对14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井函数、平均局部离子化能等体现局部电子软度的方法特别适合含有邻对位定位基的单取代苯和双取代苯体系,但对于含有单个间位定位基的体系,这类方法往往预测失败.基于静电效应的预测方法整体表现明显不如体现局部软度的方法,但更适合含有单个间位定位基的体系.对所有体系预测能力最稳健的是双描述符,因此可以作为普适性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电取代 分子表面 福井函数 双描述符 静电势 原子电荷 轨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溶液的表面吸附(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飞武 卢天 武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9-1503,共5页
溶液的表面吸附仍是表面热力学当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热力学态函数,表面吸附的平衡条件是这个态函数的微分为零.基于这个条件,我们推导了描述平衡时表面吸附的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假想分界面.... 溶液的表面吸附仍是表面热力学当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热力学态函数,表面吸附的平衡条件是这个态函数的微分为零.基于这个条件,我们推导了描述平衡时表面吸附的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没有采用假想分界面.新的表面吸附方程和Gibbs表面吸附方程完全不一样.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氯化钠溶液,模拟结果和我们的理论预测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平衡条件 吉布斯吸附方程 热力学态函数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防结冰性能(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婷 王成臣 +1 位作者 郭小颖 张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965,共7页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掺杂离子液体([BMIM][PF_6])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BMIM][PF_6]与PVDF具有相互作用,并可促进PVDF形成β相晶体.在溶剂挥发后,离子液体存在于PVDF纳米纤维的表面.纳米纤维中的离子液体含量对...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掺杂离子液体([BMIM][PF_6])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BMIM][PF_6]与PVDF具有相互作用,并可促进PVDF形成β相晶体.在溶剂挥发后,离子液体存在于PVDF纳米纤维的表面.纳米纤维中的离子液体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润湿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离子液体的引入,可有效推迟水滴在纳米纤维表面的结冰时间,降低水滴的结晶温度,并且降低冰黏附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含有10%[BMIM][PF_6]的PVDF纳米纤维疏水性最高,并具有优异的防结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离子液体 纳米纤维 疏水性 防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能量的拟合和外推
7
作者 曹静思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与完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有关,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不是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的单调递减函数,因此活性轨道数和活性电子数不能用来外推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 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与完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有关,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不是活性电子数和活性轨道数的单调递减函数,因此活性轨道数和活性电子数不能用来外推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能量。为此,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变量:活性空间中的最大未占满轨道数。我们对一系列单重态、双重态和三重态分子进行了完全活性空间组态相互作用的计算,并利用活性空间中的活性电子数和最大未占满轨道数这两个变量,对这些基态能量进行了拟合和外推,拟合的均方根误差都在10^(-6)数量级。外推能量的精度优于MP4,对小分子体系,其精度高于CCSD。外推的完全的组态相互作用(FCI)能量值和实际计算的FCI值也很接近。另外,我们还利用外推能量来优化双原子分子的平衡键长,并计算谐振频率,其精度优于CASS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空间 活性电子 活性轨道 能量外推 键长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催化氧化硫醚成亚砜的超薄卟啉的共价有机骨架纳米片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博 党辉 +4 位作者 刘文苹 郁宗华 曹韡 王康 姜建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7-1314,共8页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 单线态氧(^(1)O_(2))可将硫醚化合物选择性氧化为亚砜,而开发具有高^(1)O_(2)量子产率的高效光敏剂至关重要。本文中我们报道了超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s)纳米片(NSs)COF⁃367 NSs的制备和表征。COF⁃367 NSs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良好分散性和高效率的光收集赋予其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1)O_(2)的显著性能,且远优于块体COF⁃367。我们还证明了COF⁃367 NSs是硫醚化合物光催化氧化成亚砜的优良非均相催化剂,具有高效率和选择性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纳米片 单线态氧 光催化剂 硫醚 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