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天”的内涵试探天主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的人文路径
1
作者 徐佳希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一、中华传统“天”之内涵与明清传教士对其辨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的内涵十分丰富,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似乎无法“一言以蔽之”。清末一位思想家兼天主教徒黄雯默曾对中华传统典籍中“天”字的含义做了如下归纳,约有十二义:一是... 一、中华传统“天”之内涵与明清传教士对其辨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的内涵十分丰富,散见于各类典籍之中,似乎无法“一言以蔽之”。清末一位思想家兼天主教徒黄雯默曾对中华传统典籍中“天”字的含义做了如下归纳,约有十二义:一是指“上覆之形天”,即与“地”相对的有形之天,例如《说文》谓:“天,颠也,至高无上;从大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思想 人文路径 天主教 形天 中华传统 传统典籍 中国化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荀子“礼有三本”思想,深入推进我国天主教神学思想中国化
2
作者 郜建华 徐佳希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荀子·礼论篇》用“礼有三本”思想阐述礼制文化的根本宗旨:“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 《荀子·礼论篇》用“礼有三本”思想阐述礼制文化的根本宗旨:“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思想 礼制文化 荀子 天主教 礼有三本 礼论 君师 生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臣”的介入及道家无为治道的落实
3
作者 李素军 《管子学刊》 2023年第4期96-104,共9页
早期道家学者将政治关切聚焦于圣王与百姓两极之间,期待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黄老道家在进行政治实践时,突出了“臣”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使“臣”介入圣王与百姓两者之间,并通过“名”“法”的运用,佐助“君无为而臣有为”,平... 早期道家学者将政治关切聚焦于圣王与百姓两极之间,期待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黄老道家在进行政治实践时,突出了“臣”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使“臣”介入圣王与百姓两者之间,并通过“名”“法”的运用,佐助“君无为而臣有为”,平衡了圣王、百姓两者之间统治与被统治,无为、无欲与自化、自朴之间的张力,又借助成熟的臣道观丰富并发展了无为与无不为的现实意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臣理论,从而使道家的无为治道理念得以落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道家 臣道 无为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