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绪涛 赵爱民 +2 位作者 赵征志 张明明 张宇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4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三种工艺制备的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贝氏体区停留时间对残余奥氏体量影响较大,当在贝氏体区模拟卷取时,残余奥氏体量最多;适当的增加弛豫时间,...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三种工艺制备的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贝氏体区停留时间对残余奥氏体量影响较大,当在贝氏体区模拟卷取时,残余奥氏体量最多;适当的增加弛豫时间,会增加最终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碳含量;残奥碳含量,还有残余奥氏体的形状和晶粒大小及周围相的影响共同决定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残余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碳含量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压传感PWM整流器的虚拟磁链自适应滑模观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雄 张勇军 +1 位作者 王京 李华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2-161,共10页
针对无电压传感的三相PWM整流器虚拟磁链估计中存在直流偏置和初值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新型虚拟磁链滑模观测与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虚拟磁链观测器中,以Sigmoid函数为切换函数估计出网侧电源电压值,... 针对无电压传感的三相PWM整流器虚拟磁链估计中存在直流偏置和初值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新型虚拟磁链滑模观测与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虚拟磁链观测器中,以Sigmoid函数为切换函数估计出网侧电源电压值,根据理想磁链与虚拟电动势的正交关系设计了自适应控制率来动态调整磁链补偿基准,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网侧电压波动带来的磁链变化,实现实时检验和修正虚拟磁链值的作用。新型的虚拟磁链观测器合理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同时提高了虚拟磁链的观测精度,将其应用于整流器DPC系统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无电压传感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波动,更有利于滤除网侧电流谐波,改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虚拟磁链 自适应滑模观测器 直接功率控制 无电压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钢中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自柳 蔡庆伍 +1 位作者 江海涛 唐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 采用分阶段拉伸、XRD、EBSD、SEM、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RIP钢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初期奥氏体转变较快,拉伸变形后期奥氏体转变较慢;奥氏体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处于铁素体、贝氏体晶界或者相界面1μm以上大颗粒奥氏体几乎在变形初期就全部发生相变,而晶粒小于1μm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后期发生相变,缓解相界面局部应力集中对TRIP效应有较大贡献;铁素体晶粒内部奥氏体力学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相变,少量较大的颗粒拉伸后会形成M-A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奥氏体 力学稳定性 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 组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级功率平衡的双PWM变频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雄 张勇军 +1 位作者 王京 李华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909-5917,6035,共9页
近些年来,双侧脉宽调制变频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该文在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预测算法。该算法中,整流侧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逆变侧采用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为了补偿系统本身延迟,双侧均采用... 近些年来,双侧脉宽调制变频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该文在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预测算法。该算法中,整流侧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逆变侧采用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为了补偿系统本身延迟,双侧均采用2步预测控制。同时,在直流电压外环中引入系统级功率平衡模型,在逆变侧输出功率前馈的基础上,对稳态响应所需功率进行实时性预测补偿,对动态响应所需功率进行阶段性超前预测补偿。以异步电机为负载的仿真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功率预测控制能够进一步抑制突变时的电压波动,提高了直流侧的动态响应,在系统能量流动精确控制的同时实现了双侧控制性能的协调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脉宽调制变频 功率预测控制 系统级功率平衡 母线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X80的CCT曲线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左碧强 王岩 +1 位作者 米振莉 赵爱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采用膨胀仪研究管线钢X80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相结合测绘管线钢X80的CCT曲线,并研究冷却速率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却速率下实验钢的组织不同。低冷速下,管线钢X80的组织均为多边... 采用膨胀仪研究管线钢X80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相结合测绘管线钢X80的CCT曲线,并研究冷却速率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却速率下实验钢的组织不同。低冷速下,管线钢X80的组织均为多边形铁素体外加少量的珠光体;随着冷速的增加(>3℃/s时),多边形铁素体逐渐转变为针状铁素体;当冷速达到50℃/s以上时,还会出现贝氏体组织。随冷速的提高,实验钢的硬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X80 CCT曲线 针状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氮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开发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远 赵征志 +3 位作者 赵爱民 黄耀 孙薇 惠亚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1-104,108,共5页
进行了450、550 MPa高强耐候钢的成分设计和冶炼,通过热膨胀试验并结合金相组织,分析了该高强度耐候钢的相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拉伸试验对该试验钢的组织结构、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进行了450、550 MPa高强耐候钢的成分设计和冶炼,通过热膨胀试验并结合金相组织,分析了该高强度耐候钢的相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拉伸试验对该试验钢的组织结构、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耐候钢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钒钢中添加氮元素不但增强了析出强化效果,而且还能细化晶粒,提高耐候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氮微合金化 耐候钢 析出强化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0mm CGO硅钢高温退火Goss晶粒起源及异常长大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党宁 李志超 +2 位作者 唐荻 张文康 孙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织构分析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微织构分析技术,对0.20mm CGO硅钢薄板在高温退火缓慢升温过程中表层和次表层的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0mm CGO硅钢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经历了低温回复、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 利用X射线衍射织构分析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微织构分析技术,对0.20mm CGO硅钢薄板在高温退火缓慢升温过程中表层和次表层的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20mm CGO硅钢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经历了低温回复、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二次再结晶形成最终锋锐Goss织构的演变过程。Goss取向晶粒最初起源于变形回复基体中残存于{111}〈112〉形变带上少量的Goss晶粒亚结构,600℃保温2h后,Goss取向晶粒率先从变形基体中转变形核,在随后的升温过程中逐渐发生再结晶,Goss取向晶粒在此过程中并不具有尺寸优势,700℃时初次再结晶完成,基体中以γ纤维织构和{112}〈110〉织构为主;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Goss晶粒的含量和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加,在900-1000℃之间,Goss取向晶粒迅速"吞噬"其他取向晶粒形成锋锐的Goss织构,1000℃时已经发生了二次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退火 高斯织构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钢渣的物相及其冷却析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启帆 包燕平 +4 位作者 林路 徐国平 程慧高 黄毅 辛彩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11-414,共4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转炉钢渣的物相组成及其形貌特征进行研究,并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钢渣冷却过程中各物相的析出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转炉钢渣中的主要物相为硅酸钙相、铁酸钙相以及RO 相,此...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转炉钢渣的物相组成及其形貌特征进行研究,并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钢渣冷却过程中各物相的析出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转炉钢渣中的主要物相为硅酸钙相、铁酸钙相以及RO 相,此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f-CaO)等物相.从物相的形貌特征上来看,硅酸钙相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尺寸为10-20μm;铁酸钙相以延伸的状态分布在硅酸钙相和RO 相之间,无规则形状;RO 相为连续延伸的无定形状,尺寸大小不一;游离氧化钙呈堆积状态,无规则形状,尺寸在30-50μm 之间,且表面较为粗糙.转炉钢渣在缓慢冷却的过程中,最终会析出γ-Ca2SiO4、Ca2Fe2O5、(MnO)(Fe2O3)以及少量的MgO 等物相,且各物相的析出温度分别为175、1325、425、1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冷却 析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和Ti-V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及析出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林 蔡庆伍 +1 位作者 赵运堂 崔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9,共8页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谱仪(EDS)等,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成分、尺寸、形貌以及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在450℃和520℃保温2h,三种实验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谱仪(EDS)等,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成分、尺寸、形貌以及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在450℃和520℃保温2h,三种实验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与低Ti实验钢相比,高Ti及Ti-V复合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增加了150MPa以上。高Ti钢中纳米级析出相有两种类型:一种大于15nm的TiC析出相;另一种是在10nm以下,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Ti,Mo)C复合析出相。Ti-V钢基体中存在大量尺寸在10nm以下的(Ti,V,Mo)C复合析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纳米级析出相 位错线 (Ti Mo)C (Ti V M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工艺对690 MPa级工程机械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惠亚军 赵爱民 +2 位作者 赵征志 黄耀 李文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8,共4页
利用控轧控冷工艺(TMCP)及与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相结合工艺制备了690MPa级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CP工艺和TMCP+RPC工艺获得的试... 利用控轧控冷工艺(TMCP)及与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相结合工艺制备了690MPa级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CP工艺和TMCP+RPC工艺获得的试验钢组织都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与单纯的控轧控冷工艺相比,终轧后经弛豫处理的试验钢组织更加细小,因此其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715MPa与860MPa,伸长率达到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超低碳贝氏体 工程机械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CrX70管线钢在多相流腐蚀环境中CO_2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锐艳 王立东 +1 位作者 李想 杨智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3,共4页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田多相流腐蚀环境,对低Cr X70管线钢CO2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利用SEM、EDS、XRD等手段观察和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X70管线钢平均腐...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田多相流腐蚀环境,对低Cr X70管线钢CO2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利用SEM、EDS、XRD等手段观察和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X70管线钢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在60℃时平均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值,而在90℃时点蚀速率达到最大值;基体中的Cr容易生成Cr2O3在金属表面沉积,可以有效阻碍阴离子穿透腐蚀产物膜到达金属表面,大大减少Cl-导致的点蚀;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FeCO3在腐蚀产物膜中占的比例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CO2腐蚀 多相流 腐蚀产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星海 武凤娟 +1 位作者 武会宾 任学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60-63,70,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模具钢连铸坯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GCr15模具钢连铸坯的力学性能;分析了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GCr15模具钢良好的塑性区在...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模具钢连铸坯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GCr15模具钢连铸坯的力学性能;分析了抗拉强度和断面收缩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利用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GCr15模具钢良好的塑性区在800~1200℃,第一脆性区在1200~1350℃,第三脆性区在800℃以下,零塑性温度为1300℃,零强度温度在1400℃以上。防氧化剂能提高GCr15的高温力学性能,经双细化处理并且涂有防氧化剂的GCr15钢,其伸长率达3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 高温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i-IF钢中析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峰 武会宾 +2 位作者 赵爱民 包燕平 唐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2-44,共3页
运用SEM、TEM、EDX及析出物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退火工艺,研究了分别在750、770、790和810℃退火时微合金元素的析出情况。结果表明,750℃退火的钢板析出不够充分,1~5nm和18~36nm的析出颗粒所占比例较高,组织再结晶不够充分... 运用SEM、TEM、EDX及析出物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退火工艺,研究了分别在750、770、790和810℃退火时微合金元素的析出情况。结果表明,750℃退火的钢板析出不够充分,1~5nm和18~36nm的析出颗粒所占比例较高,组织再结晶不够充分;而退火温度升高到810℃后,钢板析出颗粒分布在10~18nm和18~36nm的所占比例较高,组织再结晶可以充分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IF钢 碳氮化物 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500级超高强韧船板钢的低温韧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国春 武会宾 唐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58,62,共3页
利用金相、扫描、透射等手段研究了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合组织的F500级船板钢的力学性能及低温韧性机理。结果表明,该钢板在-80℃的冲击功可达120 J以上,针状铁素体组织具有对裂纹扩展起到有效阻碍作用的大量被细小析出所钉扎的高... 利用金相、扫描、透射等手段研究了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复合组织的F500级船板钢的力学性能及低温韧性机理。结果表明,该钢板在-80℃的冲击功可达120 J以上,针状铁素体组织具有对裂纹扩展起到有效阻碍作用的大量被细小析出所钉扎的高密度位错的亚晶界,是F500超高强船板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船板钢 针状铁素体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Pa级冷轧高强钢性能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青 赵征志 赵爱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12,共4页
介绍了600MPa级冷成型用冷轧高强度汽车钢板的成分设计、冶炼、轧制工艺,并且优化了实验室连续退火工艺;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EBSD、SEM以及TEM观察了高强钢组织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取向,讨论了过时效温度对钢板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 介绍了600MPa级冷成型用冷轧高强度汽车钢板的成分设计、冶炼、轧制工艺,并且优化了实验室连续退火工艺;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EBSD、SEM以及TEM观察了高强钢组织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取向,讨论了过时效温度对钢板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时效温度为400℃时,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C-Mn-Si-Nb系冷轧高强钢拥有高的强度和好的伸长率,其组织主要由板条贝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EBSD技术分析得出晶粒间多为大角度晶界,有一半以上的晶粒都是{111}//Z型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冷轧 连续退火 晶粒取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活化钢析出相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启航 唐荻 +2 位作者 赵征志 武会宾 李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42,共6页
设计了一种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实验等方法观察和测定了实验钢在不同制备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其析出物进行EDS化学成分检测,同时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低碳低活化钢析出相的析出规律。... 设计了一种低碳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实验等方法观察和测定了实验钢在不同制备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其析出物进行EDS化学成分检测,同时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低碳低活化钢析出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热轧后经980℃保温1h完全奥氏体化淬火与750℃保温1h空冷处理后,能够制备出性能达标的超低碳实验钢;析出相主要为M_(23)C_6和MX相,其中M_(23)C_6主要在950℃以下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析出,而MX主要在轧制过程中大量析出,同时在快速冷却和热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析出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钢 显微组织 热力学 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伟 王乙法 +1 位作者 李明辉 轩康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154,共8页
层流冷却会导致高强度热轧带钢板形缺陷,合理的边部遮蔽策略有助于冷却后板形改善.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度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建立层流冷却过程的热-力-相变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拟了在常规层流冷却和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下冷... 层流冷却会导致高强度热轧带钢板形缺陷,合理的边部遮蔽策略有助于冷却后板形改善.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度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建立层流冷却过程的热-力-相变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拟了在常规层流冷却和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下冷却过程中带钢宽度上的温度场、相变和内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常规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边部25 mm范围内会产生塑性变形,水冷后半段的前期带钢板形有边浪的趋势,后期板形有转向中浪的趋势;而层流冷却采用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时,带钢宽度方向上温差显著减小,使得贝氏体转变量和残余应力沿宽度方向上分布更均匀.这种遮蔽策略有效消除了带钢边部的塑性变形,改善了冷却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层流冷却 离散化 边部遮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20管线钢的相变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伟 谢勇 +1 位作者 武会宾 蔡庆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适应将来石油及天然气高效输送的需要,以及高级别管线对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的要求,采用一种成分为0.05%C-2.01%Mn-0.30%Mo-0.48%Ni-0.35%Cu-0.076%Nb-Ti-B的试验材料,用于开发X120管线钢的试验研究.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采用在... 为适应将来石油及天然气高效输送的需要,以及高级别管线对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的要求,采用一种成分为0.05%C-2.01%Mn-0.30%Mo-0.48%Ni-0.35%Cu-0.076%Nb-Ti-B的试验材料,用于开发X120管线钢的试验研究.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采用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分别变形30%和35%和其后不同冷却速率的冷却对试样进行处理,经过对试样进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计分析,研究了X120级别管线钢的相变温度、显微组织及维氏硬度.对试验钢坯控制轧制后,再经终冷温度370~500℃、冷却速度40~70℃/s的控制冷却处理.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20~50℃/s时,试验钢可以得到以贝氏体和马氏体为主的组织,试验钢的硬度也随冷却速率增加而逐渐增加,硬度最高达到HV320;试验钢在控轧后控制冷却至终冷温度≤450℃后,除延伸率偏低外,其他力学性能均达到X120管线钢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相变 显微组织 硬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n-Al系TRIP钢连续冷却转变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海 张宇光 +1 位作者 赵爱民 唐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6,共3页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C-Mn-Al系TRIP钢在不同冷速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并运用Thermo-Calc软件,进行了C-Mn-Al系TRIP钢相变的理论计算。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其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当冷速>0.5℃/s时,组织由...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C-Mn-Al系TRIP钢在不同冷速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并运用Thermo-Calc软件,进行了C-Mn-Al系TRIP钢相变的理论计算。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其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当冷速>0.5℃/s时,组织由许多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少量珠光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组成;冷速>5℃/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冷速>10℃/s时,开始出现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Ni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跃辉 蔡庆伍 +1 位作者 武会宾 王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7,共4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低碳9Ni钢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有良好的曲线拟...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低碳9Ni钢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有良好的曲线拟合特性,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NI钢 高温变形行为: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