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校民乐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 被引量:5
1
作者 石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96-402,共7页
中国民乐既是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旋律优美,是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弘扬中国民乐,不仅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因此如... 中国民乐既是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旋律优美,是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弘扬中国民乐,不仅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因此如何从民乐发展的角度找到民乐教育的路径值得人们关注,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民乐团为例探索如何以民乐团来促进高校民乐教育,为我国高校民乐教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教育 民乐团 美育教育 新民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略探 被引量:9
2
作者 石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1,共3页
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对于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意义重大。目前,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出坚持高位推动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示范引领与... 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对于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意义重大。目前,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出坚持高位推动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示范引领与资源整合相统一、坚持理论容纳和现实观照相衔接的特点。高校在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基地设立、运行、评估等环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基地人、财、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基地多方主体之间权利、义务、责任的关系,并通过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备案制度、建设监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为基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官员袴褶服源流详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怡 《服饰导刊》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袴褶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在魏晋南北朝改制的基础上唐代将其进一步礼服化,成为官员朝服、公服的实际替代者。通过文史古籍与考古材料互相印证,以袴褶服之首服、身服、足服的具体构成为基础,对其在唐代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袴褶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在魏晋南北朝改制的基础上唐代将其进一步礼服化,成为官员朝服、公服的实际替代者。通过文史古籍与考古材料互相印证,以袴褶服之首服、身服、足服的具体构成为基础,对其在唐代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袴褶服在有唐一代曲折的发展变迁,深刻说明中国古代服饰特别是官员服饰的文化传承与政治需要相匹配、实用性与等级性相结合的特点,而博弈之后政治等级性占上风的结果则表现了中华文化多元化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袴褶服 唐代官员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特点述略
4
作者 李怡 潘忠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颇具特色:边疆问题长期存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直接编辑动因,宏观层面指导边务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根本编纂目的,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特有组织形式,史事连续资料准确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突出文献... 明代官修边疆史籍颇具特色:边疆问题长期存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直接编辑动因,宏观层面指导边务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根本编纂目的,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特有组织形式,史事连续资料准确是明代官修边疆史籍的突出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官修 边疆史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对明代官员常服影响考辨
5
作者 李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唐代官员常服体系通过品色制度、章服制度区别等差,绣袍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官员常服制度经过太祖近30年的努力加以确立,后来的皇帝不断规范得以巩固,而赐服是为其补充。整体看来,唐代对于明代官员常服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 唐代官员常服体系通过品色制度、章服制度区别等差,绣袍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官员常服制度经过太祖近30年的努力加以确立,后来的皇帝不断规范得以巩固,而赐服是为其补充。整体看来,唐代对于明代官员常服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服装款式、服装色彩、装饰纹样等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明代 官员 常服 赐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官员常服腰带制度考辨
6
作者 李怡 《服饰导刊》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唐代官员常服腰带由带扣、鞓、(金宅)尾和銙四部分组成,以所嵌銙之质地、数量辨别等级,有玉带、金带、犀带、银带等。腰带制度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唐廷不断下达敕令以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其是对南北朝、隋以来官服体系发展趋势的认可和... 唐代官员常服腰带由带扣、鞓、(金宅)尾和銙四部分组成,以所嵌銙之质地、数量辨别等级,有玉带、金带、犀带、银带等。腰带制度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唐廷不断下达敕令以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其是对南北朝、隋以来官服体系发展趋势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大唐帝国结合自身要求内部调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官员 常服 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震 盛佳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国家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高校是时代新人培育的高地,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教育事业前途。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高校是时代新人培育的高地,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教育事业前途。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广受社会关注。面对新形势,高校亟待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建强安全稳定工作的有生力量,及时有效解决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高校 学生 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文官常服幞头形制变迁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怡 林泰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间,唐代文官常服在礼服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首服幞头使用范围很广。幞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巾子式样的多样、两脚的软硬等等。应该说,这是唐室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常服加以辨别并予以整理,并使其日益规范并颇具礼仪性。...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间,唐代文官常服在礼服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首服幞头使用范围很广。幞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巾子式样的多样、两脚的软硬等等。应该说,这是唐室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常服加以辨别并予以整理,并使其日益规范并颇具礼仪性。从深层意义来讲,文化审视下的唐代文官幞头形制变迁,究其原因乃是以唐代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文化的衍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官 幞头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繁荣校园文艺的几点思考--基于高校共青团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鹂 胡智林 崔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3-75,共3页
校园文艺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校园文艺是高校共青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繁荣校园文艺依然面临重视程度不足、内容形式老旧、机制建设滞后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高校共青团要将坚持品味格... 校园文艺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校园文艺是高校共青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繁荣校园文艺依然面临重视程度不足、内容形式老旧、机制建设滞后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高校共青团要将坚持品味格调高雅、贴近师生需求、彰显高校特色作为繁荣校园文艺的基本原则,以夯实组织基础、搭建展示平台、落实工作保障作为工作路径,构建繁荣校园文艺、推动以文育人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校园文艺 以文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莱与徐志摩诗学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立群 张怡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在许多作品中都阐发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与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而雪莱对其诗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却鲜有论及。文章对雪莱与徐志摩的诗学思想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志摩对雪莱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揭示徐志摩全面接受雪莱诗学思想影响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浪漫主义 雪莱 徐志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西学对《淞隐漫录》中狐鬼形象的消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立群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57,共7页
作为最早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并曾游历欧洲、日本的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王韬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直接体现在他的志怪小说集《淞隐漫录》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对花妖狐媚的描写中,他常常有意遮蔽其狐鬼的... 作为最早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并曾游历欧洲、日本的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王韬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直接体现在他的志怪小说集《淞隐漫录》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对花妖狐媚的描写中,他常常有意遮蔽其狐鬼的特殊身份,侧重于突出她们作为女性的"人性"而有意淡化其"妖性"、"鬼气"。其精心塑造的狐鬼形象在解构中带上了浓郁的世俗色彩,反映了中国近代传奇小说狐鬼形象逐步消解的趋势,与《聊斋志异》形成了一对有意味的参照。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一批专门描写异域风情或者以异国女子为主人公的小说,西学东渐的影响导致志怪传奇小说向真正的域外风情小说发展,开创了中国近代异域风情文学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隐漫录》 《聊斋志异》 近代西学 异域风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歌剧《草原之歌》的音乐戏剧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欣倩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0-82,共3页
歌剧《草原之歌》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本文从该部作品的音乐本体入手,在咏叹调、宣叙调、对唱、合唱和独唱等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抒情性、叙事性和冲突性在该部作品中的体现,同时分析了该部作品的音乐戏剧性特点,以揭示该部作品的综合艺... 歌剧《草原之歌》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本文从该部作品的音乐本体入手,在咏叹调、宣叙调、对唱、合唱和独唱等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抒情性、叙事性和冲突性在该部作品中的体现,同时分析了该部作品的音乐戏剧性特点,以揭示该部作品的综合艺术感染力,并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之歌 戏剧性 抒情性 叙事性 冲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男子幞头形制变迁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怡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幞头源于东汉时期民间的幅巾,北朝时期基于鲜卑风帽形制并融合汉魏旧制初步成形,隋唐时期日益精美,上升为官员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幞头形制与功能的发展变迁,是男子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等级性与实用性的博弈交融,是汉唐时期民族大融合... 幞头源于东汉时期民间的幅巾,北朝时期基于鲜卑风帽形制并融合汉魏旧制初步成形,隋唐时期日益精美,上升为官员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幞头形制与功能的发展变迁,是男子服饰尤其是官员服饰等级性与实用性的博弈交融,是汉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及多种文明大交汇的现实反映,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幞头 文化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辑里湖丝为例探讨湖丝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从内外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雪彬 曾泽华 王立群 《今古文创》 202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辑里湖丝"是明中叶之后我国丝绸的代表,经实地调研发现,以"辑里湖丝"为代表的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冲击下,现代化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从分析造成"辑里湖丝"现代化发展困境的原因和各... "辑里湖丝"是明中叶之后我国丝绸的代表,经实地调研发现,以"辑里湖丝"为代表的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冲击下,现代化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从分析造成"辑里湖丝"现代化发展困境的原因和各方为保护和发展"辑里湖丝"做出的努力两个角度入手,提出运用与时代相结合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政府、高校和民间多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方法,希望帮助"辑里湖丝"改变现状,获得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里湖丝 现代化发展困难 非遗保护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妙的对称——浅析《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中的对称性
15
作者 李欣倩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98,共6页
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对称模式表现在物理学、数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音乐也不例外。童忠良的《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一书就对音乐中的对称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传统和弦之间的五度关系扩大到三度关系,从传统的同主音调式... 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对称模式表现在物理学、数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音乐也不例外。童忠良的《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一书就对音乐中的对称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从传统和弦之间的五度关系扩大到三度关系,从传统的同主音调式渗透扩大到同中音调式渗透,从重同名调对主调的渗透到重中音循环理论,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由功能组扩展到功能族、功能群直至功能网等几个方面出发,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中的对称性,从而探讨音乐的对称在数学中的表现形式,并为音乐中的一切现象与哲学、美学、数学等诸多领域得以交汇的研究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 音乐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官员服饰制度考述
16
作者 李怡 《服饰导刊》 2019年第4期10-14,共5页
[研究意义]官员服饰制度是汉唐时期政治运转、国运变迁的晴雨表,不仅在服饰史、社会史研究中具有突出意义,更可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从而拓展中国古代史研究范畴。[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正史、典章... [研究意义]官员服饰制度是汉唐时期政治运转、国运变迁的晴雨表,不仅在服饰史、社会史研究中具有突出意义,更可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从而拓展中国古代史研究范畴。[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正史、典章制度史等进行缜密爬梳,在此基础上对汉唐时期官员服制制度的发展变迁进行纵向大历史视野的文化审视。[研究结果和结论]作为帝国树立皇权威严、颁行教化正统的重要措施和外在表征,且出于历代服饰发展政治性与融合性统一的时代需要,汉唐各朝通过不断调试、努力改进,逐步建立适合自身法统与道统的官服体系,因此汉唐时期官员服饰制度经历了汉魏初创、南北朝融合、隋唐成熟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为强化集权统治、维护大一统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官员 服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