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能源与资源行业工程科技合作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生 沈珏新 +3 位作者 李俊旺 王珺 程蕾 黄维和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6,共5页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费国,近年来能源与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与我国具有互补性,能源与资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地理毗邻...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费国,近年来能源与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与我国具有互补性,能源与资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地理毗邻、资源优势转化为共同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优势的关键领域。本文梳理了我国参与"一带一路"能源与资源行业工程科技合作的基础,分析了合作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合作前景,提出了加强工程科技支撑"一带一路"能源与资源合作措施,对未来我国能源与资源领域工程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与资源 工程科技 合作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建 孙伟 +6 位作者 沈政昌 韩海生 晋应升 肖遥 高志勇 孙磊 罗远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1-2818,共18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管个数的增加使粗颗粒浮选柱内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分布趋向于均匀。对称的4个射流管可显著改善流场分布,形成的漩涡促进了气泡与颗粒的相互作用,稳流板使气泡速度分布均匀。浮选柱内湍动能随着上升水量和充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稳流板作用明显。上升水量对稳流板上下方区域湍流耗散率的影响呈梯级分布,可实现底部紊流矿化、中部紊流−稳流转变、上部静态流态化浮选的三段式流体环境,利于粗颗粒矿物浮选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流场特性 湍动能 湍流耗散率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信息化发展及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智慧矿山关键技术 被引量:115
3
作者 丁恩杰 俞啸 +4 位作者 夏冰 赵小虎 张达 刘统玉 王卫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4-578,共15页
矿山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数字矿山几个阶段之后,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矿山智能化和智慧矿山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围绕矿山生产场景和智能装备的知识服务体系是智慧矿山... 矿山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单机自动化、综合自动化、数字矿山几个阶段之后,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矿山智能化和智慧矿山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围绕矿山生产场景和智能装备的知识服务体系是智慧矿山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首先回顾了矿山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然后分析了智慧矿山的核心关键技术,从智能感知与智能装备、边缘计算与网络服务、数字孪生知识建模、平台与应用系统4个方面进行阐述。智能传感装置和智能装备的不断涌现,为智慧矿山前端感知和执行提供了基础,而即时的感知、分析和决策是智能装备自治、自主工作的前提;随着边缘网关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设计面向应用场景的轻量级算法模型和高效云边协同机制,以满足智能装备即时服务的需求,同时,围绕5G的通信技术在矿山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知识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矿山运行机理、经验知识、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孪生建模技术融合的矿山生产场景可信数字孪生模型,将成为智慧矿山知识服务的核心;面向大数据和知识模型的平台技术是矿山数字孪生和智能化服务的载体,大数据高效存取、分析和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矿山智能化应用服务的融合。矿山数字孪生及相关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将实现对矿山物理世界实时可测、可观、准确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从而建立少人化或无人化的矿山生产模式,为智慧矿山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物联网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海藻酸钠浮选分离磷灰石和方解石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钟春晖 冯博 +4 位作者 张文谱 张良柱 郭宇涛 王涛 汪惠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0-498,共9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响较小。海藻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量。海藻酸钠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磷灰石表面,而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则是氢键结合和化学键合共同作用所致。因此,海藻酸钠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强于磷灰石,导致其对方解石的选择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方解石 抑制剂 海藻酸钠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基质老化过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阳 汪旭光 +2 位作者 王尹军 汪泉 吴红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64-4470,共7页
乳胶基质作为乳化炸药的主体材料,其储存过程中的老化程度关系着产品的使用性能。通过分析乳胶基质的老化机理,从结晶动力学角度对其老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方程。采用实验数据对老化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具有很... 乳胶基质作为乳化炸药的主体材料,其储存过程中的老化程度关系着产品的使用性能。通过分析乳胶基质的老化机理,从结晶动力学角度对其老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方程。采用实验数据对老化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老化方程中的特征时间表征了在某种外界环境下,乳胶基质老化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时间,是对乳胶基质稳定性的一种量化,有助于评判相似老化条件下,不同产品的储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乳化炸药 乳胶基质 稳定性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碎磨能耗数学模型 被引量:16
6
作者 文书明 刘建 +2 位作者 李成必 夏晓鸥 邓久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5-2120,共6页
根据矿石碎磨过程中能量输入和消耗的一般规律,以破碎比和磨矿比为自变量,能耗为因变量,经过条件假设,推导出矿石破碎和磨细所需要的能耗与破碎比和磨矿比之间的统一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碎磨能耗与破碎比和磨矿比的n次方成正比... 根据矿石碎磨过程中能量输入和消耗的一般规律,以破碎比和磨矿比为自变量,能耗为因变量,经过条件假设,推导出矿石破碎和磨细所需要的能耗与破碎比和磨矿比之间的统一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碎磨能耗与破碎比和磨矿比的n次方成正比,对于破碎和磨矿阶段,对应的指数n分别为1和1/2;破碎和磨矿的能耗系数与矿石极限应力、弹性模数、密度、比表面能等力学性质有关;通过碎矿设备生产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和邦德功指数经验公式证明了所推导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和碎磨能耗最低原理,获得碎磨能耗最低时矿石最佳入磨粒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磨能耗 入磨粒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高铁赤泥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柳晓 高鹏 +1 位作者 韩跃新 应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1616,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和B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山东某高铁赤泥从工艺矿物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粒度很细,化学成分与矿物(相)组成非常复杂.主要矿物(相)为微粒硅渣、赤铁矿、铁-...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和B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山东某高铁赤泥从工艺矿物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粒度很细,化学成分与矿物(相)组成非常复杂.主要矿物(相)为微粒硅渣、赤铁矿、铁-铝氧化物、褐铁矿,以及微量的硅铝酸钠、铁-钛氧化物、石英、三水铝石、软水铝石、长石、云母等矿物.赤泥中的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褐铁矿、铁-铝氧化物和微粒硅渣中.赤泥中微粒硅渣含量较大但其中的矿物(相)粒度很细.充分利用微粒硅渣中的铁、铝、钛、钠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赤泥 工艺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和elastic net的宽度学习系统网络结构稀疏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褚菲 苏嘉铭 +3 位作者 梁涛 陈俊龙 王雪松 马小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43-2550,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和elastic net的宽度学习系统(BLS)网络结构稀疏方法,将标准BLS目标函数中的L2范数分别替换为lasso和elastic net,利用这两种正则化技术来约束网络输出权重,衡量每个网络节点输出权重对预测的影响程度,将多余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和elastic net的宽度学习系统(BLS)网络结构稀疏方法,将标准BLS目标函数中的L2范数分别替换为lasso和elastic net,利用这两种正则化技术来约束网络输出权重,衡量每个网络节点输出权重对预测的影响程度,将多余的节点进行剔除,提高了网络结构的稀疏性.通过对一些回归数据集进行实验,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不损失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同时简化了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度学习系统 网络结构 lasso elastic 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密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学涛 崔宝玉 +2 位作者 魏德洲 宋振国 孟令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6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浓密机的工作效率、深入理解及发展絮凝浓密理论,探讨了浓密机内部复杂流场特性的研究方法,并从多相流模型、湍流模型、模拟尺度方面详述了数值试验方法在浓密机内部流场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阐述了数值模拟方法在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浓密机的工作效率、深入理解及发展絮凝浓密理论,探讨了浓密机内部复杂流场特性的研究方法,并从多相流模型、湍流模型、模拟尺度方面详述了数值试验方法在浓密机内部流场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阐述了数值模拟方法在提高絮凝浓密工艺指标的指导作用,指出絮凝反应的数学描述、絮团形成及其结构演变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当下及今后研究的重点,基于流场环境下的浓密机多场耦合是其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密机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絮凝 固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在线辨识技术的SOC估算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芳 马杰 +1 位作者 苏卫星 何茂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难以实现在线应用的问题,面向如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一类非线性较强、实时性要求高的模型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速缩小搜索空间,且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在...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难以实现在线应用的问题,面向如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一类非线性较强、实时性要求高的模型辨识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速缩小搜索空间,且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在线快速搜索的优化辨识框架,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在线快速辨识,扩展全局搜索优化算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将此算法应用于电池剩余荷电状态(SOC)估算问题,提出基于改进GA参数辨识技术的无迹粒子滤波SOC估算方法(IGA-UPF).并将此SOC估算方法与基于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技术的无迹粒子滤波的SOC估算算法(LS-UPF)作比较,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在线快速参数辨识框架具有更好的模型参数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在线辨识 遗传算法 无迹粒子滤波算法 荷电状态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流场的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直径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宝玉 马聪玉 +1 位作者 沈岩柏 宋振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5-1011,共7页
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的最优尺寸尚无明确评价标准.基于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入料口直径对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稳定流场的入料口直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直径的下限可根据能量消耗确定,当入料口直径低于下限时... 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的最优尺寸尚无明确评价标准.基于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入料口直径对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稳定流场的入料口直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直径的下限可根据能量消耗确定,当入料口直径低于下限时,流体碰撞加剧促使部分压力能转化为内能,外侧自由涡区域呈现出类似强制涡的特性.入料口直径的上限可根据流场稳定性确定,当入料口直径超过上限时,进入的液流将直接撞击在溢流管壁上,导致流场稳定性变差,粗颗粒在沉砂中的分配率减少,分离精度降低.最终确定了入料口直径的最优取值范围为0.18 D≤D i≤0.2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入料口直径 优化设计 稳定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锥型浓密机内部流场特性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学涛 崔宝玉 +1 位作者 魏德洲 宋振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应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在网格质量无关性验证基础上对有效容积为4 L的实验室深锥型浓密机内部单相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给料流率对速度、剪切强度、湍流强度等特性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密机内部速度场基本沿主轴呈... 应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在网格质量无关性验证基础上对有效容积为4 L的实验室深锥型浓密机内部单相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给料流率对速度、剪切强度、湍流强度等特性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密机内部速度场基本沿主轴呈对称式分布,并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分别形成上、下分界循环流和交错流;给料流率每增加1.8 L/min,轴向速度大约增加0.02 m·s-1;给料井内部流体剪切强度高于其他外部区域,剪切强度与给料流率呈正相关性;给料井内部湍流强度峰值区域位于挡板内环边缘和给料井筒体变径处;1.8 L/min的给料流率有助于提高湍动能的耗散;给料流率对配置导流锥的给料井回流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锥型浓密机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给料流率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金伯利岩和碱性岩浆岩的深源特征矿物信息及其资源能源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普胜 赵九江 +3 位作者 温利刚 汪双清 张小涛 王十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26-2639,共14页
郯庐断裂带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条深断裂带,影响着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和有关固体矿产(金多金属、金刚石等)和能源(油气)的产出。该断裂的山东段被称为沂沭断裂带,其东侧的胶东金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 郯庐断裂带是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条深断裂带,影响着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和有关固体矿产(金多金属、金刚石等)和能源(油气)的产出。该断裂的山东段被称为沂沭断裂带,其东侧的胶东金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西侧则分布有金刚石(蒙阴金伯利岩群)、石油(胜利油田)等资源-能源,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重大。借助于场发射扫描电镜支持下的自动矿物识别表征系统(AMICS),笔者从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深部岩浆岩(金伯利岩和碳酸岩-碱性杂岩)矿物组合中,识别出具有标志性的矿物组合,主要包括:(1)金伯利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镁铝榴石-钙铁榴石-钙钛矿-金云母-磁铁矿-铬铁矿±斜硅镁石±自然硅±金刚石等,并首次观察到自然硅,蚀变矿物组合——金云母-富钛磁铁矿-钛铁矿-富钛尖晶石-绿泥石等,这种矿物组合充分反映了较为还原的深部流体条件;(2)碱性杂岩的典型矿物组合——方解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叠加改造矿物组合——重晶石-天青石-白云石等。在碱性杂岩中,还观察到黄铁矿中含有异常高的深源的稀贵金属元素(Au、Co、Pt、Ru、Os、Ir、 Re等)。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沂沭断裂带)岩浆岩中深部来源的矿物组合特征,为矿床成因研究和深部资源探测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深源岩浆 油气藏 贵金属 成藏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伊利石型含钒石煤矿石复合添加剂焙烧—联合浸出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成强 孙传尧 +1 位作者 印万忠 景高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97,共6页
陕西某伊利石型石煤钒矿石中钒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伊利石和榍石中,其分布率分别为90.32%和5.37%。为给该石煤矿中钒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复合添加剂焙烧—水浸—酸浸联合工艺提钒试验。结果显示:在复合添加剂NaCl+K_2SO_4用量为4%+... 陕西某伊利石型石煤钒矿石中钒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伊利石和榍石中,其分布率分别为90.32%和5.37%。为给该石煤矿中钒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复合添加剂焙烧—水浸—酸浸联合工艺提钒试验。结果显示:在复合添加剂NaCl+K_2SO_4用量为4%+16%、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60 min条件下进行焙烧,焙烧产品在水浸温度为90℃、液固比为4 mL/g、浸出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水浸,水浸渣在H_2SO_4浓度为4%、液固比为4 mL/g、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60 min条件下进行酸浸,获得了水浸率为85.06%、酸浸率为7.94%,总浸出率为93.00%的指标。试验结果可以为该含钒石煤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提钒 复合添加剂焙烧 水浸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夹层或软弱破碎带难采矿体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解联库 万串串 +1 位作者 熊代余 王建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40,共7页
含夹层或软弱破碎带矿体开采一直是矿业界难题。现阶段针对此类矿体,一般是对矿体上下盘采用不同的采矿方法进行适应性开采,但大部分矿山受地质特征、作业安全、采矿成本等因素制约,通常采用采易弃难的回采方式,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永久损... 含夹层或软弱破碎带矿体开采一直是矿业界难题。现阶段针对此类矿体,一般是对矿体上下盘采用不同的采矿方法进行适应性开采,但大部分矿山受地质特征、作业安全、采矿成本等因素制约,通常采用采易弃难的回采方式,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永久损失。以“协同开采”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含夹层或软弱破碎带难采矿体协同开采技术,即预先回采夹层或软弱破碎带,实现回采工序协同作业以及地压协同管理,从源头上解除安全隐患,为后续矿体开采创造安全的技术条件,最大化发挥协同开采的技术价值。以国内某磷矿与某铜多金属矿为例,针对其特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以夹层剔除与切割槽作业协同实施为核心,制定了矿体内含不同厚度夹层与上下盘矿体的协同开采方案;同时基于地压协同或环境再造理念,发展了一种软弱破碎氧化带矿体协同开采方法,实现了软弱破碎氧化带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所提出的协同开采方案为国内类似矿体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协同开采”理念在类似复杂难采矿体开采中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开采 复杂难采矿体 夹层 软弱破碎 带高效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全段高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陶志刚 李华鑫 +2 位作者 曹辉 庞仕辉 王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93-3805,共13页
露天矿排土场主要面临着滑坡和泥石流的严重威胁,排土场稳定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堆载和降雨是影响排土场稳定性最重要的2个因素,但目前精准、高效的排土场滑坡监测预警一直是一大难题,亟待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 露天矿排土场主要面临着滑坡和泥石流的严重威胁,排土场稳定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堆载和降雨是影响排土场稳定性最重要的2个因素,但目前精准、高效的排土场滑坡监测预警一直是一大难题,亟待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针对以上问题,以辽宁本溪南芬露天铁矿Ⅱ号全段高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以监测光纤组成监控网对Ⅱ号全段高排土场的相似物理模型开展堆载及降雨模拟实验。结合不同堆载条件下排土场变形的数值模拟和降雨影响下模型材料的电镜扫描结果,以物理、数值模拟及宏观、微观多重手段相交叉融合的方式进行不同堆载和不同降雨条件下排土场不同位置的变形分析,得出排土场变形与堆载增量呈正相关,但深度的增加使边坡变形敏感度降低;与单位降雨时长呈正相关,但随着降雨总时长推移排土场发生排水固结,变形量减小使得二者呈负相关的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堆载作用下排土场边坡形成贯通滑动面的过程;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影响下泥质胶结材料冲刷流失,颗粒间接触力减小,排弃物间隙变大形成潜在滑动面。堆载增加使降雨在边坡内部产生的潜在滑动面扩大最终形成贯通的滑动面。结合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对滑动面进行精准定位,最后依据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结果,建议使用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排土场边坡变形失稳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滑坡监测 光纤监测 物理模型 堆载 降雨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利石型含钒石煤无添加剂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成强 孙传尧 +1 位作者 印万忠 景高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以陕西商洛某伊利石型石煤钒矿为原料,采用无添加剂焙烧-酸浸法从石煤中提取钒,分析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钒的浸出率有显著影响,焙烧温度过低和过高,钒都... 以陕西商洛某伊利石型石煤钒矿为原料,采用无添加剂焙烧-酸浸法从石煤中提取钒,分析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钒的浸出率有显著影响,焙烧温度过低和过高,钒都难以被浸出,只有在适当焙烧温度范围内,钒的浸出效果较好。以850℃条件下焙烧2h后的石煤焙烧料,在硫酸浓度5%、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h、液固比4∶1mL/g的条件下,钒浸出率达72.53%,表明伊利石型含钒石煤采取无添加剂焙烧提钒是可行的。浸渣样品的SEM分析结果表明,石煤焙烧过程中生成的钒包裹体和部分未从伊利石中释放的钒是造成钒损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无添加剂焙烧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重金属水污染排放时空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亚辉 周科平 郭利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以探明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情况为目的,基于2002-2015年三市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和矿业经济面板数据,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及回归分析方法阐述了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的年际变化与空间特征,定量解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工业重金属排放... 以探明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情况为目的,基于2002-2015年三市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和矿业经济面板数据,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及回归分析方法阐述了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的年际变化与空间特征,定量解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工业重金属排放的成因。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总体下降,等标排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Hg、Cd、Pb、As、Cr;株洲是Hg、Cd和As的主要排放区域;湘潭是Cr、Pb和As的主要排放区;长沙不再是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排放的主要区域;三市矿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及从业人数对重金属排放的影响显著为负,能源耗用与重金属排放呈显著正向驱动关系,因此建议继续调整矿山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矿业领域科技创新,推进绿色矿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 重金属污染 时空分布 矿业经济 矿山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浸出液中的铝高效脱除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玮娇 马保中 +2 位作者 杨卜 蒋兴明 王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红土镍矿硝酸浸出液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硝酸浸出液中沉淀除铝环节,并提出一种高效沉淀除铝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温度、p H值和时间对沉淀除铝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p H值4.0~4.2、时间30 min。和常规沉淀法对比,最佳工... 以红土镍矿硝酸浸出液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硝酸浸出液中沉淀除铝环节,并提出一种高效沉淀除铝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温度、p H值和时间对沉淀除铝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p H值4.0~4.2、时间30 min。和常规沉淀法对比,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铝渣镍、钴夹带率均小于1%,比常规沉淀法低3%以上;得到的沉淀矿浆固液分离容易,在负压0.04 MPa时,抽滤速度为0.22 m^3/(h·m^2),是常规沉淀法的12~13倍,成功解决了湿法冶金中铝沉淀后难过滤及有价金属夹带多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浸出液 高效沉淀 除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算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芳 刘欣怡 +1 位作者 苏卫星 林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8,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H(state of health)的估算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在线运行的有效估算方法.其优势在于仅依托电池管理系统实时测量电压、电流等数据,无需离线电池寿命衰退曲线及电池的初始状态,因此更符合电动汽车对于SOH估算问题的...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H(state of health)的估算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在线运行的有效估算方法.其优势在于仅依托电池管理系统实时测量电压、电流等数据,无需离线电池寿命衰退曲线及电池的初始状态,因此更符合电动汽车对于SOH估算问题的实际需求.在电池恒流充电模式下,以Thevenin及OCV-SOC模型为基础,构建以时间和SOH为隐变量的电池模型.基于此电池模型,提出利用NLS(nonlinear least square)初始化GA搜索范围的快速求解算法进行在线参数辨识,得到电动汽车实时的SOH估计值.验证结果表明SOH估计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较高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SOH在线估计 电池模型 遗传算法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